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虿狐狸群圉𨽻而为
寇聚臧获而成师窥临津渚跋扈江湄屡征肇于殷岁
频战起于轩时有扈兴于夏典采芑善于周诗 方叔

于蛮貊伯禽捷于淮夷在逋秽其能几会斩馘而搴旗 (第 3a 页)
               独孤及
北斗魁戴匡六星曰文昌宫其三曰贵相圣人法天建

官作为台司以左右民于是乎有敬敷五教平章百姓
之职居之者下代天工上应星宿其或一麾出守八命
作牧内为吉甫外为 方叔
弘道利物其政一也惟唐七
世皇帝诛羿浇纂旧服得柱石之臣曰平原张公讳镐
字从周秉中庸之德含光大之量辍耕陇 (第 12a 页)
  毁庙议(刘歆/)

臣闻周室既衰四夷并侵猃狁最强于今匈奴是也至
宣王而伐之诗人美而颂之曰薄伐猃狁至于太原又
曰啴啴燉燉如霆如雷显允 方叔
征伐猃狁蛮荆来威
故称中兴及至幽王犬戎来伐杀幽王取宗器自是之
后南夷与北夷交侵中国不绝如线春秋纪齐桓 (第 20b 页)
  荆蛮辩(顾彦夫/)

史记记泰伯逃之荆蛮考其所都实今之苏常而谓之
勾吴者及读禹贡则曰淮海惟扬州三江既入震泽底
定震泽乃古扬州之域即今之湖与苏常者也其谓荆
蛮者何盖古者中国亦有蛮居如徐戎淮夷之类是已
徐戎者非徐即戎也戎而处于徐者也淮夷者非淮即
夷也夷而处于淮者也则知荆蛮者亦蛮之处于荆者
也或蛮尝徙于扬泰伯逃其所徙之地者也或始逃于
荆后至于扬封于吴者也吴即扬之一隅宣王命 方叔

伐楚诗曰蠢尔蛮荆王子朝奔楚使告诸侯亦曰窜在
荆蛮则知荆蛮非扬州之土产也信矣荆与扬固皆中
国也而皆不能 (第 6a 页)
岛夷之标帜正叛逆之罪典泄神人之愤怒遂
令畎亩载宁闾阎安堵化妖氛为祥光易呻吟为歌舞
在昔吉甫奏功于猃狁 方叔
壮猷于荆蛮条侯定倾于
七国晋公底绩于淮蔡然犹假之声色积以岁年兵血
其刃敌膏于野未有计定于一旦功收于万 (第 16b 页)
    (舜同议据汉书/歆所撰议也)
臣闻周室既衰四夷并侵猃狁最彊于今匈奴是也至
宣王而伐之诗人美而颂之曰薄伐猃狁至于太原又
曰啴啴推推如霆如雷显允 方叔
征伐猃狁荆蛮来威 (第 13b 页)
起于斩时有扈兴于夏典采芑善于周诗 方叔
振于蛮
貊伯禽捷于淮夷在逋秽其能几会斯馘而搴旗彼积
恶之必稔岂天灵之可欺交川路之云壅理惆怅而未
(第 28b 页)
 鸿飞遵渚公归无所于女信处 四牡騑騑周道倭

迟岂不怀归王事靡盬我心伤悲 伐木丁丁鸟鸣嘤
嘤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岂不
怀归畏此简书 和鸾雍雍万福攸同 我有嘉宾中
心贶之 织文鸟章白旆央央元戎十乘以先启行
文武吉甫万邦为宪 四骐翼翼路车有奭簟笰鱼服
钩膺鞗革  方叔
莅止其车三千旂旐央央 (第 3b 页)
方叔
率止
约軧错衡八鸾玱玱服其命服朱芾斯皇有玱葱珩
蠢尔蛮荆大邦为雠方叔元老克壮其犹  萧萧马 (第 3b 页)
  刘歆毁庙议(汉书/)
臣闻周室既衰四夷并侵猃狁最强于今匈奴是也至
宣王而伐之诗人美而颂之曰薄伐猃狁至于太原又
曰啴啴焞焞如霆如雷显允 方叔
征伐猃狁荆蛮来威 (第 8a 页)
  郅支单于囚杀使者吏士以百数事暴扬外国伤威毁
重群臣皆闵焉陛下赫然欲诛之意未尝有忘西域都
护延寿副校尉汤承圣指倚神灵总百蛮之君槛城郭
之兵出百死入绝域遂蹈康居屠五重城搴歙侯之旗

斩郅支之首县旌万里之外扬威昆山之西埽谷吉之
耻立昭明之功万夷慑伏莫不惧震呼韩邪单于见郅
支已诛且喜且惧乡风驰义稽首来宾愿守北藩累世
称臣立千载之功建万世之安群臣之勋莫大焉昔周
大夫方叔吉甫为宣王诛猃狁而百蛮从其诗曰燀燀
焞焞如霆如雷显允 方叔
征伐猃狁蛮荆来威易曰有
嘉折首获匪其丑言美诛首恶之人而诸不顺者皆来
从也今延寿汤所诛震虽易之折首诗之 (第 55b 页)
    (刘向/上疏)

郅支单于囚杀使者吏士以百数事暴扬外国伤威毁
重群臣皆闵焉陛下赫然欲诛之意未尝有忘西域都
护延寿副校尉汤承圣指倚神灵总百蛮之君揽城郭
之兵出百死入绝域遂蹈康居屠五重城搴歙侯之旗
斩郅支之首县旌万里之外扬威昆山之西埽谷吉之
耻立昭明之功万夷慑服莫不震惧呼韩邪单于见郅
支已诛且喜且惧乡风驰义稽首来宾愿守北藩累世
称臣立千载之功建万世之安群臣之勋莫大焉昔周

大夫方叔吉甫为宣王诛猃狁而百蛮从其诗曰啴啴
焞焞如霆如雷显允 方叔
征伐猃狁蛮荆来威易曰有
嘉折首获匪其丑言美诛首恶之人而诸不顺者皆来
从也今延寿汤所诛震虽易之折首诗之 (第 12a 页)
济何以哉昔在虞周三苗
负固必以皋陶明刑神禹征伐伯益赞议前后夹辅而
有苗始格猃狁荆蛮有文武之吉甫显允之 方叔
内而
申伯外而仲山甫召虎群贤汇征百职具举是以克奏
中兴之绩今尔诸士委质效用共勤王家书之左右有
民宣力 (第 2b 页)
   与李三洲书一
顷从净峰公处见所属吏士所为此公纪述大征之文
皆意义猥陋词采谬劣真不足以铺张盛美扬厉壮钜
文字之学不讲于世其误不浅扬雄赞赵充国韩愈纪
平淮西犹云近世词章之事如胤侯征羲和伯禽平徐
戎僖公服淮夷与夫宣王中兴而申甫樊谢诸卿之功

使不见于诗书孔子虽欲存之以为后世法亦何所考
据而传之耶仆谓净峰公之功烈既已不减吉甫 方叔
而作者无人何以媲隆周雅载之无穷也不独如此也
周人有雅而宣王之兴始有考于后今作者无人何但
人臣之美不著 (第 15b 页)
     (刘歆博而笃矣所此与王舜/同议据汉书歆 撰议也)
臣闻周室既衰四夷并侵猃狁最彊于今匈奴是也至
宣王而伐之诗人美而颂之曰薄伐猃狁至于太原又

曰啴啴推推如霆如雷显允 方叔
征伐猃狁荆蛮来威
故称中兴及至幽王犬戎来伐杀幽王取宗器自是之
后南夷与北狄交侵中国不绝如线春秋纪齐桓 (第 30a 页)
  为裴中丞上裴相贺破东平状(次柳州贺破东平/表作裴相公度也)

右伏以逆贼李师道克就枭擒已具中书门下状贺讫
某忝居末属特受深恩踊跃不宁辄复披露窃以自古
中兴之主必有命代之臣一德同功以叶休运故申甫
方召成宣王复古之勋(谓申伯尹吉甫 方叔
召伯也)吴邓寇耿致光
武配天之业(谓吴汉邓禹/寇恂耿弇也)此皆上下齐志中外悉心虽
成功则多而陈力甚易 (第 15a 页)
   代裴中丞上裴相贺破东平状(裴行立/贺裴度)
右伏以逆贼李师道克就枭擒巳具中书门下状贺讫
某忝居末属(同族/属)特受深恩踊跃不宁辄复披露窃以
自古中兴之主必有命代之臣一德同功以叶休运故
申甫方召成宣王复古之勋(申伯尹吉甫 方叔
召虎)吴邓寇耿致 (第 13a 页)
是一诗而杂三体矣岂所雅颂各得其所乎
六月宣王命尹吉甫帅师伐猃狁有功而归诗人作歌
以叙其事也采芑宣王命 方叔
南征蛮荆而赋其事也
江汉宣王命召穆公平淮南之夷诗人作诗以美之也
常武宣王自将以伐江北之夷诗人作诗以美 (第 3b 页)
而率上之诫令也臣闻高皇帝召国子生
命之射为称文武吉甫之诗吉甫楚产也宣王之时荆州太原皆有寇难
吉甫北伐 方叔
南征美 (第 1b 页)
方叔
之功者曰征伐猃狁蛮荆来威岂以六月之
(第 1b 页)
方叔
从吉甫有功南人慑其先声哉以楚人定乱功莫有如吉甫者也
楚士矜气谊负志节不为爵劝不为禄勉不避事不违难楚兵 (第 1b 页)
   寄吕帅(五首/)
北边控扼重瀛州虎视鹰扬属壮猷尽道敌人新断臂
安知汉将欲舂喉为文法度堆青简奉使勋劳半白头
六路全秦与全魏不须野战觅封侯
师屯十万建牙旗大纛森森重使威燕颔将军宜绣帽
龙骧战士爱犀衣银鎗作队行春去蜡炬成林校猎归

更看铃斋凭几处文如布阵翰如飞
北人勇悍真勍敌汉将威名重太山隐若金城当一面
横如铁阵控三关防秋甲士屯田去牧马毡裘避塞还
儒帅著书閒暇否两淮人物太平间
帅臣所统在燕南事事如窥指掌间仗钺精神堪破敌
扼吭形势正当关十州部分连沧海一道军声过黑山
文武非徒尹吉甫前时 方叔
已平蛮
事皆术内宜谋帅奇在胸中合运筹战士常骑突阵马 (第 7a 页)
  寿火孺人六十颂并序
余友李直夫客维扬余以是得闻文津君与其从子周

卿元卿之贤余信直夫之重质且多藻才相从过顿丘
直夫出盛大卿所谓火孺人寿篇属余踵其意重为之
颂火孺人周卿元卿之母氏而文峰君之配文峰君文
津君之弟也余赴选部时道出维扬又间得与周卿元
卿游余讵能无言哉余读刘向烈女传至姜后之脱簪
永巷以谏宣王也为抚卷而太息宣王中兴之美昭明
乎日月至于车攻吉日 方叔
召虎之徒翱翔皇路而诞
布于四海蔼蔼乎盛矣原其本始于房闼之间而闺帷 (第 13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