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別集類
總集類
   欲誇当代以诬后世不知可尽诬乎今具载二

   书之文于左
  旧唐书文
先天二年十月皇帝讲武于骊山时 元崇
为冯翊太守
车驾幸三百里内合朝觐遣中官 (第 8b 页)
元崇
赴行在上方
猎于渭滨 (第 8b 页)
元崇
至上曰朕久不见卿思有所问卿可
宰相行中行元崇犹后上案辔久之顾曰卿何后元崇
曰臣官疏职卑贱不合参宰相行 (第 8b 页)
上曰可兵部尚书同
中书门下平章事 元崇
不谢上颇讶之至顿上命宰相 (第 8b 页)
元崇
乃跪奏曰臣三奉作弼之诏未即谢者臣以十
事上献有所不行臣不敢奉诏曰卿悉数之朕当量力
而行然定可否 (第 9a 页)
元崇
对曰自垂拱以来朝廷以刑法治
天下臣请政先仁义可乎上曰朕深有望于卿也又曰
圣朝自丧师青海未有牵复之悔臣 …… (第 9a 页)
马邓阎梁交乱东汉万古寒心
国朝为患臣请书诸史册永为商鉴作万代师可乎上
乃潸然良久曰此事可谓剖肌剖骨者 元崇
再拜曰此
诚陛下致仁政之初是臣千载一遇之日敢当辅弼之 …… (第 10a 页)
任天下幸甚又再拜舞蹈称万岁者三从官千万皆出
涕上曰坐卿于燕公下燕公让不敢坐问之说曰 元崇
是先朝旧臣合当首坐 (第 10b 页)
元崇
曰张是紫微宫使臣外宰
相不合首坐上曰可 (第 10b 页)
元崇
遂居坐天下称贤相焉
  新唐书文
帝曰卿宜遂相朕崇知帝大度锐于治乃先设事以坚
帝意即阳不谢帝怪之崇因 (第 10b 页)
  皇祐四年夏蛮酋侬智高寇广南陷十二郡据邕州其
年九月诏以右副使狄公统兵南征号二十万明年正
月己未与贼战于邕之归仁大破之翌日复邕州贼之
馀党遁于铜柱之外二月丁亥班师至桂林诏河中旌
节召还机密时从行将佐文武官凡二百三十一员今
记将军以下姓名于左第一将狄青次王遂孙节贾逵
竹炳时明冯炳武纬霍建中张若水李若纳孙沔第二
将石全彬次孙昂邓守恭夏 元崇
孙宗旦郑纡王纲第 (第 20b 页)
圣人乎仰观俯
察取物及身伏羲其荒矣夫汲请曰必记是楼也实斯
训者翁曰可嘉靖庚寅秋七月庚子记

  马跻 元崇
巽名字解

  学莫善于巽莫不善于伐故增高者卑者也内流者下
者也崒嵂之形抔土不居淊涌之侵涓流难入夫心 (第 23a 页)
臣读孙子曰乱而取之若诸葛亮羊叔子类能进此
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
钟会时人谓之子房
崔浩自比张良 元崇
祖自比韩白
刘湛自比管葛
刘信自比韩信
吴明彻以英雄自许 (第 7b 页)
  申命三十九代天师张嗣成制
朕惟老□度函谷关未始忘于天下留侯从赤松子岂
果弃于人间式启圣人神道设教之门遂任天子为民
请福之寄主其法者代有功焉不远而朝宜新厥命翊 元崇
德正一教主嗣汉三十九代天师太元辅德体仁
应道大真人主领三山符箓掌江南道教知集贤院道 (第 4a 页)
。又幸怀州开元观及阌乡奉仙观。为王公万民所
请。亦亲札二经。以大石对峙立之。一如太清之制。乃诏授
元崇
为虢州刺史。开元十七年夏四月五日。益州大都
督府长史张敬忠奏。大圣祖混元皇帝应现于当管蜀州
新津县兴 (第 07a 页)
圣庑。历子文顺公竹屋于器,孙文淑公谦斋牧,曾孙文惠公 元崇。
至玄孙景质公瑗。 本朝屡徵不就。是生吏议 赠吏判从约。即公五世祖也。高祖讳琇文科司成。曾祖讳昌恭进士 (第 290L 页)
公讳慜字士心号茅轩。姓安氏。本顺兴人。文成公讳裕之十代孙也。文成之后有文顺公于器,文淑公牧,文惠公 元崇,
景质公瑗。世以文学勋业著。高祖琇司成。曾祖昌恭进士。始居咸安。祖 (第 511H 页)
其墙西一区。为安氏之庄。安氏自胜国来。世为畿辅巨室。若文成公晦轩先生,若文顺公于器,文淑公牧,文惠公 元崇,
景质公瑗, 赠判书从约。道学勋烈。胙土锡谥。史不绝书。至判书之孙秉节校尉讳昌恭。与弟监察昌廉。始谢京 (第 150H 页)
顺兴。晦轩先生文成公讳裕倡明正学。配食夫子庙。自是厥后。世有达宦伟望。若文顺公于器,文淑公牧,文惠公 元崇,
景质公瑗著于胜国。入 本朝有参议从约,直提学玖及知归。累传而至讳思孟有隐德。即夫人考也。妣丰川卢氏士 (第 239H 页)
德宽。姓安。顺兴之世也。胜国时有文成公晦轩先生讳裕。首明朱子之学于东方。文顺公于器。文淑公牧。文惠公 元崇。
并嗣世趾美。景质公瑗仕 本朝。奕叶清显。至县监处经始遁于湖之谷城。后承仍家焉。 (第 273H 页)
恭悯庚子五月戊子。克襄于长湍大德山口井里负子原。从先兆也。配化平郡夫人金氏。政丞台铉女。葬同原。子长 元崇
艺文馆大提学顺成君谥文惠。次元衡政堂文学竹城君。亦谥文惠。子孙移贯竹山。季元崙耽津君。子孙移贯耽津。 (第 3L 页)
其在此欤。公讳克谦字圣能。顺兴之安。上祖文成公晦轩先生。倡明绝学。从祀文庙。竹屋于器,谦斋牧,文惠公 元崇,
景质公瑗。皆高丽名臣。判书从约。始仕国朝。参赞玖,赞成知归,典籍玑,思齐堂处顺。名德相承。思齐公株连 (第 125H 页)
道载。次幼。权韵生一女幼。闵 元崇
男堂孝。女适柳广基。李涛男万旭万任。内外子孙多不载。公德器深厚。而自守刚方。官位隆显而愈执谦下。居常 (第 291L 页)
元崇
封顺城君。勉封兴宁君。是二君者。竹城之兄与子也。其勋封亦必以顺以兴。以不忘其祖。此其为文献也。然但曰 (第 422L 页)
号海窝。安氏顺兴人。文成公晦轩先生以道学从祀孔子庙。先生之子曰文贞公于器。孙曰文淑公牧。曾孙曰文惠公 元崇。
玄孙曰景质公 (第 496L 页)
而书之曰。公讳昌廉。安氏顺兴人。晦轩夫子之出也。自是世有佳谥。竹屋讳宇器文顺。谦斋讳牧文淑。文淑生讳 元崇
文惠。文惠生讳瑗景质。是为公曾王父也。王父讳从约吏曹参议 赠吏曹判书。祢讳琇军资监直长。妣河阴奉氏。 …… (第 520L 页)
公讳宅修字守一号亦乐斋。安氏顺兴人。文成公晦轩先生讳裕之后也。世有闻人。文顺公于器,文淑公牧,文惠公 元崇,
景质公瑗,吏曹参议 赠吏曹判书从约。判书生司成琇。司成生昌恭校尉。以贞悯公瑭至亲。己卯遁咸安。校尉之 (第 526H 页)
。滋雨三男道正,道望,道经。权德明一女禹拜善郡守。李祥二男惟白,惟皓。道鸣二男三女。男元禧武科别将, 元崇。
道源一男五女。男元春。道正五男二女。男元禔,元秘,元龟,元培,元白。道望二男一女。男元俊,元杰。道经 (第 487L 页)
。遂以师荐焉。上遣重臣。请行抠衣之礼。师上表固让。上复遣使。敦谕至再三。师不获已受请。上特遣上将军卢 元崇
等两使。就所寓普济寺。备礼封崇。受册讫。遂入大内。亲受师礼。上以广明寺近帝阙。请住焉。申以居顿寺为本 (第 63H 页)
永嘉之风。
鸡林府尹谥文敬公安先生墓志铭(并序)
顺兴安氏。自文成公珦以下多达官。文成之曾孙政堂文学 元崇
生子三人。皆登科。文成族子及第讳硕。隐不仕。谨斋先生之父也。三子登科。而谨斋之子今密直公之三子又登科 (第 162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