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別集類
總集類
卿大夫岂不能取一国哉为其君不亦难乎然 滕文公
尝行孟子之道矣故许行陈相目之曰仁政曰圣人其
后寂寂不闻滕侯之得天下也孟子之言固无验也
 辨曰 (第 43b 页)
滕文公
尝行孟子之道矣既而许子为神农之
 言告文公 (第 43b 页)
文公
与之处孟子盖尝辟之以从许子之
 道是相率而为伪恶能治国家则知 (第 43b 页)
文公
行孟子之
 道不克终矣当是时许行称之曰仁政曰圣人亦不
 可谓行孟子之言无验其后不闻滕侯之得天下夫 …… (第 43b 页)
 天子至于庶人皆得以行王道为非果何理耶观其
 应学者之言皆增损其词而非议孟子君子无取焉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孔子曰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鲁自 文公
废朝享之礼祭而孔子不去其羊者欲使
 后世见其羊犹 …… (第 49a 页)
  论诡僻颠倒如此也
折衷曰吉人惟知为善而已未尝望其报也为善而望
报是今世委巷溺浮图者之处心也孟子劝 滕文公
曰苟为善后世子孙必有王者矣是心何心哉武王伐
纣而利之非太王王季文王之本心也孔子谓泰伯三
以天下让亦曰 (第 57a 页)
周之有天下泰伯不袭封也其逊国也
秪其所以为天下也欤夫泰伯虽知季历之贤可以继
绪保邦而吾不若也如使泰伯包藏祸商之心也夫何

至德之足云
 辨曰善者福之淫者祸之天之道也吉人为善固不
 望报而天必报之以福可以天道难信而不足信欤
 孟子劝 滕文公
为善谓后世子孙必有王者非但告
 之以周家之事是亦以天道告之也使周不积德行
 仁则子孙未必蕃衍虽欲伐纣 (第 57b 页)
  滕州性善书院学田记
天历庚午五月滕州守洛阳曹侯振父介前学正李德
昭至京师来告曰吾郡有性善书院者大德四年前守
尚敏作义塾州治之南其屋四楹覆以瓦其斋舍茅茨
而已延师以教郡人之子弟出已俸以率州士得钱五

千缗贷诸人取子息以供师弟子之食明年以礼教乡
官地三顷给之延祐元年监察御史任居敬言于朝曰
滕文公
尝闻性善之说于孟子宜表义塾曰性善书
院朝廷用其言性善书院列于学官置山长以为之师
延祐二年前守郑某改筑 …… (第 18b 页)
之千载有民人社稷者孰不得而诵之视其所闻有多
文公
远矣慨想 (第 20a 页)
文公
之为政于斯也孰肯为污暴之
慢者乎继曹侯而来者善择师推明孟氏之说以教其
人于久远之道无大于此者
  中 (第 20a 页)
使天下皆
得其养孰非樵之事乎是为海樵说
  孟宗鲁字说
昔周公封于鲁周礼尽在焉同姓之国宗之见诸传者 滕文公
谓宗国鲁先君是也仲尼生于鲁其周游于天
下而反鲁删诗定书系周易作春秋天下学者宗之于
是伏羲神农黄帝尧舜 (第 3a 页)
世道人心恢复大事诸臣巳
不足恃独有皇上不共戴天一念果可彻地通天反风
郤日决不愁万灵不护呵群力不辐辏也 滕文公
欲行 (第 16a 页)
并之弊终未易除然
则为国计者如之何其可也
问圣贤之论治未尝不取法于古颜渊问为邦而孔子告以四
代之礼乐 滕文公
问为国而孟子告以三代之井田学校何所 …… (第 5b 页)
设施次第言之必养之以井田教之以学校而
后礼乐可兴也其法果可偏废欤孔孟所言布在方册颜渊无
其位而不得行 滕文公
有其志而不能行后世虽或行之而未
尽也今亦有当讲者欤尚毕其说
问盖闻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今之君 (第 6a 页)
子告以四代之礼乐 滕文公
问为国而孟子告以三代
之井田学校何所取之不同欤由施设次第言之必养
之以井田教之以学校而后礼乐可兴也其 (第 17a 页)
法果可偏
废欤孔孟所言布在方册颜渊无其位而不得行 滕文
有其志而不能行后世虽或行之而未尽也今亦有
当讲者欤尚毕其说
问民贫则国无独富民富则国无独贫此理势之必 (第 17a 页)
墓马
见千年车回三步(史记曰汝阴侯夏侯婴沛人也与高/祖相爱封滕公卒谥文侯索隐曰姚)
(氏云三辅故事曰 滕文公
墓在饮马桥东大道南俗谓/之马冢博物志曰公卿送葬至东都门外马不行踣地)
(悲鸣得石椁有铭曰佳城郁郁三千 (第 120a 页)
渠云物之初/生气日至而滋息)其荣而悴(万物荣于夏/而悴于秋)
啻什百千万之不齐也(言万物之不一物孟 滕文公
上/曰夫物之不齐 之情也或相)
(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万)使天而无以应之耶则造物之功几乎息
(无 …… (第 28b 页)
总)
(题下古者后/世两段说话)然世变无穷而人心之善则未尝一日泯
也故孟子之道性善则其言必称尧舜 (滕文公
上孟子/道性善言必称)
(尧/舜)日迁善而不自知则必曰王者之民(尽心上王者之/民皞皞如也日)
(迁善 …… (第 55a 页)
弛式尔反并见下注) 弃之皂枥
而不敢乘(皂枥养/马之所)脱遇王良造父之手则闲习调和无
异于凡马(孟子 滕文公
昔者赵简子使王良与嬖奚乘/云云为之诡遇一朝而获十 王良造父古)
(之善御马者也脱/遇设使遇之)责之 (第 97a 页)
如之/见如此)如武帝之不悟何(惜帝不足/以知此)上圣
道德仁义如何请申之 愚尝求仁义于杨墨矣(孟子 滕文)

(公
下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其弊也至于无父无君(同上文/无父无)
(君是禽/兽也)以其非道 …… (第 15b 页)
之于四方万里之远(仁义/之用)吾见其体用一原也(用/程)
(子语题应冒/头接 语)物我一本也(孟子 滕文公
上且天/之生物也使之一本)遐迩一
辙也(见本题注仁以上三句/形容道德 义一而已)勉强所以充此体(说 …… (第 16b 页)
之国事皆决于子)
(之又孟子子哙不得与人/燕子之不得受燕于子哙)廉亦美行也仲子之不取亦
用之过也(孟 滕文公
下匡章曰陈仲子岂不诚廉士哉/云云孟子曰仲子恶能廉充仲子之操蚓而)
(后可者也云云以母则不食以妻则食 (第 69a 页)
道湮微(有/夏)
(之/末)宫室苦之生理斲矣污池役之生意萧矣园囿劳之
而生意如揫敛肃杀之秋冬矣(孟子 滕文公
下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
(作坏宫室以为污池民无所安息/弃田以为园囿使民不得衣食)硕果不食此意 …… (第 28a 页)
之时)不戕于
时君之麋鹿(孟梁惠王齐宣王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则斲于杨
墨之斤斧(孟 滕文公
下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舍梧养棘摧落
殆尽(告子上今有场师舍/其梧槚养其樲棘)揠苗助长 …… (第 29b 页)
倪而斯民事亲从兄之志生(离娄上孟子曰/仁之实事亲是)
(也义之实/从兄是也)论天下之生则愿比肩于三圣 (滕文公
下孟/子曰天下之)
(生久矣一治一乱云云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讵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 三圣谓禹抑洪水而 …… (第 30a 页)
不能修何有于舞干(书大禹谟帝乃诞敷/文德舞干羽于两阶)吾赋取无
度教养无术何贡助彻校庠序之异哉(孟子 滕文公
上/夏后氏五十而)
(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又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 …… (第 51b 页)

人之心未始有不善(应冒头进而/之善固易勉)转而他从则必有导
之者也(应冒头导而/之他亦易从)尝观 滕文公
为治之始(孟子 (第 96b 页)
滕文/公
(第 96b 页)
滕文)
(公
问为国孟子曰/民事不可缓也)而井地之问越国以及孟轲(同上使/毕战问)
(井/地)此其为志岂轻于谋国 …… (第 96b 页)
未获近似 (滕文公
未及/行井田之制)而毕战之归已不复来(毕战又/不再来)
(问孟/子)而滕之善政亦斩焉于此(斩者绝也之 (第 97a 页)
者之/善不能保 于终)
哉既而思之彼无孟轲者常于 文公
之侧(谓勉之以/善者少)
摇于百官之议(谓导而之/他者众)(第 97a 页)
文公
亦不得复行其所谓 (第 97a 页)
文公(阙/) (不能力行其始/者问井地之心)
君心未固而朝无老成固如
是夫(应冒/头语)君人者能即是以为戒(转归后之/人君上)审吾心于
所发之初( (第 97a 页)
若是班乎(三/人)
(皆不如孟子之文/正大 学孟子语)吾观杨朱受学于聃而为我之说轲
斥之为禽兽(孟 滕文公
杨氏为我是无君/也云云无父无君是禽兽也)仲之功业亦
以曾西之所不为(孟公孙丑上管仲云云功烈如彼其/卑 …… (第 86b 页)
等义不辱今/闻太子恭敬爱士天下莫不延颈为太子死故臣等来)
则夫高帝终身不能致之者正以非皮冠之招也(孟 滕/文公)
(
下孟子曰昔齐景公田招虞人以旌不至将杀之注虞/人守苑囿之吏也招之当以皮冠而以旌故不至也) (第 98a 页)
在其左右也(诗小弁靡依匪母又孝经感应章/事母孝故事地察又中庸见上注)
理也自天子达于庶人共由之(孟 滕文公
上三年之丧/齐疏之服饘粥之食自)
(天子达于庶/人三代共之)少有缺焉无所逃于天地间(少有未尽处/不得 (第 5b 页)
(用孟子实道字證道/孟子养气配义与)杨墨道之祸也吾距之盖深惧
夫苟可以祸吾道即所以祸吾仁义也(孟 滕文公
下杨/氏为我是无君)
(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云云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云云能言 …… (第 6a 页)
境皆妄去理远矣(去仁义忠信/之理愈远)孟子道性善者也(孟子 滕文)
(公
上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以乐善而继仁义忠信言之(举本/文)其得
诸吾心真机之乐乎(应破题语真机字指 …… (第 9b 页)
子堂高数/仞榱题数尺)其视夫煦煦为仁孑孑
为义寂灭其心性者所乐径庭也(韩原道彼以煦煦为仁孑/孑为义又 文公
答徐子)
(融书释氏以空/虚寂灭为宗)乐仁义忠信之善而会仁义忠信之实
此机即理耳此情即性耳(此数句缴 …… (第 12a 页)
之天
(应主意天字谓仲尼之/时与前圣之时不同)不知仲尼者曰仲尼之于春
秋以匹夫之微行天子之事(孟子 滕文公
下孔子惧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
其殆有心焉(应冒子有心/字形思字)呜呼圣人之心天也(又归天/字上) …… (第 80b 页)
是时税赋之法/不如前圣之旧)书之
以存贡助彻之良制(夫子之书用田赋初税亩盖欲存/三代井田之制 孟子 滕文公
上)
(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致夫人于大庙(僖八年秋七/月禘于大庙)
(用致夫人 …… (第 82a 页)
行仁者王)其行一也而所趋有不
(仁与德是王道/利与力非王道)是以滕君为国之始独以三代之事
勉之(孟 滕文公
问为国孟子曰云云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将行仁
政必自此始(同上孟子曰子之君将行仁 …… (第 93a 页)
(过处有法骂倒上文齐/宣王 滕文公
尊武帝)而仲舒则学孟子之道故于
王道拳拳焉(就上文举孟子事引/归仲舒对策之语)始帝之莅政也(说武/帝 …… (第 93b 页)
井牧其田/野九夫为井井四为邑)阡陌之生(前汉地理志秦孝公/用商君制辕一开阡)
(陌/)什一之尽善(孟 滕文公
上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
鲁税亩之所由起(左传鲁/初税亩)天下事其尽 (第 98b 页)
 就题轻重格 此篇与前篇王者宽大仁厚论同意
  广居正位大道如何      章 鉴
   出处 (滕文公
下孟子曰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立说(朱文公集注曰广居仁也正位礼也大道/义也 …… (第 31a 页)
孟子孰从而嗣其脉哉(出入刘屏山文就/孔子上过孟子来)其曰找欲正
人心息邪说又曰我欲承三圣(并见孟子 滕文公
篇/三圣指禹周公孔子)
时此心盖不特与孔子遇且与文王遇不特与文王遇
且与汤遇与尧舜遇矣(谓孟子之心 …… (第 42b 页)
 类

 合二为一格 与张宗尧舜之知急先务论同意
  教人得人谓忠仁如何论    程果行
   出处(孟子 滕文公
上尧以不得舜为已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已忧云云教人以善谓之)
     (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
  …… (第 51a 页)
五教敷矣(书/舜)
(典敬敷五/教在宽)声教暨矣(禹贡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命契而教以人伦
(孟子 滕文公
上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连用三个)
(教/字)吾想斯人涵泳 …… (第 54b 页)
得舜为已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已
忧圣人不忧天下而以为天下得人为忧(用此数语缴/上意最切题)
(得见孟子 滕文公
上尧以不得舜为已忧舜以不/ 禹皋陶为已忧云云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呜呼
其善用知者欤其知务之当先者 …… (第 62b 页)
下之功而归之圣
人曰无能名曰有天下而不与(论语泰伯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云云荡荡乎)
(民无能名焉又孟 滕文公
君哉舜也巍巍乎/有天下而不与焉 證不以天下累其身意)圣人岂自 …… (第 62b 页)
老庄为黄帝之学(前司马迁传大道先黄老而后/六经 黄老黄帝老子之学)许行
为神农之言(孟 滕文公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墨氏祖于禹(谓墨氏兼/爱本大禹)
(之心人庄子墨子称道曰禹/大圣 也而形劳天 (第 96b 页)
然因言有僧入僧堂不言而出或曰莫道
不言其声如雷庄周之尸居而龙见渊默而雷声可谓
善言者也
孟子直是知命 滕文公
以齐人筑薛为恐问救之之术
而对以君如彼何哉彊为善而巳矣以竭力事大国则
不得免问安之之道而对以太王居邠 (第 24a 页)
   性善书院记
见以圣贤而定独至之论孟子所以扩前圣黜众说而
的示来学为归者也圣凡亦绝矣比而齐庄周所畏也
而孟与世子固言之嫁异说以愚人人抑非心所宿存

也滕文国也大德间建性善书院中敚比丘尼弘治丁
巳汉阳马君文盛以进士来尹宜厥官偕教谕黄君文
雍谋曰是可缓无问庸甚吾道之辱乃承巡抚何公鉴
提学邵公贤檄正之魏千户某义益所介地院遂联学
宫户侯丞簿尉胥相成绪黝垩显丽嵬然一巨观前祀
孟子后祀 滕文公
别以乐万毕然为配庑为藏修之所
神而附之教焉介予友员外郎黄君颙请纪贞石呜呼
论性告子盖屡变矣笋曰恶杨曰 (第 18a 页)
之学如吾储先生者不
可也况先生家世名宗读书好德予少时已有艳慕之
心知言养气之功尤当致其力以进于成昔者 滕文公

之见孟子片言晓之而终遂不疑今之亲王岂在诸侯
之下欤吾知其不疑于先生也必矣
   送徐崇威任宿州序
(第 15a 页)
 (所嗜以厌足其情欲禹/所嗜者拯民之溺耳)

对禹惩于续嵞妇亟合(蔡曰亟许力切急也书益稷篇/禹娶于涂山辛壬癸甲启呱呱)
(而泣予弗子惟荒度土功吕氏春秋禹娶涂水/山氏女不以私害公自辛至甲四日复往治)胈离厥肤
(蔡曰胈蒲末切肤毳皮/也庄子禹治水腓无胈)三门以不视(蔡曰视善旨切与/视同后同孟子 滕)
(文公
篇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呱呱之不䀌(蔡曰䀌迄力/切伤痛也)而孰图
厥味卒燥中野(蔡曰燥先到切说 …… (第 29a 页)
 (独何以厚/待之乎)
对汤奋癸旅爰以伛拊(蔡曰癸居诔切桀名也伛委羽/切拊斐甫切伛拊谓矜怜抚掩)
(之也尚书汤与桀/战于鸣条之野)载厥德于葛以诘仇饷(蔡曰诘去吉/切问也饷式)
(亮切馈也尚书仲虺之诰乃葛伯仇饷初征自葛始攸/徂之民室家相庆曰徯我后后来其苏民之戴商厥惟)
(旧哉孟子 滕文公
篇汤居亳与葛为邻葛伯放而不祀/汤使人问之曰何为不祀曰无以供犠牲也汤使遗之)
(牛羊葛伯食之又不以祀又 …… (第 36b 页)
 (曰条鸣条也黎众也说喜也言汤行天下之罚/以诛于桀放之鸣条之野天下众民大喜说也)
对降厥观于下匪摰孰承(韩曰谓相汤以成功/者非伊尹孰承之也)条伐巢
(蔡曰书汤誓篇伊尹相汤伐桀遂与桀战于鸣条之/野伊训篇造攻自鸣条朕哉自亳仲虺之诰篇成汤)
(放桀于/南巢)民用溃厥疣(蔡曰疣于/求切赘也)以夷于肤夫曷不谣(韩/曰)
(谓呜巢之伐南巢之放如民之瘫疽决而肤革平安无/不说者也蔡曰书仲虺之诰篇攸徂之民室家相庆曰)
(徯我后后来其苏孟子 滕文公
篇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民大说)
 问简狄在台喾何宜玄鸟致贻女何喜(王逸曰简狄/帝喾之妃也) (第 41b 页)
有五而志于学以至七十从心不踰矩盖
自明而诚之事则诚而明者果孰能当之
孟子羞比管晏曰以齐王由反手也至为 滕文公
谋则
曰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若夫成功则天也前则责
夫己后则付诸天如何
孟子不取书武成血流标杵曰尽信书 (第 4b 页)
 者无不行而政未光大岂不变其俗道广而难济乎岂

 不得其门事繁而愈失乎伫闻嘉言无或隐讳周之受
 田有经制(崇曰孟 滕文公
上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
 (毕然后敢/治私事)汉之名田有常数(崇曰 (第 11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