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马植

     李廓(共一卷/)
 
 
 
 
 
 
御定全唐诗总目七
#+PROPERTY: JUAN 总目八 (第 76b 页)
  舒元舆  古体诗二首近体诗一首

  章孝标  近体诗九首
   李廓   
古体诗二首近体诗十五首
  周贺   近体诗二十四首
 卷七十二
  姚合   古体诗八首近体诗一百 (第 24b 页)
笔之后转授沙门都法师慧光昙宁在永宁上寺共律师
僧辩居士 李廓
等遵承上轨岁常翻演新经诸论津悟恒
沙帝亦时纡尊仪饰兹玄席同事名儒招玄大统法师僧
令沙门都法师僧泽律师 (第 4b 页)
    鸡鸣曲       王 建
鸡初鸣明星照东屋鸡再鸣红霞生海腹百官待漏双

阙前圣人亦挂山龙服宝钗命妇灯下起环佩玲珑晓
光里直内初烧玉按香司更尚滴铜壶水金吾卫里直
(一作/更)郎妻到明不睡听晨鸡天头日月相送近夜栖旦鸣人不迷
    同前          李 廓
星稀月没上五更胶胶角角鸡初鸣征人牵马出门立
辞妾欲向安西行再鸣引颈檐头下月中角声催上马
才分地色第三 (第 14a 页)
  滇中诗人

滇中诗人永乐间称平居陈郭郭名文号舟屋其诗有
唐风三子远不及也如竹枝词云金马何曾半步行碧
鸡那解五更鸣侬家夫婿久离别恰似两山空得名又
登碧鸡山太华寺一联云湖势欲浮双塔去山形如拥
五华来一时阁笔信佳句也但全篇未称耳其全集予
尝见之如此二诗亦仅有也
  镜听 李廓
王建皆有镜听词镜听今之响卜也 (第 29b 页)
我作忍饥声便思绝粒真无策
苦说归田似不情腰下牛闲方解佩洲中奴长足为生
大弨一弛何缘彀已觉翻翻不受檠 (唐李廓
落第诗气味如中酒情怀似别人陆龟蒙杞菊/赋序忍饥诵经岂不知屠沽儿有酒食耶木奴用李衡)
(洲上种橘事注见 (第 6b 页)
出身做
好官则亦有益如心术不佳藉此出身为大盗而劫
人则先生之罪较李时尤甚
赵浚谷子有俊才不课举业其婿 李廓
庵怪而问之
浚答曰吾见近来举业日敝一日故不欲儿曹为之 (第 15a 页)
 窥他(霍总关/山月)
日高春睡足燕语踏帘钩眠罢梳云髻妆成上竹楼试
吟青玉案徐动碧牙筹旧事参差梦歌声似带羞
 日高 (李廓
长安/少年行)燕语(李贺贾公/闾贵婿曲)眠罢(刘方平/新春)妆成(杨/巨)
 (源胡/姬词)试吟(杜 (第 10a 页)
远李景伯于休烈于肃张荐张又新李端李虞
仲韦表微韦蟾韦贯之韦澳段文昌段成式皇甫湜皇
甫松苗晋卿苗发李程 李廓
李泌李繁韦绶韦温崔群
崔亮杨淩杨敬之崔璩崔涣温庭筠温宪章孝标章碣
刘乃刘伯刍刘三复刘邺郑亚郑畋李溪李 (第 4a 页)
朱庆馀(诗一/卷)裴夷直(诗一/卷)章孝标(诗一/卷)顾非熊(诗一/卷)
(洞庭诗/集一卷) 李廓(诗一/卷)
刘三复(十三/卷)封敖(八/卷)皇甫松(一/卷)
阳衮(二/卷)陈商(十七/卷)柳仲郢(二十/卷) (第 6b 页)
 寄赠上四十七首
  寄贾岛 寄王度居士
  寄杨茂卿校书 寄杜师义
  寄李景先 寄酬卢侍御
  寄主客张郎中 寄 李廓
少府
  寄紫阁隐者 寄杨巨源祭酒 …… (第 4a 页)
  西园夜宿寄友人 卧疾寄李馀
  寄白石师 寄贾岛
  寄默然上人 寄不出院僧
  寄皇甫甸 寄旧山隐者
  寄 李廓 
赠卢大夫将军
  赠供奉僧次融 赠王尊师
  赠常州院僧 赠卢沙弥小师
  赠张籍太祝 赠丘郎中
  …… (第 6a 页)
   荅胡遇 荅友人招游

  荅窦知言 酬田就
  酬李员外见寄 酬令狐郎中见寄
  酬 李廓
望月见寄 酬田卿末伏见寄
  酬薛奉常见赠(之/什)酬卢汀諌议
  酬张郎中见寄 酬田卿六韵见寄
  (第 11a 页)
 庆谓怀镜于通衢间听往来之言以占休咎近世人
 怀杓以听亦犹是也又有无所怀直以耳听之者谓
 之响卜盖以有心听无心耳余观 李廓
亦有镜听词
 云匣中取镜祠灶王盖听者必先灶前跪拜按鬼谷 (第 9a 页)
事。题曰御题全韵诗。诗刊五卷。布行天下。诗有朝鲜使不拜独乖之语。亲自详注言。太宗既受尊号。而朝鲜使臣 李廓
罗德宪。独不拜。太宗谕群臣曰。使臣无礼。欲朕先启衅戮其使。加我以败盟之名。朕终 (第 58H 页)
  [监司公(俞榥)传]
监司公字典叔。少从李廷龟游。光海时遭家难不仕。(公考赞成公。为尔瞻所挤陷。)及 仁祖反正。举乙科为谏官。逆贼柳孝立引 仁祖叔父仁城君珙谋作乱。事觉诛。群臣请诛珙。 仁祖初欲全恩。不得已赐珙死。流其三子佶,亿,健于济州。七年而释之。台谏力争。正言赵寿益主全恩之论。以迎 上意。公奏曰。珙死于逆。其子不可释。而寿益主全恩之论。是护逆也。吏曹判书李圣求言光海时小人设护逆语。陷害忠贤。今不可复以此攻人也。公曰。讨逆大事也。人臣为逆贼右袒。其可以光海时小人。设此语以陷忠贤。不之论邪。 上不悦。时弘他时单于称帝于沈阳。国号清。改元崇德。遣使报即皇帝位。 上下令绝和亲。以其事西奏 天子。使者遁去。先是春信使罗德宪, 李廓
适至沈阳。为虏人所胁。献称帝贺。受其书以归。公请斩此两人。 …… (第 240L 页)
此其时也。夫羁縻者必乱。侥倖者必亡。宋人之事。岂非前辙乎。 上不悦。(罗万甲南汉记曰。丙子春。武同知 李廓,
佥知罗德宪。以春信使往沈阳。适当三月十二日汗称帝时。虏劫廓等参贺班。廓等抵死不从。虏捽之。衣冠尽破而 …… (第 241H 页)
以为廓等之罪。不至置死。至今上胡皇全韵诗注云文皇既受尊号。宣谕群臣皆行三跪九叩礼。惟朝鲜使臣罗德宪, 李廓
不拜。太宗曰。鲜使亡礼。难以枚举。是鲜王有意搆怨。欲我先启衅端。使我戮其使。加我以背盟之名耳。吾岂逞 …… (第 241H 页)
时请斩之论。以其未及考实。而只凭洪公之启。故若是其峻邪。尤庵先生撰忠简公碑文云建虏僭号。我人罗德宪, 李廓
参其贺班而归。岂亦先生作此文时。尚在未及考实之中。而又只凭本家行状而已邪。未敢知也。今 上朝。罗,李 (第 241H 页)
 状成之翌年戊戌。胤锡旅宦都下。偶得清乾隆初所编大清一统志。载我国故实。有曰崇德年遣其国使臣罗某李某还国。继接士人李德懋。得乾隆中御制全韵诗自注。纪清初事迹。有曰朝鲜使臣罗德宪 李廓
独不拜守礼义。乃放还本国。则公之始终大节。于二书益白矣。夫以满汉之艳服如彼。而 本国褒典尚未遑备举何 (第 409L 页)
崇德建号时事。有曰。乃有朝鲜使。不拜志独乖。因自注曰。太宗既受尊号。群臣皆行拜叩礼。独朝鲜使罗德宪, 李廓
不拜。左右欲杀之。太宗曰。使臣无礼。有意构怨而沮盟好。朕终不逞一时之忿戮其使。可勿问。是诗一出而公之 (第 548L 页)
说书。冬以注书。自禁中患痘而出。政院启递。丙子升司宪府监察。带知制 教。拜司谏院正言。以武臣罗德宪, 李廓
等假衔为使臣。受虏书而归。发启请诛。辞义严正。 上教以拟律过重而不从。群情懔然。士论伟之。一日 上御 (第 461L 页)
敢以嫚语尝我耶。金使者曰。诸王子议加号。虽欲不从得乎。德宪大叱曰。吾首悬汗庭。吾志不可屈。乃与回答使 李廓。
俱到沈馆。四月十有一日。虏数十骑来言汗欲受贺。德宪曰。吾得死所。与 (第 151L 页)
李廓
东向四拜。裂冠带。因拔剑授人曰。必欲劫我。速斫我颈。二人相与解发。骈首绾髻。交手指坚握。钩连而卧。金 (第 151L 页)
行则后师期。惟竭力效死而已。我若退一步。君斩我。君若退一步。我斩君。及至马滩。乃六日昧爽也。平山府使 李廓,
延安府使李寅庆陈滩上。礼川府使朴荣臣,瓮津县令尹廷俊来会。体察府裨将李师朱以兵四十人。自山城助之。重 …… (第 262H 页)
。廷俊括县中兵诣巡察营于平山山城。副元帅李守一署廷俊为中营将。守马滩。与礼川府使荣臣陈以待。平山府使 李廓
以左营兵守歧滩。令廷俊等移兵就己。廷俊以马滩浅流。贼必由此渡不可去。廓怒强之。廷俊等不得已而往。明日 (第 264H 页)
人写二使抗节图。又乾隆主所制全韵诗。有曰。 太宗文皇帝建号祭天。列国皆来贺。朝鲜假礼义事明朝。其使臣 李廓,
罗德宪不拜。我尊攘之义。徒议也。而未见于行事。其炳烺于中国之史。为后人之口宲者。独罗,李二公。与夫洪 (第 393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