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局宽可大不可久晏子少欲亦少君之欲而结体隘善
闭不善开甚哉乎经济之难 子华子
不云乎为人所处
者不得安其所处吾犹病言之不广夫所以处人与所
以自处道在六经脩辞立诚斯雄浑慱大也已因次 (第 31a 页)
传人授终始大圣之篇号为闳大主父严安上书言事
感动人主穰苴孙武至今言兵法者宗焉钟离业阳助
王息养 程本
寄食海滨泯子午载书三百作忠义孝友
儒林文学武功隐逸侨寓传侠无义则豪轻季次故齐
人而后之言侠者置之狐咺 (第 14a 页)
有体裁有章 程本
乎理行乎意而导乎气气以贯之意
以命之理以主之章程以覈之体裁以正之体裁欲其
完不完则端大而末微始龙卒蚓 (第 20b 页)
辞奥旨殊诂妙筌则遽数
不能终览者自得之
  五子书序(杨一清/)
鬻子二卷凡十四篇鹖冠子三卷凡十九篇 子华子
(第 9a 页)
卷尹文子二卷篇如之公孙龙子三卷凡六篇侍御沁
水李公得之俾西安郡僚托之木与四方学者共焉予
自始学即知慕诸子百家言局于举业未暇也长齿仕
籍稍蒐涉群书顾学无本恐眩于途辙方凛凛近思亦
不暇及所谓诸子云者然尝窃闻儒先绪论而有以悉
其是非矣至是乃得闻所未闻学所未学信矣哉先民
之妙于言然益以见儒先之论之正也鬻子盖子书之
始虽篇章舛错不完而其文质其义弘实古书无疑鹖

冠子不知何如人韩愈氏论其杂黄老刑名然矣而其
述三才变通古今治乱之道要不为无见也 子华子

称其指归道德经纪仁义而其书反类道家言又多剿
浮屠老子庄列黄帝内经春秋外传司马迁班固诸书
藻饰而成 (第 10a 页)
  铭

   杖铭
   薰炉铭
  序
   上战国策序
   上关尹子
   上晏子
   上 子华子
   上列子 …… (第 3b 页)
术似非晏子言疑后世辨士所为者故亦不敢失复
以为一篇凡八篇其六篇可常置旁御览谨第录臣向
昧死上
  上 子华子
   (汉艺文志及隋唐宋志悉无子华子吴竞李淑/二家书目亦不载朱子曰其理多取佛老医卜)
   (其字多用左传班/史决非先秦古书)
护左都水使者光禄大夫臣向言所校雠中子华子书 (第 35b 页)

以为一篇凡八篇其六篇可常置旁御览谨第录臣向
昧死上
  上子华子
   (汉艺文志及隋唐宋志悉无 子华子
吴竞李淑/二家书目亦不载朱子曰其理多取佛老医卜)
   (其字多用左传班/史决非先秦古书)
护左都水 (第 35b 页)
使者光禄大夫臣向言所校雠中 子华子
(第 35b 页)
凡二十有四篇以相校复重十有四篇定著十篇皆以
杀青书可缮写 子华子
程氏名本字子华晋人也晋自
顷公失政政在六卿赵简子始得志招徕贤俊之士为
其家臣 (第 36a 页)
子华子
生于是时博学能通喷典丘索及故府
传记之书性闿爽善持论不肯苟容于诸侯聚徒著书
自号 (第 36a 页)
程子
名称藉甚闻于诸侯孔子遇诸郯叹曰天下
之贤士也简子欲仕诸朝而不能致乃遣使者奉纁币
聘以为爵执圭是时简子 (第 36a 页)
杀窦犊及舜华孔子为作临

河之操 子华子
亦逡巡不肯起简子大怒将胁之以兵 (第 36b 页)
子华子
去而之齐齐景公不能用也 (第 36b 页)
子华子
馆于晏氏
更题其书曰 (第 36b 页)
子华子
简子卒襄子立 (第 36b 页)
子华子
反于晋时
已老矣遂不复仕以卒今其书编离简断以是门人弟
子共相缀随记其所闻而无次叙非子故所著之书也
(第 36b 页)
子华子
以道德为指归而纲纪以仁义存诚养操
不苟于售唯孔子然后知其贤齐大夫晏平仲与之为
久要之交当时诸侯以势相 …… (第 36b 页)
为事 子华子
之言如持水纳石不相酬答卒以不遇可
为酸鼻谨目录臣向昧死上
   上列子
右新书定著八章护左都水使者光 (第 37a 页)
  读亢仓子
亢仓子其文辞东京之后迂于儒者耳其议则无嘉焉
余读公孙龙虽其谬悠鄙舛而要之纵放强辨俨然战
国之习也伪者多援少倍多拘少刿亢仓子伪书也列
子载亢仓子遂有亢仓子家语记 子华子
(第 12a 页)
子华子
贾谊称鹖冠子遂有鹖冠子呜呼士之托空名以求传
其言者意亦可悲哉
  读鬼谷子 (第 12a 页)
   书苏氏古史朱子漫记所载程公孙立孤事后
按程公孙立孤之事见司马迁史记刘向新序而苏辙

古史以左氏不载辞而阙之朱子亦疑 子华子
为赝书
而立孤之事颇见其中由是二公危忠苦节几不白于
后世甚可惜也夫左氏失之诬而苏氏专用之以驳史
迁固 (第 22a 页)
 撰
  碑 志 表 碣
   槐濒先生程君墓碑铭
昔杞宋以王者之后孔子犹叹其文献不足徵而况其
馀乎 程本
周之侯国休父则始封者也其后国亡而子
孙散处于晋曰婴者死赵事号忠诚君世望河北至东
晋有元谭者守新安以循 (第 1a 页)
   简山斗族侄孙天相
屡荷寄书及佳墨孔多愧无可答也因舍下人还附此
足下方妙年又无公家力役之征惟勉学以副一宗之
望为佳筠窗静读之名当不虚尔积中兄弟近日如何
亦都无一字相及见时幸一致意

   与刑部尚书旴江何公简 程本
邑名在长安之北文王为西伯时居之后徙丰而
以其地封大司马休父为程伯盖程得姓之始也考汲
书文王有程寤之篇 (第 34b 页)
必后世子云其自序如此既即)
(图书而详论人所以取则而画卦作范之故复考證洛/书已兆于神禹已前且援列禦寇 子华子
乾凿度与黄)
(庭经之辞以證刘长民九为图之说而复明辨孔安国/刘向父子班固伪关氏易相承立说之非又有周易 (第 10b 页)
宁永盈库副使次清甫建康路玄妙观提举孙五人子
观子岘子善 子华子
美墓在县之一都断石村心荣秀
于君从弟也延祐中历官江浙儒学提举子文贵亦以
荐为饶州路德兴县铜冶场提领与 (第 38a 页)
有采焉
   槐濒先生程公(孟/)碑铭   家 乘
昔杞宋以王者之后而孔子犹叹其文献不足徵况其
馀乎 程本
周之侯国休父则始封者也其后国亡而子
孙散处于晋曰婴者死赵事号忠诚君世望河北至东
晋有元谭者守新安以循 (第 33a 页)
馀无留良者亦非知言也士之
好妄论人也如是哉陆佃解本十九篇与晁氏削去前
后五卷者合予家所藏但十五篇云 子华子
十卷 (第 53b 页)
程本
撰本字子华晋人曰魏人者非也艺
文志不之载予尝考其书有云秦襄公方启西戎 (第 53b 页)
子华子
观政于秦又稽庄周所 (第 53b 页)
子华子
事则云见韩
昭僖侯夫秦襄公之卒在春秋前而昭僖之事在春秋 …… (第 53b 页)
后前后相去二百馀年 子华子
何其寿也其不可知者
一孔子家语言孔子遭齐 (第 54a 页)
程子
于郯 (第 54a 页)
程子
盖齐人 (第 54a 页)

华子
自谓程之宗君受封于周后十一世国并于温 (第 54a 页)

商季文王之所宅在西周当为畿内小国温者周司
寇苏忿生之所封周襄王举河内温原以赐晋文公温
固晋邑也孰谓西 (第 54a 页)
周之程而顾并于河内之温乎地之
远迩亦在可疑其不可知者二后序称 子华子
为鬼谷
子师鬼谷战国纵横家也今书绝不似之乃反类道家 …… (第 54a 页)

极图于穆脩脩传先天图于种放放传于陈抟者亦恐
知周子未尽也其殆不阶师授超然独觉于千古之上
者欤
程子
十卷一名 (第 78b 页)
程子
粹言乃程颐叔子书盖其门人
杨时变语录而文之者也前有序不著氏名东阳厉髯
翁云相传为广汉张栻作序称得诸子 (第 78b 页)
   读桯史
南渡诸将武穆功最大祸最酷古今所共扼腕而张韩
刘三氏子姓悉无闻吴氏遂以逆赤其族仅武穆孙珂
仕显且文学矫矫为一时宗亦好还一證也余尝读金

陀等编知当时议论诬枉滔天似阎浮东南界人理永
绝者乃今精忠大烈宇宙并存桧能以十指掩万世共
睹乎此书杂记当时闻见持论衷叙事核当是南渡诸
说家第一编阅之不但艺苑赏心且时为武穆吐气也
   读西溪丛语
西溪丛语南渡姚宽令威撰其人与紫阳同时文公论 子华子
疑宽伪作而又恐非所及辈行当视紫阳稍先
也记录虽璅屑时有可观第文献通考无其目而有姚 (第 5b 页)
  王嘉
陇西处士王嘉隐居倒虎山有异术苻坚迎之入长安
按嘉字子年今世所传拾遗记嘉所著也其书全无凭

證直构虚空首篇谓少昊母有桑中之行尤为悖乱嘉
盖无德而诡隐无才而强饰如今之走帐黄冠游人羽
客伪药欺人假丹误俗是其故智而移于笔札世犹传
信之深可怪也哉呜呼子书之奥妙不传者何限而今
乃传鬻子 子华子
唐诗之佳而不行者无算而世乃盛
传许浑胡曾小说之可观者多矣而天宝遗事杜诗伪
苏注至名家亦为所惑且引用焉 (第 23a 页)
  画似真真似画
慎少时先太师与瑞虹龙崖二叔父看画因问二叔父
曰景之美者人曰似画画之佳者人曰似真孰为正慎
对曰元微之有诗云颠倒世人心纷纷乏公是真赏画
不成画赏真相似丹青各所尚工拙何足恃求此妄中
情哀哉 子华子
龙崖曰诗亦未见佳慎尔可试作之遂
呈稿曰会心山水真如画巧手丹青画似真梦觉难分
列禦寇影形相赠晋诗人二叔 (第 11a 页)
母遗有锡类施及之名而蝥弧先登其身不免焉则
子亦不能无忧于其母华子有良才郡守议修郡志
人谓华子是诚在 子华子
不言而有忧色夫人语之
曰我闻有命不敢以告人汝之业其在杨之水之篇
乎华子于是欣肰受命囊书椟笔键户而不出 (第 17a 页)
九阳王/逸注九阳谓天地之涯也汉书项氏畔换颜师古注畔)
(换强恣之貌犹言跋扈诗大雅皇矣篇有曰无然畔援 子华子
混茫之初是名太初此喻隋季扰乱有若混沌)
(茫昧之世也史记天精而见景星景星者德星也其状/无常常出于有道 …… (第 22a 页)
(经疏按史记云黄帝接万灵于明庭明庭即明堂也 子/华子
黄帝之治天下也百神出而受职于明堂之庭孝)
(经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刘峻辨命论未达窅冥/之情未测神明 (第 39a 页)
之见耳而世乃传而诵之
  读 子华子
余始闻太史公言 (第 25b 页)
子华子
为伪书近求其书以观其辞
婉丽可喜未觉其为伪也及详味而徐察之始知为伪
书无疑盖 (第 25b 页)
子华子
(第 25b 页)
程氏名本子
华其字晋人与孔子同
时孔子所与倾盖而语者也夫孔子周游四方道途所
遇若楚狂沮溺荷蒉荷蓧文人之流皆不 (第 25b 页)
足知其意至
于叹息而不已 子华子
一见而得圣人之欢心亟解束 …… (第 25b 页)
未有也而曰坎宫震宫解字之不类时之乖错
者甚众以为 子华子
之书岂非诬哉其首有刘向序亦
与向文殊盖亦伪也伪之者不知为谁晁公武以为元
丰以后人以字说而知之或以为王 (第 26b 页)
昔在朝廷为文者非不多而人独推太史公与待制君
盖文之法有体裁有章 程本
乎理行乎意而导乎气气
以贯之意以命之理以主之章程以覈之体裁以正之
体裁欲其完不完则端大而末微始龙而卒 (第 43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