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大总管筑丰安定远等城以拒贼路寻加金紫
光禄大夫冉迁兵部尚书知政事仍旧元帅会太平公
主窦怀贞潜结凶党谋 废皇帝
睿宗犹豫不决诸相皆 (第 7a 页)
  谭节妇诗序(罗伦/)
宋谭节妇赵氏永新人归谭氏年二十七元师下江南
丞相文天祥檄女弟彭震龙复永新降将刘槃诱元兵
陷城妇抱婴儿匿礼殿中兵执欲污之屠儿瞰于梁见
妇骂曰贼死吾舅死吾姑吾从姑舅死耳犬彘敢吾污
哉母子遂遇害血渍礼殿入砖宛为妇抱婴儿状或磨

锻之状益显先是元兵入浙东 临海王
贞妇者主将欲
纳之妇齧指血书石投崖而死血渍入石天阴雨坟起
若始书时于戏二妇者何天异之表人极于万世也后 (第 6b 页)
者上辄怒曰大将军忠臣先帝所属以辅
朕身敢有毁者坐之自是桀等不敢复言乃谋令长公
主置酒请光伏兵格杀之因 废帝
迎立燕王为天子事
发觉光尽诛桀安弘羊外人宗族燕王盖主皆自杀光
威震海内昭帝既冠遂委任光讫十三年百姓充 (第 5a 页)
            明 贺复徵 编
史传四十三
  晋家人传(宋欧阳修/)
高祖皇后李氏唐明宗皇帝女也后初号永宁公主清
泰二年封魏国长公主自 废帝
立常疑高祖必反三年
公主自太原入朝千春节辞归留之不 (第 1a 页)
废帝
醉语公 (第 1a 页)
主曰尔归何速欲与石郎反耶既醒左右告之 废帝

悔公主归以语高祖高祖由是益不自安高祖即位公
主当为皇后天福二年三月有司言皇太妃尊号已正
请上宝册 (第 1b 页)
百官迎潞王以入是为 废帝
遂相之废帝即位时悯帝
犹在卫州后三日悯帝始遇弑崩已而 (第 13b 页)
废帝
出道为同
州节度使踰年拜司空晋灭唐道又事晋晋高祖拜道
守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加司徒兼侍中封鲁国公
(第 13b 页)
大总管筑丰安定远等城以
拒贼路寻加金紫光禄大夫再迁兵部尚书知政事仍
旧元帅会太平公主窦怀贞潜结凶党谋 废皇帝
睿宗
犹豫不决诸相皆阿谀顺旨惟公廷诤不受诏及举兵
诛窦怀贞等宫城大乱睿宗步肃章门观变诸相皆窜
外省公 (第 7b 页)
  告除钱文通公生祠文(罗虞臣/)
公邑之大夫而先朝之重臣也某后生不能为公讳短

乂说有司撤公祠毁公像某罪也虽然昔朱元晦移文
除秦桧之祠君子以为义举盖痛奸臣之盗名而悯士
论之理郁也某著公佞行自效于为公忠臣之义然后
请谢阶下听待公诛某尝读祭法有曰法施于民祠之
以死勤事祠之以劳定国祠之能禦大灾捍大患祠之
先王之制所以系民思也故未有无功而民思民不思
而祠也是故古之祠定以民今之祠定以官古之民直
今之民谀公于五者有一于是乎祠公者定于官乎抑

定于民乎其民而谀者乎何者公在正统时为翰林检
讨媚事阉者王振振败公以善佞得免及景皇帝立
皇太子
为沂王而立已子公为东宫官嘿嘿未能正言
从而怂恿之由是得留事悯太子后睿皇帝复辟首以
易储之怨欲罪公党公 (第 17b 页)
以还智者閒閒诸儒靡协议者喋喋而皆胶其增损忘
礼乐之大本泥于广狭 废皇王
之大业使朝廷茫然有
逾远之叹惘然有中辍之议殊不知五帝非沿乐而兴
三王岂袭礼而治为明堂之道不必尚其奥行 (第 34b 页)
学士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废帝
为潞王所弑事潞王
以司空平章出镇义成石晋灭潞王四年入为司徒侍
中出帝初以太尉侍中镇匡国契丹灭晋为太傅 (第 12a 页)
此且惠帝永康元年四月赵王伦反自为相国明年正
废帝
于金墉城四月反正改元永宁是永康无二年
也惠帝不辨菽麦人也一年之内见废于赵王伦复辟
之后齐王囧专政帝食 (第 4a 页)
天下钱谷亦无所建明明宗
常出游幸召延朗共食延朗不至附使者报曰三司事
忙无暇闻者笑之历泰宁雄武军节度使 废帝
以为吏 …… (第 3a 页)
部尚书兼中书门下平章事判三司晋高祖有异志三
司财货在太原者延朗悉调取之高祖深以为恨晋兵
废帝
欲亲征而心畏高祖迟疑不决延朗与刘延朗
等劝帝必行延朗籍诸道民为丁及括其马丁马未至
晋兵入京师高祖得延 …… (第 3b 页)
安得尔独来此此乃孺子荧惑朝廷尔即擒
斩之明宗不能诘也知祥由此遂反
  刘延朗传
   刘延朗等五人拥 废帝
为乱已而遂及与 (第 6a 页)
废帝
   
俱亡中所托张濛事神一节尤为昏騃欧公序
   次其事明爽可为鉴戒予故录而出之 (第 6a 页)
刘延朗宋州虞城人也初 废帝
起于凤翔与共事者五
人节度判官韩昭胤掌书记李专美牙将宋审虔客将
房皓而延朗为孔目官初悯帝即位徙 (第 6b 页)
废帝
为北京留
守不降制书遣供奉官赵处愿促帝上道帝疑惑召昭
胤等计议昭胤等皆劝帝反由是事无大小皆此五人
谋 …… (第 6b 页)
民财以给军王思同率诸镇兵围凤翔 废帝
惧又遣皓
问神神曰王兵少东兵来所以迎王也巳而东兵果叛
降于帝帝入京师即位之日受册明宗柩前册曰维应
顺 …… (第 7b 页)
文遇皆不知所终
呜呼祸福成败之理可不戒哉张濛神言验矣然焉知
其不为祸也予之所记大抵如此览者可以深思焉

之起所与图议者此五六人而巳考其逆顺之理虽
有智者为之谋未必能不败况如此五六人者哉故并
述以附延朗见其 (第 10b 页)
   死
张敬达字志通代州人也小字生铁少以骑射事唐庄

宗为厅直军使明宗时为河东马步军都指挥使领钦
州刺史累迁彰国大同军节度使徙镇武信晋昌清泰
二年契丹数犯边废帝以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兼大同
彰国振武威塞等军蕃汉马步军都总管屯于忻州屯
兵聚噪遮敬瑭呼万岁敬瑭斩三十馀人以止之 废帝
疑敬瑭有异志乃以敬瑭为北面副总管以分其兵明
年夏徙敬瑭镇天平遂以敬达为大同彰国振武威塞
等军蕃汉马步 …… (第 15a 页)
者皆死死者万馀人敬达收军栅晋安契丹围之 废帝
遣赵延寿范延光等救之延寿屯团柏谷延光屯辽州
相去皆百馀里契丹兵围敬达者自晋安寨南长百馀
里阔五十里敬 (第 16a 页)
方图其事议未决汉琼遽入见明宗
言秦王反即以兵诛之陷秦王大恶而明宗以此饮恨
而终后悯帝奔于卫州汉琼西迎 废帝
于潞 (第 15a 页)
废帝
恶而
杀之
呜呼人情处安乐自非圣哲不能久而无骄怠宦女之
祸非一日必伺人之骄怠而浸入之明宗非佚君而犹 (第 15a 页)
屋养兵数千因时建义功必有成冲曰今天子孱
弱上下离心潞王兵威甚盛事未可知冲请怀表而西
以觇之及冲至京师 废帝
己入立冲即奉表称贺还劝
知温入 (第 6b 页)
废帝
慰劳之甚厚知温还镇封东平王太常 (第 6b 页)
从后射杀之重荣起于军卒暴至富贵而见唐 废帝

高祖皆以藩侯得国尝谓人曰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
壮者为之尔虽怀异志而未有以发也是时高祖与契
丹约为父 (第 12b 页)
已去召侍臣讲说其义嘉纳之道相明宗十馀
年明宗崩相悯帝潞王反于凤翔悯帝出奔卫州道率
百官迎潞王以入是为 废帝
遂相之废帝即位时悯帝
犹在卫州后三日悯帝始遇弑崩已而 (第 4b 页)
废帝
出道为同
州节度使踰年拜司空晋灭唐道又事晋晋高祖拜道
大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加司徒兼侍中封鲁国公
(第 4b 页)
妍柔稍涉书史明宗以女妻之号
兴平公主庄明之世德钧镇幽州十馀年以延寿故尤
见信任延寿明宗时为枢密使罢至 废帝
立复以为枢
密使晋高祖起太 (第 13a 页)
废帝
遣延寿将兵讨之而德钧亦
请以镇兵讨贼 (第 13a 页)
废帝
察其有异志使自飞狐出击其后
而德钧南出吴儿会延寿于西唐延寿因以兵属 (第 13a 页)


以德钧为诸道行营都统延寿为太原南面招讨使
德钧为延寿求镇州节度使 (第 13a 页)
废帝
怒曰德钧父子握彊
兵求大镇苟能败契丹而破太原虽代予亦可若玩寇
要君但恐犬兔俱毙因遣使者趣德钧等进军德 …… (第 13b 页)
凝并为宰相砺明宗时翰林学士晋高祖起太原唐
遣砺督赵延寿进军于团柏谷已而延寿为德光所
锁并砺迁于契丹德光重其文学仍以为翰林学士砺
尝思归逃至境上 (第 19a 页)
     徐乾学
先王之治天下岂不欲胥一世而归诸礼乐之中优游
涵濡以共跻仁寿之域然而五刑之制唐虞不能 废帝
之命皋陶曰惟兹臣庶罔或干予正汝作士明于五刑
以弼五教期于予治刑期于无刑民协于中时乃功此
可以见五教之 (第 21a 页)
陈宣帝   陈文帝    陈废帝
后主叔宝  齐文宣帝  周武帝隋文帝   隋炀帝 …… (第 4a 页)
帝有解云汉文庙乐曰昭德故曰文昭帝又云伪蜀李
寿曾立号曰汉兴庙谥曰昭文此文昭又恐非也十四
帝除汉文陈宣 废帝
后主炀帝馀皆衮冕若五方帝之
仪其曹丕司马炎宇文邕容色皆严毅可畏其宇文邕 (第 4a 页)
 陈(侯景陷台城梁元帝遣王僧辨与陈霸先共平侯/景元帝遇害霸先与僧辨共立敬帝贞阳侯渊明)

  (自齐入僧辨纳之霸先袭杀僧辨已 废帝
自立国/号曰陈传五世自武帝至后主祯明三年凡三十)
  (三/年)
  文帝(讳茜字子华武帝兄始兴昭烈 (第 44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