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曲類
詞曲類
既同于舜日大风无异于汉年于是八音具举六
乐斯备工无夺伦守不假器伏羲之瑟琴有序女娲之
笙簧毕萃乘逸韵于 伯牙
得遗音于师摰穷搏拊之深
术尽戛击之幽致动角则寒谷花明叩商则春林叶坠
声无误曲周郎之顾何施调有雅音季子 (第 8b 页)
   审乐知政赋(以善听其乐能识/于政为韵依次用)失 名
昔先王省风作乐象物制典宾宴服礼神歆降戬六代
各异五音相演盛衰感召而自生理乱区分而可辨列
国殊化化形于声淫正难分分之者善于是师旷陈乐

而立 伯牙
注耳而听钟师击钟磬师击磬考鼓振革撰
土木以相宣悬匏(一作/瓠)裁笙发丝竹而递蓥审正声之
发防奸声之径 (第 3b 页)
 乐七
  焦桐入听赋一首   无弦琴赋一首
  五色琴弦赋一首   孔子弹文王操赋一首
  钟期听 伯牙
鼓琴赋一首
  钟期听琴赋一首   朱丝绳赋二首
  昭文不鼓琴赋一首 …… (第 1a 页)
   五色琴弦赋(以宫商角徵/羽文武为韵)  仲子陵
弦有五色而播盖出乎舜宫方理之而登于寿域故制
此而歌夫薰风黑与青间青与赤通或以白而受采或
以黄而居中本乎朱襄以至陶唐因加而自七至八以
少乎惟宫与商事匪因于蚕饵或不由于解(疑作/蟹)筐园
客以登夫钩轸墨子徒叹于苍黄及其瓠巴所弹师文
所学流连昭(一作/放)旷缥缈绵邈莫不因其静好生此和
乐张 伯牙
之号钟含师旷之清角八音克谐兮自比五 …… (第 4a 页)
音不合无德不宜翼翼
之心因心而会亹亹之善尽善而知师襄于是作而言
曰子圣人也与文王而同规
   钟期听 伯牙
鼓琴赋    林虑山人
天赞厥德 (第 6a 页)
伯牙
与钟期一则能清师旷之耳一则能 (第 6a 页)
调园客之丝惬易象断金之义应诗人伐木之词审尔
律吕不尔瑕疵何千载之见遇使二妙以同时且琴者
所以纳正禁邪(白虎通琴者禁也禁/止淫邪以正人心)弄者所以协情和
(一作/利)性必藉其手敏亦假其心静使音无所容于奸声
安得惑于郑若然者信可谓能弹而复思乎善听能弹
奚若播于往古善听伊何奏难卤莽所以协律之六应
声之五故将中感于天地岂惟外合于匏土不尔何贵
钟期之听何尚 伯牙
之鼓𬗟想二子徽音不瑕冥合匪 …… (第 6b 页)
   钟期听琴赋(并序/)     王太真
昔曾待诏金门属吾君耽道久之事寝归欤宁省窃服
古训见郭林宗传曰贞不绝俗隐不违亲贤哉斯文生

人端格然恨甘旨不足每沦翮自咎及耿坐虚馆凝神
定灵夜分假寐如闻琴声发越宛在左右寤而惊惋贵
知音为难感钟期善听因赋是以广意
寂兮琴之德寥兮琴之声德彻阴阳之奥声涵淳粹之
精体空洞响真清伟上皇之遗功超万祀之垂名祇闻
成连 伯牙
以传曲忽睹师文子春而移情俟良知转化
靡忒钟子期故有空山之谷清涧之湄幽人髣髴绝粒
茹芝凭高梧引长飔激楚 (第 7b 页)
   书带草赋       前 人
彼碧者草云书带名先儒既没后代还生有味非甘莫
共三山芝校无香可媚难将九畹兰争叨词林畔种在
经苑中荣翠影临波恐被芙蓉见鄙贞姿傍砌愁为芍
药相轻发叶(一作/地)抽英因天受性纷稚圭池上之宅拂

仲蔚门前之径不省教施异术安得返魂未尝辄入明
庭何当指佞几临寒日幸到青春莎蕊未传于渔父蒲
茸窃咏于诗人霜亦曾沾潘令偏知白薤风常遍起宋
生惟道青蘋栽培只倚于贤怜搴撷长忧乎稚戏出惭
无用舒还有异当琴操发 伯牙
山水之情值儒编动凿
齿阳秋之思敢曰求友宁忘慕义吴娃楫上空羡苔滋
魏主帷中惟通蕙气或乃兰荣越徼薰茂周原 (第 13a 页)
   对           元 稹
感物而动乐容以和苟气志偾兴则琴音猛起傥精察
之不昧岂情状之可逃况乎乙异和鸣甲惟善听克谐
清响将穷舞鹤之能俄见杀声以属捕蝉之思凭陵内
积趋数外形未平君子之心翻激小人之愠既彰蓄憾
讵爽明言详季札之观风尚分理乱知 伯牙
之在水岂
曰诪张断以不疑昭然无妄宜加黜职用刺褊心
   学生鼓琴判 (第 13b 页)
(集作/先宅)
一德续明六经吾尝好其遗文(集作/书)以为匡扶之要略
尽矣然峄阳之桐以(集作/必) 伯牙
乌号之弓必资由基
苟非其人道不虚行吾自揆审矣必不能自致台辅恭
宣大道夫不涉江汉(集作/海)何用力舟不 (第 16a 页)
   琴会记         柳 识
君子之座必左琴右书雅好阅古古亦置于舟车也大
历六年浙西观察使苏州刺史兼御史大夫赞皇公祗
命朝于京阙春正月夕次朱方刺史樊公称江月当轩
愿以卮酒侑胜居无何赞皇公弦琴樊公和之演操相
应澄清抚绥递为 伯牙
更为子期琴动人静琴酣酒醒
清声向月和气在堂春风犹寒是夜觉煖既罢(一作/罢宴)(第 5b 页)
  乞立左传博士疏(陈元/)
陛下拨乱反正文武并用深悯经艺谬杂真伪错乱每

临朝日辄延群臣讲论圣道知丘明至贤亲授孔子而
公羊榖梁传闻于后世故诏立左氏博询可否示不专
已尽之群下也今论者沈溺所习玩守旧闻固执虚言
传授之辞以非亲见实事之道左氏孤学少与遂为异
家之所覆冒夫至音不合众听故 伯牙
绝弦至宝不同
众好故卞和泣血仲尼圣德而不容于世况于竹帛馀
文其为雷同者所排固其宜也非陛下至明孰能察之 (第 3b 页)
  演连珠八首(明宋濂/)

盖闻鹰鹯巢林鸟雀为之不栖松柏在冈蒿艾为之不
植是以君子居乡憸壬草面正士立朝奸雄敛迹
盖闻事贵审机行当寡尤大易慎辨早之诫春秋严谨
始之谋微必训于显极鸿每事于纤求是以蜰𧔥一出
潜鱼尽怖霜钟初动巢鸟咸忧
盖闻体微而劲者或足以交戕形庞而武者或失于见
制小大每出于相刑刚弱乃拘于所畏是以豺舌虽狭
而有杀虎之能鼠牙虽尖而有害象之技

盖闻外味不加则形气日削内养有道则神明自腴苟
譬诸物若契以符是以脾析一停犘牛即仆中夷既涸
鱴刀成枯
盖闻赏物在精取财有道毫发异观天渊殊造是以峄
阳之桐惟 伯牙
能知其良乌号之弓必由基方领其妙
苟徒妄鬻而暗投曷若藏音而收耀
盖闻负道推公者欲举善以同人挟智自私者恒 (第 7a 页)
  报任少卿书(汉司马迁/)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
教以顺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
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仆虽罢驽亦

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顾自以为身残处秽动而见尤
欲益反损是以独郁悒而谁与语谚曰谁为为之孰令
听之盖钟子期死 伯牙
终身不复鼓琴何则士为知巳
者用女为悦己者容若仆大质巳亏缺矣虽才怀随和
行若由夷终不可以为荣适足以见笑 (第 1b 页)
五言诗之善者妙绝
时人元瑜书记翩翩致足乐也仲宣独自善于辞赋惜
其体弱不足起其文至于所善古人无以远过昔 伯牙
绝弦于钟期仲尼覆醢于子路痛知音之难遇伤门人
之莫逮诸子但为未及古人亦自一时之俊也今之存 (第 2a 页)
奉教于足下不幸南北隔越千里而参商之势违飞潜
之途异质疑无从徒兴浩叹而已昔人有言人之相知
贵相知心故 伯牙
毁琴于钟子张华谈剑于雷生盖趣
合则易语志戾则难谐也嗟乎情之感人今人岂昔人
殊也足下闻仆斯语其亦有以悲 (第 14a 页)
  与李献吉论文书(徐祯卿/)
足下奉教幸甚寻已口复卒卒犹不既愚臆也仆少喜
声诗粗通于六艺之学观时人近世之辞悉诡于是惟

汉氏不远逾古遗风流韵犹未有艾而郊庙闾巷之歌
多可诵者仆以为如是犹可不叛于古乃摅其性情之
愚窃比于作者之义今时人喜趋下率不信古与之言
不尽解故久不输其说恐为 伯牙
所笑乃一日遇足下
而独有取焉何也足下又谓仆闲于赋颂之文夫赋颂
者诚文章之瑰玮予心之所希艳也始吾诵屈平 (第 14b 页)
此王粲有依刘之诚张敏有梦惠之叹古
今之所共钦烈士之尤甘心也转展思维莫能为心昔
施惠死庄子至寝言子期终 伯牙
至不弹天下之士岂
弟子恨不得师师亦未尝不恨得弟子耳楚国之宝惟 (第 14a 页)
之文人达乐者少不复如是配别但遇兴纪
题往往兼以句读短长为歌诗之异刘补阙云乐府肇
于汉魏按仲尼学文王操 伯牙
作水仙操齐牧犊作雉
朝飞卫女作思归引则不于汉魏而后始亦以明矣况 (第 7b 页)
万殊然其哀乐之情不得不见
也夫心动于中而声出于心虽托之于他音寄之于馀
声善听察者要自觉之不使得过也昔 伯牙
理琴而钟
子知其所志𨽻人击磬而子产识其心哀鲁人晨哭而
颜渊审其生离夫数子者岂徒假志于常音借验于曲 (第 14a 页)
  文士论(徐应雷/)
夫一世皆意不可一世吾不知谁可一世者一世谁可
者哉盖意不可一世者一世皆然文士为甚颜介曰一
事惬当一句清巧神厉九霄志凌千载自吟自赏不觉
更有傍人斯小才而气浮者也彼得意则客气横溢不
得意则怨天尤人得意而无厌则亦怨天尤人故常意

不可一世其志不在高山流水本非 伯牙
也而谓一世
无子期其听不能察峨峨泱泱本非子期也而谓一世 (第 13a 页)
伯牙
才如祢正平必不待孔北海以显彼非祢正平
也而谓一世无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夫世无孔文
举杨德祖何与吾事也 (第 13a 页)
  四子讲德论(王褒/)
微斯文学问于虚仪夫子曰盖闻国有道贫且贱焉耻
也今夫子闭门距跃专精趋学有日矣幸遭圣主平世
而久怀宝是 伯牙
去钟期而舜禹遁帝尧也于是欲显 (第 4b 页)
  友琴生说(徐渭/)
陆君以清才少年入国子宜其一意于干禄之文也顾
嗜古已即能为古诗文又嗜琴久之得其趣益与之狎

视琴犹人也行则囊以随止则悬以对忧喜所到手出
其声若与之语因自呼曰友琴生人亦以友琴生呼之
余客金陵友琴生则来访余问以说余尝见人道友琴
生曩客杭鼓琴于舍忽有鼠自穴中蹲几下久不去座
中客起喝之愈留此与 伯牙
氏之琴也而使马仰秣者
何异哉夫声之感人在异类且然而况于人乎况又得
其趣者乎宜生之友之也生请益予默然生 (第 23a 页)
逐耆则坐者不期而附试为之施咸池揄六茎发箫韶
咏九成则莫有和也是故钟期死 伯牙
绝弦破琴而不
肯与众鼓□人亡则匠石辍斤而不敢妄斲师旷之调
钟俟知音者之在后也孔子作春秋几君子之前睹也 (第 9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