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若彼忘味兴叹于宣尼观风见称 于季子
则知乐之为
用也不独逞烦手欢俚耳正心术而导淳源非听其铿
锵而已
   第二(同前/韵)        (第 10a 页)
   张易之

   张昌宗
   薛曜
   杨敬述
    于季子(共一卷/)
   乔知之
   乔侃
   乔备(共一卷/)
   刘希夷(一卷/) (第 24b 页)
光之父曰吴王诸樊诸樊弟三人次曰馀祭次曰夷昧
次曰季子札诸樊知季子札贤而不立太子以次传三
弟欲卒致国 于季子
札诸樊既死传馀祭馀祭死传夷 …… (第 2a 页)
昧夷昧死当传 季子
(第 2b 页)
季子
札逃不肯立吴人乃立夷
昧之子僚为王公子光曰使以兄弟次邪 (第 2b 页)
季子
当立必
以子乎则光真适嗣当立故常阴养谋臣以求立光既
得专诸善客待之九年而楚平王死春吴王僚欲因楚
丧使 …… (第 2b 页)
晋以观诸侯之变楚发兵绝吴将盖馀属庸路吴
兵不得还于是公子光谓专诸曰此时不可失不求何
获且光真王嗣当立 季子
虽来不吾废也专诸曰王僚 (第 2b 页)
  喻诐(耿定向/)

经初机乍解侈谭要𦕈里中宋人之矜穫麦也躬行醇
德言述孔教方叔子之籍承世业也不省微言斥为异
教西吴母之诧青衿也诵法孔孟晚羡禅宗东吴生游
而猖狂也离形归寂漫曰上乘朱堪舆之卜宅兆也颛
蒙未启自负得悟王学究之谈地理也身堕欲境浮慕
玄旨万庠士之手披传习录也色厉内荏抗颜师人某
之见易 于季子
(经/) 传里中宋人者微而骤饶方叔
子则富厚累世矣宋人一岁穫麦数十斛偶侍叔子饮 …… (第 3b 页)
(传/七)  季子
自幼失明而性挑达先中宪令就傅傅初
以威严临之 (第 5b 页)
季子
敬惮而肃然雅饬坐立如礼傅内故
多欲倏有远方人至服贵阳袜者傅见而垂涎之攘臂
争取焉 (第 5b 页)
季子
忽大噱曰嘻师乎师乎如是人尔后即数
施夏楚勿率也(传/八)
  盲喻(耿定向/)
昔有孺子自襁褓盲者随 (第 5b 页)
故事一遇郭相国恐腕落于鹿腊
也财视其所守是故管宁锄地捐金艳称宇内即吴之
先贤被裘公甘负薪苦作不拾路遗 于季子
矣浒墅去
延陵咫尺王不闻古人风乎乃晏然宝此叆叇非必天
倪如介何诸子抵掌曰张子不言言必可讽张子归姑
(第 3a 页)
忘味兴叹于宣尼观风见称 于季子
则知乐之为用也
不独逞烦手欢俚耳正心术而导淳源非听其铿锵而

  乐理心赋(以易直子谅油/然而生为 (第 11a 页)
果尔若其精绝殆似芥子之纳须弥固不可思
议也却往古玉道冠一丹成可簪而就鹤背也二诗各
书一扇其湖䌷土布比 于季子
之缟又竹一帧元顾定
之笔及诸隽诗少助高斋寓目不一
  又
子与书来云与足下间一相过从犹未得沈酣如竹林 (第 10a 页)
 长孙正隐 近体诗二首
  李适   古体诗一首近体诗八首
  许景先  古体诗一首近体诗一首
   于季子  
近体诗一首
  刘允济  近体诗一首 (第 5a 页)
  襄二十九年吴子使札来聘吴无君无大夫此何以有
君有大夫(何氏曰据向之会称国)贤季子也何贤乎季子(据聘不足贤而
使贤有君有大夫荆人来䀻是也)
让国也其让国奈何谒也馀祭也夷
昧也与季子同毋者四(与并也并季子四人)季子弱而才兄弟皆
爱之同欲立之以为君谒曰今若是迮而与季子国(迮起
也仓卒意)
季子犹不受也请无与子而与弟弟兄迭为君(迭犹
更也)
而致国乎季子皆曰诺故诸为君者皆轻死为勇饮
食必祝(祝因祭祝也论语曰虽疏食菜羹爪祭是也)曰天苟有吴国(犹曰天诚欲有

吴国当与贤弟)
尚速有悔于予身(尚犹努力速疾也悔咎予我也欲急致国 于季子
意)
谒也死馀祭也立(故迭为君)馀祭也死夷昧也立夷昧也死
则国宜之 (第 42a 页)
季子
者也 (第 42a 页)
季子
使而亡焉僚者长庶也即之
(缘兄弟相继而即位所以不书僚篡者缘 (第 42a 页)
季子
之心恶以已之是扬兄之非故为之讳所以起至而君之) (第 42a 页)

使而反至而君之尔(不为让国者僚已得国无所让)阖庐曰先君之
所以不与子国而与弟者凡为 (第 42a 页)
季子
故也将从先君之
命与则国宜之 (第 42a 页)
季子
者也如不从先君之命与则我宜
立者也僚恶得为君乎于是使专诸刺僚(阖庐谒之长子光专诸膳 …… (第 42a 页)
宰僚耆炙鱼因进鱼而刺之)而致国乎 季子
(第 42b 页)
季子
不受曰尔弑吾君
吾受尔国是吾与尔为篡也尔杀吾兄吾又杀尔是父
子兄弟相杀终身无已也(兄弟相杀者谓阖庐为 (第 42b 页)
季子
杀僚)去之延陵
(延陵吴下邑礼公子无去国之义故不越竟)终身不入吴国(不入吴朝既不忍讨阖庐义不
可留事
(第 42b 页)
)故君子以其不受为义以其不杀为仁(故大其能去以其不
以贫贱苟止故推二事与之)
季子
则吴何以有君有大夫(据其本不贤其
君)
(第 42b 页)
季子
为臣则宜有君者也(方 (第 42b 页)
季子
贤许使有臣有大夫故宜有君)
者何吴季子之名也春秋贤者不名此何以名许夷狄 …… (第 42b 页)
者不壹而足也(故降字而名) 季子
者所贤也曷为不足乎 (第 43a 页)

许人臣者必使臣许人子者必使子也(缘臣子尊荣莫不欲与君
父共之字
(第 43a 页)
季子
则远其君夷狄常例离君父辞故不足以隆父子之亲厚君臣之义季于让在杀僚后豫于此
贤之者移讳于阖庐不可以见让 (第 43a 页)
  蜀士
唐睿宗问蜀士于苏颋对曰李白文章赵蕤术数宋
英宗问蜀士于欧阳修对曰文行苏洵经术黎醇二
事何其相类
  蜀诗人
唐时蜀之诗人陈子昂 于季子
闾丘均李白阮咸雍 (第 22b 页)
  长孙贞隐 高绍 郎馀令

  陈嘉言 周彦晖 高峤
  周思钧 刘友贤  于季子
  
东方虬 骆宾王 卢照邻
  王勃 杨烱 田游岩
 第八卷
  陈子昂 邵大震 李日知
  李景伯 刘 (第 6a 页)
 徐皓   长孙贞隐 高绍   郎馀令
  陈嘉言  

周彦辉  高峤   周思钧
  刘友贤   于季子  
东方虬  骆宾王
  卢照邻  王勃(勔勮/) 杨烱   田游岩 …… (第 1a 页)
   刘友贤
晦日林亭云春来日渐赊琴酒逐年华欲向文通径先
游武子家池碧新流满岩红落照斜兴阑情未极步步
惜风花
已上并高氏林亭之客外陈子昂张钖王勔解琬各载
其门    于季子
咏汉高祖云百战方夷项三章且代秦功归萧相国气 (第 10a 页)
尽戚夫人
咏云诗云瑞云千里映祥辉四望新随风乱鸟足汎水
结鱼鳞布叶疑临夏开花讵待春愿得承嘉景无令掩
桂轮 季子
登咸亨进士第
   东方虬
咏春雪云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不知园里树若个
是真梅 (第 10b 页)
   计氏思子亭记
计孺子准字念祖吾友甫草之冢子也年十五补吴江
诸生及期而殇甫草哭之恸遂集士大夫诔之既又为
之谥既又刻其遗文逾四载甫草来言曰吾思孺子甚

吾将构亭所居之旁以思子命名子盍为我记之予遂
正告之曰昔子夏之丧明此过乎情者也延陵季子之
三号而行此不及乎情者也夫二者皆非也惟世之甚
昵其子者往往牵于骨肉之私而不知裁之以礼是以
过情者多而不及情者寡圣人恻然忧之则宁 于季子
有取焉此无他凡以训天下之人父人母使皆知有礼
以为之节也今者孺子之殁其历岁月也固久且远矣
而甫草犹眷焉 (第 12a 页)
   武周夏日游石淙诗石刻跋(癸卯)
武后以久视元年夏行幸嵩山赋石淙诗并序太子及
群臣和者共十有六人皆七言四韵薛曜正书刊于平
乐涧之北崖十六人者皇太子显相王旦梁王三思内
史狄仁杰奉宸令张易之麟台监张昌宗鸾台侍郎李

峤凤阁侍郎苏味道夏官侍郎姚元崇给事中阎朝隐
凤阁舍人崔融奉宸大夫薛曜守给事中徐彦伯右玉
钤卫郎将杨敬述司封 员外于季子
通事舍人沈佺期
也朱竹垞于康熙己卯跋此谓漫漶者仅三字惟张易
之昌宗姓名为人击去然犹可辨识今年乾隆癸卯 (第 9b 页)
之父曰吴王诸樊诸樊弟三人次曰)
(馀祭次曰夷昧次曰季子札诸樊知季子札贤而不立/太子以次传三弟欲卒致国 于季子
札诸樊既死传馀)
(祭馀祭死传夷昧夷昧死当传 (第 6a 页)
季子
札札逃不肯立吴/人立夷昧之子僚为王公子光曰使以兄弟次耶 (第 6a 页)
季子)
(
当立必以子乎则光真适嗣故尝阴养谋臣以求之既/得专设诸善客待之及楚平王死吴王僚使其二弟将)
(兵围楚之 (第 6a 页)
  郑樵

荆楚岁时记山臊恶鬼犯人则病恶爆竹之声李彤云
元日爆竹于庭辟山臊恶鬼今人除夕以竹著人烧爆
于庭中儿童当街烧爆相望戏呼达旦谓之烧火爆张
丞相浚为帅日除夕莆人郑樵客郡中与观火爆丞相
命赋诗给竿字为韵樵口占云驹隙光阴岁巳残千门
竹爆共团栾烧成焰焰丹砂块碎尽琅琅碧玉竿唤转
韶光新景燠辟除恶魅旧时寒主人从此占佳瑞再入
为霖洒旱乾(闽书/)

芗林山有芗林寺流泉环绕宋郑厚与弟樵读书其处
有修史堂幻住庵通游宴寂二阁樵诗有泉声漱玉开
心孔山色挼蓝熨眼花之句陈正献修史堂诗流水三
间屋明公半席分帝尝招此老天未丧斯文人去留青
竹山空锁白云升堂时想像金石恍然闻(闽书/)
本朝绝句有夹漈咏汉高祖五言乃 唐于季子
诗又荆
公绝句咏叔孙通亦见宋景文公集(困学/纪闻)
  陈刚中 (第 70a 页)
   贺吴竹所授本邑教谕启
伏以花县比子男之国有序有庠木铎振父母之邦善
教善谕劄颁药薇之省誉驰芹□之滨位虽淹于三年

欢已腾于万口恭惟儒林先觉侯泮名流华胄遥遥世
不乏 于季子
竹香细细日何可无此君推经笥之素充
羡笔锋之最锐圆文媲陈君举读之若盘走珠讲篇肖
陆象山闻者将汗流雨众瞠 (第 5b 页)
  (附刘祎之奉和 梦梓光青陛秾桃霭紫宫德优宸念远礼备国姻崇万户声明发三条骑吹通香轮送
重景䌽旆引仙虹 附任奉古奉和 帝子升青陛王姬降紫宸星光移
杂佩月彩荐重轮龙旌翻地杪凤管飏天滨槐阴浮浅濑葆吹翼轻尘
附裴守真奉和 瑜佩升青殿浓华降紫微还如桃李发更似凤凰飞金屋真离象瑶台起婺徽䌽缨纷
碧坐缋羽泛褕衣极一时绚藻之致)


   于季子(咸亨中登进士第见纪事)
  七言律诗 (第 13b 页)

其有得于斯矣乎不然何其温醇雅正各极其趣之妙
也师泰昔在成均尝与公之伯子监察御史国犀同业
既又辱交 于季子
治书侍御史国凤而治书寔受诏经
略江南师泰亦以户部尚书权漕闽海朝夕幸得从事
间出公集俾为之序顾惟荒陋何 (第 9a 页)
  唐虞禅夏后殷周继春秋兼帝王之道可以子则子可
以贤则贤然与子者必先于立嫡与贤者则在于得人
苟合其道虽百世传子春秋不以为私苟有其德虽受
人之天下春秋不以为泰贵于得宜而已王僚之弑由

季札之让也初吴寿梦有四子长曰诸樊次曰馀祭次
曰夷末次曰季札寿梦贤季札欲立以为嗣札辞不可
后立诸樊诸樊既除丧则致国 于季子
(第 1b 页)
季子
又辞而去
之诸樊乃舍其子以立弟约以次传必及 (第 1b 页)
季子
故诸樊
卒而馀祭立馀祭卒而夷末立夷末卒 (第 1b 页)
季子
终不受命
辞位以逃立夷末之子僚僚既立诸樊之子光曰先君
所以不与子国而与弟者凡为 (第 1b 页)
季子
尔将从先君之命 (第 1b 页)
季子
宜有国也如不从先君之命则我宜立僚乌得 …… (第 1b 页)
为君于是使专诸刺僚 季子
始而父立之于次为幼辞
而不立是盖以天伦为重未为过也及夷末卒而复立 (第 2a 页)
季子
则父兄之情亦至矣群公子之贤不肖亦明矣以 (第 2a 页)
季子
之贤嗣位君吴以成父兄之志以靖国家之难乃
为合于时中尔既不能取法季历之兴周以安吴乃附
子臧之末节以乱国 (第 2a 页)
斯为过矣至于王僚见弑讨贼之
季子
尤所当先乃曰苟先君无废祀民人无废主社
稷有奉国家无倾乃吾之愿也吾谁敢怨哀死事生以 …… (第 2a 页)
待天命非我生乱立者从之此乱臣贼子无君父之言
也岂可出 于季子
之口哉观光将弑谓专诸曰事若克 (第 2b 页)
季子
虽归不吾废之语则 (第 2b 页)
季子
为国轻重亦可见矣 (第 2b 页)

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欤子曰可谓其臣矣弑父
与君亦不从也今 (第 2b 页)
季子
而曰立者从之曾由求之不若
又何敢望其如孔子之沐浴请讨以正邦刑哉然则变
父兄相让之风为君臣相弑之祸斯实 (第 2b 页)
季子
之罪也虽
不与乎弑有以成其弑矣原其初不过守匹夫之末节 …… (第 2b 页)
失君子之时中尔先儒谓春秋书国以弑者当国之大
臣之罪也吴之大臣舍 季子
将谁归乎夫子之意盖罪 (第 3a 页)

也读者不可不知

  辩

  义田辩

  顷见友人洪君实书范文正公义田记后谓再嫁者滥
有三十千之 (第 3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