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楚辭類
   授宋王成器太子太师制  苏 颋
门下孟侯之礼虽归于冢弼太伯之风实尚于高节左
卫大将军宋王成器幼而聪惠长则温仁礼乐同归质
文相半孝以为政每用因亲忠而立诚所期尊主故能

乐于为善好在服儒占蚁穴以探徵登省台而成赋自
奄有梁宋作藩邦家其仪孔臧其德可大朕之 元子

践副君以隆基有社稷大功神祇(唐书作/人神)佥属由是朕
前恳让言在必行天下公议(唐书作/至公)诚不 …… (第 1b 页)
区良田三十顷馀如故主者施行
   授信安王祎太子太师制  孙 逖
门下傅导 元子
师长庶寮必在正人无非旧德太子少
师上柱国信安王祎宗室良翰朝廷硕老践忠公而立
节体明肃而成用顷膺大任频 …… (第 2a 页)
   授郑馀庆太子少傅制
敕东朝三少历代重选不必备位在乎得人吏部尚书

郑馀庆贞恒俭素有古人风发自脩身施于为政出入
中外多历要重咸有勤绩存乎(集作/于)官次况动中礼法
学综儒玄是谓羽仪之臣可居师傅之任辅我 元子

其勉欤可太子少傅
  太子少保
   授崔琳太子少保制
门下贞万国者必在于元良教三善者是求于端士 …… (第 5a 页)
   授嗣吴王祗太子宾客制  常 衮
敕古者选孝悌闲博有道术者辅翼太子今以宗室之
老处宾师之位亦亲亲而教敬也光禄大夫检校工部
尚书兼宗正卿上柱国嗣吴王祗文昭之庆蔚于公族
楚元之后继有忠贤达道虚怀宽厚廉谨藩翰旧德人

伦宪行更于内外职事颇循(疑/)年在华皓未尝衰惰参
会府而百工时叙掌宗卿而九族益亲每托肺腑深加
优礼宜以冬官之重乃在春储之列可兼太子宾客其
检校工部尚书及散官勋封如故
   授孟子周太子宾客制
敕闻匹夫之爱其子者犹求明哲为之师贤善为之友
而况于羽翼 元子
宾游东朝非旧德耆年孰副兹选前
守光禄卿骑都尉赐紫金鱼袋孟子周词艺饰身端厚 (第 8b 页)
   授李昌伟岐山县令王群白石县令杜荛曾口
    县令等制
敕昌伟等宣宗皇帝命明法吏删刑书为统类十编尽
去繁词而独著 元结
县令箴其间是于养人之官殷勤
深切矣岐山右辅之名邑固所重也而壁之白石邑之
曾口委以养人之任岂以僻陋而轻 (第 10a 页)
   册太子礼毕赦文    玉堂遗范
门下朕丕承宝图抚有方夏夙夜寅畏不敢遑(一作/荒)
永惟祖宗之洪业历考皇王之令典思所以垂统立极
事神保人推明至公安固大本尊庙祧而主匕鬯严社
稷而奉粢盛俾开春闱乃命 元子
斯古人之通谊也皇
太子宁清净(一作/明)体仁庄敬好礼服典谟之谊一君亲 …… (第 1b 页)
   太和七年八月七日册皇太子德音
                编制
门下帝者承天地贞邦国法明离之象固鸿基(一作/业)
本必命 元子
以备储闱斯皇王之令谟古今之丕典朕
祗受眷佑虔奉宝图钦若彝章光修圣绪皇太子永幼
禀仁智生知孝爱体温文以 …… (第 4b 页)
   宝应元年皇太子监国颁天下赦文
门下天下之本属于(一作/于)元良四方之民资其继照是
有传归之义必膺监抚之重克广前烈与人守邦非君
父之独亲俾生灵以(一作/之)同戴朕号慕弓剑寝居缞绖
顷以疾苦未能康宁残寇犹虞中原多垒军国大务理
须参决乃眷匕鬯共承宗祧皇太子豫天纵聪明日跻
德业中兴丕构已有大功问安寝门知九国之梦制胜
戎阃高五官之才时方艰难礼在谅阴且以庶政委之 元子
宜令权知(一无/知字)监国又以上天降宝献自楚州神
明告历数之符金璧定妖灾之气总集瑞命祗承鸿休
因以体 (第 10a 页)
   肃宗皇帝即位册文    贾 至
维天宝十五载岁次景申七月癸丑朔十二日(一作壬/子朔十)
(三日/□)甲子皇帝(文粹作/太上皇)若曰咨尔 元子
某惟天为大惟
人君则之顺乃德故舜禹揖让而履皇极咈乃道故丹 (第 1a 页)
朱商均不能保鸿业是以启有惠迪而夏嗣焉隋有乱
纪而唐受焉五圣之御极(文粹/作宇)皆以勤俭兢业日慎一
日故能享祚长久垂庆无穷洎于六业恭位四纪厌于
勤倦𬗟慕汾阳当保静怡(文粹/作颐)神思我烈祖玄元之道
是用命尔 元子
某当位嗣统于戏尔有忠孝之诚极于
君父尔有友爱之义信于兄弟尔有仁恕之行通于神
明尔有戡难之才彰于兆庶予 (第 1b 页)
   册广陵王为皇太子文
维贞元二十一年岁次乙酉四月庚午朔五日甲申皇
帝若曰建储贰者必贤(韩愈顺宗实录/及诏令并作归)于冢(诏令/作上)嗣固
邦本者允属于(诏令/作于)元良咨尔 元子
广陵王某幼而(实/录)
(诏令/作挺)岐嶷长标恂淑佩诗礼之明训禀(实录/作宣)忠孝之弘
规居常保谦( …… (第 4b 页)
   拟册皇太子文      刘禹锡
维某年月日皇帝若曰于戏易云明两作离大人以继
明照于四方盖所以毓其明德继于正体邦本由是固
万方由是宁粤祖宗之阐帝业亦莫不由此而继于明
德肆予一人绪承大宝纂奉丕构惧有失坠以贻先帝
之羞永怀主器以继明用副予不德咨尔 元子
王某袭
列圣之姿体健行之质吹铜禀异辨日耀奇早习德成 …… (第 8a 页)
   立陈王为皇太子制   王言会最
门下古先哲王之有天下也何尝不正国本而承天序
建储两(唐书/作贰)而主重器朕以寡昧祗荷丕图虔恭寅畏
思固鸿业慎择令懿旷于旬时而卿士献谋龟筮告吉
以为少阳虚位愿举盛仪列圣垂休俾合予志(诏令作/俾予合)
(志/)选贤而立式表无私敬宗皇帝第六男陈王成美天
假忠孝日新道德温文合雅谦敬和裕(唐书作/保祐)蕴端明
之体度尚诗书之辞训言皆中礼行不违仁是可(诏令/无可)

(字/)以顺(唐书/作宜)考旧章钦若成命授之匕鬯以奉粢盛宜
回朱邸之荣俾践青宫之重可立为皇太子仍(唐书/作宜)
所司择日备礼册命(开元四年十/月十四日)
   立景王为太子制
门下朕闻王者敬承庙祧钦若天命必建 元子
用宁邦
家所以光叶继明严当主鬯朕缵承圣绪寅奉丕图惟
怀国本之安爰在皇储之重青宫久旷望苑未开则何
以式 …… (第 14a 页)
  一作皆唐大诏令
   册皇太子制        内制
黄门朕闻王者神器天之大业震百里而崇孟侯照四
方而建 元子
其所由来尚矣我国家参天贰地济以丰 (第 16a 页)
思贤才以辅佐知臣下之勤劳庶绩伊(集作/其)凝颇
资内助永念顷筐之志且怀求剑之情崇位长秋永怀
盛典矧惟 元子
贞我万邦稽以旧章是宜从贵今遣摄 …… (第 2a 页)
   册淑妃何氏为皇后文   杨 钜
门下朕博采大易𦕈观诗训观柔刚咸感之象赋鸣鸠
肃雍之德将以视天下之内理叙人伦之大端宜于家
邦厚示风化矧九庙在上笾豆是荐三揖在下彝章具陈
得不敬(诏令/作庀)乃袆褕称兹典礼俾承光于轩耀式正位

于坤仪淑妃何氏明配圆灵德符厚载圭璋特达鸾凤
萎葳同辇必辞脱簪能谏四德克备六宫是推述壸职
以弥勤焕彤史而斯美况惟 元子
既登储贰顺考古道
雅协徽章受贞吉辰藏于盛典咨尔克持妇政以率内
和齐庄是仪用谐静德明章之道允在兹乎
  (第 4a 页)
闻奏听进止其武
官折冲以下并赏借绯紫任量功便处分讫闻奏其有
文武奇才隐在林薮宜加辟命量事奖擢于戏咨尔
等敬听朕命谨恭祗敬以见师傅端庄简肃以莅众
官慈恤惠爱以养百姓忠恕哀敬以折庶狱色不可犯
以临军政犯而必 (第 6b 页)
   同前          杨归俗
备豫不虞古之善教防萌是禁今也难易惟彼边邑赖
斯良宰行化使尊其五教务穑不夺其三时属夏麦已
熟秋成未几丁壮悯焉望岁农父期于有年甸人未进
于绛君郑师何伤于周野岂谓东夷有事南蛮是袭𤇺
火惊候于甘泉虏骑振威于沙塞固当因兹料敌无乃
启戎纵彼所取肆其所穫则愚夫毋渴于侥求空思寇

盗田畯独嗟于苟得欲罢耕耘诚百里之良(一作/长)谋岂
一同之紊政况虑深知远而智在穷微虽为郡长之让
难听士师之罚
   同前           元子

法不可易政贵有恒利物虽在于随时出令必资于长
久逖矣远邑滨诸蛮夷蔑其蜗角之兵无能猾夏不虞
蜂聚之众 (第 7b 页)
   中书门下请上尊号第一表 于 邵(建中/元年)
臣炎等言臣闻自古帝王配天受命必建徽号傅之无
穷号者功之表也三五以降皆约所著之功以彰厥德
则牺农轩顼之号或质胜文而文胜质悉以一时盛烈
而崇号焉伏惟皇帝陛下缵戎立极绍庭应运居域中
之大为天下之君圣敬日跻孝理时乂放珍禽奇兽为
异方远物略嘉禾美瑞俾良史不书洪惟成汤一德率
先老氏三宝舞干是务和戎是利惟贤是登惟恶是去

虽夏后卑宫菲食汉文帷囊弋绨与我比崇彼实惭德
今园陵永閟升祔云毕孝思罔极达于神明克禋克祀
卜时撰吉载命 元子
光启储君礼无不备道无不洽而
鸿名未扬典故犹缺将何以告清庙谒圣祖对越神祗
昭格上下伏乞许臣等上尊号以备 …… (第 2a 页)
   第三表
臣炎等言臣等考古训酌群言建大中之道陈徽号之
请累表上闻皆抑而未许跼天悚迫屏营失图臣固以
此请者方欲协万国之欢系一人之本盖非私于主而
专于已实以荷大赉法上玄遵王之路也伏惟皇帝陛

下以唐尧四德光宅天下以周文直行陟降庭止应乾
立极迨乎踰年又奉今月甲寅诏将有事于郊庙越翼
日乙卯复下有司命 元子
以主器荐圭置币尊祖配严
属车将迈明号未布瞻望霄极遐哉邈乎至乃陈一王
之仪合百神之礼祝告史载则谓之何臣 (第 4a 页)
   为益州刺史贺赦表(中宗/)  闾丘均
臣某言臣伏奉二月二十二日制书大赦天下恭惟大
赉踊跃无地臣闻德至于天祯符幽感业齐于圣神物
昭光伏惟应天皇帝陛下纂复睿谟祗定天保英茂开
聪圣之体文章焕皇王之列(一作/烈)(疑作/天)禄锡胤卜食

延休顺天翊圣皇后垂耀轩辕命兆沙麓明章教训以
致其功阴祗助宣于阳灵坤德承顺于乾道是故贶流
椒掖庆发瑶筵祥裔五灵(一作祥/矞五云)绛丹黄而振色祎䄖
六服合黼藻而融文皇欢载纡滂泽时降洗涤逋秽洽
润资生(阙/)(阙/)死之愆荣加命妇之爵凡在区宇孰不
载欣臣忝贰方岳化理蔑闻参一物而沾恩齿同列以
称庆无任下情蹈舞之至云云
   贺广德二年大赦表(代宗/)   元 结

臣某言臣伏奉某月日赦某月日宣示百姓讫伏惟皇
帝陛下以慈惠驭兆庶以谦让化天下凡所赦宥皆允
人望凡所敦劝 (第 3a 页)
堂奉表以闻臣所让人具如别状臣某诚惶诚恐顿首
顿首死罪死罪谨言
   让容州表         元 结(集无/)
臣结言臣伏奉今月二十二日敕授臣使持节都督容
州诸军事守容州刺史中丞充本管经略守捉使四月
十六日敕到 (第 8a 页)
   辞官归滑州表      李 邕(开元/中)

臣邕言臣素无艺能积负讪谤众多之口自可销金怨
雠之心每堪殒首伏惟陛下至明大圣察之纤微盛德
在人洗之瑕秽山川纳者不择薰莸天地覆之是沾雨
露且久荷惠渥大抵官荣今臣蒙国恩私及驱(疑作/躯)
事出涯分之外恩加父母之深已逝之魂复归朽质既
安之地尚忝高班虽欲杀身未能报主弥惭持禄有以
保名但秋燕将辞必徘徊于大厦老马虽去终顾步于
华轩况臣今兹六十有七光阴荏苒行止(一作/上下)欹危就

木之时不知几日悬车之岁仅有三年即以今日归州
不任违远涕恋之极谨奉表以闻
   为董江夏乞退表(萧宗/)    元 结
臣某言月日敕赐某官某乙至赐臣制书示臣云云者
臣伏见诏旨感深惊惧臣岂草木不知天心顷者潼关
失守皇舆不安 (第 10b 页)
逆毒甚禄山狡算猖狂抑又有次光弼守河阳以
挫其势朝恩镇陜服以制其侵陵竟未能覆其巢穴属
陛下绍兴皇极乂命 元子
为帅俾怀恩为副以讨之复
能枭夷巨逆抵定东夏始自先圣与二凶相持无帅则
无功有帅则有克士庶之所深知今河北 (第 10a 页)

于尽节是知君以不讳昭其美臣以无隐达其诚固君
臣之大义古今之通道伏惟殿下挺睿研几凝贞毓照
处帝王之 元子
为亿兆之副君当其册命之初天下含
齿戴发童儿牧竖莫不欢忻踊跃抃舞讴歌者以殿下
至德至仁克忠克孝故能上当 (第 6a 页)
缙绅耻
(旧唐书集/本有由字)之夫以匹夫之爱其子者犹求明哲慈惠之
师以教之直谅多闻之友以成之岂天下之 元子(二唐/书作)
(良/)
而可以疾废眊瞆不知书者为之师疏冗散贱不适
用者为之友乎此何足反居上(旧唐书作/不及上古)之甚也近制 (第 10a 页)
   文编序          元 结
天宝十二年 (第 13b 页)
漫叟
以进士获荐名在礼部会有司考校
旧文作文编纳于有司当时叟方年少(集作/少年)在显名迹
切耻时人谄邪以取 (第 13b 页)
进奸乱以致身径欲填陷阱于方
正之路推(他回/反)时人于礼让之庭不能得之故优游于
林壑怏悢(上于亮/下于让)于当世是以所为之文可戒可劝可
安可顺侍郎杨公见文编叹曰以上第污 元子
耳有司 (第 13b 页)
元子
是赖叟少师友仲(集作/中)行公(公时为国/子司业)公闻之 (第 13b 页)
   相国韦公集序

汉庭以贤良文学徵有道之士公孙弘条对第一席其
势鼓行人间取丞相且侯使汉有得人之声伊弘发也
皇唐文物与汉同风故天后朝燕国公说以词标文苑
徵玄宗朝曲江公九龄以道侔伊吕徵德宗朝天水姜
公公辅杜陵韦公执谊河东裴公垍以贤良方正徵宪
宗朝河南元公稹京兆韦公惇以才识兼茂徵陇西牛
公僧儒李公宗闵以能直言极諌徵咸用策甲科(文粹/集作)
(对策/甲)于天下继为有声宰相古今相望落落然如骑星

辰与夫启版筑饭牛者异矣公本名惇举进士登贤良
既仕方更名处厚字德载汉丞相扶阳侯之裔孙后周
逍遥公夐之八代孙右仆射某之 元子
生而聪明绝人
在提孩发言成诗未几能赋受经于先君仆射学文于
伯舅许公孟容及壮通六经旁贯百氏咨天人之际遂 (第 4a 页)
(文粹/作以)推戴玉立冰洁无缁磷迁染之讥以文德
自终岂徒然哉嗣复不佞发迹门馆仪曹台席皆忝前
躅公之 元子
中书舍人璩不幸短命其嗣宪孙(文粹作/子宪)
泣奉文集求鄙词以冠篇首虽观于巨海难挹波涛而
藉用白茅所资 (第 6a 页)
               陶 翰
余闻宥天下不闻理天下故夏台门(疑/)而生自(疑作/白)
官澹而守中不然我群公法家之流惟刑是恤亦何暇
阁挂巾车锵锵乎在此堂矣司直雁门田侯行脩器博
心远地偏于是启郊园之扉主簿天水姜侯词才俊秀
雅志坚直于是传翰林之檄嗟乎城池不越井邑不移
林篁忽深山郁斗起出回塘而入苍翠更指深亭因曲
岸而扪穹嵌忽升绝顶云天极思河山满目菡萏春色

苍茫远空烟间之宫阙九重砌下之亭皋千里临眺之
壮也樽酒既醉舞袖登筵欢洽在斯献酬无算措九州
于乐府移三典于颂章皆我顺尧之心除秦之政所以
偶春服之宴也咸请赋诗
   刘侍御月夜宴会序     元 结
兵兴已来十一年矣获与同人欢醉达旦咏歌取适无
一二焉乙已年(集作/岁)彭城刘源在衡阳逢故人或有在
者日 (第 9a 页)
寅终乙酉论次于序以品藻各冠于篇额如名不副实
才不合道纵压梁窦终无取焉
   箧中集序         元 结
(第 5b 页)
元结
作箧中集或问曰公所集之诗何以订之对曰风
雅不兴几及千岁(集作/年)溺于时者世无人哉呜呼有名
位不显年 (第 5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