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沈约论(明方孝孺/)
为非常逆理之事者其身虽周旋俯仰于众人之中而
其心常怀惭蒙愧于独居深念之顷方其年壮气盛犹
可以自胜及乎年迈而衰气馁而病所为之事与所负

之人或见于影响或形于梦寐凛乎在前皆其雠敌此
理之自然而岂自外至哉齐侯之彭生吕后之如意司
马子元之贾陵道王凌沈约之 齐和帝
皆是物也而是
物者非果能为祸祟也穿窬之盗多梦牢狱巫觋之流
多睹妖怪彼其心之所虑习之所积有以致之耳 (第 1b 页)
齐和
之天下为梁武帝所夺使其灵则梁武帝当见之矣
何为而但断沈约之舌哉国家之势已归于梁假若沈
约不言其能止乎 (第 1b 页)
不祸梁武而祸约非 齐和帝
能祸约 (第 1b 页)
  王仲宣诔(曹植/)
建安二十二年正月二十四日戊申魏故侍中关内侯
王君卒呜呼哀哉皇穹神察哲人是恃如何灵祗歼我
吉士谁谓不痛早世即冥谁谓不伤华繁中零存亡分
流夭遂同期朝闻夕没先民所思何用诔德表之素旗

何以赠终哀以送之遂作诔曰
猗欤侍中远祖弥芳公高建业佐武伐商爵同齐鲁邦
祀绝亡流裔毕万勋绩惟光晋献赐封于魏之疆天开
之祚末胄称王厥姓斯氏条分叶散世兹芳烈扬声秦
汉会遭阳九炎光中矇世祖拨乱爰建时雍三台树位
履道是钟宠爵之加匪惠惟恭自君二祖为光为龙佥
曰休哉宜翼汉邦或统太尉或掌司空百揆惟叙五典
克从天静人 和皇
教遐通伊君显考奕叶佐时入管机 (第 5b 页)
   王仲宣诔
建安二十二年正月二十四日戊申魏故侍中关内侯
王君卒呜呼哀哉皇穹神察哲人是恃如何灵祗歼我
吉士谁谓不痛早世即冥谁谓不伤华繁中零存亡分
流夭遂同期朝闻夕没先民所思何用诔德表之素旗
何以赠终哀以送之遂作诔曰
猗欤侍中远祖弥芳公高建业佐武伐商爵同齐鲁邦

祀绝亡流裔毕万勋绩惟光晋献赐封于魏之疆夭开
之祚末胄称王厥姓斯氏条分叶散世滋芳烈扬声秦
汉会遭阳九炎光中曚世祖拨乱爰建时雍三台树位
履道是钟宠爵之加匪惠惟恭自君二祖为光为龙佥
曰休哉宜翼汉邦或统太尉或掌司空百揆惟叙五典
克从天静人 和皇
教遐通伊君显考奕叶佐时入管机
密朝政以治出临朔代庶绩咸熙君以淑懿继此洪基
既有令德材技广宣强记洽闻幽 (第 121b 页)
    (天兽赍书与颖胄以疑山阳山阳果疑不上/颖胄乃斩天兽山阳信之将数十人驰入颖)
    (胄伏甲斩之送首高祖仍以 南康王
尊号之/议来告且曰时月未利当须来年遽便进兵)
    (恐非庙算高祖答之发/襄阳颖胄领兵会于军)
(第 114a 页)
读者
策试上过高第即便擢用使处法职以劝士流(诏报从/纳事竟)
(不施/行)
 梁(齐东昏侯失道萧衍奉 南康王宝融
起兵雍州克/定京邑已 (第 20a 页)
宝融
自立国号曰梁传四世自武帝)
  (至敬帝太平二/年凡五十六年) …… (第 20a 页)
   详立条格令(齐和帝中兴二年/令是年四月受禅)
夫在上化下草偃风从世之浇淳恒由此作自永元失
(永元东/昏年号)书契未纪穷凶极悖焉可胜言既而璇室外
构倾宫内积奇技异服殚所未见上慢下暴淫侈竞驰
国命朝权政移近习贩官鬻爵贿货公行并甲第康衢
渐台广室长袖低昂等和戎之赐(春秋襄十一年魏绛/和诸戎狄晋侯赐以)
(金石/之乐)珍羞百品同伐冰之家愚人因之浸以成俗骄艳

竞爽夸丽相高至乃市井之家貂狐在御工商之子缇
绣是袭日入之次夜分未反昧爽之朝期之清旦圣明
肇运(圣明 和帝宝融
也永/元三年即皇帝位)厉精惟始虽曰缵戎(大雅烝/民篇缵)
(戎祖/考)殆同刱革且淫费之后继以兴师钜桥 (第 21a 页)
鹿台(殷本/纪纣)
(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钜桥之粟)凋罄不一孤忝荷大宠 (和帝
受高/祖大司马)
(都督中外/诸军事)务在澄清思所以仰述皇朝大帛之旨(左传/卫文)
(公为大/帛之冠 (第 21a 页)
   谢人惠云巾方舄二首

燕尾称呼理未便剪裁云叶却天然无心只是青山物
覆顶宜归紫府仙转觉周家新样俗(公自注头/巾起后周)未容陶
令旧名传鹿门佳士勤相赠黑雾玄霜合比肩(公自注/皮袭美)
(赠天随子沙巾诗云掩敛乍/疑裁黑雾轻明浑似带元霜)
(释名巾谨也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巾当自谨修四教也/傅子汉末王公多委王服以幅巾为雅素袁绍崔豹之)
(徒虽为将帅犹著缣巾魏武惜财拟古皮弁裁缣帛以/为[巾*夹][巾*夹]即帢也未有岐荀文若巾之行触树枝成岐因)
(而弗改按成岐盖若燕尾云晋舆服志司马彪曰长冠/盖楚制人间或谓之鹊尾冠非也南史 齐和帝
纪百姓)
(皆著下屋白纱帽而反裙覆顶东昏曰裙应在下今更/在上不祥命断之于是百姓皆反裙向下此服妖也按) (第 23a 页)
  沈约
为非常逆理之事者其身虽周旋俯仰于众人之中
其心常怀惭蒙愧于独居深念之顷方其年壮气盛犹
可以自胜及乎年迈而衰气馁而病所为之事与所负

之人或见于影响或形于梦寐凛乎在前皆其雠敌此
理之自然而岂自外至哉齐侯之彭生吕后之如意司
马子元之贾陵道王凌沈约之 齐和帝
皆是物也而是
物者非果能为祸祟也穿窬之盗多梦牢狱巫觋之流
多睹妖怪彼其心之所虑习之所积有以致之耳 (第 65b 页)
齐和
之天下为梁武帝所夺使其灵则梁武当见之矣何
为而但断沈约之舌哉国家之势已归于梁假若沈约
不言其能止乎不 (第 65b 页)
祸梁武而祸约非 齐和帝
能祸约也 (第 65b 页)
 (梁书本纪曰帝讳衍字叔达小字练儿姓萧氏与齐/同承淮阴令整之后齐明帝崩遗诏以帝为都督雍)
 (州刺史永元三年二月帝发襄阳十二月斩东昏 南/康王
即帝位进帝位相国总百揆封十郡为梁公备)
 (九锡之礼进爵为王齐帝下诏禅位天监元年夏四/月即位于南郊在 (第 1a 页)
 康平引为骠骑司马禅代之事约首发之帝即位约

 久处端揆有志台司而帝终不用尝梦 齐和帝
断其
 舌乃呼道士奏赤章于天称事不由已帝闻数谴责
 之约惧而卒有司请谥文帝曰怀情不尽曰隐故改
 为隐 (第 14b 页)
  方素伯集序(一作/北)
粤自结绳而降渐启文明书契以还代传谟诰(见园/次序)
桐浮磬律既审于后夔(禹贡峄阳孤桐泗滨浮磬虞书/夔命汝典乐声依永律和声)
黄竹白云韵复釐于穆满(穆天子传天子游黄台之丘/猎平泽北风雨雪有冻人天)

(子作黄竹诗三章以哀之又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白云谣曰白云在天山际自出)卯金
当璧并炽才华(金楼子孔子梦礼沛市有赤飙起呼颜/回子夏往观之见赤蛇化为黄金上有)
(文曰卯金刀后高祖起/礼沛云当璧见悬圃序)典午膺图弥耽风藻(蜀志谯周/常书板示)
(文王曰典午忽兮典午者谓司马也/注讔语也张衡东京赋膺箓受图)大同天监益去两
京之遗(梁书武帝改元大同十一年/齐书 和帝宝融
改天监元年)元和景龙犹仍六
季之习(唐纪中宗改元景龙四年/宪宗改元元和十五年)凡兹铅椠(见尺/牍序) (第 20b 页)
    (将图废立而迟疑不决群小言于上/召入华林省同左仆射沈文季赐死)

周德方熙三监迷叛汉历载昌宰臣搆戾皆身膏斧钺
族同烟烬殷鉴上代垂戒后昆徐孝嗣凭藉世资早蒙
殊遇阶缘际会遂登台铉匡翼之诚无闻谄黩之迹屡
著沈文季门世(后缺/)
  和帝(名宝融字智昭明帝第八子/萧衍立在位二年禅于梁)
   举义覃惠教(帝初封 随郡王
改封 (第 11a 页)
南康王
为荆/州刺史永元二年冬长史萧颖胄)
    (奉雍州刺史萧衍举义/讨东昏侯教纂严又教)
吾躬率晋阳剪 …… (第 11a 页)
奋遄加荡扑放斥昏凶卫送外第未亡人不幸骤此百
罹感念存没心焉如割柰何柰何
    南康王
改封宣城王相国令(永元二年冬萧衍/奉王起义称太后)
    (令明年即帝/位是为和帝)
西中郎将南康 (第 16a 页)
宁民未几代还改滁州均徭役时征敛禁奸戢暴民用
和太宗皇帝
巡幸北京所过先遣廷臣察吏治问民
隐治有异效者加升擢焉众皆言公绩最滁人恐失之
诣阙乞留遂升扬州知府掌滁 (第 2a 页)
之典/于百揆百揆时叙又曰慎徽五典五典克从/济曰佥皆翼辅)
(而行也/能顺从)天静人(作民字/五臣本) 和皇
教遐通(下安 (第 28b 页)
和皇王
之/良曰言能使天)
(通也/教远)伊君显考弈叶(作世字/五臣本)佐时(谦为大将军何进/善曰魏志曰粲父 (第 28b 页)
    百三人之中惟王融称王元长不著其名或
    疑其有所私尊然徐陵玉台新咏亦惟融书
    字盖齐梁之间避 齐和帝
之讳故以字行实
    无他故今亦姑仍原本以存其旧焉乾隆四
    十六年十一月恭校上 (第 2a 页)
(齐也何之元梁典曰齐明帝崩遗诏授高祖雍州刺史/永元二年十一月高祖拥 南康王宝融
以主号令以高)
(祖督前锋三年十二月义旗发自襄阳已西檄京师东/都赋曰龙飞白水陈孔璋为袁绍檄豫州曰雷震 (第 10b 页)
游魂江、扬,职为乱逆,肆厥淫昏,月滋日甚,贵臣重将,靡有孑遗,崇信奸回,昵比阉竖,内外离心,骨肉猜叛 。萧宝
融僭号于荆郢,其雍州刺史萧衍勒兵而东袭,上流之众,已逼其郊。广陵、京口,各持兵而怀两望,钟离、淮阴,
帝昭业字元尚。小字法身。 恭王昭文字季尚。 明帝鸾字景栖。小字玄度。 涪陵王宝卷初名明贤。字智藏。  和帝宝融
字智昭。
梁武帝萧衍字叔达。小字练儿。 简文帝纲字世缵。小字六通。 元帝绎字世诚。小字七符。 敬帝方 …… (第 280L 页)
   魏世系(拓跋氏后改元氏)
黄帝子悃。孙始均六十七世孙可汗追尊成帝。子可汗贷追尊节帝。子可汗观追尊庄帝。子可汗楼追尊明帝。子可汗越追尊安帝。子可汗推寅追尊宣帝。子可汗利追尊景帝。子可汗俟追尊元帝。子可汗肆追

和帝。
子可汗机追尊定帝。子可汗盖追尊僖帝。子可汗侩追尊威帝。子可汗邻追尊献帝。子可汗诘汾追尊圣武帝。子力微 (第 292H 页)
  上元三。 唐高宗, 肃宗, 南诏异牟寻。
  
中元二。 汉光武, 唐谯王重福。
  中兴五。  南齐和帝,
 元魏废宗朗, 西燕慕容永, 南唐元宗, 南诏舜化真。
  文安二。 南诏段正淳, 日本后花园院。 …… (第 325L 页)
 东汉
钜鹿都尉章陵。(初名昌陵。) 南顿令章陵。 世祖原陵。 明帝显节陵。 章帝敬陵。 敬隐宋贵人北陵。 恭怀梁贵人西陵。  和帝
慎陵。(或曰顺陵。) 殇帝康陵。 孝德皇甘陵。 安帝恭陵。 恭敏李贵人北陵。 顺帝宪陵。 冲帝怀陵。 …… (第 327L 页)
 宣帝休安陵。 高帝泰安陵。 武帝景安陵。 文帝崇安陵。 景帝脩安陵。(一云永安陵。) 明帝兴安陵。  和帝
恭安陵。
  梁
 文帝建宁陵。 武帝脩陵。 昭明太子安宁陵。 简文帝庄陵。
  后梁
 宣皇帝平陵 (第 329L 页)
   [齐武帝]
   [齐主昭业]
   [齐主昭文]
   [齐明帝]
   [齐主宝卷]
   齐和帝
   [梁武帝]
   [梁𥳑文帝]
   [梁孝元帝]
   [梁敬帝]
弘斋全书卷百十六
 幼学赵启焕对。萧衍之叛。纲目书以起兵者。虽著东昏之罪。而诛衍之微意。亦未尝不寓于其中。故于翌年书曰萧衍以太后令。追废宝卷。自为大司马承制。其曰以者。无其令而托之也。又书自为者。以著衍之罪也。(以上齐主宝卷) 齐和帝
(第 358H 页)
宝融
叛于江陵。肆然称帝。遥废宝卷为涪陵王。宝卷本非幽拘。又非退处。而位号自如。命将出师。然则自辛巳三月至 …… (第 358H 页)
 幼学柳琇对。以匹夫而劫君。曹沫,荆轲一也。而春秋则不盗曹沫。纲目则盗荆轲。盖沫出于纯诚。而轲不过为侠徒也。今孙文明之事。若出于豫让之纯诚。则宜无间于张良之书韩人。而观其平生行事。即一佞嬖误国之人。则安知非假名报仇。阴售他图耶。书之以盗。又曰伏诛者。恐不可谓嫉之甚也。(以上 齐和帝)
梁武帝]
声气之原。固不可以度数求。而舍度数则无声气。上古之乐。固不可以今乐求。而舍今乐则无古乐 (第 358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