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囚季孙行人留守西河之馆 申包胥
之顿地碎之以首
蔡威公之泪尽加之以血钓台移柳非玉关之可望华
亭鹤唳非河桥之可闻孙策以天下为三分众才一 (第 4b 页)
   谕江陵耆老书      刘 蜕
太原王生尝移耆老书以江陵故楚也子胥亲逐其君
臣夷其坟墓且楚人之所宜怨也而江陵反为之庙世
飨其雠谓耆老而忘其君父也吾以为不然楚人之性
(集作/剽)悍世(文粹/作大)能复其仇雠其后自怀王入武关楚
人怨秦不忘干戈况其人之性能忘胥之能破其国家
而事之乎且今(疑作/令)江陵之人牵牛羊而祝(文粹/作祀)其庙

者将祈年谷而获凶荒祷疾病而得死亡者乎如厚其
饩而虚(文粹作/虐非)其报则江陵知胥之不可祠(集作祀/下同)
不祀矣若果祈年谷而得丰穰祷疾病而获康强有其
饩而寻其报则破人之国而居其土辱人之君而受其
飨遇一食而自忘楚人之杀其父兄则胥自为无勇也
何独江陵之人而忘习雠乎吾以为其庙 申包胥
之庙 (第 6a 页)
包胥
有复楚之功年代寝远楚人以子胥尝封诸申
故不 (第 6a 页)
包胥
耳不然则子胥何为飨人之食而江陵何 (第 6a 页)
失教也君父幽辱宗庙倾危帝子王孙跨州连郡未有
晋郑齐心牟虚合契五侯九伯列海分山牢(疑/) 申包
之顿哭秦庭茅夷鸿之币谒吴国户口徒众不睹死
战之人宠遇虽多宁有报恩之士江淮无波澜之阻城
阙绝藩篱之固长 (第 3b 页)
世不视不知所益以忧社稷者莫敖大心是也昔吴与
楚战于柏举三战入郢寡君身出大夫悉属百姓离散 棼冒勃苏
曰吾被坚执锐赴强敌而死此犹一卒也不
若奔诸侯于是赢粮潜行上峥山踰深溪蹠穿膝暴七
日而薄秦王之朝雀立不 …… (第 19a 页)
得告水
浆无入口瘨而殚闷旄不知人秦王闻而走之冠带不
相及左奉其首右濡其口勃苏乃苏秦王身问之子孰
谁也 棼冒勃苏
对曰臣非异楚使新造 (第 19a 页)
棼冒勃苏
吴 …… (第 19a 页)
出革车
千乘卒万人属之子满与子虎下塞以东与吴人战于
浊水而大败之亦闻于遂蒲故劳其身愁其思以忧社
稷者 棼冒勃苏
是也吴与楚战于柏举三战入郢君王
身出大夫悉属百姓离散蒙谷结斗于宫唐之上舍斗
奔郢曰若有孤楚国社稷其庶 (第 19b 页)
  谕江陵耆老书(刘蜕/)
太原王生尝移耆老书以江陵故楚也子胥亲逐其君

臣夷其坟墓且楚人之所宜怨也而江陵反为之庙世
飨其仇谓耆老而忘其君父也吾以为不然楚人之性
剽悍世能复其仇雠其后自怀王入武关楚人怨秦不
忘干戈况其人之性能忘胥之能破其国家而事之乎
且今江陵之人牵牛羊而祝其庙者将祈年谷而获凶
荒祷疾病而获死亡者乎如厚其饩而虚其报则江陵
知胥之不可祠而不祀矣若果祈年谷而得丰穰祷疾
病而获康强有其饩而夺其报则破人之国而居其土

辱人之君而受其飨遇一食而自忘楚人之杀其父兄
则胥自为无勇也何独江陵之人而忘习雠乎吾以为
其庙 申包胥
之庙也 (第 19a 页)
包胥
有复楚之功年代寖远楚人
以子胥尝封诸申故不谓 (第 19a 页)
包胥
耳不然则子胥何为飨
人之食而江陵何为事雠人之神乎耆老得书速易其
版曰申胥之庙无使人神皆愧耳
  与段 (第 19a 页)
得一郡以饱其衣食尽其医药非今日
海内无也言于所传闻亦未有也自古言喜莫若虢国
太子以其死而复生言恳莫若 申包胥
求救于秦七日 …… (第 14a 页)
七夜哭声不绝某今恳如 包胥
但未哭耳若蒙恩悯特
遂血恳其喜也不下虢太子词语烦碎频干尊重足及
轩闼神惊汗流不胜忧恐恳悃之至谨启
  (第 14b 页)
  哀江南赋序(庾信/)
粤以戊辰之年建亥之月大盗移国金陵瓦解余乃窜
身荒谷公私涂炭华阳奔命有去无归中兴道销穷于
甲戌三日哭于都亭三年囚于别馆天道周星物极不
反傅燮之但悲身世无处求生袁安之每念王室自然
流涕昔桓君山之志事杜元凯之平生并有著书咸能
自序潘岳之文彩始述家风陆机之词赋先陈世德信

年始二毛即逢丧乱藐是流离至于暮齿燕歌远别悲
不自胜楚老相逢泣将何及畏南山之雨忽践秦庭让
东海之滨遂飧周粟下亭漂泊高桥羁旅楚歌非取乐
之方鲁酒无忘忧之用追为此赋聊以记言不无危苦
之辞唯以悲哀为主日暮途远人间何世将军一去大
树飘零壮士不还寒风萧瑟荆璧睨柱受连城而见欺
载书横阶捧珠盘而不定钟仪君子入就南冠之囚季
孙行人留守西河之馆 申包胥
之顿地碎之以首蔡威 (第 5a 页)
            明 贺复徵 编
铭七
  三槐堂铭(宋苏轼/)
天可必乎贤者不必贵仁者不必寿天不可必乎仁者
必有后二者将安取衷哉吾闻之 申包胥
曰人众者胜
天天定亦能胜人世之论天者皆不待其定而求之故 (第 1a 页)
初宦于子期氏实与随人要言王使见辞曰不敢以约
为利王割子期之心以与随人盟初伍员与 申包胥

其亡也 (第 20b 页)
申包胥
曰我必复楚国 (第 20b 页)
申包胥
曰勉之子能复之
我必能兴之及昭王在随 (第 20b 页)
申包胥
如秦乞师曰吴为封豕长
蛇以荐食上国虐始于楚寡君失守社稷越在草莽使
下臣告急曰夷德无厌若邻于君疆埸之患 …… (第 20b 页)
未获所伏下臣何敢即安
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哀
公为之赋无衣九顿首而坐秦师乃出五年 夏申包胥
以秦师至秦子蒲子虎帅车五百乘以救楚子蒲曰吾
未知吴道使楚人先与吴人战而自稷会之大败夫概
王于沂吴人获 …… (第 21a 页)
及宁王欲杀之子西曰
子常唯思旧怨以败君何效焉王曰善使复其所吾以
志前恶王赏斗辛王孙由于王孙圉钟建斗巢 申包胥
王孙贾宋木斗怀子西曰请舍怀也王曰大德灭小怨
道也 (第 22a 页)
申包胥
曰吾为君也非为身也君既定矣又何求
且吾尤子旗其又为诸遂逃赏王将嫁季芊季芊辞曰
所以为女子远丈夫也钟建 (第 22a 页)
能之会也已吾用禦儿临之吴王若愠而又战
幸遂可出若不战而结成王安厚取名而去之越王曰
善哉乃大戒师将伐吴 楚申包胥
使于越越王句践问
焉曰吴国为不道求残我社稷宗庙以为平原勿使血
食吾欲与之徼天之衷唯是车马兵甲卒伍既具 (第 11a 页)
无以
行之请问战奚以而可 包胥
辞曰不知王固问焉乃对
曰夫吴良国也能博取于诸侯敢问君王之所以与之 …… (第 11a 页)
战者王曰在孤之侧者觞酒豆肉箪食未尝敢不分也
饮食不致味听乐不尽声求以报吴愿以此战 包胥

善则善矣未可以战也王曰越国之中疾者吾问之死
者吾葬之老其老慈其幼长其孤问其病求以报吴愿
以此战 (第 11b 页)
包胥
曰善则善矣未可以战也王曰越国之中
吾宽民以子之忠惠以善之吾修令宽刑施民所欲去
民所恶称其善掩其恶求以 (第 11b 页)
报吴愿以此战 包胥
曰善
则善矣未可以战也王曰越国之中富者吾安之贫者 …… (第 11b 页)
吾予之救其不足裁其有馀使贫富皆利之求以报吴
愿以此战 包胥
曰善则善矣未可以战也王曰越国南
则楚西则晋北则齐春秋皮币玉帛子女以宾服焉未
尝敢绝求以报吴愿以此战 (第 12a 页)
包胥
曰善哉蔑以加矣然
犹未可以战也夫战知为始仁次之勇次之不知则不
知民之极无以铨度天下之众寡不仁则不能与 …… (第 12a 页)
以为平原不使血食吾欲与之徼天之衷唯是车马兵
甲卒伍既具无以行之吾问于 王孙包胥
既命孤矣敢
访诸大夫问战奚以而可句践愿诸大夫言之皆以情
告无阿孤孤将以举大事大夫舌庸乃进对曰审赏则 (第 12b 页)
周之子孙在汉川者楚尽灭之随人欲杀
王王子綦匿王已自为王以当之随人卜与王于吴不
吉乃谢吴不与王始伍员与 申包胥
为交员之亡也谓 (第 5b 页)
包胥
曰我必覆 (第 5b 页)
楚包胥
曰我必存之及吴兵入郢伍子
胥求昭王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
后已 (第 5b 页)
申包胥
亡于山中使人谓子胥曰子之报雠其以 …… (第 5b 页)
闻之人众者胜天天定亦能胜人今子故平王
之臣亲北面而事之今至于僇死人此岂其无天道之极
乎伍子胥曰为我谢 申包胥
曰吾日暮涂远吾故倒行
而逆施之于是 (第 6a 页)
申包胥
走秦告急求救于秦秦不许 (第 6a 页)

立于秦庭昼夜哭七日七夜不绝其声秦哀公怜
之曰楚虽无道有臣若是可无存乎乃遣车五百乘救
楚击吴六月败吴兵 (第 6a 页)
续贾之罪尚未足范雎曰汝罪有三耳昔者楚昭王时
申包胥
为楚郤吴军楚王封之以荆五千户 (第 12a 页)
包胥

不受为丘墓之寄于荆也今雎之先人丘墓亦在魏公
前以雎为有外心于齐而恶雎于魏齐公之罪一也当
魏齐辱我 (第 12a 页)
相自叙死
者数矣诚有不幸则国事未定臣节未明今鞠躬尽瘁
则诸葛矣保捍闽广则田单即墨矣倡义勇出则颜平
申包胥
矣虽举事率无所成而大节亦无愧所欠一 (第 14a 页)
阽在危亡此臣子枕戈泣血之时誓不俱生之日 申包
何如人哉飞一日班师赴阙下相国且握手劳飞赐
飞卮酒飞宁能下咽耶相国即不念二帝如陛下何今
中原取于掌上二 (第 17b 页)
象大不侔也自左氏作之公谷附
之儒者从而争颂之曰仲尼一语威重三军信非大圣
人不能也是岂惟圣人哉其在春秋 战国申包胥
兰相
如郑子产苏秦张仪李左车郦食其之徒皆优为之矣 (第 5a 页)
  天辨(乌斯道/)
或问余天有知乎余曰有知曰天穹然苍然冥冥然莫
之极也说者谓天如鸡卵左旋故浑天仪似焉此亦臆
焉而已日月星辰丽乎空中二气交则为云为雨荡焉
则为电为雷霆阴气游焉则为霜雪为霰岂故为之耶
以阳刚言则谓之乾以主宰言则谓之帝以形体言则
谓之天天无心肝肾肠无耳以司听无目以司视无喉
舌以司言无喜怒无好恶何有知之有哉曰盈天地间

何莫非天之为耶故位曰天位爵曰天爵秩曰天秩民
曰天民物曰天物伐有罪则曰天讨罚天之道凛乎其
不可违也故书曰天道福善祸淫诗曰昊天曰旦及尔
游衍传曰违天必有大咎老子曰天网恢恢 申包胥

人众则能胜天天定亦能胜人汝以天无心肝肾肠也
易何以曰复其见天地之心乎汝以天无耳(阙/)
  夷齐 (第 4b 页)
孙行人留守西河之馆 申包胥
之顿地碎之以首蔡威
公之泪尽加之以血钓台移柳非玉关之可望华亭鹤
唳岂河桥之可闻孙策以天下为三分众才一 (第 10b 页)
壮士不还寒风萧瑟荆璧睨柱受连城而见欺
载书横阶捧珠盘而不定钟仪君子入就南冠之囚季
孙行人留守西河之馆 申包胥
之顿地碎之以首蔡威
公之泪尽加之以血钓台移柳非玉关之可望华亭鹤
唳非河桥之可闻孙策以天下为三分众才一 (第 17a 页)
臣之贼必得矣于是如其言而杀苏秦者果
自出齐王因而诛之若起与秦身死而能报雠者也
哭秦庭而救楚者左传以为 申包胥
战国策以 (第 3a 页)
棼冒
勃苏
此非二人战国策之误也
吴公子庆忌欲复王僚之雠而为要离所杀夫差将亡 (第 3a 页)
  吊危翁一
南乡老人危翁一岁晏雨晴扶杖出惊闻二帝尘再蒙
归阖柴门哭三日眼空愁绝声遂止里人唁翁翁死矣
凛然生气 申包胥
万古千秋葬忠义
   (邵武府志危翁一光泽人家贫业樵闻二帝北/狩哭三日骨立而死季寄庵以诗吊之)
   (第 26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