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集部
  褚先生伯玉碑(梁孔稚圭/)

夫河洛摛宝神道之功既传岱华吐秘仙灵之迹可睹
盖事详于玉牒理焕于金符虽冥默殊源显晦异轨测
心观古可得而言焉是以子晋笙歌驭凤于天汉王乔
云举控鹤于玄都有羽化蝉蜕触影遁形神翥帝宫迹
留剑杖游瑶池而不返宴玄圃以忘归永嘉恶道者穷
地之险也欹窦遏日折石横波飞浪突云奔湍急箭先
生攀途跻阻宿泄涉折而衡飙夜鼓山洪暴激忽乃崩
舟坠壑一倒千仞飘地沦高翻透无底徒侣判其冰碎

舟子悲其雹散危魂中夜赴阻相寻方见先生恬然安
席铭曰
关西升妙洛右飞英凤吹金阙箫鼓玉京绝封万古乃
既先生先生浩浩惟神其道泉石依情烟霞入抱秘影
穷岫孤栖幽草心图上玄志通大造
  桓宣城碑(任昉/)
君器量 高浚
神气披朗商略雅俗隐括真伪擢奇取异
不轨常流固以准的当时拟议郭许矣处身立朝不峻 (第 3b 页)
   桓宣城碑

君器量 高浚
神气披朗商略雅俗隐括真伪擢奇取异
不轨常流固以准的当时拟议郭许矣处身立朝不峻
功名俯仰显默之际优游可 (第 58b 页)
   丞相长沙宣武王碑
玉映蓝田金铉之望巳集木秀邓林轮辕之用先表值
戎寇贪婪羁縻失道凭陵雉堞逼迫濠湟都护之威既
弛副尉之策巳谢斧松晨析易子朝餐乞师援绝飞书
路阻公内定不战之奇外骋必胜之略神功倏忽有同
拾遗南下牧马既寝折胶之术北遁燕然将空漠南之
地加以广平简惠信赏必罚增资就赋夷歌成章

   桓宣城碑
君器量 高浚
神气披朗商略雅俗隐括真伪擢奇取异
不轨常流固以准的当时拟议郭许矣处身立朝不峻
功名俯仰显默之际优游可 (第 40b 页)
斋也游于是息于是诚能不衒其名而必取其实复因
余言而力守之则其日益之效殆若积土为山而不觉
其山之 高浚
源为流而不觉其流之长其自得之妙又
有非言语所及者矣其尚勉之哉若夫斋之轩槛可以
睹青天而望白云斋之几席 (第 5b 页)
  与金通守
某启今日里长付到黄历五本前此寄来乡试小录一
本具有封识已一一验领叠辱台贶岂胜荣幸某本田
野之人滥竽士列凡于公卿之门惟知尊敬尽礼而已
不敢随众奔走以负其初其有赐于某者既于家中拜
受更不进谢惟照亮不具  复胡推府
辱书英特不群之气溢于言外而其中耿耿欲与世抗

尤于诗焉见之前数日托倪指挥送去手书弗及想未
达也承以得卑官为喜古之善处困者如是虽然未若
忘之愈也忘之都无事矣诗本温厚和平深沉婉密然
后可望大雅之庭执事之作其果近之乎如其未近则
当易故求新增其所未 高浚
其所未深然不独作诗为
然也卧病馀旬不能举动感兹远别又重违左 (第 12a 页)
而望也然臣之虑以为节
制之臣不思大勋患失重任始焰焰也不齐心以扑灭
及赫赫焉即离心以顾望此一患也又城池 高浚
矣器
械精多矣卒有出攻入守之便恐无刍茭糗粮之积此
二患也二患既除则制远之术荡寇之方尽在于圣朝
矣制策 (第 9b 页)
  刘桃枝
刘桃枝信力士所为如此事永安耶铁笼死平秦
耶露车死赵郡耶雀离死大明宫里呼家家肠肥
腊满悲琅琊桃枝桃枝技还绝飞向青天斩明月
刘桃枝慎勿过君如鸺鹠见者祸呜呼尔首何时



(刘桃枝齐天保间力士/齐文宣囚 永安王浚/
上党王涣于铁笼使桃枝就笼刺浚因自杀涣)
(平秦王归彦被获载以露车使桃枝拉杀之/桃枝拉杀赵郡上睿于雀离 (第 41b 页)
  邓彧之诗文序
庐陵邓彧之诗文予同年马伯庸有序其里人孙义方
又以委予逃暑山中挟之行始得尽读彧之有异禀承
家学济以勤力幼已有能诗名长复淬敛其文造益深
而出益工矣方贡举行躁者率挦扯苴罅罝罟猎科茫

不知有他路世一以罪科善学者不尔也彧之迫养为
科业不为苴猎其文可徵其言前世决科无闻诗人一
语千载不废盖有激焉科既格一乃心力增其已 高浚
其已深以极其所至将不啻诗人一语千载不废苴猎
偶得孰与吾得之多激有不平矣乎吾愿彧之之益进
于道也进于道 (第 9a 页)
  神武, 文襄, 文宣, 废帝, 孝昭, 武成, 后主, 幼主。
  列传四十二卷
  神武娄后等八后。 高祖十一王, (永安简平王浚
等。)文襄六王,(河南康舒王孝瑜等。) 文宣四王,(太原王昭德等。) 孝昭六王,(乐陵王百年等。)  (第 270H 页)
蛇首奇伟乘骊马。手持白板写神画。或连或断上复下。二十四画烂煌煌。万象森罗耀眼前。浑沌酒气快已醒。山川 高浚
日月悬。俯视人世事更多。役役穷曛不暂閒。青山有木长百尺。斧锯往截作大槽。平原有茅生无数。竞为泲苞双手 (第 23L 页)
雪折归辕。舆徒饰鞅靽。武骑控繁弱。重围合穹谷。列校竞距跃。机发必叠双。弓弯咸中俊。积获被丘陵。丹血渍 高浚。
日夕劳徒御。大享合群伍。燔炙纷互举。赏赉分甘苦。归来犹馀勇。拟欲射天狼。传闻羽书至。募士徵四方。狐兔 (第 332L 页)
不下究。智不察物。而政多失措。乃素心则未尝不以爱民恤物为意。第见近年。边徼多衅。军政废弛。乃谓城池之 高浚。
兵革之犀利。可御寇盗。申敕中外。严加堤备。实不料城益高而国势日卑。池益浚而民怨日深。叶落瓦解。一至于 (第 24L 页)
离离纂纂者。则犹可想矣。堂之成而朝仪于斯焉。宾客于斯焉。听断于斯焉。演操于斯焉。而民不病焉。则城池之 高浚。
闾阎之殷庶。禾稼之丰稔。仓庾之茨梁。而文物弦诵之懿。从可复睹如畴昔之盛矣。昔卫文侯庐于漕。而有勤俭之 (第 434L 页)
下究。智不察物。而政多失措。乃素心则未尝不以爱民恤物为意。第见近年边徼多衅。而军政废弛。顾乃谓城池之 高浚。
甲兵之犀利。可御寇盗。申饬中外。严加堤备。实不料城益高而国势日庳。池益浚而民怨日深。桑落瓦解。一至于 …… (第 476H 页)
有言国家危亡之至。迫在朝夕。予虽是其言。而实不悟所大可忧者人心之涣散。而徒以盗贼外侮为虑。以谓城池之 高浚。
甲兵之犀利。足以卫民而安邦。殚民力以图之。岂意城池甲兵所勤苦而成之者。悉以资贼而怨独归予。致令 庙社 (第 480H 页)
  

拜奉常寺佥正教书[李好闵制 进]
王若曰。惟予不明。不能察物而知言。进言者或有言国家危亡之至。迫在朝夕。予虽是其言而实不悟。所大忧者。人心之涣散。而徒以盗贼外侮为虑。以谓城池之 高浚。
甲兵之犀利。足以卫民而安邦。殚民力以图之。岂意城池甲兵所勤苦而成之者。悉以资贼。而怨独归予。致令 庙 (第 552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