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库 道部
八卦六变之图
易卦者准天地之用上乾为天言乾在上为
天在人为首在下为地下坤为地言坤在上
为天在人为腹在下为坤乾坤者天地之本
阴阳万物之大父母坎在天为月在人为耳
在地为水离在天为日在人为目在地为火
是故上仙以乾坤为鼎金坎离为药物则天
地阴阳之气相交而和其万物生成以为通
泰泰者通也故天地相合以降甘露名曰既
济则大炎上而水润下令水在火上不失其
性理既兼济务得偕全盖天下之能事毕矣
若人因于既济之时当畏慎如也故天地函
而通泰则四时函其神气道欤坎离交而既
济则百物成其形体定也 青霞子 示道人君
下见窑头坏随雨破只是未曾经水火若将
水火烧成砖留向人间千万年言无情瓦□
因水火既济犹坚而不 …… (第 007b 页)
然君子之道
恭敬惠义邪贵乎守雌合辱受垢纳污斯上
智之范生民常反之故全德之者见机而作
不俟终日时止即止 时行 即行出处常合于
时机行藏不乖于适变进则兼济于天下退
则独善于身中古之达士恒从事于斯矣为 (第 011b 页)
易卦者准天地之用上乾为天言乾在上为
天在人为首在下为地下坤为地言坤在上
为天在人为腹在下为坤乾坤者天地之本
阴阳万物之大父母坎在天为月在人为耳
在地为水离在天为日在人为目在地为火
是故上仙以乾坤为鼎金坎离为药物则天
地阴阳之气相交而和其万物生成以为通
泰泰者通也故天地相合以降甘露名曰既
济则大炎上而水润下令水在火上不失其
性理既兼济务得偕全盖天下之能事毕矣
若人因于既济之时当畏慎如也故天地函
而通泰则四时函其神气道欤坎离交而既
济则百物成其形体定也 青霞子 示道人君
下见窑头坏随雨破只是未曾经水火若将
水火烧成砖留向人间千万年言无情瓦□
因水火既济犹坚而不 …… (第 007b 页)
然君子之道
恭敬惠义邪贵乎守雌合辱受垢纳污斯上
智之范生民常反之故全德之者见机而作
不俟终日时止即止 时行 即行出处常合于
时机行藏不乖于适变进则兼济于天下退
则独善于身中古之达士恒从事于斯矣为 (第 011b 页)
徐徐为上灰高无碍
第五转至第七转如常法七日之后但日换
四两熟火不令有亏日足不到五两至大
药七七之数则徐徐不用发五两后然矣
青霞子 十六转大丹
煮丹砂甲硫黄青盐(各一/两)五倍子(打破/去蛀)
(屑乾布拭净勿见/火取末一两半)
(第 016a 页)
第五转至第七转如常法七日之后但日换
四两熟火不令有亏日足不到五两至大
药七七之数则徐徐不用发五两后然矣
青霞子 十六转大丹
煮丹砂甲硫黄青盐(各一/两)五倍子(打破/去蛀)
(屑乾布拭净勿见/火取末一两半)
(第 016a 页)
军白虎作脑黄芽为筋白虎者银也黄芽者
土也青腰者曾青也赤血者雄黄也 青霞子
云铪火铅也与汞木是一家故云家臣黄芽
是砂中之土为宗根也义不可知真大师之
诀也 (第 004b 页)
青霞子 曰道非常道玄之又玄迎之不
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忽于无中其形乃有
为阴中之阳忽于有中其形却无为阳中之
阴 …… (第 004b 页)
用何鼎器魏公曰鼎鼎元无
鼎药药元无药黄芽不是铅须向铅中作欲
得识黄芽亦不离铅脚不得黄芽门用铅亦
须错 青霞子 曰芽若是铅弃铅万里芽若非
铅从铅而始铅为芽母芽为铅子若得金华
舍铅不使又曰鼎且非金鼎炉且非越炉离
从 …… (第 005a 页)
宗源上下水火依时升降
千变万化莫过于铅汞类同者相从事乖者
难为一种是以燕雀不生凤狐兔不乳马故
须种类 青霞子 云万物芸芸各归其根金生 …… (第 006a 页)
若无同心者三十年写一本
须尽其理藏于名山石室中以俟有分者得
之东岳董师元于贞元五年受之于罗浮山
隐士 青霞子 贞元十九年传受剑州司马张
陶开成三年京师传族弟李汾长契五年传
成君隐士口诀不载于文秘之秘之
歌 (第 008b 页)
土也青腰者曾青也赤血者雄黄也 青霞子
云铪火铅也与汞木是一家故云家臣黄芽
是砂中之土为宗根也义不可知真大师之
诀也 (第 004b 页)
青霞子 曰道非常道玄之又玄迎之不
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忽于无中其形乃有
为阴中之阳忽于有中其形却无为阳中之
阴 …… (第 004b 页)
用何鼎器魏公曰鼎鼎元无
鼎药药元无药黄芽不是铅须向铅中作欲
得识黄芽亦不离铅脚不得黄芽门用铅亦
须错 青霞子 曰芽若是铅弃铅万里芽若非
铅从铅而始铅为芽母芽为铅子若得金华
舍铅不使又曰鼎且非金鼎炉且非越炉离
从 …… (第 005a 页)
宗源上下水火依时升降
千变万化莫过于铅汞类同者相从事乖者
难为一种是以燕雀不生凤狐兔不乳马故
须种类 青霞子 云万物芸芸各归其根金生 …… (第 006a 页)
若无同心者三十年写一本
须尽其理藏于名山石室中以俟有分者得
之东岳董师元于贞元五年受之于罗浮山
隐士 青霞子 贞元十九年传受剑州司马张
陶开成三年京师传族弟李汾长契五年传
成君隐士口诀不载于文秘之秘之
歌 (第 008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