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咸阳获宝符赋一首 昆田化为金赋一首

   温洛赋(以上天何言因/物表圣为韵)   郑 宗哲
惟上天降厥瑞瑞著于用(疑/)惟君人临厥圣圣通于天
由盛德之应矣化清洛之温然当短至之时景为凛烈
及暄变 (第 1b 页)
   答魏博罗太尉启     罗 衮
衮启都衙侯司徒到京伏奉宠诲卑情无任欣跃兢戴
之至伏以太尉二十二叔国步萦心藩条系虑筹算方
殷于大者缄封宜略于小哉况衮再从宗盟至为卑末
庶僚品秩仍是琐微乃蒙挂在风襟形于赐问奖饰用
光其暧昧慰安将励其辛勤蓬岛音书异术靡劳于方

士蕺山翰墨真踪遽睹于羲之捧且不胜喜难自定亦
复载窥隆旨深省贱躯岂叔父私恩偏存睦族王侯公
道广及怀才盖以大尉二十二叔学擅鸿儒词摛丽藻
临戎按节全忘掌武之尊握牍含毫但记为文之客得
不终身永佩拭目频观秘之若三皇内文宝之如历代
传玺言惭善对谢 宗哲
以何因义贵能酬铭已知而莫
极荣荷惶灼不任下情
   至襄州寄江陵启 (第 7b 页)
  招谕库库特穆尔自昔帝王之得天下当大业垂成之际尤必广示恩信
虽素相仇敌者亦皆兼收而并用之所以法天地之量
而成混一之业也朕自起兵淮右收揽群雄平定华夏
唯西北边备未修盖以库库特穆尔犹守孤忠保其馀

众居于沙漠以为边患朕甚念之兹用特与宽宥必能
知时达变慨然来归其所部将士多我中土之人文武
智能朕当一一用之有愿还乡里者听之贺 宗哲
孙翥
赵等果能赞其来归其功非小投机之会间不容发朕
言不再其审图之故兹诏谕想宜知悉
  谕安南国诏   (第 7a 页)
兴州大同至沙净州生擒伪将竹平章渡河取鹿台西
安凤翔巩昌追败贼将贺 宗哲
于乱山庚戌升本卫指
挥副使从征迤西克定西讨西夏察罕扎尔抚安呼逊
平章沙净州复叛讨平之克登宁州斩首二千 (第 17a 页)
   又
去冬陜中承差回乘便附一书当不沉滞自上任以来

不得报计以小试不暇审如是则上半年尚未可得也
途中书教戒谆至感刻不可言前已布谢愧不获面尽
西藩古文献地时雨之化生意必大可观秋试当已略
见区区所望者殆不止此也 宗哲
西行颇非其好赖故
人知已必能相与于成公济待大仆缺未得兹乞假南
归与 (第 29a 页)
宗哲
同日分道而去乔宗举业似更进可望大揵
其弟诗力亦益有加小儿兆先于岁正冠毕今亦颇事
笔砚想皆所欲闻故此琐 …… (第 29a 页)
 又
独坐翰署清寒袭人偶得故人书札温如玉面加之绒
褐之惠过绨袍远矣呵呵时雍都宪治水贤劳恐猝未
易就绪 宗哲
虽烦视此犹在栖迟偃仰间若风教文字
之政又弗待论也所示与拱之倡和佳甚中年多事此
兴不减非夙有大抱负大蕴 (第 31a 页)
  张安道乐全堂
列子御风殊不恶犹被庄生讥数数步兵饮酒中散琴
于此得全非至乐乐全居士全于天维摩丈室空翛然
平生痛饮今不饮无琴不独琴(一作/今讹)无弦我公天与英
雄表龙章凤姿照鱼鸟但令端委坐庙堂北狄西戎谈
笑了如今老去苦思归小字亲书寄我诗试问乐全全
㡳事无全何处更相(一本/作求)

 乐全居士(本集张文定墓志公讳方平字安道历事/真宗英宗神 宗哲
宗四朝请老拜太乙宫)
 (使以宣徽使致仕性与道合得佛老之/妙晚自号乐全居士有乐全集四十卷)
  附张 (第 17a 页)
 白石山房(本集李氏山房藏书记李公择少时读书/于五老峰下白石庵之精舍公择既去山)
 (中之人思之指其所居为李氏山房淮海集李公择/行状云元祐中进士甲科神 宗哲
宗两朝累官御史)
 (中丞少时读书于白石庵后虽出仕而书藏山中每/得异书辄益之至九千卷庐山纪事含鄱口西 (第 11a 页)
   跋宋高宗奖谕著作郎王蘋敕
宋著作王先生在绍兴初以布衣被荐得召见行在当
戎马间陈说数百言正而不迂高宗重之因有通儒之
目遂除秘书省正字未几兼史馆检勘会敕范冲重修
宗哲
宗实录以辨宣仁太后之诬先生适预其事书 (第 10b 页)
与彼耶负此以自珍以为举天下之贵者不愿
与易人之见知与否尚何足论庄周谓畸于人者侔于
天吾尝有感焉会稽杨 宗哲
为人清慎不苟少能为诗
居太学数千人中独以吟咏自娱不 (第 9a 页)
求人知而人亦少
知之者后得一官为成都卫知事成都在西南万里外
而知事被儒服处武弁间嗜好论议宜有难合者 宗哲
一寓诸诗其喜戚逸劳乖违会聚必有所述其言简而 …… (第 9a 页)
出皆与天合虽困犹达也畸于人何患焉向使丧廉耻
捐道义而求人之合纵至贵显其辱弥大且获罪于天
矣其如天何哉 宗哲
居于斯亭笑歌自乐洞观千古果
孰为得孰为失乎孰为合孰 (第 9b 页)
声相接保保军大溃自相屠戮乃弃城遁
下兴州大同至沙净州生擒伪将竹平章渡河取鹿台
西安凤翔巩昌追败贼将贺 宗哲
于乱山庚戌升本卫 (第 3a 页)
   故嘉议大夫陜西按察使何公墓表
何公讳自学字思学其先闽人远祖讳琼者仕五季之
周为尚书仆射琼子辉为屯田郎中始家金溪今为金

溪人公曾大父讳伯启大父讳 宗哲
父讳秉焕号绿水
翁比三世皆修已行义晦迹弗耀绿水翁娶曾氏有妇
德生二子长即公也公资性夙敏举止异凡儿绿水 (第 12a 页)
特带节钺
致仕其后继者曾公亮文彦博他人岂可援以为例诏
自今如祖宗故典进兼侍读兼史馆修撰时有旨重脩
宗哲
宗正史兵火之后典籍散亡崇礼奏神宗实录
墨本元祐所修已是成书朱本出蔡卞手多所附会乞
将朱墨本参照修定哲 (第 3b 页)
墓上
   杨子珹墓表
公杨氏讳玉字子珹其先居吉水再徙泰和为上园杨
氏曾大父 宗哲
大父宪恭父从晋皆不仕而皆惇德蹈
道以丰其家母刘氏公其第二子也方在娠母已有疾
既㝃而母亡众以为祸其母欲 (第 51a 页)
其赜其游方之外者虽子休列生不足以摹写其真酩
酊造化盘礴宇宙鬼神为之骇瞩两称斗南之名可谓
异矣昔 宗哲
徐将军居西山有道士过访饮间童子以
蕨献于几上道士指之曰一拳打得地皮穿握住东风
不放拳只待杜鹃啼血后展 (第 6a 页)
开凤尾始朝天问其所作
以箸书斗南一人四字于几上时先生未有是称 宗哲
曰昔狄仁杰称斗南一人莫非仁杰之诗乎道士但摇
手大笑俛而不答少顷酒酣失其所 (第 6a 页)
宗哲
异之后得 (第 6a 页)
三世皆戍建昌而三世皆贤图琳之子伊苏达尔
从郡人李 宗哲
学进士业有声今年夏从其妇翁增城
左君至京师拜余程文宪公故宅猊粹而气和才清而
志锐他日必为名进士然君子 (第 6b 页)
位跻侯
伯之首圣人何卑杞而尊宋哉诚以杞自弱以灭夏之
文献宋尚能存商之祀事故圣人特加抑扬其间使后
于华 宗哲
祖者有所惩劝以自树立而不坠落下风也 (第 7b 页)
  时苏莱旌门。岁久颓废。一时卿士之论。皆以为不可不重建。而宜于影堂所在处。是月十四日。全城君李准,知事李时彦,凝川君朴震元,骊城君李志完,同中枢宋英耇,前佐郎河应观,前察

访河浑,社稷令朴䌽,奉事河濂,前判官河彦桢,前主簿河应宝,前主簿河宗海,司果河震,佥知郑震哲,前县监柳世温,将仕郎河应濩,前悬令李敏善,生员申命休,前参议李尚吉,前献纳曹挺立,幼学河景新,从仕郎河景咸,河岦等以移建旌门之意呈礼部,入 启允下。李准等仍以影堂 宣额之意。申请于礼部。入 启蒙 允。赐额曰妥真。
宗哲
皇帝天启四年( 仁祖大王二年)甲子
 三月。陕川,新川书院成。
  
是岁。陜之多士齐议建祠。而以先 (第 473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