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道部
之功稍稍之效自然
至诚感神神明自至矣夫服气断谷不得思
食未能自静切须捺之若渴或热即煮薛荔
汤饮之即定 汤中
著少生姜或煎姜蜜汤亦
得如觉心中满闷即咬嚼些甘草桂心五味
子等并妙但服气不失其节即气自盈满纵
出入行 (第 010b 页)
   服气杂法
凡服气四度外或非时腹中觉气少气力不
健任意咽多少亦得
凡初服气气未固多从熟藏中下泄宜固之
勿令下泄以意运令散
凡初服气必须心意坦然无疑无畏不忧不
惧若有畏惧气即难行

凡服气若四体调和必须意思欣乐自足不
羡一切馀事即日胜一日欢快无极
凡服气不得思食坦然无所念始得若然忽
思食必须抑捺如不在意抑捺心即邪矣如
渴煮薛荔汤 汤中
著生姜少许更煮一两沸
吃一碗其渴即定(薛荔者落石根是子亦得)
或姜蜜汤亦得若能自抑捺纵终日对嘉馔
(第 004a 页)
 (兑)夏姬杏金丹方第六

杏子六斗水研之取一石八斗入铁釜中煮
之先以羊脂揩铁釜令三斤脂尽即下杏子
汁以糠火煮之四十九日乃取以构子煎丸
如大豆日服一丸三两为一剂夏姬服三剂
为少女后白日上升此方出于羡门子上经
立盟勿泄传者殃及七代慎之慎之
   又杏金丹方
取杏子三斗去其中两仁者作汤才三四沸
内杏子 汤中
便须手摩令皮去熟治之置盆
中折之清其汁度得七八斗弃其滓取一石 (第 018a 页)
如面指撚无复光明乃
佳若犹嫌不精可以露水煮粉散沸出口悬
燥乃更臼捣重绢筛之速用者取洮竟薄擘
绢囊盛内 汤中
出浮寒水中又内汤又浮水
中如此十过易水令冷候视软出曝乾革囊
槌便成粉
又法取矾石三斤皮囊盛没汤中令消 (第 004b 页)
   大洞西华玉堂仙母金丹法
右用凝白蜜三斗真丹精明有白华者三斤
精云母屑二斤凡三物搅令和合著铜器中
盖器上以器著大镬汤中令浮铜器桑木薪
微火煎镬令蜜及药皆乾于铜器中出器凉
之三日又曝燥捣为散还内铜器中又密盖
器口以器著灶上甑中好桑薪蒸之三十日

当以白日竟日火蒸之夜不火蒸也日数足
出丹作高格爆燥之又捣三万杵细筛为散
又内铜器中盖器上如初时法著大镬 汤中
浮煮铜器三日三夜讫都毕名曰仙母金丹
一名西王母停年止白飞丹也凉之三日爆
燥更捣三万杵筛细为散以凝白蜜 (第 001b 页)
六畜
者见世百病困苦过去生麋鹿野兽身嗜酒
过度好食荤辛臭秽者见世风狂猛火焚烧
过去生猿猴身死入地狱镬 汤中
又见一切
众生见世手脚断坏拳缩跛足者从不敬三 (第 004a 页)
 芷青木香沉香白檀香甘松香各以二十
 四铢治下筛用东流长泉一石煎数沸先
 当解衣烧香于左就座存日光华五色交
 错入于五香 汤中
存五方五色仙童五人 (第 006b 页)
   去玄珠毒法
先作黄矾石水一斗著铜铛中煮伏火玄珠
上可五斤下可二斤令矾石水尽更别烧牛
粪烧不灰木作灰取磁石破如小豆 汤中

使极沸用汤淋二灰取汁著铛中煮玄珠一
日夜即别用三转左味更煮经一宿一日煮 (第 009a 页)
 为五分一依鍊法覆藉以文火飞之收丹

 精了次重盐著于 汤中
其盐销镕金色如
 铜仍减三两已来若欲用之还取盐和烧
 之半日出来还赤转依前满七转取热任
 用
    (第 015b 页)
王益发怒又烧大镬令煎煮之老君忻然入
汤中
谈笑自若胡王始惊知不可杀然业
已行此耻不能杀乃急遣使以告邻国曰有
一妖魅或老或少变化不常处吾国山谷中 (第 010a 页)
 (次沐发竟撮/髻戴冠咒曰)
云层碧玄竦岳瑶京冠髻召仙五气摄真
神华发光上升帝庭(次入浴执杓取五方气/色入 汤中
搅三十六遍)
 (毕执杓向/旺方咒曰) (第 009b 页)
霐池玉泉灌我身形内鍊五藏外通九门
使气开通尸秽荡清万遍保举入登帝庭
 (次存三辰入 汤中
良久就浴讫别取净者/五香汤饮之一杯即凝神默想内外贞白)
 (而乃/咒曰)
黄神守关青帝护魂天驺咆哮万 (第 010a 页)
 搅令匀以小木槌子熟搅打令匀便于热

  汤中
破散更连头投汤候总散碎了即投
 于冷水亦无妨满瓮盛停一日一夜当并
 澄清即以物掠取上清者切不可用浓浊 (第 019a 页)
 用也
养雄丹头雄黄一两好者研细黄蜡半两
 先入建盏内溶成汁方下雄末打匀取出
 倾入青竹片内用火逼之入温 汤中
其蜡
 在上雄坠下取出冷乾再入砂一钱同雄
 研匀极细用楮汁丸作九丸阴乾如㘽莲
 入匮中养七日如前虚养 (第 016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