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道部
之而愈清晦之而愈明无绝续无存亡劫火
不能焚世变不能移也苍然而在上者不有
刚健 中正
纯粹精为之情性则机亦息矣所
以运行形体情性于不息者其主宰之谓帝
乎七曲老仙以功行道德经纬文章神而明 (第 004b 页)
   还返
铅汞二物实同一源如铅生于银砂因铅结

砂中抽汞此物理也如水生于金水能生木
木中生火此造化也砂汞互感投铅而成银
木火相伐成土而生金喻人身中之神因虚
无兆质而有曰性气因性成形而动曰情以
性摄情归性复情冥复归虚无此乃返还之
道也然世俗之人不知道要认性为情缘情
生识情识一启遂失本性殊不知神之与气
性之与情皆是虚无空气降质成形强名分
别人能以根合之(在师口/传心授)则复还其初矣夫
所谓根者又非别物亦只是神性而已依时

存于室内者曰戊土谓之性一气循环感激
互生者曰己土谓之情性以摄情情来归性
如是则有无相入隐显相符虚实相通动静
相养而丹质成矣 谓之纯乾亦曰玄
体纯乾者刚健 中正
纯粹精也玄体者聚则
成形散则成气也到此方可谓金液还丹之
道参同契云金来归性初始得名还丹又曰
坎流于戊 (第 004b 页)
 善渊方寸澄澈常能清净与善仁利济一

 切言善信谓能 中正
正善治常主公平事
 善能清净道气动善时行止有节夫唯不
 争任人所使何尝逆人故无尤终无怨憾
 人若如之 (第 032b 页)
 授捷黄金术仍付以神剑且戒之曰非遇
 人君不可妄泄后佯狂叫呼上饶市中配
 流岭南逃归京师挝登闻鼓自陈宋真宗
 皇帝召与语悦之更名 中正
寓居中官刘
 承圭家数 (第 015a 页)
中正
与人语声如童子云我
 司命君也尝以药金银献上以助国世谓
 之烧金王先生
贺玚女筮秋夫鬼针
 南史贺玚 (第 015a 页)
卓尔体同太虚若水之平清柔顺如云之缥
缈卷舒原夫欲其达道了心全在实行真功
戒狂放则不堕偏邪处厚实则了归 中正

已非常乐安和不自是谁与争竞情泯则心
闲尘清则垢净处治规划毋独主以专行公
务作为随常住之普请奸猾慵 (第 008a 页)
者之美公并有之公既有之我请布之一遇
师真便得正理观公之性已超异矣及住大
中正
不倚四十年间又出类矣苟非其人
道不虚行本若不立道无由生推公之孝及
公之诚本既立矣道宜有成人所见者绪馀 (第 016a 页)
    夷山天乐道人李道谦编
   玉蟾真人
师姓和氏名德墐秦州甘泉县人天姿整秀
志学之岁攻事翰墨及冠隐身为刀笔吏然
处事 中正
以道存心未尝取非义财遇高人
胜士靡不参请天德间以部椽出身方将游
仕宦途忽一道者过门师延至家酌酒谈玄 (第 001a 页)
执我见兼众人之光明久久相资
融通表里便是圣贤地位更有甚可疑也
师云修行之人行藏任分取舍随宜低下为
中正
为则审动静之源节视听之用万缘
齐断一志真常永劫绵绵乃无变坏也 (第 032a 页)
   接木说
花木之树极多其色不可眼其味不可曰者

皆为常木虽然亦有博接之道也当其芽糵
之始萌良工剪去其常梢博之以嘉梗周之
以草按固之以泥涂然后条风吹之膏泽润
之则新条发于旧梢之上向之酸涩者易为
甘美常木易为奇葩色可以眼味可以口众
人莫不悦其美而尝其实也由此观之谓人
性不可改者非也当其意之初萌能剪其恶
念易之以嘉谋护之以忍草固之以信土吹
之以和风沐之以智雨则善谋由是而生恶
念由是而止也向之邪佞者易为 中正
妄伪 (第 014b 页)
大悲晚风镇高天尊
大悲卦数衍变覆祚兴王天尊
大悲 中正
扶汉天尊
大悲 (第 20p021b 页)
中正
祚兴绪当末垂天尊
(第 20p021b 页)
中正
辅圣兴祚天尊
大悲辅兴福后天尊
大悲果昭烈朗防武直侯上冲无坠百善易良天尊
大悲果昭烈明禦武上侯直冲无 (第 20p021b 页)
  至心皈命礼
玉清内相金阙选仙化身为三教之师掌法判五雷之令黄梁
梦觉忘世上之功名宝剑光腾扫人间之妖怪四生六道有感
必孚三界十方无求不应黄鹤楼中留圣迹玉虚殿内炼丹砂
存芝像于山崖显仙踪于云洞衍法门之香火作玄嗣之梯航
大圣大慈大仁大孝开山启教玄应祖师天雷上相灵宝真人

纯阳演正警化孚佑帝君兴行妙道天尊
  三忏真言
三陈赞颂普度世人品分高下诲无疏亲等观贵贱一视富贫
俾安其业俾遂其情首崇伦纪次重言行 中正
平易简要深纯
昔任琴堂惟务爱民儒中大士云内仙真曳登云履戴华阳巾
恍兮至止度人度人
玉虚吕慈尊佑彼衰老 …… (第 7p040b 页)
  至心皈命礼
增城钟异楚水流芳守十年不字之贞葆七世童真之体仙桃
授而辟谷𡻕未及笄云母餐而飞行步如有鹤拒伪周之宣召

注念贞观显天宝之神奇香生石室月姊爱与缝裳麻姑进而
酌酒三醉瑶池不失容于王母六毫顶放本应瑞于何家丈夫
之气概伟然巾帼之铅华全易白璧无瑕金华膺宠大悲大愿
至孝至慈青霞洞天仙姥宏慈妙法元君
  伏闻
向道能持大志姱修始励贞操心同 介石
坚无可转之机利比
断金确有凌云之概洁白留不琢不雕之天辉光耀三千大千
之采缅维
仙姑何祖乃以道立女宗垂 (第 7p077a 页)
兵水
火疫疠之劫或嵚崎坎壈鄙贱之数俾各自受量行而止若归
吾门忠君孝亲恭兄友弟处心积意诚实无欺持身应物 中正
惠祥斋戒沐浴以敬礼天地神祇志心讽诵以了完经功大藏
更或有人忍断爱欲访求至道吾即化形指拨或于梦寐相迎 (第 1p015b 页)
 无生妙用也从此后天之离依然转作先天之乾其体则刚

 健 中正
纯粹以精其用则各正性命时乘变化是名无垢世
 界而成等正觉矣法华权示龙女公案以表一乘妙法悟真
 特取龙 (第 1p084b 页)
唐之盛穷天下之富建宫于此随而废没彼玄奘者
特一浮屠耳卒能传其徒至今而尚存岂人之情常乐于放肆
而易忘于 中正
哉若夫太宗之贤天下之力犹不能以长有此 (第 6p034b 页)
  中黄之道章第一
人生受正委和以生含纯一之气保至真之元阴阳和而后疾
疢不生形骸固而后丹元可守不亏元气故得大全是以中黄
之道适正为本知本者不反不侧不乖不偏理上下得四隅知
所以在达所以存知所在故不失其方而达所存故不遗其想
辨方知想是为正道深于道者能之苟不深于道则亡本务末
不归 中正
而中黄之道乖矣中言其位黄言其色知位不失识
色不谬非位非色得其所得今黄天之气横于胸臆明其本真
不迷不忒 (第 2p006a 页)
所谓返还所谓双修所谓静参凡此极诣共出一原名同实
异总谓复元所谓黄庭所谓灵山所谓方寸所谓丹田皆此空
中正
之间辞殊地一究指玄关吾今分晰秘密毕宣凡修道
者各宜勉旃

  烹炼第四章 (第 2p010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