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题柯敬仲画(三首/)      (元/)虞 集
苍凉初日出黄落早知秋不遇采芝客宁知丛桂幽
明堂要梁栋大匠取脩直郁屈崖石间秋风动萧瑟
潇洒一枝新惟堪埽净尘白云在窗户留作老僧邻
  题丹丘画         (元/)陈 旅
金章博士 丹丘子
家住江南落木洲种得琅玕长百尺
看渠檐外拂高秋
  题柯学士画竹       (元/)陈 基 (第 13a 页)
   寻山僧不遇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安州般若寺水阁纳凉喜遇薛员外
   寻高凤石门山中 元丹丘
   
游南阳清泠泉
   挂席江上待月有怀
   登单父陶少府半月台
   登太白峰 …… (第 6b 页)
 山阴县西楼
  李白
   侍从宜春苑奉诏赋龙池柳色初青听新莺百
    啭歌
   西岳云台歌送 丹丘子
   
送羽林陶将军
   同王昌龄送族弟襄归桂阳 (第 17a 页)
  (记玄都在北海去岸三十六万里上有太玄都仙/伯真公所治 师氏注元逸人隐道士也卢注李)
  (白与 元丹丘/
游疑即此人)
故人昔隐东蒙峰巳佩含景(音/影)苍精龙故人今居子午 (第 44a 页)
江霍山/在衡阳)
 (朱鹤龄曰昔游诗当与七古忆昔行互證昔游者纪/游王屋山与东蒙山之事华盖君犹太白集之 丹丘)
 (子
盖开元天宝问道士隐于王屋者不必求华盖所/在以实之也诗云深求洞宫脚洞宫即忆昔行所云)
 (北寻小有洞也 (第 55a 页)
羽盖来瀛洲乾坤不老青山色日月万古无停辀君且
为我挽回六龙辔我亦为君倒却黄河流终朝汗漫游
八极乘风更觅 元丹丘
  和渊明饮酒九首 (第 21a 页)
  古月一篇为裕之赋
古月天不收敌君三万秋天孙弄明镜光涌云间流忆
昔放逐江南州金陵女儿歌棹讴草裹乌纱巾散著紫

绮裘酒酣把玉笛直欲扪参历井骑斗牛醉中呼儿摇
双舟吾欲乘流下石头起来茫茫视八极万里只有
丹丘丹丘子
游人间风尘何为复往还玉华山人近招
我九日朝帝苍梧山
  西归
扰扰王城足是非不堪多病决然归只因有口谈 (第 11a 页)
    江上吟

    侍从宜春苑奉诏赋龙池柳色初青听新莺
    百啭歌
    西岳云台歌送 丹丘子
    
梁园吟
    鸣皋歌送岑徵君
    横江词
    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
    秋浦歌 …… (第 6a 页)
   宿巫山下
    金陵白杨十字巷
    谢公亭
    夜泊牛渚怀古
    寻高凤石门山中 元丹丘
    
月下独酌
    春归终南山松龛旧隐
    寻山僧不遇作 …… (第 17b 页)
    荆州贼平临洞庭言怀作
    江南春怀
    听蜀僧浚弹琴
    初出金门寻王侍御不遇咏壁上鹦鹉
    观 元丹丘
坐巫山屏风
    见野草中有曰白头翁者
    流夜郎题葵叶 (第 19b 页)
  歌

  西岳云台歌送 丹丘子
  梁园吟
  鸣皋歌送岑徵君
  横江词
  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
  秋浦歌
  当涂赵炎少府粉图 (第 1b 页)
  谢公亭

  夜泊牛渚怀古
  寻高凤石门山中 元丹丘
  月下独酌
  春归终南山松龛旧隐
  寻山僧不遇作
  待酒不至
  独酌
  友人会宿 …… (第 2a 页)
  江南春怀

  听蜀僧浚弹琴
  初出金门寻王侍御不遇咏壁上鹦鹉
  观 元丹丘
坐巫山屏风
  见野草中有曰白头翁者
  流夜郎题葵叶
  莹禅师房观山海图
  白鹭鸶
  咏桂 (第 4a 页)
之容终日无怠陈暄与兄)
(子秀书郑康成一饮三百杯吾不以为多岑夫子即集/中所称岑徵君是丹丘生即集中所称 元丹丘
是皆太)
(白好友也鲍照诗为君歌一曲礼记倾耳听之不可得/而闻也何晏论语注馔饮食也左思吴都赋矜其宴居) (第 20b 页)
(以荣覆弟恩义之显亦韡韡/然 泾音京嘶音西棣音弟)
  西岳云台歌送 丹丘子(尔雅华山为西岳在今陕/西西安府华阴县南十里)
  (高数千仞石壁层叠有如削成上有芙蓉落雁玉/女三峰又有八卦池太乙池白莲池菖蒲池二十)
  (八宿池细辛坪玉女洗头盆老君洞仙棋台苍龙/岭日月崖仙掌岩诸胜所谓云台者乃其东北之)
  (峰也两巘竞高四面悬绝崔嵬独秀有若台形下/有穴昔有人入此穴出东方山而行云经黄河底)
  (闻上有流/水之声)
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黄河万里触山动
盘涡毂(一作/谷)转秦地雷荣光休气纷五彩千年一清圣 (第 10b 页)
人在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流射东海(一作箭流射/东海萧本作)
(喷箭射/东海)三峰却立如欲(许本/作玉)摧翠崖丹谷高掌开白帝
金精运元气石作莲花云作台云台阁道连窈冥(一作/人不)
(到/)中有不死丹丘生明星玉女备洒扫麻姑搔背指爪
轻我皇手把天地户 丹丘
谈天与天语九重出入生光
辉东求(萧本/作来)蓬莱复西归玉浆傥惠(萧本/作或)故人饮骑二
茅龙上天飞( …… (第 11a 页)
先持一与酒家妪得而骑/之乃龙也上华阴山常于山上太呼言子先酒家母在)
(此云音涡音/窝擘 劈)
   元丹丘
(第 13a 页)
元丹丘
(一作/好)神仙朝饮颍川(一作/水)之清流暮还嵩岑
之紫烟三十六峰常周旋长周旋蹑星虹身骑飞龙耳
(第 13a 页)
皆以刀笔自随也洞天福地记/赤城洞周围三百里名上玉清平之天在台州唐兴县)
(详见七/卷注)
  颍阳别 元丹丘
之淮阳(旧唐书载初元年析河南/伊阙嵩阳三县置武临县)
  (开元十五年改为颍阳𨽻河南/府淮阳郡即陈 (第 11b 页)
(西极之山曰阊阖之门高诱注阊大也阖/闭也大聚万物而闭之故曰阊阖之门)
  以诗代书荅 元丹丘
青鸟(一作/乌)海上来今朝发何处口衔云锦字(一作/书)与我
忽飞去鸟去凌紫烟书留绮匆前开缄方(一作 …… (第 9a 页)
黾郭璞注耿)
(黾也似青蛙大腹一名土鸭金罍酒器/也见七卷注 邳音批圯音夷黾音猛)
  詶岑勋见寻就 元丹丘
对酒相待以诗见招(世传/颜鲁)
  (公所书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碑乃天宝十一载/所建其文为南阳岑勋所撰 (第 14a 页)
疑即此人 勋古勋)

  (字/)
黄鹤东南来寄书写心曲倚松开其缄忆我肠断续不
以千里遥命驾来相招中逢 元丹丘
登岭晏碧霄对酒
忽思我长啸临清飙蹇余未相知茫茫绿云垂俄然素
书及解此长渴饥策马望山月途穷造阶墀喜兹一 (第 14b 页)
库全书
 李太白集注卷二十三
            钱塘 王𤦺 撰
 古近体诗共四十七首
  与 元丹丘
(一作/仙)城寺谈玄作
茫茫大梦中惟我独先觉腾转风火来假合作容貌灭
除昏疑尽领略入精要澄虑观此身因 …… (第 1a 页)
谓佛释成时曰/李白诗云朗悟前后际始知金仙妙束文人如稻麻竹)
(苇吐不出/此十字)
  寻高凤石门山中 元丹丘

寻幽无前期乘兴不觉远苍崖渺难涉白日忽欲晚未
穷三四山已历千万转寂寂闻猿愁行行见云收高松
来好月空谷宜 (第 1b 页)
清秋溪深古雪在石断寒泉流峰峦秀
中天登眺不可尽 丹丘
遥相呼顾我忽而哂遂造穷谷
间始知静者閒留欢达永夜清晓方言还(中天半天也/穷谷深谷也)
(永夜长/夜也 (第 2a 页)
临/至时常有双凫从南飞来因伏伺见凫举罗但得一双)
(舄耳使尚方识视四年/中所赐尚书官属履也)
  观 元丹丘
坐巫山屏风
昔游三峡见巫山见画巫山宛相似疑是天边十二峰 (第 34a 页)
乙授飞龟颜延年诗山明望松雪金液仙家上药详十)
(三卷注楚辞若王侨之乘/云兮载赤霄而游太清)
  题 元丹丘
山居
故人栖东山自爱丘壑美青春卧空林白日犹不起松
风清襟袖石潭洗心耳羡君无纷喧高枕碧霞里
  题 (第 2a 页)
元丹丘
颍阳山居(并序林唐河南府有颍阳县/本武 县载初元年析河南)
  (伊阙嵩阳置开元/十五年更名颍阳) (第 2a 页)
  丹丘
家于颍阳新卜别业其地北倚马岭连峰嵩丘 …… (第 2a 页)
  题嵩山逸人 元丹丘
山居(并序/)
 白久在庐霍元公近游嵩山故交深情出处无间岩
 信频及许为主人欣然适会本意当冀长往不返 …… (第 6a 页)
 (霍山在今江南庐州界内嵩山在今河南登封/洛阳巩密四县界内详见前注 岩古岩字)
家本紫云山道风未沦落沉(缪本/作况)怀 丹丘
志冲赏归寂
寞朅来游闽荒扪涉穷禹凿夤缘汎潮海偃蹇陟庐霍
凭雷蹑天匆弄景憩霞阁且欣登眺美颇惬隐沦诺三 …… (第 6a 页)
(镇雅俗楚辞仍羽人于 丹丘
兮留不死之旧乡朅来详/见十三卷注闽今福建地在唐时为建州福州泉州漳)
(州汀州五郡之地东瓯与闽地相连接 (第 7a 页)
  城山序
吾与霞子元丹烟子元演气激道合结神仙交殊身同
心誓老云海不可夺也历行天下周求名山入神农之

故乡得胡公之精术(文苑英华作字之元丹疑即 元丹/丘
也盖名与字 稍殊耳上安州)
(裴长史书曰故交元丹亲接斯议是其结纳固巳久矣/元演约是其弟胡公即紫阳先 (第 31a 页)
阳府详七卷注宴坐静坐也)
(见二十三卷注埤雅雁行斜步侧身故/庄子谓士成绮雁行避影而问老子)天宝初威仪
丹丘
道门龙凤厚礼致屈传箓于嵩山东京大唐(缺二/字)
宫三请固辞偃卧未几而诏书下责不得已而行入宫 …… (第 29a 页)
 乎(周易含弘光大品物咸亨正义云包含以厚光著/甚大也后汉书刘陶为人居简不修小节梁昭明)
(太子锦带书丛谈发流水之源笔阵引崩云之势史记/齐人颂曰谈天衍雕龙奭裴骃注刘向别录曰驺衍之)

(所言五德终始天地广大书言天事故曰谈天驺奭修/衍之术文饰之若雕镂龙文故曰雕龙左思吴都赋赤)
(须蝉蜕而附丽刘渊林注言/此人升仙如蝉之脱壳也)有乡僧贞倩雅仗才气请
予为铭予与紫阳神交饱飧素论十得其九弟子 元丹
等咸思鸾凤之羽仪想珠玉之云气洒扫松月载扬
仙风篆石颂德与兹山不朽其词曰
贤哉仙士六十而化光光紫阳善与 …… (第 30b 页)
阳先生塔铭李白)
(撰在废光化县今不知存否此本从道藏刘大彬茅山/志中录出虽有缺文然与集中所称紫阳先生 元丹丘)
(
僧倩公仙城山飧霞楼等句多所取證且其文系/太白真作铭词元奥可喜宋氏弃之不收固矣)
 右一篇见刘大彬茅山 (第 31a 页)
五寸以夏
至之日立八尺之表其景与土圭等谓之地中今颍川
阳城是也箕山上有许由墓卢岩有卢鸿一宅蔡经鲍
元丹丘
田游岩李筌孟郊李渤皆有栖隐处阳城启
母石少姨庙皆夏王陈迹颍水径大熊山右石淙径小
熊山左唐武后曾建三阳 (第 12a 页)
 上云乐亦曰洛滨曲 武溪深行(一曰武/陵深行) 招隐(夲/楚)
(辞汉淮南王安小山所作言山中不可久留或言即安/所作也后人改为五言若晋左思杖策招隐数篇是也)
(晋王康琚又作反招隐旧说淮南书有/小山亦有大山亦犹诗有小雅有大雅) 反招隐 四
皓 萧史曲 方诸曲 王乔歌  元丹丘
歌 紫溪
翁歌(序云紫溪翁过甪里先/生举酒相属醉而歌) 渔父 归去来引
   梵竺四曲
舍利弗 法寿 (第 36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