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詞曲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二
省表具知朕以春候发生岁功资始顺阳和而布政赈

贫乏而劝农载念罢(集作/罪非)人因除弊事随其所利施以
为恩富庶之端实渐于此卿等义敦宗戚诚揭君亲省
兹贺陈用增嘉叹
   答 宗正卿李词
等贺德音表
省表具知朕统承鸿绪子育苍生累岁有秋今春不雨
在阴阳之数虽有盈虚为父母之心敢忘恻隐俾除人 (第 12a 页)
言之
无愧若师本教之行自为其徒所宗则非愚儒之所敢
知也光化三年孟夏序
   同前           李 词
夫仁明至俭之君返淳覆邪惩嗜欲玩好俾奇侈捐隐 (第 12b 页)
  江城子           牛 峤
极浦烟销水鸟飞离筵分手时送金卮渡口杨花狂雪
任风吹日暮空江波浪急芳草岸柳如丝
 忆秦娥
  (双调三十七字调名始于唐李白/此与 李词
迥别盖后人所度也)
  忆秦娥           毛 滂
醉醉醉击珊瑚碎花花先借春光与酒家 夜寒我 (第 28b 页)
   答段祐等贺册皇太子礼毕表
朕祗膺统序恭守典常爰推至公乃命长子使主国鬯
用贞邦家册毕礼成良增感庆卿等各司军卫同奉表
章备见忠诚益深嘉叹所贺知
   答 李词
贺处分王士则等德音表
朕临驭天下以惩劝为先有恶必诛无功不念顾承宗
之罪诚合讨除思武俊之勋宜令嗣袭况坟 (第 6a 页)
   荅宰相杜佑等贺德音表
古先圣王托于人上与百姓同其欲与天下共其忧唯
推是心可底于道朕临御万国迨兹五年惕厉之怀虽
勤于夙夜愆伏之候犹害于岁时思革弊以救灾在济

人而损己是用钦刑缓死责巳恤贫罢郡国之贡珍省
宫厩之烦费延春令而布仁行惠先南风而解愠阜财
庶凭欢心以召和气卿等或匪躬献替或悉力弼谐启
沃之间已申霖雨之用燮理之际伫见阴阳之和各宜
勉之以辅予理所贺知   荅 宗正卿李词
等贺德音表
朕统承鸿绪子育苍生累岁有秋今春不雨在阴阳之
数虽有盈虚为父子之心敢忘恻隐俾除人弊以荡岁 (第 27b 页)
 词为正体如忆秦娥创自李白四十六字至五代
  冯延已则三十八字宋毛滂则三十七字张先则
  四十一字皆 李词
之变格也断 (第 6a 页)
李词
在前诸词
  附后其无考者以时代为先后
 一引用之词皆宋元选本及各人本集其无名氏词
  亦注明出某书 (第 6a 页)
 (此亦与欧阳炯路入南中词同惟起作三字两句异/唐人知音律类能添字此即宋词衬字所自出也)
 (按花间集 李词
十首其别首第一句栊云髻栊字仄/声云字平声第四句回塘深处遥相见回塘二字俱)
 (平声处字仄声相字平声第 …… (第 26b 页)
 江汉佩(句/)洞庭舟(韵/)香名薄倖寄青楼(韵/)
何如(句/)打拍浮(韵/)
 (按全芳备祖 李词
二首其平仄悉同惟天机馀锦无/名氏词前段第三句凉吹水曲散馀酲凉字平声水)
 (字仄声后段第三句翠荷闹雨 …… (第 29a 页)
  十样花(单调二十八字/六句四仄韵)     李弥逊
陌上风光浓处(韵/)第一寒梅先吐(韵/)待得春来也(句/)
消减(句/)态凝伫(韵/)百花休漫妒(韵/)
 (此词以陌上风光浓处为起句 李词
十首/皆然谱中止采其二可平可仄即参后词)
  又一体(单调二十八字/六句五仄韵)     李弥逊
(第 35b 页)
                蒋 捷
蕙风香也(韵/)雪晴池馆如画(韵/)春风飞到(句/)宝钗楼上
(句/)一片笙箫(句/)琉璃光射(韵/)而今镫谩挂(韵/)不是暗尘
明月(句/)那时元夜(韵/)况年来(读/)心懒意怯(句/)羞与蛾儿
争耍(韵/) 江城人悄初更打(韵/)问繁华谁解(句/)再向天
公借(韵/)剔残红灺(韵/)但梦里隐隐(句/)钿车罗帕(韵/)吴笺
银粉呀(韵/)待把旧家风景(句/)写成閒话(韵/)笑绿鬟邻女

(句/)倚窗犹唱(句/)夕阳西下(韵/)
 (此即 李词
体惟前段第八句六字第九句四字后段/旧家风景句比 (第 10a 页)
李词
多待把二字 按蒋词别首前)
 (段第二句双龙还又争渡双字平声第八九句不似/素车白马卷潮起怒白字起字 …… (第 10a 页)
  浣溪沙(双调四十二字前段三句/三平韵后段三句两平韵) 韩 偓
宿醉离愁慢髻鬟(韵/)六铢衣薄惹轻寒(韵/)慵红闷翠掩
青鸾(韵/) 罗袜况兼金菡萏(句/)雪肌仍是玉琅玕(韵/)
香腰细更沈檀(韵/)
 (此调以此词为正体若薛词之少押一韵孙词顾词/之摊破句法 李词
之换仄韵皆变体也 前段第二)
 (句韦庄词孤镫照壁背窗纱孤字平声照字仄声后/段第二句欧阳炯词园中缓 …… (第 20b 页)
 (载李氏一词前段第三句流水飘香乳燕啼历查唐/宋元诸家平韵词此句从无第二第六字用仄第四)

 (字用平者 李词/
误填不可从)
  又一体(双调四十二字前后/段各三句两平韵)   薛昭蕴
红蓼渡头秋正雨(句/)印沙 (第 21a 页)
  又一体(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  朱敦儒
秋风乍起梧桐落(仄/韵)蛩吟唧唧添萧索(韵/)敧枕背镫眠
(平/韵)月和残梦圆(韵/) 起来钩翠箔(仄/韵)何处寒砧作(韵/)
倚小阑干(平/韵)逼人风露寒(韵/)
 (此即 李词
体但后段仄/韵平韵即叶前段原韵)
  又一体(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两叶韵两平韵)  楼 扶
丝 …… (第 4a 页)
  采桑子(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   和 凝
蝤蛴领上诃梨子(句/)绣带双垂(韵/)椒户閒时(韵/)竞学摴

蒱赌荔枝(韵/) 丛头鞋子红纶细(句/)裙窣金丝(韵/)无事
颦眉(韵/)春思翻教阿母疑(韵/)
 (此调以此词为正体若 李词
朱词之添字皆变体也/ 按冯延己词前段第一句马嘶人语春风岸马字)
 (仄声人字平声第二句芳草绵绵芳字 …… (第 5a 页)
  清平乐(双调四十六字前段四句/四仄韵后段四句三平韵) 李 白
禁闱清夜(仄/韵)月探金窗罅(韵/)玉帐鸳鸯喷兰麝(韵/)时落
银镫香灺(韵/) 女伴莫话孤眠(平/韵)六宫罗绮三千(韵/)

笑皆生百媚(句/)宸游教在谁边(韵/)
 (此调以此词为正体若赵词之前结句法小异 李词/
之或押仄韵皆变体也但此调亦有填单遍者宋施)
 (岳词水遥花暝隔岸炊烟冷十里垂杨摇嫩影宿酒/和愁多醒又 …… (第 25a 页)
 (此词全用仄韵与前/词前仄后平者不同)
 忆秦娥(元高拭词注商调按此词昉自李白自唐迄/元体各不一要其源皆从 李词
出也因词有)
   (秦娥梦断秦楼月句故名忆秦娥更名秦楼月/苏轼词有清光偏照双荷叶句名双荷叶无名) …… (第 26a 页)
 (此调押仄韵者以此词为正体若晁词之不作叠句/石词之少押一韵秦词之多口号四句倪词之减去)
 (叠句虽为变格犹与 李词
大同小异至冯延己创为/减字之体张词由此添字毛词由此偷声在变格中)
 (更与诸家不同赵前段起句周邦彦词 (第 26b 页)
香馥馥上馥/字仄声第二句 师侠词不堪凉月穿珠箔不字仄)
 (声凉字平声第四句李之仪词迎得云归得字仄声/归字平声第五句 李词
还送云别送字仄声换头句)
 (苏轼词背风迎雨泪珠滑泪字仄声第五句周紫芝/词西楼残月西字平声谱内可平可 …… (第 26b 页)
  又一体(双调四十六字前后/段各五句四仄韵)   晁补之
牵人意(韵/)高堂照碧临烟水(韵/)清秋至(韵/)东山时伴(句/)
谢公携妓(韵/) 黄菊虽残堪泛蚁(韵/)乍寒犹有重阳味
(韵/)应相记(韵/)坐中少个(句/)孟嘉狂醉(韵/)
 (此与 李词
同惟前后段/第三句不作叠句体异)
  又一体(双调四十六字前段五句三仄韵/一叠韵后段五句两仄韵一叠韵 …… (第 27a 页)
                石孝友
秦楼月(韵/)秦蛾本是秦宫客(韵/)秦宫客(叠/)梦云风韵(句/)

借仙标格(韵/) 相从无计不如休(句/)如今去也空相忆
(韵/)空相忆(叠/)尊前欢笑(句/)梦中寻觅(韵/)
 (此与 李词
同惟换头句第/七字用平声不押仄韵异)
  又一体(双调四十六字前后段/各五句三仄韵一叠韵)  秦 观 …… (第 27b 页)
 沈千载人图灞桥雪
灞桥雪(韵/)茫茫万径人踪灭(韵/)人踪灭(叠/)此时方见(句/)
乾坤空阔(韵/) 骑驴老子真奇绝(韵/)肩山吟耸清寒冽

(韵/)清寒冽(叠/)祗缘不禁(句/)梅花撩拨(韵/)
 (此即 李词
体惟词首多口号四句异按秦词四首每/首前各有口号四句即以口号末句三字为起句亦)
 (如调笑令例乐府/舞 …… (第 28a 页)
  又一体(双调四十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韵)    倪 瓒
扶疏玉(韵/)蟾宫树影阑干曲(韵/)一襟香雾(句/)几枝金粟
(韵/) 姮娥镜掩秋云绿(韵/)无端风雨声相续(韵/)不须澄
(句/)为沽醽醁(韵/)
 (此亦 李词
体惟前后/段减去两叠句异) …… (第 28a 页)
 (此词句读与冯词同但冯词起句三字此词两字冯/词全押仄韵此词前后第三四句偷用平声虽同本)

  (李词
亦自成一体耳声毛词别首前段第四句先借/春光与酒家先字平 换头句夜寒我醉谁扶我夜)
 (字我字俱仄声 (第 29b 页)
 (唐宋人填此调者祗此一体若黄词押韵游戏非正/体也 前段第一句苏轼词绿槐高柳咽新蝉绿字)
 (仄声秦观词宫腰袅袅翠鬟松上袅字仄声第二句 李词
别首孤窗月影低月字仄声第三句秦观词秋)
 (千未拆水平堤秋字平声未字仄声后段第一句欧/阳修词浅螺黛浅 …… (第 25b 页)
 归去后(句/)忆前欢(韵/)画屏金博山
(重/)一杯春露莫留残(韵/)与郎扶玉山(重/)
 (此即 李词
体惟前后段重押四山字韵/自注效独木桥体宋人亦间一为之)
 贺圣朝(唐教坊曲名花间集有欧阳炯词/本名贺 (第 26a 页)
  武陵春(双调四十八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  毛 滂
风过冰檐环佩响(句/)宿雾在华茵(韵/)剩落瑶花衬月明
(韵/)嫌怕有纤尘(韵/) 凤口衔镫金炫转(句/)人醉觉寒轻
(韵/)但得清光解照人(韵/)不负五更春(韵/)
 (此调以此词为正体若 李词
万俟词之添字皆变格/也按晏几道词三首换头句俱与此词平仄全异宋) (第 21a 页)
 (此与张词同惟前段第五句仍押仄韵异仍按韦庄/何处烟雨词前段第五句画桡金缕缕字 押仄韵)

 (正与此同但此词起句帝里里字不用韵而韦词起/句何处处字则用韵又稍不同耳 又按漱玉词 李)
 (词
别首其前段第五句亦仍押仄韵但前段第一二/三句梦断漏悄愁浓酒恼漏字酒字俱仄声后段第)
 (一二句玉箫声 …… (第 9a 页)
                李 珣
春暮(仄/韵)微雨(韵/)送君南浦(韵/)愁敛双蛾(平/韵)落花深处(仄/韵)
啼鸟似逐离歌(平/韵)粉檀珠泪和(韵/) 临流更把同心结
(换仄/韵)情哽咽(韵/)后会何时节(韵/)不堪回首(句/)相望已隔
汀洲(换平/韵)橹声幽(韵/)
 (此词前段第四句蛾字起下平韵第五句处字仍押/上仄韵是唐词间押法亦名隔句押按花间集 李词)

 (
二首皆然在诸家/中又自成一体)
  又一体(双调五十五字前段七句四仄韵/三平韵后段六句三仄韵两平韵) …… (第 11a 页)
 (此与春暮微雨词同惟后段第四五句俱五字异结/以上词十五首悉四换韵者温词以下四首皆前)

 (五字后结五字张泌以下二首皆前结三字后结五/字韦词以下七首皆前结三字后结三字 李词
二首)
 (皆前结五字后结三字谱内/各以类列故不挨字编次)
  又一体(双调五十五字前段七句六仄韵 …… (第 12a 页)
  又一体(双调五十三字前段四句/四平韵后段五句四平韵) 李 珣

春日迟迟思寂寥(韵/)行客关山路遥(韵/)琼窗时听语莺
(韵/)柳丝牵恨一条条(韵/) 休晕绣(句/)罢吹箫(韵/)貌逐
残花暗彫(韵/)同心犹结旧裙腰(韵/)忍辜风月度良宵(韵/)
 (此与李景词同惟前段第二句后段第三句各少一/字异 按花间集 李词
别首前段第一句露滴幽庭)
 (落叶时露字仄声第三句王郎一去负佳期玉字一/字俱仄声后段第四句吟蛩断续漏 (第 18b 页)
 (韵/)池面冰初解(韵/)烛明香暗画阑深(换平/韵)满鬓清霜残
 雪(读/)思难禁(韵/)
  (此调以 李词
毛词为正体而宋元词依李体填者尤/多若顾词二体则惟唐人有之皆变格也 此词前)
  (后段四换韵其两结 …… (第 3b 页)
   又一体(双调五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  张 炎

修眉刷翠春㾗聚(仄/韵)难剪愁来处(韵/)断丝无力绾繁华
(平/韵)也学落花流水(读/)到天涯(韵/) 那时错认章台去(仄/韵)
却是阳关路(韵/)待将心恨趁杨花(平/韵)不识相思一点(读/)
在谁家(韵/)
 (此与 李词
同惟前后段不换韵异按周邦彦词前段/恋远腮来四韵后段按看煤灰四韵葛胜仲词前段)
 (树暮时池四韵后段露 …… (第 4a 页)
 (词前段第四句睡容初起枕㾗圆睡字仄声初字平/声后段第四句故生芳草碧连云故字仄声谱内可)
 (平可仄据此莫/馀悉同 李词)
  又一体(双调五十八字前后段/各五句两仄韵三平韵)  晁补之
原桑飞尽霜空杳(仄/韵)霜夜愁难 …… (第 5a 页)
  又一体(双调五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四仄韵)   赵彦端
淡月华镫春夜(韵/)送东风(读/)柳烟梅麝(韵/)宝钗宫髻连
娇马(韵/)似记得(读/)帝乡游冶(韵/) 悦亲戚之情话(韵/)
溪山(读/)坐中如画(韵/)凌波微步人归也(韵/)看酒醒(读/)
鸾谁跨(韵/)
 (此词两起句照 李词
各减去一字其第三第四第/五句又破作两句虽字数同而句法已不同矣)
  又一体(双调五十四字前段四句四仄 …… (第 21a 页)
  又一体(双调五十七字前后/段各五句四仄韵)   张 先
山围画障(韵/)风溪弄月清溶漾(韵/)玉楼苕馆人相望(韵/)

下若醲醅(句/)竞欲金钗当(韵/) 使君劝醉青蛾唱(韵/)
明仙曲云中响(韵/)南园百卉千家赏(韵/)和气兼来(句/)
独花枝上(韵/)
 (此与 李词
同惟换头句平仄异因宋词如此填者甚/多金元曲子注仙吕调者正与之合此系音律所关)
 (故亦编入另列一体声 (第 28b 页)
 深私跨蹇驴风尚𦂳静投孤店日方沉一枝犹挂东
 堂梦千里空驰北巷心明月悲歌又前去满城烟树
 噪春禽(同上/)
玉阶怨 李词
云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 (第 4b 页)
    (按此调又名水晶帘故图谱改用新名愚谓/此词字数与连理枝同向来连刻一处恐水)
    (晶帘三字乃是前调之名盖 李词
中有望水/晶帘外竹枝寒句也此调不应有此名附记)
    (请/正)
   又一体(三十六字/) (次 (第 10a 页)
 (即前调加一叠系此调隋炀帝有八□但白香山三/词晚唐袭之皆 单调至宋方加后叠故知隋词乃)
 (赝作者无疑李后主多少恨及多少泪本是二首啸/馀合之为一大谬此调作者甚多何乃取 李词
二首)
 (牵合以作五十四字格乎致后人疑前后可两用韵/岂不误杀图以前为梦江口此为双调望江南异哉)
  …… (第 13a 页)
  浪淘沙令(五十二字/)      柳 永
有个人人飞燕精神急锵环佩上华裀促□尽随红袖
举风柳腰身 蔌蔌轻裙妙尽尖新曲终独立敛香尘
应是四肢娇困也眉黛双颦
 (此前 李词
前后首句俱少一字馀皆同以调名加令/字故收在后或谓凡小调俱可加令字非因另一体)
 (而加令字也汲古刻作 (第 20b 页)
  又一体(四十三字/)       张 泌
紫陌青门三十六宫春色御沟辇路暗相通杏园风
咸阳沽酒宝钗空笑指未央归去插花走马落残红月
明中

 (前段与 李词
同后段七字/叶平起而通篇止用一韵)
  又一体(四十三字/)       顾 夐
掩却菱花收拾翠钿休 …… (第 5a 页)
 (此比康词较多五字但按竹山此作字字依李汉老/帝城三五一首平仄 旧家上比李多待把二字今)
 (细订之待把句即同前段不是句此二字不可少而 李词
落去也沈本草堂集于 (第 16b 页)
李词
不如趁早句上注)
 (云一本此处多到字不知非多一字乃尚少一字也/故不敢另收一百十字之体若康词则前后俱 …… (第 16b 页)
 (旧迹亦同古人心细如发若此而今人翻谓不妨假/借岂不毫釐千里哉闹蛾诸本多作蛾儿观此尾句)
 (夕字仄声 李词
前后俱仄声作闹蛾为是且闹蛾是/上元之物去闹字则晦矣有刻作闹蛾儿三字更谬)
 (夕阳西下系伯可上元宝 (第 17a 页)
  又一体(三十八字/)       冯延已
风淅淅夜雨连云黑滴滴窗外芭蕉灯下客 除非魂
梦到乡国免被关山隔忆忆一句枕前争忘得

 (通篇一韵而与 李/词
各异忘字音望)
  又一体(四十/) (一字/)      张 先
参差竹吹断相思曲情不足西北高楼穷 (第 26a 页)
  又一体(八十六字/)       吴文英
芳辰良宴人日春朝并细缕青丝裹银饼更玉犀金䌽

沾座分簪歌围暖梅靥桃唇斗胜 露房花曲折莺入
新年添个宜男小山枕待枝上饱东风结子成阴蓝桥
去还觅琼浆一饮料别馆西湖最情浓烂画舫月明醉
袍宫锦
 (待枝上十字同辛词还觅句六字同 李词
刻按啸馀/于八十六字收林外词今载于左且照旧 句字录)
 (之以为订/讹之证)
 (飞梁压水虹影清光 (第 19a 页)
 (六下四不拘四句五句以一字为领下各六字杜蕉/字梦字先平后仄晁从之秦后字时字先仄后平李)
 (从之亦随人所择既有 李词
可证则前结如秦四字/亦不妨至换头以下则从晁为妥高明以为何如)
  惜红衣(八十八字/)        (第 7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