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宰相让官二
  为桓侍郎让侍中表一首
  为晋公让中书令表一首
  让兵部尚书平章事表一首
  让封 燕国公
表一首
  让中书侍郎表一首 (第 1a 页)
 杂让
  为梁王妃让封表一首
  益州父老请摄司马邓公为真表一首
  为僧普润辞公封表一首
  为道士 冯道
力让官封表一首 …… (第 1b 页)
伏愿圣慈亦垂开领乞停恩授以幸
法门无任护戒传道之至愿谨诣朝堂奉疏陈情(一作/请)
以闻
   为道士 冯道
力让官封表  李 峤
臣道力言叨缘幸会谬奉渥恩随簪笏之九班列山河
之三土王言如綍敢不钦承人好惟星愿披 (第 14a 页)
  前 人
臣某言臣奉敕河北道宣劳今发都下从白司马坂所
遇见转运材木顾役人夫臣勘问检校官左藏置监事 冯道
得状奉今月八日敕于坂所脩营臣窃以天后朝
僧怀义营创大像并造天堂安置令王弘义李昭德等
分道采斫大木虐用 (第 3b 页)
   和凝(一卷/)

   王仁裕(一卷/)
    冯道
   
卢文纪
   崔居俭
   李涛
   卢士衡
   熊皦
   熊皎 (第 109b 页)
  唐明宗

呜呼自古治世少而乱世多三代之王有天下者皆数
百年其可道者数君而已况于后世邪况于五代邪予
闻长老为予言明宗虽出夷狄而为人纯质宽仁爱人
于五代之君有足称也尝夜焚香仰天而祝曰臣本蕃
人岂足治天下世乱久矣愿天早生圣人自初即位减
罢宫人伶官废内藏库四方所上物悉归之有司广寿
殿火灾有司理之请加丹艧喟然叹曰天以火戒我岂
宜增以侈邪岁尝旱已而雪暴坐庭中诏武德司宫中

无得扫雪曰此天所以赐我也数问 宰相冯道
等民间
疾苦闻道等言谷帛贱民无疾疫则欣然曰吾何以堪
之当与公等作好事以报上天吏有犯赃辄寘之死曰
此民 …… (第 10b 页)
  晋出帝
呜呼予书封子重贵为郑王又书追封皇伯敬儒为宋
王者岂无意哉礼兄弟之子犹子也重贵书子可矣敬
儒出帝父也书曰皇伯者何哉出帝立不以正而绝其
所生也盖出帝于高祖得为子而不得为后者高祖自
有子也方高祖疾病抱其子重睿寘于 冯道
怀中而托
之出帝岂得立邪晋之大臣既违礼废命而立之以谓 …… (第 11b 页)
  冯道传

传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善乎管
生之能言也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
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乱败
亡亦无所不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则天
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予读 冯道长乐老

见其自述以为荣其可谓无廉耻者矣则天下国家可
从而知也予于五代得全节之士三死事之臣十有五
而怪士之 (第 30a 页)
地盖自天
子皆以贿赂为事矣则为其民者其何以堪之哉于此
之时循廉之吏如延鲁之徒者诚难得而可贵也哉
   冯道
(欧阳修/) (第 11b 页)
冯道
(第 11b 页)
可道
瀛州景城人也事刘守光为参军守光败
去事宦者张承业承业监河东军以为巡官以其文学
荐之晋王为河东节度掌书 (第 11b 页)
记庄宗即位拜户部侍郎
翰林学士道
为人能自刻苦为俭约当晋与梁夹河 …… (第 11b 页)
岂可自留乃疾趋至京师庄宗遇弑明宗即位雅知道
所为问安重诲曰先帝时 冯道
何在重诲曰为学士也
明宗曰吾素知之此真吾宰相也拜道端明殿学士迁
兵部侍郎岁馀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 …… (第 12b 页)
年拜司空晋灭唐道又事晋晋高祖拜道
守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加司徒兼侍中封鲁国公
高祖崩道相出帝加太尉封 燕国公
罢为匡国军节度
使徙镇威胜契丹灭晋道又事契丹朝耶律德光于京
师德光责道事晋无状道不能对又问曰何以来朝 …… (第 13b 页)
痴顽老子德光喜以道为太传德光北归
从至常山汉高祖立乃归汉以太师奉朝请周灭汉道
又事周周太祖拜道太师兼 中书令道
少能矫行以取
称于世及为大臣尤务持重以镇物事四姓十君益以
旧德自处然当世之士无贤愚皆仰道为元老而喜为 …… (第 14a 页)
缓之终不以晋汉之
亡责道也然道视丧君亡国亦未尝以屑意当是时天
下大乱戎狄交侵生民之命急于倒悬道方自号 长乐
著书数百言陈巳更事四姓及契丹所得阶勋官爵 …… (第 14b 页)
旻于高平世宗取淮南定三关威武之振
自高平始其击旻也鄙道不以从行以为太祖山陵使
葬毕而道卒年七十三谥曰 文懿
(第 15b 页)
瀛王道
既卒时
人皆共称叹以谓与孔子同寿其喜为之称誉盖如此
 
 
 文章辨体汇选卷五百二十六 (第 15b 页)
正容及归罔然若有失也叔度盖
易之所谓龙德耶何以曰贼德而祸来学曰此乡原之
学也且李氏既恶乡原矣顾于胡广 冯道
有取焉何也
盖李氏奇人盛气喜事而不能无事以济世为贤而不
以遁世为高故喜称胡广之中庸冯道之长乐绝不喜 (第 6a 页)
性而忽义理至今慕其道者参以举业利达之心遂成
乡愿此风既久则才识高者为王莽其次为胡广其次
冯道
生人必受其祸矣近日王阳明一派门人颇觉
张皇以王之学重涵养而轻讲究不知阳明学聚之功
在前虽老释之书亦讨 (第 8b 页)
至逸之术也有治畸毗者抉毁先坊优奖 冯道
品选古
迹独赞狄公若曰是不蠡盘盂而安人家国者夫民之
趋利张乎不可遏也先王纆之以礼劫之以义抗之以
美名 (第 6b 页)
张公艺李自伦之流历隋氏五
代之乱而卒有家族数世不替计其人在当时智不加
于杨素勇不侔于贺若弼善宦不贤于 冯道
积赀不富
于张筠其所积习不过寻常匹夫之行笃于孝敬友爱
而己耳今戴氏父子兄弟既析而复合焉是以孝友开
(第 15a 页)
  跋东坡玉鼻骍公据卷(罗玘/)
东坡恐李方叔卖所遗玉鼻骍为之立公据以便之公
据劵也世多多公陛氏之先得而藏之予获观于京邸
因感而推知前世凡鬻卖莫不有劵矧田庐之重谓之
世业不言可知独不知 冯道
当时习于卖国国尤重也
亦尝有劵否当与千古有志之士质之附于是卷之末
  半江序(李承箕/) (第 5b 页)
  赵烈士(侯一元/)
呜呼野马灭日月揭江河急砥柱立庶草歇孤松桀百
鸟匿独鹗系天地万物尽然而况人乎余尝感庆卿聂
政之事其始以亲故不敢死目摄不足死而不死其既

也七尺之躯若委土焉勇怯之用庶几乎龙蛇而君子
吝之以其用死睚眦攻伐之间也如令敌君父之忾除
宗国之耻即司农之笏常山之舌曷殊焉悲夫处死之
难也虽然扺鹊之玉惜矣岂此莽大夫明哲 长乐老

游瓦全者哉奈何一槩之刺客靡乎岁嘉靖壬子贼连
倭寇劫海上所至戎士鼠窜公私狼顾莫有死绥膺贼
者贼狃胜 (第 1b 页)
下数百年忠臣烈士盖不多见而 冯道
辈代代有之岂
天之付与厚于妇人而索于丈夫哉意者富贵利达有
以夺之也信哉今之享高官大爵德不足以变俗功不 (第 12a 页)
盖质本天成非偶然者于乎而竟止于
是惜哉予尝窃怪灵识异禀如贾谊李贺邢实者一皆
短命以死而奸憸顽腼若张禹 冯道
秦桧之徒又皆以
卿相寿考终其身未尝不有疑于天道之不公然而天
下后世之所羡慕而痛悼者恒在于此其唾斥而贱 (第 28a 页)
 大夫轻君臣而工文墨高谈法王脱略名节鸡
   足鹫头适为朝秦暮楚者地耳梁有江总隋有
   裴矩后唐有 冯道
三人皆醮妇所羞也
 目录
  赋
   修心赋(有序/)
   辞行李赋 (第 2a 页)
与孟母共姜齐毋亦有子之验耶所谓四丈夫子者长
即大任次大钧大谟大猷大谟为邑诸生大钧先卒五
女者婿周池 冯道
传刘梆谢敬脩李大弼孙男五女九
曾孙男一女二铭曰 (第 18a 页)
之其孔光乎胡广乎华歆乎褚渊 冯道
乎嘻
○东方朔阮籍其善处难者乎既弗能避又弗能浼曷
不龙跃鸿矫哉虽然哲于文举叔夜矣故夷章莫如巧
藏巧藏 …… (第 13a 页)
者也元公其犹庶几矣
○嵇侍中之所以不如王伟元也俱雠先而君后也雠
为君者也非君为雠者也
○司马孚若优于 冯道
乎犹知有耻焉虽然袭其享逃
其迹阴其行阳其名是不如朱全昱之朴也
○晋渡江微而立其文献公之力乎危而安其文 (第 14a 页)
红拂
因奔李靖郭太尉子仪出见客亦挟侍姬红绡因奔崔
氏一见虬髯客传一见昆崙奴传二人又皆剑侠也
郭汾阳与 冯道
亦有相类者郭以尚父太尉中书令汾
阳王冯以太师中书 (第 24a 页)
瀛王
终俱八十馀又有女俱配 (第 24a 页)
源姚崇韦安石三入相者武承嗣武攸宁豆卢钦望武
三思李峤李怀远崔湜刘幽求张说张延赏王铎郑畋
五季三入相者 冯道
宋五入相者蔡京三入相者赵普吕蒙正吕夷简张士
逊文彦博 …… (第 11a 页)
昔人以 冯道
比胡广盖言其遘际行履之同也汉顺帝
五年胡广已为尚书仆射又十年而以大司农为司徒
质帝元年梁冀弑帝为太尉 …… (第 11b 页)
为孝灵元年参录尚
书事其年宦官杀陈蕃等进太傅录尚书事封又四年
卒凡事和顺质冲桓灵六帝周流四公三十馀年 冯道
始事唐庄宗庄宗为明宗所篡事明宗三年由端明殿 …… (第 11b 页)
出镇义成石晋灭潞王四年入为司徒侍
中出帝初以太尉侍中镇匡国契丹灭晋为太傅汉入
洛为太师周篡汉以太师为 中书令瀛王
凡五国十一
主出入将相三公者二十四年 (第 12a 页)
冯道
(第 12a 页)
长乐老
叙为千古讥笑之端固也其时有窦贞
固显唐庄宗朝为石晋学士汉司空首揆周加司徒侍
中以迄罢相至宋用前三公赴 …… (第 12a 页)
镠之于传瓘马
殷之于希声建节于父国者不论也
父子同时封王公侯者自宗室外昌黎王冯熙南平王
诞鲁国公蔡京 燕国公
攸益国公秦桧嘉国公熺各自
以恩泽封义阳王陆侯东平王丽舒国公李盖英国公
世绩东光侯耿况好畤侯弇娄侯张昭 (第 17b 页)
  题古画王昭君图
余睹王昭君出塞图后先凡三本颇具汉家威仪而呼

韩邪来迓则极骑吹驼毼毡车弓槊之盛宾主初觌欢
情与肃容两称而此图则仅导者数胡骑亦有汉儿一
以琵琶后随一橐驼载服装而已虽复低眉掩抑作怯
寒状而𥊍御皆宽然暇逸意是出塞以后事跋尾当有
题识今失之不辨何人与何代然其用笔殊精密而番
马犹有䟤跋骄嘶之致宛然胡瑰张戡家风似非南渡
以后供奉手所办也昭君以良家子困掖庭不胜牢慅
愤郁慨然请远适又用其俗配呼韩邪子生二女此与

张元吴昊何异而书生弄笔往往深怜而重与之独渠
宗介夫得其情与事曰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
知心虽然坐此二语令人勘破其方寸不待许 冯瀛王
而后恶其不纯也则可笑已
  题王叔明湖山清晓图
叔明成文敏宅相故于丹青独妙冠一时余所见多矣
其向背出 (第 29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