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赠包中丞书
改年伏惟永感罔极昼之理心本在忘情及经节序惘
然悲怆去岁马某(一作/三)往已奉状计上达孟春犹寒伏
惟中丞尊体万福即此昼蒙免一昨见秋晚离披菊一
章使昼却顾鄙拙尽欲焚烧凝思三复弥得精旨中丞

寄重任大堆案日盈而言诗至此岂非凝心悉到耶今
海内诗人以中丞为龙门贤与不肖雷同愿登仰测中
丞之为心固进善而拒不工也昼无西施之容不合辄
议西施之美然心之服矣其敢蔽诸今之驰疏实有所
荐有会稽沙门 灵澈
年三十有六知其有文十馀年而
未识之比则闻于故秘书郎严维随州刘使君长卿前
殿中皇甫侍御曾尝所称耳及上人 …… (第 8b 页)
(疑/)归至于玄言道理应接靡滞风月之间亦足以
助君子高兴也昼疾弊未期奉展伏深瞻望近应府三
五首谨凭 灵澈上人
呈上年暮思蹇多虑迷错所希宗
匠一为指瑕幸甚幸甚昼白
   答杨湖南书       权德舆 (第 10a 页)
   澈上人集序
释子工(集夲文粹/有为字)诗尚矣休上人赋别怨约法师哭范
尚书咸为当时才士之所倾叹厥后比比有之上人生
于会稽本汤氏子聪察嗜学不肯为凡夫因辞父兄出

家号 灵澈
(第 12b 页)
源澄
虽受经论一心好篇章从越客严维
学为诗遂籍籍有闻(去/声)维卒乃抵吴兴与长老诗僧皎
然游讲艺益至皎然以 (第 12b 页)
  送从叔赴任鄱阳序一首
  送三从弟况赴义兴尉序一首
  送玄上人归天竺寺序一首
  送道依阇黎归婺州序一首
  送 灵澈上人
庐山回归沃州序一首
  送浑沦先生游南岳序一首
  送从兄南仲登科后归汝州旧居序一首
  送钮秀才谒 …… (第 1b 页)
   送道依阇黎归婺州序
予与惠公游十年而惠公以其徒依公见访霭然之和
发于眉宇得其道者不待言说予尝欲黜健羡遗名声
不使尘机世相滑湣灵府故每随缙绅士则神怠与依

惠游则性胜盖循分而动亦境所由然上人以东阳为
山水佳地且生约二德昔所游践况云泄石室花发桃
岩是二精舍为东南甲乙乃振缁锡泛然而行道机法
乐尽在是矣如仆者方牵挛世教未得与师为方外之
游遐情幽赏期一二偈疏
   送 灵澈上人
庐山回归沃州序
昔庐山远公钟山约公皆以文章广心地用赞后学俾
学者乘理以诣因言而悟得非玄津之一𣲖乎吴 (第 10a 页)
兴长

老昼公掇六义之精英首冠方外入其室者有沃洲(集/作)
(州通/用) 灵澈上人
上人心冥空无而迹寄文字故语甚夷
易如不出常境而诸生思虑终不可至其变也如风松
相韵冰玉相叩层峰千仞下有 (第 10b 页)
痛者逢一时事一圣践其迹执其柄而有可有不可
有成有不成况乎差池草茅沉落光耀者复何言哉复
何言哉曹溪沙门 灵澈
虽脱离世务而犹好正直得其
图像因以示予睹而感之乃作赞(集作/铭)
唐有栋臣往矣其邈世传遗像以觉后觉 (第 13a 页)
西林为海内名刹有惠远道安(一作/生是)之遗风
四百馀年钟磬之音不绝然而三藏经论阙而无补元
和四年云门 僧灵彻
流窜而归栖泊此山将去言于廉
问武阳韦公公应曰(一作/之是)如响往年公夫人兰陵萧氏
终有钗梳(一作/钏 (第 11b 页)
  宝月
   景云
   理莹
   金地藏
   怀素(共一卷/)
   灵一(一卷/)
    灵澈

   大易
   法照
   释泚
   庞蕴(共一卷/)
   护国
   法振(共一卷/)
   …… (第 164a 页)
   薛光谦

   尉迟汾
   马令(共一卷/)
    灵澈
   贯休
   齐已
   可朋
   修睦
   清豁 (第 202a 页)
  其五
瞰湖而山宜以观之亲疏宽狭为胜劣也缥缈峰于诸
山最尊受五湖三州之全观宜最胜然其居□绝风气

所磅礴游者不可久辄披猖去其为乐常不偿其劳吾
未有乐焉濒湖之山惟大小龙山石公最亲以其棱骨
刚猛能与冲破波涛终日百战而不北岩窦嵌空役纳
涛濑又类束而柔之幽官水府百怪潜穴而游者得娱
狎戏嬉畅适其上故足乐也孟冬之朔自缥缈峰下宿
上真宫辰起行二里为大小龙山两龙之石如林屋而
下穷于湖水齧其膝穿石之反反在石下石踞之若浮
焉伏而听之匼匝镗鞳如县作于窟室之底其石坼处

或数丈或漏如鼠穴水流其下皆可俯而窥也而大龙
之石更奇其横出雄峙桀十棋置水面 僧澄源
曰登山
之径不一从西小湖寺穴其胸而入焉每有获辄盛誇
誉题为第一及至更一处复谓胜之辄更其题所谓如
积薪 …… (第 14a 页)
  其八
余曩年读蔡羽洞庭记知有是山又以兹山知羽也后
四年始至山中忘赍其书以来然尚能诵之其朗峻高

洁可与柳宗元永州李孝光雁宕诸文等伍意其奇士
亟欲就乡人问之天王寺 僧澄源
者好事知文墨为予
言羽即西山人也山有东西蔡村族最盛而羽怪诞有
三间斋已处其中缚藁为二大儒令腰膝皆可属 (第 16b 页)
十诏成
于俄刻隐逸则严谢秦方述□充符方术则介象吴范
严卿夷吾丹青则孙遇道芬笔札则孔林徐峤浮屠则
道林 灵澈
神仙则刘晨阮肇乃有溪上浣纱之女林间 (第 37b 页)
山中笑丹霞于木末唤裴休乎断际点韦丹于 灵彻

观等而平视諠寂泯而何设领玄释于簪组玩今风而
古辙诞江阳之俶诡常寄言而设端曩神明之鳞萃今
岩岫之空 (第 21a 页)
昌谷高子业
今者有济南当亦不废孟达也孟达以余同调必欲使
之衷而信于世则所不敢虽然余闻之韦苏州在事而 僧灵澈
者为韦体数十章以贽而求合韦殊不之顾也
已尽得其生平所著诗而后大喜曰子奈何强所学而
从我我且几失子然则 (第 2a 页)
   过永定精舍访南岳上人   刘铉

谁识名林有远公閒斋只住郡城东诗禅脱悟追 灵澈
画墨清虚肖惠崇座上梵追金磬响佛前灯应宝幢红
相过莫问三乘道万法由来本是空
   永定精舍       (第 37a 页)
 卷九十八(以下方/外诗)
  皎然   古体诗二十一首近体诗二十四首
  灵一   古体诗五首近体诗十八首
   灵彻   
近体诗一首
  法振   近体诗四首
  法照   近体诗二首
  太易   近体诗一首 (第 31b 页)
  立秋
苦积连旬雨况惊一叶秋乱云低复合大火暗潜流商
意回蘋末笳声到枕头宁须感摇落不断是边愁
  送海印住华严寺
鸡足峰前寺相违知几年山僧今易主旧路尚依然地
远黄茅瘴池分玉涧泉时来访 灵澈
一榻伴云眠 (第 30a 页)
   崔公山池后集序(李翰)东皋子集序(吕才)
   删东皋子集序(陆淳)吴筠尊师文集序(权德舆)
    释灵澈上人
文集序(刘禹锡)箧中集序(元结)
   经略使元结文编后序(李商/隐)樊川文集后序(裴延翰)
    …… (第 57b 页)
   送从侄耑游庐山序(李白)送薛处士序(杜牧)
   别中岳二三真人序(阵子昂)
   饯十七翁二十四翁寻桃源序(李白)
   送 灵澈上人
归沃洲序(权德舆)
   送林公归衡岳序(李白)送浮屠文畅师序(韩愈)
   送简师序(皇甫湜)送玄 (第 60a 页)
痛者逢一时事一圣践其
迹执其柄而有可有不可有成有不成况乎差池草茅沈
落光耀者复何言哉复何言哉曹溪沙门 灵彻
虽脱离世
务而犹好正直携其图像因以示余睹而感之仍作赞曰
唐有栋臣往矣其邈世传遗像以觉后学德容恢异天 (第 17a 页)
    唐东皋子集序(吕才/)
    删东皋子集序(陆淳/)
    唐中岳宗元先生吴筠尊师文集序(权德舆/)
     唐释灵澈上人
文集序(刘禹锡/)    箧中集序(元结/) …… (第 1b 页)
蜕之地合肸蚃之符皆备于刻金石者之说今徒采获
斯文以序崖略且俾后学知道者必知言云
   唐释灵澈上人
文集序    刘禹锡释子工为诗尚矣休上人赋别怨约法 (第 16a 页)
师哭范尚书咸
为当时才士之所倾叹厥后比比有之上人生于会稽
本汤氏子聪察嗜学不肯为凡夫因辞父兄出家号
(第 16a 页)
源澄
虽授经论一心好篇章从越客(严/维)学为诗遂
籍籍有闻维卒乃抵吴兴与长老诗僧皎然游讲益至 (第 16a 页)
    送薛处士序(杜牧/)    别中岳二三真人序(陈子昂/)

    饯十七翁二十四翁寻桃源序(李白/)
    送 灵彻上人
归沃州序(权德舆/)
    送林公归衡岳序(李白/)
    送浮屠文畅师序(韩愈/)
    送 …… (第 2b 页)
               李 白
昔祖龙灭古道严威刑煎熬生人若坠大火三坟五典
散为寒灰筑长城起阿房并诸侯杀豪俊自为功高羲
皇国可万世思欲凌云气求仙人登封泰山风雨暴作
虽五松受职草木有知而万象乖度礼刑将弛则绮皓
不得不遁于南山鲁连不得不蹈于东海桃源之避世
者可谓超升先觉夫指鹿之俦连颈而同死非吾党之
谓乎二翁耽老氏之言继少卿之作文以述大雅道以

通至精卷舒天地之心脱落神仙之境武陵遗迹可得
而窥焉问津利往水引渔者花藏仙溪春风不知从来
落英何许流出石洞来入晨光尽开有良田名池竹果
森列三十六洞别为一天邪今扁舟而行笑谢人世阡
陌未改古人依然白云何时而来归青山一去而谁往
诸公赋桃源以美之
  送 灵澈上人
庐山回归沃洲序 权德舆
昔庐山远公钟山约公皆以文章广心地用赞后学俾 (第 21a 页)
痛者逢一时事一圣践其迹执其柄而有可
有不可有成有不成况乎差池草茅沈落光耀者复何
言哉复何言哉曹溪沙门 灵彻(曹溪在曲江县冇南/华寺灵彻其寺僧也)

脱离世务而犹存正直携其图像因以示余睹而感之
仍作赞曰
唐有栋臣往矣其邈世传遗像以觉后学德容恢异天 (第 45a 页)
而有可
有不可有成有不成况乎差池草茅沈落光耀者复何
言哉复何言哉曹溪沙门灵彻(曹溪在曲江县冇南/华寺 灵彻
其寺僧也)
脱离世务而犹存正直携其图像因以示余睹而感之
仍作赞曰
唐有栋臣往矣其邈世传遗像以觉后学 (第 45a 页)
 飘飘遐举之意焉然即之于心若未安也复出
 而用世谪居龙场衡困拂郁万死一生乃大悟
 良知之旨始知昔之所求未极性真宜其疲神
 而无得也盖吾心之 灵彻
显微忘内外通极四
 海而无间即三圣所谓中也本至简也而求之 (第 51b 页)
   江行无题二首

   竹屿
   戏鸥
   石上苔
   池上亭
  刘长卿
   送 灵澈上人
  郎士元
   山中即事 …… (第 8a 页)
  李峤

   风
  朱郴
   丹阳作
   灵澈
   天姥岑望天台山
  王建
   小松
  司空曙 (第 25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