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中书门下贺滑州黄河清表
权德舆
臣某等言今日内侍朱希颜奉宣进止示臣郑滑观察
使 姚南仲 所奏今月一日至六日白马县界三十里黄
河清者伏以道(集作/𨗳)自积石出于昆崙乃建灵源之封
特视上公之 (第 14b 页)
权德舆
臣某等言今日内侍朱希颜奉宣进止示臣郑滑观察
使 姚南仲 所奏今月一日至六日白马县界三十里黄
河清者伏以道(集作/𨗳)自积石出于昆崙乃建灵源之封
特视上公之 (第 14b 页)
珠之托未申洛北驰心拊石之
欢何极不任悚惧之至
贺纳谏表(代宗/) 常 衮
臣某言伏以 补阙姚南仲 和仕干等上封事恩命特与
改官及进阶兼赐章服又内常侍吴承倩奉圣旨令两
省供奉官数论得失无有隐讳者德音霈 (第 12b 页)
欢何极不任悚惧之至
贺纳谏表(代宗/) 常 衮
臣某言伏以 补阙姚南仲 和仕干等上封事恩命特与
改官及进阶兼赐章服又内常侍吴承倩奉圣旨令两
省供奉官数论得失无有隐讳者德音霈 (第 12b 页)
权德舆(见集/本)
文章者其士之蕴耶微斯文则士之道不彰不明又况
宗公大君子纲纪百度琢磨九德以至于经大猷断大
事不由此涂出者犹瞽之无相欤盖修之有本末得之
有厚薄耳至若推于心术畅于事业行顾言言中伦者
太保有焉太保 姓姚氏讳南仲 吴兴人博究古今安舒
方重外清和而内刚明有直质而无流心学于诗之恺 (第 12b 页)
文章者其士之蕴耶微斯文则士之道不彰不明又况
宗公大君子纲纪百度琢磨九德以至于经大猷断大
事不由此涂出者犹瞽之无相欤盖修之有本末得之
有厚薄耳至若推于心术畅于事业行顾言言中伦者
太保有焉太保 姓姚氏讳南仲 吴兴人博究古今安舒
方重外清和而内刚明有直质而无流心学于诗之恺 (第 12b 页)
帝大怒欲抵死崔群裴/度等为力言乃贬潮州刺史)
禘祫议(时陈京颜真卿李嵘柳冕裴枢仲子陵/韦武陆淳 姚南仲 王绍王权等各献议)
(惟颜真卿与愈合此议中/所排五说即诸人议也)
右今月十六日敕旨(时贞元 (第 6a 页)
禘祫议(时陈京颜真卿李嵘柳冕裴枢仲子陵/韦武陆淳 姚南仲 王绍王权等各献议)
(惟颜真卿与愈合此议中/所排五说即诸人议也)
右今月十六日敕旨(时贞元 (第 6a 页)
(志前后议者不一陈京始建议继有礼仪使/颜真卿议左庶子李嵘等七人议吏部侍郎)
(柳冕等十二人议司勋外郎裴枢同官县尉/仲子陵京兆少府韦武等议左司陆淳议左)
(仆射 姚南仲 等献议五十七封尚书王绍等/五十五人议鸿胪卿王权又申衍之公所排)
(五说即此诸人议也其閒惟颜鲁 (第 23a 页)
(柳冕等十二人议司勋外郎裴枢同官县尉/仲子陵京兆少府韦武等议左司陆淳议左)
(仆射 姚南仲 等献议五十七封尚书王绍等/五十五人议鸿胪卿王权又申衍之公所排)
(五说即此诸人议也其閒惟颜鲁 (第 23a 页)
奉天荐袁高等状
袁高杨顼(已上二人并曾/任御史中丞)裴谞(曾任金/吾将军)孙咸(曾任京/兆少尹)周
皓(曾任丹延都/团练观察使)裴胄(曾任宣/州刺史)崔造殷亮李舟(已上并/任郎官)何
士干 姚南仲 陆淳沈既济(已上曾任/补阙拾遗)右臣近因奏对言
及任人陛下累叹乏才惘然忧见于色臣退而思省且
喜且惭所 (第 10a 页)
袁高杨顼(已上二人并曾/任御史中丞)裴谞(曾任金/吾将军)孙咸(曾任京/兆少尹)周
皓(曾任丹延都/团练观察使)裴胄(曾任宣/州刺史)崔造殷亮李舟(已上并/任郎官)何
士干 姚南仲 陆淳沈既济(已上曾任/补阙拾遗)右臣近因奏对言
及任人陛下累叹乏才惘然忧见于色臣退而思省且
喜且惭所 (第 10a 页)
尹)周皓。(曾任丹延都团练观察使)裴冑。(曾任宣州刺史)崔造。殷亮。李舟(以上并
任郎官)何士干。 姚南仲。 陆淳。沈既济。(已上曾任补阙拾遗)右。臣近因奏
对。言及任人。陛下累叹乏才。惘然忧见于色。臣退而思省 (第 11b 页)
任郎官)何士干。 姚南仲。 陆淳。沈既济。(已上曾任补阙拾遗)右。臣近因奏
对。言及任人。陛下累叹乏才。惘然忧见于色。臣退而思省 (第 11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