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道家類
洞真部
洞玄部
洞神部
正一部
續道藏
太玄部
太平部
清代道教文獻
   道教三洞宗元
原夫道家由肇起自无先垂迹应感生乎妙
一从乎妙一分为三元又从三元变成三气
又从三气变生三才三才既滋万物斯备其
三元者第一混洞太无元第二赤混太无元
第三冥寂玄通元从混洞太无元化生天宝
君从赤混太无元化生灵宝君从冥寂玄通
元化生神宝君大洞之迹别出为化主治在
三清境其三清境者玉清上清太清是也亦

名三天其三天者清微天禹馀天大赤天是
也天宝君治在王清境即清微天也其气始
青灵宝君治在上清境即禹馀天也其气元
黄神宝君治在太清境即大赤天也其气玄
白故九天生神章经云此三号虽殊本同一
也此三君各为教主即是三洞之尊神也其
三洞者谓 洞真
洞玄洞神是也天宝君说十
二部经为 (第 005a 页)
洞真
教主灵宝君说十二部经为
洞玄教主神宝君说十二部经为洞神教主
故三洞合成三十六部尊经第 (第 005a 页)
洞真
为大 …… (第 005a 页)
乘第二洞玄为中乘第三洞神为小乘从三
洞总成七部者 洞真
洞玄洞神太玄太平太
清为辅经太玄辅 (第 005b 页)
洞真
太平辅洞玄太清辅
洞神三辅合成三十六部正一盟威通贯总
成七部故曰三洞尊文七部玄教又从七部
汎开三十六 …… (第 005b 页)
慧长生妙诀又名上圣接生宝篇又名源洞
续善玉历又名雌一混 洞真
文中三品总名
簿录检其上品名不死之录又名紫字青文
又名青录紫章又名紫书录文又名玉简青
符次有中品名长 (第 008b 页)
日以经付其子
道脱又传杨先生讳羲羲生有殊分通灵接
真乃𣈆简文皇帝之师也杨君师事南岳魏
夫人受上清大 洞真
经三十一卷至𣈆孝武
皇帝太元十一年岁在丙戌升仙许先生者 …… (第 002a 页)
期会于阳洛山中汝勤之矣于是
清虚真人王君乃命侍女华散条李明允等
使披云蕴开玉笈出太上宝文八素隐书大 洞真
经灵书紫文八道紫度炎光石精玉马 …… (第 009b 页)
 (唯二人系代林通元李德仁)

第四十一代林通元
   玄都九真盟科九品传经录
玄都上品第一篇曰大 洞真
经雌一宝经太
上素灵大有妙经三奇之章高上玉皇宝篇
秘在九天之上大有之宫太玄灵台玉房之
中上皇之初旧科 (第 017a 页)
经万劫一传三道正明学
真日兴高上科七千年内听得三传侍卫玉
童玉女各七千人执香典炅按科传授之法
皆对告斋百日分金锄为盟给玉童玉女依
四极盟科不依科而传罪延七祖幽魂充役

吞火食铁负山运石以坟无极之考抱风刀
之罚身殁形残长闭地狱万不得仙
玄都上品第二篇曰传大 洞真
经三十九章
于后者誓以上金十两铜二十五斤钮五双
金鱼玉龙各一枚青丝一两缠锄若雌一以
上金五两五色锦缯 (第 017b 页)
各五十尺香一斤金钮
三双太上素灵 洞真
玄经上金三两紫纹百
尺青缯二十七尺赤丝五两香一斤丹一两
上皇以信誓心不得有阙阙则亏科师犯则
夺侍经玉 (第 017b 页)
并归于我焉初先离山有
熊虎猿鸟之属悲鸣拥路出谷而止及天子
不豫请事涂炭之斋是夜卿云纷郁圣日乃
廖先时 洞真
之部真伪混淆先生刊而正之
泾渭乃判故斋戒仪范至于今典式焉桂阳
王构逆暴白骨遍野先生具棺榇收而瘗之
(第 006b 页)
   (宋朝奉郎尚书度支员外郎充集贤/校理赐绯鱼袋借紫臣张君房集进)
  三洞经教部
   三洞(并序)
道门大论云三洞者洞言通也通玄达妙其
统有三故云三洞第一 洞真
第二洞玄第三
洞神乃三景之玄旨八会之灵章凤篆龙书
金编玉字修服者因兹入悟研习者得以还
源故玉经隐注云 (第 001a 页)
三洞经符道之纲纪本际
经云若有经文具十二部应三洞者是名正

洞真
以不杂为义洞玄以不滞为名洞神
以不测为用故洞言通也三洞上下玄义相
(第 001b 页)
洞真
者灵秘不杂故得名真洞玄者生天
立地功用不滞故得名玄洞神者召制鬼神
其功不测故得名神此三法皆能通凡入圣 (第 001b 页)
同契大乘故得名洞也然三洞所起皆有本
洞真
之教以教主天宝君为迹以混洞太
无元高上玉皇之气为本洞玄之教以教主
灵宝君为迹以赤混太无元无上玉虚之气 …… (第 001b 页)
人始
入仙阶登无累境故初教名洞神神宝其次
智渐精胜既进中境故中教名洞玄灵宝既
登上境智用无滞故上教名 洞真
天宝也通
名宝君者宝是可尊君是群义明为群生之
所尊仰也又 (第 002a 页)
洞真
法天宝君住玉清境洞玄
法灵宝君住上清境洞神法神宝君住太清
境此为三清妙境乃三洞之根源三宝之所 …… (第 002a 页)
气道气惟一应
用分三皆以诱俗修仙从凡證道皆渐差别
故有三名其经题目洞神即云洞神三皇洞
玄即云洞玄灵宝 洞真
即杂题诸名或言以 …… (第 002b 页)
经应化经并云天尊
曰吾以道气化育群方从劫到劫因时立化
吾以龙汉元年号无形天尊亦名天宝君化
在玉清境说 洞真
经十二部以教天中九圣
大乘之道也玉纬云洞真是天宝君所出又
云以元始高上玉帝出上清洞真之经三百
卷玉诀 …… (第 003a 页)
 位为上真玉皇君也
太上郁仪奔日文

太上结璘奔月章
太上八素奔晨隐书
太微帝君飞行天纲上经
高上大 洞真
经三十九章
金阙灵书紫文上经
黄老八道九真中经
 右上真之道总而行之其道则为上清上
 元真人
太丹隐 …… (第 007a 页)
   七部并序
夫七部者盖乃总道化之教方统玄门之正
典包罗群艺综括众文六综之辩莫阶五时
之说非拟睹斯法海靡不成真涉此慈波咸
皆舍伪者也
七部者今因正一经次一者洞神部二者洞
玄部三者 洞真
部四者太清部五者太平部
六者太玄部七者正一部前之三部已如三
洞义释今释后四言太清者孟法师云大道
气之 …… (第 012b 页)
此文因此行矣谨按正
一经图科戒品云太清经辅洞神部金丹以
下仙业太平经辅洞玄部甲乙十部以下真
业太玄辅 洞真
部五千文以下圣业正一法
文宗道德崇三洞遍陈三乘太平经云辅者
父也今言三太辅三洞者取其事用相资成
生观 (第 019b 页)
   题素
五符经云五符一通书以南和之缯(南和赤)

(色缯也)封以金英之函印以玄都之章付震
水洞玄之君仙公请问经云道德上下经及 洞真
玄经三皇天文上清众篇咏等皆是太
上所撰而为文书于南和之缯故曰题素也
   玉字
内音玉字经云天真皇人 …… (第 008b 页)
   玉札

金根经云太上大道君以大 洞真
经付上相
青童君掌录于东华青宫使传后圣应为真
人者此金简玉札出自太上灵都之宫刻玉
为之
   丹画墨 (第 010a 页)
   (宋朝奉郎尚书度支员外郎充集贤/校理赐绯鱼袋借紫臣张君房集进)
  三洞经教部
   经释
    释三十九章经
洞真
经云高上虚皇道君而下三十九道
君各著经一章故曰三十九章经乃大洞之
首也
第一章
高上虚皇君曰元气生于 …… (第 001a 页)
灵者真人之位号八气
者云色之相沓元君者虚皇之司命三华者
玉清之房名乃阳安元君之所处也
第十一章
皇清 洞真
道君曰皇清乃上清三仙皇之真
(第 005b 页)
洞真
乃上清元老之君也皆俱合生于
太无之外俱合死于广汉之上能生能死是 …… (第 005b 页)
以皇清 洞真
三帝合生理出于此矣日母者
玉清之老母主胞胎于尊神也名曰正荟条
兆能知日母之名则胞结自解七祖罪消
第十 …… (第 006a 页)
云之宫上接璇
玑之轮下在太空之中乃王母之所治也西
元龟山在昆崙之西太帝玉妃之所在
   释太上大道君 洞真
金玄八景玉箓
经释题曰东华上仙名太上八素隐书南华
上仙曰大 (第 014a 页)
洞真
经西华上仙曰金真玉光映
天洞观玉经北华上仙曰箫条九曜豁落七
元上经玉皇中仙曰太上高圣八景玉箓中 (第 014a 页)
央黄老君南极元君藏录二经于太素瑶台
玄云羽室封以郁林之笈玉清三元之章乃
命北寒金台龙华玉女七百人又命白空虞
宫西灵玉童七百人侍卫焉𣈆永和十一年
岁在乙卯九月一日夜半受经于紫微王夫
人凡二万二百三十字其大 洞真
经一万字
上清高圣太上大道君金玄八景玉箓
上清高圣太上大道君者盖二晨之精气庆
云之紫烟玉晖辉焕金映流 (第 014b 页)
   释太微黄书
太微黄书八卷素诀乃含于九天玄母结文
空胎历岁数劫以成自然之章太皇中岁成 洞真
金真玉光八景飞经元始天王名之八
景飞经广生太真名之八素上经青真小童
名之豁落七元太上道君曰隐书玉诀金 …… (第 002a 页)
   释太上三元玉检布经
高上三元布经乃上清三天真书上真玉检
飞空之篇上元检天大箓下元检地玉文中
元检仙真书如是宝篇高上皆刻金丹书贮
以自然云锦之囊封以三元宝神之章藏于
九天之上大有之宫金台玉室九曲丹房南

极上元君主之以上元朱宫玉女七百人侍

    释洞真
太上九真中经
太上九真中经一名天上飞文一名外国放
品一名神州灵章虽有四号故一书耳
    (第 008b 页)
释洞真
玉晨明镜金华洞房雌一五
   老宝经
一名三元玉晨法一名雌一隐玄经
   (第 008b 页)
释洞真
中黄老君八道秘言经
太虚真人南岳赤松子曰此经或名九素上 …… (第 008b 页)
   释胎精中记
九天丈人告三天玉童曰九丹上化胎精中
记乃生九玄之初结太空自然之气以成宝
文二十四真三十九帝悉所修行一名琼胎
灵曜经一名 洞真
太丹隐书一名帝君七化
变景九形经一名太一二度帝宝五精经 …… (第 010a 页)
   释洞玄通微定志经
天尊曰𡖖并还坐吾欲以思微定志旨诀告

𡖖其要简易得悟不亦快乎二真曰思微定
志为有经也天尊曰都无文字二真曰斯徒
解壁无底大痴如无文字何从得悟答曰即
时一切经书本无文字也今日之言不亦经

    释洞真
黄气阳精三道顺行经(一名)
   藏天偃(月经)
南极上元君曰吾爱高上顺行三道之要黄
气阳精之道喻御 (第 012b 页)
灵晖口啜皇华仰餐飞根
存七曜于紫庭行三道于金门洞阔狭于渊

景明日月之方圆睹朱阶于洞阳入练汤于
广寒登七宝于玄圃攀飞梯于灵关回阳精
于浮黎采黄气于郁单傍金翅于高木回石
景以映颜修御灵图遂感神真乃三景垂映
七精翼轩五灵交带四司结篇西龟定录名
题高晨故位登南极上元之君此道高妙非
庸夫狭学所可言论今集其所禀粗说高上
玉帝口言以标玄虚自然灵文付上相青童
君掌录玄宫经万劫之后当授玄记白简青
录之人

    释洞真
玉佩金珰太极金书上经
玉佩者九天魂精九天之名曰晨灯一名太
上隐玄洞飞宝章金珰者九天魄灵九天之
名曰虹 (第 013b 页)
 不食五谷无秽滓也
却灭百邪玉鍊颜

 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
审能修之登广寒
 广寒北方仙宫之名又云山名亦曰广霞
  洞真
经云冬至之日月伏于广寒之宫其
 时育养月魄于广寒之池天人采青华之
 林条以拂日月光也
昼夜不寐乃成真 …… (第 015b 页)
 华芒谓阴阳之气不衰也
男女佪九有桃康
 男女合会必存三丹田之法桃康下神名
 主阴阳之事佪三为九故曰佪九大 洞真
 经云三元隐化则成三宫三宫中有九神
 谓上中下三元君太一公子白元无英司
 命桃康各有宫室故曰有桃康 (第 036b 页)

斗屡鉴也若兼修者当先行九晨而后行步
天纲也此二法咒咒为异原同一法
   步天纲
太微帝君昔授皇清 洞真
君步天纲飞地纪
据玄斗攀星魁接九真乘飞龙游三命浮二
生固三宝出六害隐六阴入六纪镇天英守
延期存元辅蹑 …… (第 025b 页)
身俱行天堂向见
金关高上太皇右扶仙母左扶仙公紫翠飞
华龙袍虎裳带真巾玉项生圆光手把神铃
腰佩金珰口咏 洞真
七变妙章先自虚无生
而为王飞行九道据斗攀纲前从太一后从
玄朗告(某)口诀坐在立亡反行至要位为仙 (第 028b 页)
也今言傍并者别有一义故 洞真
回元九道
飞行羽经云三清天中而有三万六千天公
𡖖等品并各有官僚公卿大夫侯伯置署如
一更相管统降生三 …… (第 008b 页)
待都忘升
虚入无出生灭境也言三清上境妙化难思
九色宝光不假日月无有昼夜亦无去来言
三界之内假合成身者 洞真
经云天有一气 (第 012a 页)
 在郴州郭内水东苏耽隐处属真人力牧

 主之
第二十二鹅羊山
 在潭州长沙县娄驾先生所隐处
第二十三 洞真

 在潭州长沙县西岳真人韩终所治之处
第二十四青玉坛
 在南岳祝融峰西青乌公治之
第二十五光天坛 (第 012a 页)
  帝一混合三五立成法
夫人者受生于天魂经成于元灵转轮九气
挺生太一开关二道积神幽宫所以玄液七
缠流津敷泽日月映其六虚口目运其神气
云行雨施德拟天地胞胎内匠五因来具立
人之道其如此也五因者是五神也三道者
是三真也夫五神天之魂三真道之气九天

之胎太一之源日月天之道玄液天之润六
虚天之光幽宫天之府神气天之化元灵帝
之变凡此言九天者乃混合帝君之变变而
化之是谓九宫九宫混变而同一矣若兆欲
修己来生当从所生之宗所生之宗谓元父
玄母也元父主气化理帝先玄母主精变结
胞胎精气相成如阴阳相生云行雨施兆已
道合无名数起三五兆始禀形七九既匝兆
体乃成和合三五七九 洞真
帝象之先当须
营天皇之功九变为灵功成人体体与神并 …… (第 001b 页)
金门金门洞房内
也又曰混而合之出入帝方三五合一必成
仙王此谓洞合之时三真五神之道也帝方
太清域也故大 洞真
经中篇曰二老在左右
方帝魂不可不分三九变其上下太一立其 …… (第 005a 页)
内真也此言谓分别其宫
室混合其变化此道是太上宝行长生根本
立人之帝先为道之元始生府之仙宗帝籍
之秘章 洞真
之奇妙九宫之要经也
   九真中经天上飞文
太上曰夫人生结精积气受胎敛血所以凝
骨吐津散布流液忽尔而 …… (第 005b 页)
与日并
 右我之死门三十九处太上尊神皆已守
 备之使口衔日光手执月明照我死门使
 我长生我体常生读大 洞真
经金音仰充
 上入太无庭解结散祸拔脱七祖灵反胎
 会南宫世世有玉名三涂灭根轮转上清
三素老君名牢张上 …… (第 018b 页)
丸保
玉五藏华明长合日月手执洞经位为仙公
晨升上清三十九章金符羽庭毕此是回风
混合帝一之道也万变百化 洞真
太一之法
极尽于此矣
夕夕常存大洞帝一尊君在兆鼻下人中中
央白日常存令在口内上齿之外鼻人中皮
内上唇 …… (第 021a 页)
日光白气薰我痛疾即愈帝一尊君形如始
生之男不著衣服身长四寸耳所谓大洞胎
始形之真也
本命日常当读大 洞真
经三十九章一过能 (第 021b 页)
   神气养形说
混元既分天地得位人与万物各分一气而
成形动者禀乎天静者法乎地天地之间最

灵者人能养人之形者唯气与神神者妙万
物而为言气者借冲虚以为用至人之言莫
先乎气至人之用莫妙乎神我先生得至人
之道见生死之机常味于无味用于无用为
于无为事于无事知神气可以留形故守虚
无以养神气知窈冥可以致信故入窈冥而
观至精则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至人之不
死其犹谷神乎先生曰虚无之中有物谓之
神窈冥之中有物谓之气气者结虚无以成
妙故大 洞真
人曰三月内视注心一神则灵 (第 016a 页)
用竹叶桃枝柏叶兰香等分内水中煮十数
沸布囊滤之去滓加五香用之最精
太丹隐书 洞真
玄经云五香沐浴者青木香
也青木华叶五节五五相结故辟恶气检魂
魄制鬼烟致灵迹以其有五五之节所以为
益于 …… (第 002b 页)

天人逐月生沐浴澜池上龙负长更瓶金童
洒香华玉女流五星冠带濯玉津鍊度五仙
形体香万神降乘景登高清 洞真
太上黄素四十四方经云凡存念上道
咒除三尸之时常当采取白芷草根及青木
香合以东流水煮取其汁以沐浴于身辟 (第 008b 页)
四十二摄二
   (宋朝奉郎尚书度支员外郎充集贤/校理赐绯鱼袋借紫臣张君房集进)
 存思
   存大 洞真
经三十九真法(出三十九/章经)
太微小童
读高上虚皇君道经当思太微小童干景精
真气赤色焕焕从兆泥丸中 …… (第 001a 页)
病散精神盈溢福气充明祸翳倾竭仙心
日臻死道月绝混化九君合符帝一七神奉
符公子入室
九真帝昌君
读皇清 洞真
道君道经当思泥丸九真帝昌
君上皇真气青光万丈从兆泥丸中入下布 …… (第 008a 页)
   大洞消魔神慧内祝隐文存诸真法
九天上文出自高上口诀解滞散原大 洞真
经三十九章理极于此上则引致高灵之霞
映下则灭于万魔之凶诵之一遍开明幽关
三十九户纳受玉津死气沉塞百神 (第 030b 页)
内欢百
神既畅则声达九玄气朗紫霄响叩玉晨五
帝束带万灵朝轩生生来归七祖升迁身致
羽童驾景乘云飞行玉清位齐紫宾此高玄
之妙道玉清之秘篇皆授金名玉字高仙真
人七百年中有合此质听得一传

后圣曰得受大 洞真
经三十九章修行之日
当先行大洞之仪格诵玉清隐祝之文又存
百神内名外则遏于万试内则塞于死关如
此一遍便 (第 031a 页)
混生丹田披
洞幽关出入无间魂魄宝耀缠络华解飞云
降室游宴紫天齐保天地长享亿年思洞天

转向南思洞地 洞真
大荧惑星大洞元生太
灵机皇君景化以通明四洞九元之符以授
我身次思洞地生官衣服讳字如上法并从
素灵宫兰 (第 002a 页)
上圆名保真秀景光练神驱之录者皆不得
洞真
玄经睹帝一之变又不得闻消魔神
智慧之咏又不得闻太上隐书八素之辞又
不得闻大 (第 003b 页)
洞真
经三十九章金真玉光豁落
七元也存三守一精思洞房会帝君则化生
九灵于子形中辅子之神明成子之仙真保
子之 (第 003b 页)
   恶梦吉梦祝第二十六
太素真人教始学者辟恶梦法若数遇恶梦
者一曰魄妖二曰心试三曰尸贼此乃厌消
之方也若梦觉以左手捻人中二七过叩齿
二七通微祝曰
洞真
玄长练三魂第一魂速守七魄第二
魂速守泥丸第三魂受心节度速启太素三
元君向遇不祥之梦是七魄游尸来恊邪源 (第 020a 页)
   八朝三元内礼隐法第二
凡为道士受三真品经雌一洞玄隐玄羽章
者当勤慕上契感会神明精心斋净专道固
生孜孜不替味景玄清若此人者必获上仙
依太上黄素四十四方得行八朝三元内礼
隐法当以甲寅丙寅戊申庚申丁巳己巳癸
亥乙亥之日平旦入室烧香左右临目髣髴
叩齿二十四通心拜四方微祝曰
太上太灵三素元精谨以吉日内朝真经神
童玉女散香虚庭使我神仙天地相倾祝毕

疾闭两目使内外冥合不相闻见又叩齿三
七通咽液三过开目都毕也此名为八朝三
元内礼隐法常能行之令人通灵彻视精应
三元真会妙感陟降太玄侍经玉女奏子求
生神仙不死天地相倾诸未受经者行之三
年得为经师灵瑞吉祥
   内除罪籍第三
凡修受大 洞真
经雌一奇文者皆当别寝一
室不交人物常置经于朹格洁净之处旦夕
烧香礼拜陈愿人间内除罪籍常以月三日 (第 002b 页)
七日二十一日侍经玉女乃奏人罪过于三
元与太一帝君共详子之云为是其日也当
入室烧香叩齿三七通冥目微祝曰
太上神方大 洞真
经昔以有幸遭遇神明启
荫七图受会三清若有阴罪帝君散灵二象
开明上帝合形令我飞仙神真长生祝毕又
叩齿二 …… (第 003a 页)
   帝君捕神祝第八
凡道士独宿山林而多为山精恶鬼所犯试
者当叩齿二七通闭气咒曰
吾昨被帝君召摄领真元令我封掌此五岳
摧割酆山山精万灵受事俱会帝前七神所
引三元司真若有小妖即时枭残山精泽尉
速来奉迎神师口命上闻三清一如大洞之
法不得稽停咒毕又叩齿三七通此为帝君
捕神祝伐山精百鬼法诸山神地祇房祠正
气之神闻此之咒皆来执鞭奉迎神兵侍卫

若与万人同宿矣
   遏邪大祝第九
洞真
经高上内章遏邪大祝上法曰每当
经危险之路鬼庙之间意有疑难之处心有
微忌者乃当返舌内向喉咽液三过毕以左 (第 006a 页)
皆有图术今列如左
第一 洞真
三一(上元泥丸宫天帝帝𡖖中元)
(绛宫丹皇君辅皇𡖖下元丹田宫黄庭元王)
(保镇弼𡖖出三元真一经 (第 008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