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库 集部
日早大雪至扬州乘雪去访吴疏山十二日移
家入船欲入泰州为风雪阻十五日同王渌湖赴东城
之约舟次上方与一川 李子及 扬州诸士友相聚夜宿
大洋方丈十七日暮抵泰州东城邀宿公馆东城曰吾
往日在京不觉有病近日知病只是知识不除 (第 15a 页)
家入船欲入泰州为风雪阻十五日同王渌湖赴东城
之约舟次上方与一川 李子及 扬州诸士友相聚夜宿
大洋方丈十七日暮抵泰州东城邀宿公馆东城曰吾
往日在京不觉有病近日知病只是知识不除 (第 15a 页)
与湛民泽(先生/门人)
来谕与拙裁意不相涉无怪乎前此之多言也久居于
危不在仕止之间盖尝两遭不测之变几陷虎口矣不
得已为谒铨之行所以避之非出处本意也吾子其亦
闻之否乎平生故人朱少保 李阁老潘 待诏往往寄声
以不能去离此邦为惧假令见几而作当不俟终日遑
恤其他特患不得其时耳康节诗云幸逢尧舜为真主 (第 23b 页)
来谕与拙裁意不相涉无怪乎前此之多言也
危不在仕止之间盖尝两遭不测之变几陷虎口矣不
得已为谒铨之行所以避之非出处本意也吾子其亦
闻之否乎平生故人朱少保 李阁老潘 待诏往往寄声
以不能去离此邦为惧假令见几而作当不俟终日遑
恤其他特患不得其时耳康节诗云幸逢尧舜为真主 (第 23b 页)
焉。惟小祥云练服为冠。大祥云黪纱幞头黪布衫布裹带。禫只云如大祥之仪。盖取诸夫子宁俭之义也。至于我东。 李子及
寒冈星湖诸先生。遵述家礼。参以丘仪及 国制而行之。若其祥而白冠带。古之缟也。禫而缁冠带。古之纤也。祥 (第 357L 页)
覆。人物混沌矣。吾所以苦口辨斥。而不顾力之轻弱者。窃敢自托于圣人之徒也。凡其为说。要皆得之于朱宋二夫 子及李先生
定论。而其发明挥廓。耸动人耳目。则亦可谓有功于圣门矣。遗稿凡若干编。重庵先生因北士李之容所编辑。而重 …… (第 361H 页)
行状。藏于巾衍。 李先生 中子墣仲文甫。幼尝受业于先生。间以进士君及先生弟前参判孝准氏之意。语重教曰。重庵所记。专主归正始末。 …… (第 361L 页)
与朝夕前驱。有一日千里之势。盖居敬以立其本。穷理以致其知。力行以践其实。此三言者。乃其所受乎朱宋二夫 子及 李先生之一部程历也。其居敬也。谓为学之道。当以居敬为大头脑。而所谓敬者。朱子所称此心之自做主宰处是也 (第 367H 页)
行状。藏于巾衍。 李先生 中子墣仲文甫。幼尝受业于先生。间以进士君及先生弟前参判孝准氏之意。语重教曰。重庵所记。专主归正始末。 …… (第 361L 页)
与朝夕前驱。有一日千里之势。盖居敬以立其本。穷理以致其知。力行以践其实。此三言者。乃其所受乎朱宋二夫 子及 李先生之一部程历也。其居敬也。谓为学之道。当以居敬为大头脑。而所谓敬者。朱子所称此心之自做主宰处是也 (第 367H 页)
之一大会也。孔子没后。有宋诸君子。继千载不绝之学。阐发精蕴。斯又天地文明之一会也。程朱之后。又有退陶 李子及
我先生生于左海偏邦。直接伏羲以来群圣贤之传。此又天地文明之一会也。阴阳消长之机。道学否泰之运。回环如 (第 97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