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授庾承宣尚书右丞制   白居易
敕朝议大夫守尚书刑部侍郎骁骑尉庾承宣昔我太
宗文皇帝尝谓尚书丞百职纲维事一失中则天下有
受其弊者因命戴胄魏徵及杜正伦 刘洎
辈继领是职
分居左右职(集作/官)脩事理人到于今称之故吾前命崔
从持左纲今命承宣操右辖众口籍籍颇称( (第 12b 页)
绝暴慢之心本朝无怵惕之虑臣辄献愚管
伏听采择尘黩非宜退增战惧惶恐谨言
   论左右丞须得其人表    刘 洎(贞观十/一年时)
    (为治书/侍御史)

(第 5a 页)
表京华山川悠远瞻仰浮
云伏增潸结(一作皆隋/书本传)
   请太子尊贤重道书(见六百二十/三卷表门) 刘洎
   上太子承乾书(贞观十/三年)   张玄素
臣闻周公以大圣之材犹握发吐哺(一作/飧)引纳白屋而 (第 3a 页)
   谏陈后主书(书奏即/日斩之)    章 华(见陈书/本传)
昔高祖南平百越北诛逆虏世祖东定吴会西破王琳
(湘州刺史王琳不/应命世祖平之)高祖克复淮南辟地千里三祖之功
亦至勤矣陛下即位于今五年不思先帝之艰难不知
天命之可畏溺于嬖宠惑于酒色祀七庙而不出拜妃
嫔而临轩老臣宿将弃之草莽謟佞谗邪升之朝廷今
疆场日蹙隋军压境陛下如不改弦易张臣见麋鹿复
游姑苏台矣

   谏唐太宗诘难公卿书(已见六百/二十三卷)
                刘 洎
   谏灵驾入京书(中宗即/位初年)   陈子昂
梓州射洪县草莽愚臣陈子昂谨顿首冒死献书阙下
臣闻明 (第 2a 页)
  谏卖官鬻爵宰相子弟居要职疏一首

   请勋戚不拜南省官疏(已见六百二十三卷作/论左右丞须得其人表)
                刘 洎
  颇以烛下(唐书前篇并/作颇亦烛下)矫正浮兢(前书作/趋兢)
   请吏部各择寮属疏(高宗/)   (第 1b 页)
   太宗飞白书答诏记    权德舆

太宗文皇帝飞白书十二句五十五字(集有/者字)贞观十六
年答左散骠 常侍刘洎
之诏也吾观古之令主未尝不
虚已以纳谏古之良臣未尝不匪躬以尽直然后百度
贞九有清系此物也初太宗与公卿大 (第 8b 页)
青光禄大夫绛人喜公其来如见父
母戎首师乾光皇甫太冲率徒数千居郡之南山食人
牛马夺人妻妾渴日为恶不弥虔 刘洎公
之下车句时
克浸仁风率复淳化封域之内密如也虽晋用随会群
盗出奔舜举咎繇不仁者远曷(集作/何)以为比俄 (第 12b 页)
   润州丹阳县尉李公夫人范阳卢氏墓志铭
               前 人
夫人姓卢氏范阳人北齐 黄门侍郎思道
之五代孙也
曾祖悌皇高道不仕祖纲皇城门郎父侑皇太原县尉 (第 6a 页)
   于志宁

   令狐德棻
   封行高
   杜正伦
   岑文本
    刘洎
   
褚遂良
   杨续
   刘孝孙 (第 15b 页)
  太宗出隋官女诏
妇人幽闭深宫情实可悯隋氏末年求采无已至于离
宫别馆非幸御之所多聚宫人皆竭人财力朕所不取

且洒扫之馀更何所用今特出之任求伉俪非独以惜
费亦人得各遂其性
  太宗答 刘洎

非虑无以临下非言无以述虑虽然骄人轻物恐繇𣙜
论致之若形神心气不为劳也
  太宗罢窦诞诏
诞比衰 (第 2a 页)
 文章辨体汇选卷七十三
            明 贺复徵 编
上书八
  请太宗不诘难臣寮上言书 (唐刘洎/
)
臣闻帝王之与凡庶圣哲之与贤愚上下相悬拟伦斯
绝若乃以至愚而对至圣以极卑而对极尊徒思自强
不可得也 (第 1a 页)
善柔成性佞媚为心昔事马周分桃见宠后交 刘洎

袖承恩生其羽翼长其光价因缘际会遂阶通达不能
尽忠端节对扬王休策蹇励驽祗奉皇眷而反凭附城
社蔽亏日 (第 8b 页)
  题唐氏六家书后(宋苏轼/)
永禅师书骨气深稳体兼众妙精能之至反造疏淡如
观陶彭泽诗初若散缓不收反覆不已乃识其奇趣今
法帖中有云不具释智永白者误收在逸少部中然亦
非禅师书也云谨此代申此唐末五代流俗之语耳而

书亦不工欧阳率更书研𦂳拔群尤工于小楷高丽遣
使购其书高祖叹曰观其书以为魁梧奇伟人也此非
知书者凡书象其为人率更猊寒敏悟绝人今观其书
劲险刻厉正称其貌尔褚河南书清远萧散微杂𨽻体
古之论书者兼论其平生苟非其人虽工不贵也河南
固忠臣但有谮杀 刘洎
一事使人怏怏然余尝考其实
(第 5b 页)
刘洎
末年褊忿实有伊霍之语非谮也若不然马周
明其无此语太宗犹诛洎而不问周何哉此殆天后朝 (第 5b 页)
  漏省中之密语初缘狂瞽之厚诬脱柱后之丹青终赖
圣明之洞照弥年甘黜一朝获伸弹感涕以交零抚危
衷而尚惕窃以盗相门之璧则张仪之辨不能明受贾
人之金顾萧何之忠无以解一涉疑似半在谴诃至若

语言之无根尤非实事之可考于此巧中难逭深文
被遂良之诬卒至于死元忠遭易之之谤几殒其身
此仁人所以兴嗟而志士为之丧气矧机事之不密在
禁法以尤严故偏 (第 11b 页)
张亮又诛 刘洎
剪刈大臣如刈蓬臣不愿陛下祠少牢
立仆石但愿陛下养气质除内讧毋以喜怒存诸胸大
臣无灾帝德穹社稷无虞王业 (第 7b 页)
  顺天乡试策问四道      徐乾学
问古者帝王置敢谏之鼓植告善之旌垂戒慎之鼗立
司过之士求言纳谏如此其亟岂非以致治之要莫此
为先者欤然自古抗颜以诤虚已以听者何其少也夫
公卿列士献诗瞽献典史献书矇诵工谏庶人传语有
可以匡君德而裨治道者盖无不可言之人洎乎后世
直言极谏列于取士之科拾遗补阙有专司之任而效
不逮古亦可见矣明时不专设谏员而寓其责于科道

邱浚谓国家不以谏诤名官欲使人人得尽其言也然
欤否欤
皇上励精求治黎明听政百官以次奏事又不时引见
召询虽虞舜之好问察大禹之求善言无以过矣而尚
或敷陈有未尽者岂鼓舞招徕之道犹有所未至欤汉
文帝唐太宗求言纳谏可谓至矣然贾山谓用其言而
显其身士犹恐惧而不敢自尽 刘洎
谓面加穷诘非奖
进言者之路其说果有合欤夫言之繁琐杂进者固未 (第 14b 页)
   请抑损外戚权宠并乞佐外郡表(武平一)

第二十六卷 表奏书疏乙(偬九首)
 书奏
  政事三
   諌太宗不诘难臣寮上言书(并荅诏 刘洎)
   论时政书(柳泽)论太宗勤政改过书(岑文本)
  传导一
   教本书(元稹)
  崇儒五
  (第 29a 页)
             宋 姚铉 编
  表奏书疏乙(揔九首/)
   政事三
    请太宗不诘难臣寮上言书(并答诏/)  (刘洎/
)
    论时政书(柳泽/)
    谏太宗勤政改过(岑文本/) …… (第 1a 页)
    论贡士书(舒元舆/)

  请太宗不诘难臣寮上言书(并答诏/)
                刘 洎
臣闻帝主之与凡庶圣哲之与贤愚上下相悬拟伦斯
绝若乃以 (第 2a 页)
义府善柔成性佞媚为心昔事马周分桃见宠后交
割袖承恩生其羽翼长其光价因缘际会遂阶通达
不能尽忠端节对扬王休策蹇励驽祗奉皇眷而反凭
附城社蔽亏日月 (第 25a 页)
   批答
按玉海唐学士初入院试制诏批答共三篇盖批答与
诏异诏则宣达上意批答则采臣下章疏之意而答之

也文鉴辑批答诏敕各为一类可见矣唐史载太宗之
刘洎
谓出自手笔今观辞意诚然至若宋昭陵之答
富弼等则皆词臣之撰进者也读者其尚考诸
   诏
按三代王言见于 (第 8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