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道部
人各随其意为之注解殆数十家不惟观览
之烦抑掊集之不易饶阳 李霖
字宗傅性善
恬淡自幼至老终身确然研精于五千之文
所谓知坚高之可慕忘钻仰之为劳会聚诸
家之长并叙己见成 …… (第 002a 页)
度耄
荒难测圣意今取诸家之善断以一己之善
非以启迪后学切要便于检阅目之曰取善
集览者幸勿诮焉饶阳居士 李霖
(第 003a 页)
道德真经取善集卷之一
  宋饶阳居士 李霖

 御注道者人之所共由德者心之所自得
 道者亘万世而无弊德者充一性而常存
 老子当周之末道降而德衰 (第 001a 页)
道德真经取善集卷之二墨七
  宋饶阳居士 李霖

   上善若水章第八
上善若水
 苏子由曰天一生水盖道运而为善犹气
 运而生水也故曰上善若水
  (第 001a 页)
道德真经取善集卷之三墨八
  宋饶阳居士 李霖

 视之不见章第十四
视之不见名曰夷
 御注目主视视以辩物夷则平而无辩非
 视所及故名曰夷太易未见 (第 001a 页)
道德真经取善集卷之四墨九
  宋饶阳居士 李霖

 孔德之容章第二十一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
 御注一阴一阳之谓道物得以生之谓德
 道常无名岂可形容所 (第 001a 页)
道德真经取善集卷之五墨十
   宋饶阳居士 李霖

  知其雄章第二十八
知其雄守其雌
 杜光庭曰上清有雌一之道又有三奔五雌
 之法皆柔弱其志和静其 (第 001a 页)
道德真经取善集卷之六悲一
  宋饶阳居士 李霖

 御注道无方体德有成亏合于道则无德
 之可名别于德则有名之可辨仁义礼智
 随量而受因时而施是德而 (第 001a 页)
道德真经取善集卷之七悲二
  宋饶阳居士 李霖

 反者道之动章第四十
反者道之动
 王元泽曰反本则静静乃能动譬如秋冬
 能起春夏也
 苏子由曰反 (第 001a 页)
道德真经取善集卷之八悲三
  宋饶阳居士 李霖

 不出户章第四十七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车惠弼曰行人虚怀内静不驰心于世俗
 末役思于攀缘 (第 001a 页)
道德真经取善集卷之九悲四
  宋饶阳居士 李霖

 善建者不拔章第五十四
善建者不拔
 御注建中以该上下故不拔
 节解曰言行人君子善以道德建立身心 (第 001a 页)
道德真经取善集卷之十悲五
  宋饶阳居士 李霖

 治大国章第六十
治大国若烹小鲜
 御注烹小鲜而数挠之则溃治大国而数
 变法则惑是以治道贵清静而 (第 001a 页)
道德真经取善集卷之十一悲六
  宋饶阳居士 李霖

 江海为百谷王章第六十六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顾欢曰江海处下故百谷宗之王者居谦
  (第 001a 页)
道德真经取善集卷之十二悲七
  宋饶阳居士 李霖

 民之饥章第七十五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御注赋重则田莱多荒民不足于食
 吕吉甫曰一夫耕 (第 001a 页)
   墨字号计十卷

道德真经衍义手钞(卷十六之二十/)
 (五峰清安逸士王守/正集衍义手钞二解)
道德真经取善集(卷一之五/)
 (宋饶阳居士 李/霖
集各家注解)
   悲字号计十卷
道德真经取善集(卷六之十二/)
 (宋饶阳居 (第 17b 页)
李/霖
集各家注解)
道德真经疏义(卷一之六/) (赵志坚/) (第 17b 页)
 道德真经衍义手钞(卷三之十五内缺一/之二王守正)
墨字号计十卷

 道德真经衍义手钞(卷十六/之二十)
 道德真经取善集(卷一之五 李霖)
悲字号计十卷
 道德真经取善集(卷六之/十二)
 道德真经疏义(卷四之六内缺一之三/迶志坚)
丝字 (第 008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