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集部
  春秋左氏传序(晋杜预/)
春秋者鲁史记之名也记事者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
月系时以时系年所以纪远近别异同也故史之所记
必表年以首事年有四时故错举以为所记之名也周
礼有史官掌邦国四方之事达四方之志诸侯亦各有
国史大事书之于策小事简牍而已孟子曰楚谓之梼

杌晋谓之乘而鲁谓之春秋其实一也韩宣子适鲁见
易象与鲁春秋曰周礼尽在鲁矣吾今乃知周公之德
与周之所以王韩子所见盖周之旧典礼经也周德既
衰官失其守上之人不能使 春秋昭明
赴告策书诸所
记注多违旧章仲尼因鲁史策书成文考其真伪而志
其典礼上以遵周公之遗志下以明将来之法其教之 (第 6b 页)
玉河
嵩聊以为一方碑刻目略俟后有所得则续录于左焉
是为序
  夏周正辨疑会通序(李濂/)
濂闻之师曰 春秋昭明
如日月简易如天地垂训命辞
直书无隐顾世之学者每求之于深奥而圣人笔削之 (第 3b 页)
   春秋左传集解序
春秋者鲁史记之名也记事者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
月系时以时系年所以纪远近别同异也故史之所记
必表年以首事年有四时故错举以为所记之名也周

礼有史官掌邦国四方之事达四方之志诸侯亦各有
国史大事书之于策小事简牍而已孟子曰楚谓之梼
杌晋谓之乘而鲁谓之春秋其实一也韩宣子适鲁见
易象与鲁春秋曰周礼尽在鲁矣吾乃今知周公之德
与周之所以王韩子所见盖周之旧典礼经也周德既
衰官失其守上之人不能使 春秋昭明
赴告策书诸所
记注多违旧章仲尼因鲁史策书成文考其真伪而志
其典礼上以遵周公之遗制下以明将来之法其教之 (第 23a 页)
    (又作盟会图春秋长历备/成一家之学比老乃成)
春秋者鲁史记之名也记事者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
月系时以时系年所以纪远近别同异也故史之所记
必表年以首事年有四时故错举以为所记之名也周
礼有史官掌邦国四方之事达四方之志(周礼春官属/小史掌邦国)
(之志内史读四方之事外史/掌四方之志达书名于四方)诸侯亦各有国史大事书
之于策小事简牍而己(大竹曰策小竹/曰简木版为牍)孟子曰楚谓之

梼杌晋谓之乘而鲁谓之春秋其实一也韩宣子适鲁
见易象与鲁春秋曰周礼尽在鲁矣吾乃今知周公之
德与周之所以王也(见左传/昭二年)韩子所见盖周之旧典礼
经也周德既衰官失其守上之人不能使 春秋昭明

告策书(崩薨曰赴/祸福曰告)诸所记注多违旧章仲尼因鲁史策
书成文考其真伪而志其典礼上以遵周公之遗 (第 20a 页)
周德既衰,
官失其守,
上之人不能使 春秋昭明,
赴告策书,
诸所记注,
多违旧章。
仲尼因鲁史策书成文,
考其真伪,
而志其典礼,
上以遵周公之遗 (第 33a 页)
    (家谱第谓之释例又作盟会图春/秋长历备成一家之学比老乃成)

春秋者鲁史记之名也记事者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
月系时以时系年所以纪远近别同异也故史之所记
必表年以首事年有四时故错举以为所记之名也周
礼有史官掌邦国四方之事达四方之志诸侯亦各有
国史大事书之于策小事简牍而已孟子曰楚谓之梼
杌晋谓之乘而鲁谓之春秋其实一也韩宣子适鲁见
易象与鲁春秋曰周礼尽在鲁矣吾乃今知周公之德
与周之所以王也韩子所见盖周之旧典礼经也周德

既衰官失其守上之人不能使 春秋昭明
赴告策书诸
所记注多违旧章仲尼因鲁史策书成文考其真伪而
志其典礼上以遵周公之遗制下以明将来之法其教 (第 19a 页)
春秋则
鲁史尔其诸侯之策书赴告无国不纪也而岂复周公
制作之初哉(春秋序周德既衰官失其守上之人不能/使 春秋昭明
赴告策书诸所记注多违旧)
(章仲尼因鲁史策书成文云云上以遵周公之遗制下/以明将来之法注崩薨曰告 又 …… (第 58a 页)
吉/凶可见)春秋虽鲁史耳而赴告策书诸所记注皆周公
之遗制也(左序春秋者鲁史记之名也云云上之人不/能使 春秋昭明
赴告策书诸所记注多遗旧) (第 64b 页)
所以王(知周室为王之所由/善有也字/济曰言)
韩子所见盖周之旧典礼经也周德既衰官失
其守上之人不能使 春秋昭明
赴告策书(上之/翰曰) (第 34a 页)
    (州诸军事平吴/加位特进薨)
春秋者鲁史记之名也记事者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
月系时以时系年所以纪远近别同异也故史之所记
必表年以首事年有四时故错举以为所记之名也周
礼有史官掌邦国四方之事达四方之志诸侯亦各有
国史大事书之于策小事简牍而已孟子曰楚谓之梼
杌晋谓之乘而鲁谓之春秋其实一也韩宣子适鲁见
易象与鲁春秋曰周礼尽在鲁矣吾乃今知周公之德

与周之所以王也韩子所见盖周之旧典礼经也周德
既衰官失其守上之人不能使 春秋昭明
赴告策书诸
所记注多违旧章仲尼因鲁史策书成文考其真伪而
志其典礼上以遵周公之遗制下以明将来之法其教 (第 30a 页)
今知周公之德,与周之所以王也。」韩子所见,盖周之旧典礼经也。

  周德既衰,官失其守,上之人不能使 春秋昭明,
赴告策书,诸所记注,多违旧章。仲尼因鲁史策书成文,考其真伪,而志其典礼,上以遵周公之遗制,下以明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