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圣慈容其迂繁曲
赐终览则疏退小臣死骨不朽矣臣某中谢臣昔负薪
偷暇读书至周礼见春官外史掌三皇五帝之书即

灵王
所谓三坟五典是也书叙又云三坟言大道也五
典言常道也然则三五之君君之至者矣臣曾学易见
三皇之道加之以书 (第 7b 页)
   镇军大将军王荣神道碑 戴少年
天列钩陈之象国维环卫之仪苍旻立程图谋斯载心

膂之寄贤良是畴苟非副慎选曷以将军累代而居其
位焉将军姓王氏讳荣字荣与本太原人也肇自轩后
延于周室自 灵王
丧道黜太子晋于河东时人号为王
家子孙因以命氏子晋生宗敬为司徒至秦始皇大将
军剪子曰贲孙曰离皆以武略著 (第 8a 页)
   兼御史中丞赠左散骑常侍王公神道碑
               前 人
常侍讳质字华卿始得姓自 周灵王太子
晋宾天而仙 (第 4b 页)
  谏晋侯(左传昭公九年/)
晋荀盈如齐逆女还六月卒于戏阳殡于绛未葬晋侯
饮酒乐膳宰屠蒯趋入请佐公使尊许之而遂酌以饮
工曰女为君耳将司聪也辰在子卯谓之疾日君彻宴

乐学人舍业为疾故也君之卿佐是谓股肱股肱或亏
何痛如之女弗闻而乐是不聪也又饮外嬖嬖叔曰女
为君目将司明也服以旌礼礼以行事事有其物物有
其容今君之容非其物也而女不见是不明也亦自饮
也曰味以行气气以实志志以定言言以出令臣实司
味二御失官而君弗命臣之罪也公说彻酒初公欲废
知氏而立其外嬖为是悛而止秋八月使荀跞佐下军
以说焉

  谏 灵王(国语/)
(第 12a 页)
灵王
虐白公子张骤谏王患之谓史老曰吾欲已子张
之谏若何对曰用之实难已之易矣若諌君则曰余左
执鬼中右执殇宫凡 …… (第 12a 页)
趋而退归杜门不出七月乃有乾溪之乱 灵王
死之
  谏诛祝史(左传昭公二十年/)
齐侯疥遂痁期而不瘳诸侯之宾问疾者多在梁丘据
与裔款言于公曰吾 (第 13b 页)
陂北临乎巫山饮茹溪流食湘波之鱼
左抱幼妾右拥嬖女与之驰骋乎高蔡之中而不以国
家为事不知夫子发方受命乎 灵王
系已以朱丝而见
之也蔡灵侯之事其小者也君王之事因是以左州侯
右夏侯辇从鄢陵君与寿灵君饭封禄之粟而载方 (第 19a 页)
无冒故不为爵劝不为禄勉以忧社稷者
蒙谷是也王乃太息曰此古之人也今之人焉能有之
耶莫敖子华对曰昔者先君 灵王
好小腰楚士约食冯
而能立式而能起食之可欲忍而不入死之可恶然而 (第 20a 页)
故臣知陛下之不能也然尚有
可诿者曰疏臣请试言其亲者假令悼惠王王齐元王
王楚中子王赵幽王王淮阳共王王梁 灵王
王燕厉王
王淮南六七贵人皆亡恙当是时陛下即位能为治乎
臣又知陛下之不能也若此诸王虽名为臣实皆有布
(第 5b 页)
   伐吴执齐庆封杀之(昭公/)

此入而杀其不言入何也庆封封乎吴钟离其不言伐
钟离何也不与吴封也庆封其以齐氏何也为齐讨也 灵王
使人以庆封令于军中曰有若齐庆封弑其君者
乎庆封曰子亦息我亦且一言曰有若楚公子围弑其
兄之子而代之为君 (第 20b 页)
  宋
孔子称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殷有三仁

焉春秋讥宋之乱自宣公废太子而立弟国以不宁者
十世襄公之时修仁行义欲为盟主其大夫正考父美
之故追道契汤高宗殷所以兴作商颂襄公既败于泓
而君子或以为多伤中国阙礼义褒之也宋襄之有礼
让也
  楚 楚灵王
方会诸侯于申诛齐庆封作章华台求周九鼎
之时志小天下及饿死于申亥之家为天下笑操行之 (第 6a 页)
  燕论

苏子曰燕召公之后然国于蛮貊之间礼乐微矣春秋
之际未尝出与诸侯会盟至于战国亦以耕战自守安
乐无事未尝被兵文公二十八年苏秦入燕始以纵横
之事说之自是兵交中国无复宁岁六世而亡吴自太
伯至寿梦十七世不通诸侯自巫臣入吴教吴乘车战
射与晋楚力争七世而亡燕吴虽南北绝远而兴亡之
迹大略相似彼说客策士借人之国以自快于一时可
矣而为国者因而徇之猖狂恣行以速灭亡何哉夫起

于辟陋之中而奋于诸侯之上如商周先王以德服人
则可不然皆祸也至太子丹不听鞠武而用田光欲以
一匕首毙秦虽使荆轲能害秦王亦何救秦之灭燕而
况不能哉此又苏秦之所不取也
  楚论
苏子曰 楚灵王
因陈公子招之乱而灭陈追讨蔡侯般
之弑君而灭蔡假大义以济私欲晋政已乱莫之能救
沛然自以为得计矣不十月而 (第 8b 页)
有乾溪之祸秦惠王使

张仪说楚怀王欺而卖之如劫婴儿昭王又诱而执之
咸阳加之以兵遂分楚之半此其恶甚于 楚灵王
然传
子孙累世其祸乃应夫国于天地有与立矣一日为恶
祸未即报也本弱者速毙根深者徐拔彼方以得为幸
而不知 (第 9a 页)
  辨和同论(刘梁/)
夫事有违而得道有顺而失义有爱而为害有恶而为
美其故何乎盖明智之所得闇伪之所失也是以君子

之于事也无适无莫必考之以义焉得由和兴失由同
起故以可济否谓之和好恶不殊谓之同春秋传曰和
如羹焉酸苦以济其味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同如水焉
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是以君
子之行周而不比和而不同以救过为正以匡恶为忠
昔楚恭王有疾曰不榖不德失先君之绪覆楚国之师
若以宗庙之灵得保首领以殁请为灵若厉大夫许诸
及其卒也子囊曰不然夫事君者从其善不从其过赫

赫楚国而君临之有是宠也而知其过可不谓恭乎此
违而得道者也及 灵王
骄淫芋尹申亥从王之欲以殡
于乾溪殉之二女此顺而失义者也鄢陵之役晋楚对
战阳榖献酒子反以毙此爱而害之者 (第 6a 页)
伐随取成而还君子曰随之见伐不量力也量力而动
其过鲜矣善败由已而由人乎哉诗曰岂不夙夜谓行
多露
   楚灵王(左丘明/)
襄二十九年夏四月葬楚康王公及陈侯郑伯许男送葬
至于西门之外诸侯之大夫皆至于墓楚郏敖即位王
子围为令 …… (第 3b 页)
如金形民之力而无醉饱之心王揖而入
馈不食寝不寐数日不能自克以及于难仲尼曰古也
有志克已复礼仁也信善哉 楚灵王
若能如是岂其辱 (第 12b 页)
于水昔 楚灵王
不君其臣箴諌以不入乃筑台于章华
之上阙为石郭陂汉以象帝舜罢敝楚国以閒陈蔡不
修方城之内踰诸夏而图东国 (第 4a 页)
  故宣歙池等州都团练观察处置使宣州刺史兼
   御史中丞赠左散骑常侍王公神道碑(刘禹锡/)
常侍讳质字华卿始得姓自 周灵王太子
晋宾天而仙
时人曰王子因去姫为王氏自秦汉以还世多显名由
今而上十有一代名杰仕元魏为并州刺史子孙因家 (第 8b 页)
  正俗(方孝孺/)
行于一人之身而化极四海之内观于数百年之前而
验于数百年之后者风俗是也故风俗之所成至微也
其效至著也所系似小也所由甚大也不可忽也昔者 楚灵王
好细腰举国之人皆约食束膂引而后能起凭
而后能立伊川之民被发而祭智者知其俗将变矣风
俗之端可不深察哉夏 (第 11a 页)
故臣知陛下之不能也然尚有
可诿者曰疏臣请试言其亲者假令悼惠王王齐元王
王楚中子王赵幽王王淮阳共王王梁 灵王
王燕厉王
王淮南六七贵人皆亡恙当是时陛下即位能为治乎 (第 12b 页)
   襄公二十七年十二月乙亥朔日有食之
礼义将大灭绝之象也时吴子好勇使刑人守门蔡侯
通于世子之妻莒不早立嗣后阍戕吴子蔡世子般弑
其父莒人亦弑君而庶子争
   昭公七年四月甲辰朔日有食之
先是 楚灵王
弑君而立会诸侯执徐子灭赖后陈公子
招杀世子楚而灭之又灭蔡后 (第 46a 页)
灵王
亦弑死
   昭公十七年六月甲戌朔日有食之 (第 46a 页)
台秦穆公时秦女所居以致萧史丛台赵之崇)
(馆张衡谓赵筑丛台于前楚建章华于后楚之云梦大/中 居长饮赋 楚灵王
游云梦之中息于荆台之上前) (第 9a 页)
台秦穆公时秦女所居以致萧史丛台赵之崇)
(馆张衡谓赵筑丛台于前楚建章华于后楚之云梦大/中 居长饮赋 楚灵王
游云梦之中息于荆台之上前)
(方淮之水左洞庭之波右顾彭蠡之涛南望巫山之阿/遂造章华之台亦见诸史淮南青 (第 7b 页)
善宋玉遂不退
  章华赋(有序/)        (汉/)边 让 楚灵王
既游云梦之泽息于荆台之上前方淮之水左
洞庭之波右顾彭蠡之隩南眺巫山之阿延目广望骋
观终日顾谓左史倚相 (第 15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