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杜 牧
牧大和元年举进士(集作/及字)第贡于(集作/乡贡)上都有司试于
东都在二都群进士中往往有言前十五年有进士李
飞自江西来貌古文高始就礼部试赋吏大呼其姓名
熟视符验然后入飞曰如是选贤耶即求贡如是自以
为贤耶因袖手不出明日径返江东牧曰诚有是人吾

辈不可得与为伍矣后二年事故吏部沈公于钟陵宣
城为幕吏两府凡五年间同舍生兰陵萧寘京兆韩乂
博陵崔寿每品量人之等第必曰有道有学有文如
处士戡
者寡矣是卑进士不举尝名飞者牧益恨未面
其人宜喜其人之在位也大和九年为监察御史分司
东都今谏议大夫李仲 …… (第 5a 页)

李处士戡
牧谢曰素所恨未见者即日造其庐遂旦夕
往来开成元年春二月平卢军节度使王公彦威闻君
名挈卑词于简副以币焉 (第 5b 页)
请为节度巡官明年春平卢
府改君西归病于路卒于洛阳友人王广思恭里第享
年若干君讳戡字 定臣
七代祖渤海王奉慈祖杠衢州
盈川令父登婺州浦阳尉浦阳晚无子夫人吴兴沈氏
梦一人状甚伟捧一婴儿曰予为孔某 …… (第 5b 页)
岂可指此与彼为市呜呼 定臣
曰德孔循(集作/脩)曰学必
圣饰(集作/饰)我竞竞不一(集作/一不)言命可传其心以教后生
呜呼哀哉 (第 7b 页)
救所失不得不云立名按史笔矛盾/如此安所谓识与断乎且所云纤艳不逞等本非杜牧)
(语叶少蕴避暑录话杜牧作 李戡
墓志载戡诋元白诗/语所谓非庄人雅士所为淫言媟语入人肌骨者元稹)
(所不论如乐天讽谕閒适之辞可槩谓淫言 (第 40b 页)
雅士多为其破坏(杜牧引 李戡
语辞按此似/指两家所作艳 而言)
刘禹锡诗以意为主有气骨(吟/谱)
梦得诗雄浑老苍尤多感慨之句(刘 (第 12b 页)
诗于朝
元复左袒白奏罢之紫微守秋浦因激而为祜称不平
与祜交偏厚赠祜诗有不羡人间万户侯句而于元白
盛称 李戡
欲用法治其诗之说使诸公仕路相值岂有 (第 11b 页)
手成编无伦次其所宗者虽李青莲及元白而)
(晚唐人诗十/居其七八)备遗缀英(伪蜀王承范/集二十卷)外有 李戡
诗选(三/卷)
檀溪子联璧诗集(三十/二卷)无名氏正风集(十/卷)垂风集(十卷/张籍)
(等/诗)(第 3a 页)
   唐故平卢军节度巡官陇西李府君墓志铭
牧太和元年举进士及第乡贡上都有司试于东都在
二都群进士中往往有言前十五年有进士李飞自江
西来貌古文高始就礼部试赋吏大呼其姓名熟视符
验然后入飞曰如是选贤耶即求贡如是自以为贤耶
因袖手不出明日往返江东某曰诚有是人吾辈不可

得与为伍矣后二年事故吏部沈公于钟陵宣城为幕
吏两府凡五年间同舍生兰陵萧寘京兆韩乂博陵崔
寿每品量人之等第必曰有道有学有文如 李处士戡
者寡矣是卑进士不举尝名飞者牧益恨未面其人且
喜其人之在世也太和九年为监察御史分司东都今
谏议大夫李中 …… (第 1b 页)
老前监察御史卢简求
咸言于某曰御史法当检谨子少年设有与游宜得长
厚有学识者因访求得失资以为官洛下莫若 李处士

某谢曰某所恨未见者即日造其庐遂旦夕往来开
成元年春 …… (第 1b 页)
挈卑
辞于简副以币马请为节度巡官明年春平卢府改西
归病于路卒于洛阳友人王广思恭里第享年若干君
讳戡字 定臣
七代祖渤海王奉慈祖杠衢州盈川令父
登婺州浦阳尉浦阳晚无子夫人吴兴沈氏梦一人状
甚伟捧一婴儿曰予为孔丘 …… (第 2a 页)
指此与彼为市呜呼 定臣
曰德孔修曰学必圣饬我兢
兢不一言命可传其心以教后生呜呼哀哉
   唐故淮南支使试大理评事兼监察御 (第 4a 页)
间。同舍生兰陵萧寘京兆韩乂博陵崔寿。每品量人之等
第。必曰。有道有学有文。如 李处士戡
者寡矣。是卑进士不
举。尝名飞者。牧益恨未面其人。且喜其人之在世也。大和
九年。为监察御史分司东都。 …… (第 21b 页)
简求咸言于牧曰。御史法当检谨。
子少年。设有与游。宜得长厚有学识者。因访求得失。资以
为官。洛下莫若 李处士戡。
牧谢曰。素所恨未见者。即日造
其庐。遂旦夕往来。开成元年春二月。平卢军节度使王公
彦威闻君名。挈卑辞 …… (第 21b 页)
与彼为市。呜呼 定臣。
曰德孔修。曰学必圣。饬我兢兢。一不
言命。可传其心。以教后生。呜呼哀哉。

** 唐故淮南支使试大 (第 23b 页)
。自不得不与流辈异也。 明庙末年。相位有人。清议复恢。公入言路。遇事謇谔。有诤臣风。前后劾论尹元衡, 李戡,
尹百源,沈通源等。其在论思。一以陈善闭邪尽忠毕怀。感动 上心。为主。 上亦虚己乐闻。心内重之。自此不 (第 207L 页)
判书昙宋弟砺城君寅及吾尹氏妹是已。此行之难也。呜呼。此三难者。庸可毋载乎。裕后。仕为汉城庶尹。娶及第 李戡

女。生二男。曰肇。缮工监役。曰巩。后于裕昆。是为公夫人承孙者也。长女婿韩景祥。生一男琛。金化县监。次 (第 254L 页)
 有录事梁成义者。为本县县监。士人皆贱其为人。先生尽其民主之礼。久而愈敬。成义反挟地主之尊。尝到渔梁。伻邀先生。辞甚倨傲。先生辞以疾。令奉化往见。闻者皆怪怒。而先生终不言其失。
  李戡
之未败也。为庆尚方伯。来访书堂。先生见之。后戡党李梁。将陷士林。先生指堂上一处曰。此某当日坐处。咫尺 (第 250H 页)
语。又与制述别抄。
壬戌二月。长子生。
癸亥十月。由权知升副正字。同月。移拜艺文馆检阅。时权奸李梁, 李戡,
尹百源,权信,李翎,慎思献六人。放逐党与之在台阁者。几尽谴罢。故余与安宽,权徵,权 (第 322H 页)
骤升二品。贪权喜事。专以谄媚。求合 上意。一花一禽。稍可玩赏。则莫不求致以进。内结 上心。外合党与。 李戡,
权信,尹百源,李翎,高孟英,金百匀等。为其腹心爪牙。势焰翕赫。人莫敢正视。梁之子廷宾。愚騃不晓事。倩 …… (第 101H 页)
寿不肯荐。梁闻之大怒。吏曹郎官惧其威。竟荐之。及梁为吏曹判书。惮士林清议不泯。嗾大司宪 李戡
等欲祸士林。 启请黜奇大升,尹斗寿,朴素立,尹根寿等。皆夺官爵。李文馨,许晔等皆得罪。盖奇大升有名士 …… (第 101L 页)
閒。李文馨,许晔。为士林所许。尹斗寿,朴素立。为吏郎时见忤。根寿亦议论明白。故皆为所忌。两司入启时。 李戡
等欲以此数人。为乙巳馀党。正言李彦怡不可曰。当以其罪罪之。何必作浮论乎。议遂止。彦怡附梁而其言如此。 (第 101L 页)
 上教是矣。珥曰。似当观其罪之轻重而处之。 上曰。年久之事。何必分轻重乎。 命(命上。一本有圈。) 李戡,
尹百源。两司论执。竟未蒙 允。戡于 明庙癸亥年间。附李梁害士林。戡实为谋主。故得罪比他人(比他人。一 (第 227L 页)
亦为可矜。根寿亦从而进 启。一如晔言。 上皆不答。翌日。两司劾晔好生议论。眩乱是非遆之。是时。李梁, 李戡
等方柄国。论遴即于其日泄之也。根寿亦斥除果川县监。
○明庙辛酉。落点儒生。 殿讲取才。沈铧,金戣,洪 …… (第 165L 页)
盖其时尹元衡擅威福。 明庙乃惮之。欲植梁以敌元衡也。梁怙宠骄横。势焰薰炙。一时嗜利之辈。靡然趍附。如 李戡,
权信,高孟英,金百钧,李翎等。为其心腹爪牙。金明胤,郑士龙,元继俭等。皆以崇品之人。阿谀纳交。腼然无 …… (第 166H 页)
宾㘅之。又如李文馨,许晔,朴大立,洪天民。不肯附梁。奇大升,尹根寿。以后进为士类推许。梁党忌之。于是 李戡
为宪长。劾晔,文馨,大立,素立,斗寿,根寿,天民,大升等八人。以浮薄相扇为罪。削职黜外。沈义谦。乃梁 (第 166H 页)
承旨。 特拜大司谏。劾李梁专擅之罪。初梁夤缘戚里。市宠贪权无不至。清议鄙之。及秉铨衡。气勃势张。乃引 李戡
为大司宪。尹百源为司谏。遂诬一时士类。谓假托为善。实讪国政。将以次第剪去。而尤忌公。先致殷勤意。冀一 (第 85L 页)
就閒。十月。拜吏曹参议。又由左副承旨。升右承旨。乙丑正月。拜成均馆大司成,司谏院大司谏。合司论李梁, 李戡,
尹百源等罪。请依律。盖梁等有叙用之命。两司前已论请还收。而按律之论。发自先生也。一日四五启。不许。先 (第 515L 页)
忠诚勤敏。南服之寄。无出其右。但老母在堂。势难远离。 上许递。复以同枢。历右尹,户曹参判。迁大司宪。 李戡
附托李梁。 (第 489L 页)
乾没在缁尘。天寒泮水啾啾地。日出香桥扰扰人。才短敢期扶世士。家贫翻作逐名身。从他院吏呼名姓。深愧当年 李定臣。
     
(右应讲日作)
那将经济(一作出处)付时文。草草还惭始见 君。冬日似春天又雨。错疑贤俊感风云。
     
(右  (第 376L 页)
。物议以梁浊乱 朝廷。倾陷士流。罪重罚轻。公论日激。公拜大司宪。论请加罪。屡 启未蒙 允。只论窜其党 李戡,
尹百源,高孟盈,金百丐,权信等。甲子秋。由参赞拜吏判。是时。元衡擅威福日久。罪盈恶积。 明庙益厌其所 (第 476H 页)
休护摄( 明宗八年癸丑。 文定王后撤帘。)
权孽去巢窠((国朝故事) 明宗癸亥。流李梁。其一时鹰犬如 李戡,
权信,尹百源,高孟英,金百均等。次第迸逐。乙丑。削尹元衡,尹春年职。放归田里。寻皆自杀。)
士风先  (第 320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