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集部
  萧建 袁不约 孙纬

   周祚 
崔澹 卢频
  李郭 李频 贾驰
  薛能 曹邺 裴虔馀
  陈陶
 第六十一卷
  聂夷中 刘象  (第 22b 页)
频陈羽许浑张萧远及门张陵章孝标雍陶 周祚
袁不

杜光庭载毛仙翁事云仙翁名干字鸿渐元和间刘禹
锡李绅白乐天辈皆赠诗至大中戊寅五十馀年矣是
(第 8a 页)
也所惭仆非图
南翼耳何日坐云崖濯洪流高议大观与君共之秖增
惓恋耳
   附书二首        山阴 周祚
 夫有倾盖如旧白首如新又云旷世相感对面不相 (第 18a 页)
盖闻植善倾恶天道之定好安恶危人性之常是以顺
天之道则人归而王逆人之性则天怒而亡故伐罪吊
民而 周祚
延于孙子兴徭树怨而秦祸发于萧墙
盖闻拂云之松生于一豆之实纵壑之鱼穿于一丝之
溜是以忽小事者祸必盈轻小 (第 34a 页)
   兴亡论
三代迄于五季其兴也祖考之圣明文武之谋臣策士
熊虎将帅之同心恊力其亡也先自承宗庙守大器者
庸暗懦弱荒淫无度溺近奸邪故女子蛊惑于床第宦
官謟谀于朝廷聚敛兴事之小人投隙而入逢迎谀媚
成恶敛怨蠹政失众以至于丧亡或以女色或以宦官
或以权臣或以外戚或以藩镇或以子孙封国彊大或

以孤立干弱枝强不出于是数者为君人者当著历代
兴亡于屏幛大字真书以为鉴戒兢兢业业不蹈覆辙
以持盈守成为可惧日日省察然则历数之永不永人
无愧焉归之于天数可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
也祖宗穆德子孙虽不肖天下感戴思慕遗泽遗恩不
忍挤排而遽绝尚冀其率德改行必若桀纣然后见弃
于天见绝于人夏殷是也至于 周祚
绵延八百年犹以
为共主浸微浸灭西汉为王莽窃篡已二十年民心思 (第 8b 页)
 山金氏曰囧命之书作祈招之后盖穆王深悔造父
 八骏之御导君于侈而能闻善言以自克也朱子亦
 曰不有祈招诗徐方御宸极言不因此而速悟则
 祚
几移于徐偃王矣然则此诗有功于人君其可少 (第 8a 页)
    贺册太皇太后表

臣某言伏见制书以二月十八日册立太皇太后徽章
克备庆赐远行荣冠古今泽周寰海伏惟皇帝陛下缵
承列圣欢奉两宫太皇太后含饴保和重光叠庆汉仪
盛于长信 周祚
兴于太任方之圣朝彼有惭德臣远守
巴峡不获称贺阙庭无任抃跃屏营之至长庆四年三
月日
    贺册皇太后 (第 9b 页)
   稽古千文
太极之前此道独立道生太极函三为一一气既分天
地定位万物之灵惟人为贵太古结绳民醇而愚茹毛

饮血穴处巢居伏羲画卦始造书契神农黄帝三皇继
治五帝少昊高阳高辛尧舜揖让传中以心历数在禹
夏承虞襌讴歌妇子启与扈战太康游畋羿距于河仲
康失权胤征羲和一成一旅少康中兴桀虐百姓天道
祸淫应天顺人殷汤革命咸有一德伊尹元圣太甲放
桐盘庚迁都武丁中兴受终独夫文王事殷明夷蒙难
武发开周首访洪范成康持守周召夹辅穆王训刑宣
王复古幽惑褒姒犬戎所弑平王东辙国风遂降虚器

尊周五伯驰骋孔圣春秋爰始鲁隐七国争雄苏张纵
横孟轲仁义卒老于行孝公彊秦鞅变井田赧朝昭襄 周祚
以迁并吞六国始皇诈狙罢侯置守焚书坑儒阿
房长城赋后虐民二世子婴陈吴亡秦项起西楚刘兴
沛中项弑义帝刘从 (第 7a 页)
吏房钦依施行合行移付者
一奏博啰岱每一处去底伴当魏学士底孩儿更两个
做监察去底张瑀 周祚
再这个笔且齐头儿做都事去
底毕主事更六个达勒达监察去底数里福努这底每月
奏呵圣旨问了各人根脚教去者么 (第 35b 页)
   题黄彦成云林小隐
有客素肥遁幽居爱林闾结屋依陋巷种树绕城隅浮
云南山来清阴覆其闾老柳带寒色芳兰露春腴窗深
不知晓树密室自虚甘贫意自适守道乐有馀娱宾非
旨酒饱食但园蔬流水赴大泽翔禽恋高株物性各有
遂谁能常晏如所以古人隐为时而卷舒商岭岂高蹈
渭阳非远渔惟有巢由子千载烈丈夫山鸣谷尚应已

独不受呼嗟我眼中人孰不为利驱眷此云林下萧然
尘鞅疏车马塞里巷何能顾穷居寄语抱关者当识其
贤愚
  七言歌行
   骏马歌
君不见穆王八骏游天路迹遍寰宇尚无度乐同王母
宴瑶池赖得君牙挽 周祚
又不见明皇幸蜀八马龙天
宝不及开元中渔阳鼙鼓烟尘黑玉环妖血鞍鞯红君 (第 10b 页)
盖闻植善倾恶天道之定好安恶危人性之常是以顺天之
道则人归而王逆人之性则天怒而亡故伐罪吊民而 周祚
延于孙子兴徭树怨而秦祸发于萧墙
盖闻拂云之松生于一豆之实耸壑之鱼穿于一丝之溜是
以忽细事者祸必盈轻小 (第 28a 页)
   跋中洲刘氏族谱后
中洲刘氏于某为母族自安成运使绍之曾孙曰常昉
居永福子孙诗礼淑身安于乡里重于从政乡称善家
有孙曰跃将继警轩宗海先志荐修宗谱徵序其意须

惟某也笔已老矣序何能为然观从曾大父潮州府君
序其谱曰族之有谱尚矣古存其义而隐其名谱名肇
于汉晋盛于隋唐然多以门阀相高得古义鲜盍思别
生分类之训肇于书不如同父同族之叹载于诗二礼
有同姓异姓之述春秋传言文昭武穆 周公祚
胤之详
是皆使人子孙不忘其初而知尊卑疏戚之叙某虽欲
复出一喙岂有加于此哉刘氏修谱者所当知也又观
欧阳 (第 8b 页)
  其二
脉脉相看昔日情。湖南汉北是长程。高秋霁景林边照。薄暮轻烟檐外生。染翰银台君振步。沾恩莲榜我连名。吟馀最是多情思。左手持杯嚼菜茎。
中宫殿春帖(代尹大用作)
温温京室嗣前徽。上配乾刚赞德辉。凤辇早朝规夜燎。蚕宫亲织验春衣。仁源樛木群姬咏。化遍夭桃之子归。坤道无成还有待。从今犹可见神机。
中宫殿延祥帖
福履绵绵降自天。端从懿德古无前。屏开孔雀辉朝日。炉耸麒麟飏晚烟。玄鸟殷基知永世。关雎 周祚
占长年。臣民共喜迎新庆。歌颂讴吟到海边。
腊前三白(长官课试)
玉皇飞散六花妍。琼屑三回见腊前。上瑞 (第 190H 页)
  岁辛丑秋。予方庐墓。一日。乘昏出门。忽闻鸺鹠之鸣。私心恶之。问诸故老。曰。此鸟必有鬼物凭藉而使之鸣。所向之方。灾祸必至。斯乃不祥之尤者。因作赋。以自解云。其辞曰。
陇西子斋庐之夕。扶杖出门。四顾寂寥。月黑山昏。心悽怆以感发。独长吟而徘徊。忽闻鸺鹠鸣在山隈。竦肩而听。声甚狞恶。私怪其故。抚掌太息。于焉诵六符经。扣三通齿。奋气厉声。作文以致意曰。汝不和吉。来告于予。搅乱我心。其意何如。人或闻汝。举皆惶惑。凡此妖孽。曰皆汝慝。汝其然耶。抑又何其。请原其始。汝其听之。曰自民之初生。元气混朴。苍苍林林。陶于耕凿。物不疵疠。人无札瘥。天地同流。钟为太和。圣王既没。邪说奔波。朴散淳漓。乖气孽牙。魑魅魍魉。咸逞其邪。或托于人。或托于物。兴妖作孽。为患难悉。漦藏而夏祀不长。箕服而 周祚
中微。汶南之鹆来巢。宋都之鹢退飞。华阴之璧告亡。月底之鸡报期。是则或身负重谴。自干天祸。天地所不容。 (第 294L 页)
。九门佳气已西去,千里花开一夜风。按此篇本集题曰〈宫词〉,注::「一作〈无题〉。」
雍陶
(诗阙) 周祚
莫道春花独照人,愁花未必怯青春。四时风雨没时节,共保松筠根底尘。按此四句题无考。
袁不约
愁声秋绕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