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道部
   童初府仙人
童初府有王少道范叔胜李伯山皆童初之
标者少道汉时人王遁儿也遁汉时山阳太
守范叔胜北地人也 魏文帝
黄门郎李伯山
李冲父也冲汉时为白马令行阴德或积世
有道仁行所钟此之仙人皆一进再进得入
此府未必尽径来 (第 008b 页)
女也)其童初府有王少
道范叔胜李伯山皆童初府之标者少好道
汉时人王遁儿也汉时山阳太守范叔胜北
地人也 魏文帝
黄门郎李伯山李冲父也冲
汉时为白马令行阴德或积世有道中行所
钟此二府仙人皆一进再进得入此项梁城
作酆 (第 004a 页)
   王少道
王少道与同志李伯山常以阴德密惠拯救
于人皆积世有道至行所钟累功积德以至
成仙少道常谓人曰功满三千白日冲天修
善有馀坐降云车弘道不已自致不死斯言
信哉昔太极真人一日八身展转得道葛玄
七世方證仙公之任然积善之功上济玄祖
下流后世岂止一身长生而已勉哉勤哉吾
匪虚言也俱得神仙矣(真诰云其童初府有/王少道范叔胜李伯)

(山皆童府之标者少道汉时人王遁儿也汉/时山阳太守范叔胜北地人也 魏文帝
黄门)
(郎李伯山李冲父也冲父汉时为白马令行/阴德或积世有道中行所钟此二府仙人皆)
(一进再进得/入 (第 003b 页)
觉理均尔等体之无或悲矣言讫奄忽而化
诏谥正懿先生
   王延
道士王延字子元扶风人也才九岁好道西 魏孝文帝
大统三年丁巳入道师正懿先生
陈宝炽至十八肄业于楼观与真人李顺与
相友善未几访华山云台观复师焦旷真人 (第 007b 页)
   后妃登真第二


 (元始应化龙)

 (文焕明行)

元始符命金箓金简冲真九阳真符告下金
元宏
碧昌之天太丹金元万气图仙元君 (第 001b 页)
  鼎神化微天帝龙恒师

  太安顺极天帝震恭 孝文
  穷熙耀仙天帝绿罗千
  紫都月广天帝世诸丛名
  崔康节时天帝款鱼夏琼
  境碧落珉天帝绛飞酬京 (第 014b 页)
斯至今
主上圣德神功格于上下沉几开阖旋乾转
坤其厉精为治综核名实有汉宣帝之则焉
其创制立法移风易俗有 魏孝文
之度焉至 …… (第 003a 页)
若爱民如子礼贤如宾舍己从人以辞色假
借臣下导之使言则唐之 文皇
不啻过也加
以敬戴不怠肃恭神明是宜上帝降灵以彰
明德而昌景运不其伟欤臣世隆敢百拜稽
首而献铭铭曰玄武 (第 003b 页)
登凡之日可以相存之也
第十九卷云徐师子字德威东海人也陈武
帝立宗虚大观引师子以为观主后六七年
卒于馆 文皇
敕赍秘器并无常与凡厥丧事
皆取给台焉
   投山水龙简品
洞神经第十四云凡学长生存神明者山仁
水智动 (第 008a 页)
而绣摅方志之所遗载山经之所阙书者
安可得而详矣靡不劲坚其性葱茜厥色不
规而圆不揉而直故高皇制冠以宝位 孝文

剖符以表职博望侯传于大夏之外穆天子
封于玄池之侧推此类以弥广匪斯文之可

   逸人赋
粤真隐先生 (第 003b 页)
          辰巳(二千二百/五十)宋武帝(二)后魏文成(三)

          辰午(二千二百/五十一)齐武帝(二) 魏孝文(十四)
          辰未(二千二百/五十二)梁武帝(十三)后魏宣武(十五)
          辰 (第 006a 页)
  位魏伐齐拔新野

己卯齐改元永元以子诵为 太子魏孝文
  帝终子恪继嗣位是谓宣武皇帝彭
  城王协受顾命辅政
庚辰齐崔惠景以广陵叛兵犯建业萧懿
  平之宝 (第 047b 页)
  劝 孝文
世之人善莫大于孝不善莫大于不孝试思人子堕地时口舌
难言手足难动无识无知为之含哺怀抱体察饥寒万惜千怜 (第 2p086a 页)
   自均州里玉虚宿紫霞宫记
规均州城而半之则皆真武宫也宫曰净乐谓真武尝为净乐
国太子也延袤不下帝者居矣真武者玄武神也自文皇帝尊
宠之而道家神其说以为修道于武当之山而宫其颠山之胜
既以甲天下而神亦遂赫奕为世所慕趣春三月望余晨过净
乐憩紫云亭小时出南门二里许乃行田间两山翼之平绿被
垄时积燠颇困人少女风袭肌为之一快不知其媒雨也巳一
舍饭迎恩宫杀净乐之半又数里稍稍入山然渐为驰道山口
垂阖棹楔跨之榜曰治世玄岳世宗朝所建也山初不以岳名

按郦道元水经注云武当山一曰太和一日参上又曰仙室荆
州图副记晋咸和中历阳谢允弃罗令隐遁兹山曰谢罗山
皇帝
为特赐名曰太岳至世宗乃复尊称曰玄岳以冠五岳云
谓武当者非真武不得当也自是为修真为元和凡二观已又
为遇 (第 5p020b 页)
 世法矣立祠而祀之非偶然也
越尉佗自立为帝召贵佗兄弟以德怀之佗
遂称臣与匈奴结和亲后而背入盗命边备
备守不发兵深入恐烦百姓吴王诈病不智
赐以几杖群臣袁盎等谏说虽切常假僣纳
用焉张武受赂金钱觉更加赏赐以愧其心

专务以德化民是以海内殷富思于礼义断
狱数百几致刑措呜呼仁哉
又曰孔子称斯民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信哉周秦之敝罔密之悛而軓不胜汉兴扫
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 孝文
加之以恭俭孝
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
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
 录曰详读二赞未尝不抚然 (第 010a 页)
 略为限时贵近未便亦不行也乃俾王莽
 假王田之名增乱长祸则何益哉普武平
 吴之后虽有占田七十亩之制未几五胡
 之乱至 魏孝文
始纳李安世之言行均田 (第 001b 页)
 感而能孝勉而能孝惩而能孝者非迂即
 忌呜呼此纷纷祸乱后世莫能免夫
太上皇帝崩帝号恸擗踊踰二日不进膳谓
王淮等曰昔晋孝武 魏孝文
实行三年丧何
妨听政淮对曰晋武虽有此意后来宫中止
用深衣练冠帝曰当时群臣不能将顺耳自
我作古何害淮曰 (第 019a 页)
文非文
之文文实非文更可叹者习于文字无乎不闻闻非所闻丑记
狂博至尊无文至亲无文皆以文行巧伪生矣本非忠 孝文

忠孝本非友恭文为友恭放肆闺门作为绮语凡诸所为败闲
荡检以文文之以致流弊祸及椎鲁皆为污染变质而文即 (第 3p063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