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正一部
續道藏
太平部
清代道教文獻
   颂曰
 声声劝我御群魔惟是群魔直恁多
 要做神仙元自已若居鬼道不由他
 纪述功果一百一十七言
 前者以显 戒言
则今明示所得决定功果
 以坚固学人
 参校曰此青元注经条分八事之终也 (第 016b 页)
 先须受持斋法十二大戒
一戒不杀二戒不害三戒不嫉四戒不妒五
戒不淫六戒不盗七戒不贪八戒不欲九戒

不憎十戒不𡜍十一 戒言
无华绮十二戒口
无恶声
 玄师曰欲尊敬上法救死度生威伏群魔
 统制百灵受九真妙戒
一者敬让孝养父母二 (第 003b 页)
不可以汲渊大方必
为之见笑所𦍒因缘有自翊赞得人皆法海
之元龟实宗门之大匠更相汲引不鄙凡愚
将共受于 戒言
庶克成于祀事况以科条具
载功过悉分三官五帝之书九府四司之录 (第 006b 页)
   玉堂通戒二十四条
一戒心不宿毒师曰须令均齐物我一等𡨚
亲纵有忿怒勿蓄于心结而不散
二戒目不视非师曰眼为色使应物受染观
看之时应非所当视不得观看
三戒舌不嗜臭师曰学者未能永断腥膻凡
辛厌之物不可贪犯
四戒口不匪言师曰学仙者在息言养气尤
戒恶口两舌妄言绮语常令勿犯
五戒耳不杂听师曰凡是是非非之言邪僻

不正之事不听可也
六戒酒不至醉师曰酒能乱真败性不得过

七戒色不动情师曰下士未能尽免不得曲
恋顽情
八戒气不乱使师曰人之气血贵静而定不
得驰骋狂乱神心
九戒性不兴怒师曰性本安静怒则伤性性
伤则神离真诰云性燥暴者一身之贼病也
纵不得已而怒常思 戒言
自然欢喜 (第 003a 页)
   万法归一章第二十四
天尊曰万派枝流同归于海万法纷纭同归
于道众生执著自生分别当有圆通无阂一
贯诸义
   断秽浊章第二十五
天尊曰一切众生皆自秽浊中来复以秽浊
而往有能清净信吾 戒言
不受染著断除杂
想即得出离浊浪入我法门无去无来永超
尘劫
   洗心章第二十六 (第 008a 页)
是时天人遇值经法普得
济度全其本年无有中伤倾土归仰咸行善
心不妄不贪不伪不著不执不非不为不见
不护不 戒言
无华绮口无恶声齐同慈爱异
骨成亲国安民丰欣乐太平经始出教一国 (第 004a 页)
 妄习异端执心不一自无指归常依正教
 不生疑惑以上七真之戒正是北斗经中
 之事实为玄功之初基登真之要路各当
 遵奉毋替初心倘如 戒言
则七戒仙官无
 不拥护留恩降福矣
启祝北斗 (第 022a 页)
 果而无天堂自不知觉于三毒十恶之中
 沉溺爱河流浪生死是故太上说此真经
 化导世人不生邪见于朝暮之间无论他
 非常搜己过剉锐 戒言
自当忏悔用法水
 而洗涤尘劳磨宝鉴而照明这个清净身 (第 008b 页)
重可得暂盼篇目不乎如蒙哀怜重赐 戒言
则以幽夜披太阳之光长劫苦魂得蒙拔度
更生福堂道济无外惠宜普隆所陈曲辟惧
触天颜颙颙之心实希恩造
元始 …… (第 001b 页)
便可谛受慎行勿忘广宣
开度普示天人咸令男女归身法门持戒修
斋远诸恶源使生死欢泰得道自然道君欢
喜伏听 戒言
天尊言曰夫欲安身治国使门户清贵天神
祐护地祇敬爱当修善功勤心斋戒广施法
门先人后身有惠于万物功普于一 (第 003b 页)
明日中时复食勿
坏尔斋徒劳无益能如此者将可得免见世
穷厄此人稽首受戒而去暮还家其妇一日
待婿具以道士 戒言
喻妇妇甚不解遂致嗔 (第 014b 页)
 第九戒者不二奉戒专一
妙戒灵文黄箓白简既备敷于妙典当敬受

于灵文夫心焉难制制以九戒则可归心于
太虚形也未超超以二符自可鍊形于上境
亡灵直须生生勿忘于 戒言
劫劫常持于符
劵澄神物外尘缘永断于多生受质阳间善
果自臻于有水流芳见在庆及无穷稽首慈
尊辞筵好去
  (第 020a 页)
 真心观形无形乃是真形心形都无目入
 无形则太定神光湛然见玉清境乃白日
 上升法也弟子再拜复跪
 法师重伸 戒言
自道言凡诵是经十过至
 玉京也吾既授法于汝今再为汝等奉依
 明科荐拔先亡至上报大道之恩弟子再
 拜起 …… (第 022a 页)
 复位弟子再拜谢跪

 法师重伸 戒言
自上学之士至飞升上清
 (见傅/度章)次法师同弟子起谢醮会高真依仪
 送神法事
 师曰于此出科品二章 (第 022b 页)
 上清法也众法所穷故云归太上经也
静念稽首礼
 诵说既竟法缘略显今将说戒故令静念
 稽首而受也
于是尹喜闻说颂巳稽首而立请受 戒言
老君曰第一戒杀第二戒盗第三戒淫第四
戒妄语第五戒酒是为五戒若清信男清信

 若有男女发心受戒便得清 …… (第 014a 页)
 法耳得法则得道故云永成永谓远者也
于是尹喜闻受既巳

 巳谓巳毕也闻说 戒言
而亲受之非如五
 千是老子自出
再拜而问何故有五
 言人之为恶其事万万方皆应防戒今何
 故止说有五也 (第 016b 页)
   举奉戒颂
妙戒灵文黄箓白简既备宣于奥旨当敬受
于灵文夫心焉难制制以九戒则可归心于
太虚形也未超超以二符自可炼形于上境
汝等孤魂直须生生勿志于 戒言
劫劫常持
于符劵澄神物外尘缘永断于多生受质阳
间善果自臻于有永恩留家国庆及无穷所
有长生宝箓功德疏文 (第 007b 页)
禽兽虽有人形而无人心纵受其戒终无所
益今且授第二中戒十种科禁入道初门诸
人闻说欢喜过太悉皆伏地而耒 戒言

天尊告曰第一戒者不得违戾父母师长反
逆不孝第二戒者不得杀生屠害割截物命
第三戒者不得反逆君主谋害家国 …… (第 008a 页)
差一人音声清亮者正其威仪北向读之一
过以示大众大众人民作礼伏地而听 戒言
又复正斋初夜又读一过以示大众此论一
日之斋法应如此若二日三日七日当应日
日读之一过若初入道之人先授其 …… (第 032b 页)
后斟酌量授其法子当慎之子当慎之勿犯
吾戒身得逆罪诸天不祐于是法喜与诸大
众各各伏地注笔而听天尊为说 戒言
   说戒科品第五
第一不得杀媱杀戏杀暏杀敛杀诱杀不得
嗜肉愈病药分俱断第二不得叛逆父母君
主乱败家 (第 033a 页)
力应变所成汝等欲得传写
真文龙章凤篆供养礼拜专心诵念之者应
先受戒鍊行离诸尘秽然后书写受持读诵
一如 戒言
于是大众闻天尊开示欢喜踊跃
信受奉行作礼而去言龙中劫方便度人品
第七尔时玉清天中金阙天尊与诸大圣微 (第 012a 页)
告言 戒言
慎也子虽有智犹未辨微聪利之
人自恃其智轻犯所忌不惧威神身未成道
犹处方圆俯仰失仪劳而无冀一至自在随 (第 009b 页)
 七者不诈谄贼害善八者不骄傲忽至真

 九者不二奉
上件 戒言
并是
元始天尊金口演说至心授待功德无边救
难济苦神力难思伏听
敕命遵承奉行




   太一保命延 (第 035a 页)
 皈依道德高尊至真神宝
向来授以皈依之法各宜一心谛受永永无
忘夫三宝者大道宗祖万化本根分真则为

玄元始化气则为梵清景在天则为日月星
在人则为神气精立教则分道经师乃虚无
至道之宗亦自己本来之体若能一心皈命
自然万善圆成九真 戒言
谨当宣授
   常传真戒天尊
天尊戒曰
  一者克勤忠于
君主
  二者敬让孝养父母
  三者不杀慈 (第 013a 页)
 第三皈依

道德高尊至真神宝
一者克勤忠于君主二者敬让孝养父母
三者不杀慈救众生四者不淫正身处物
五者不盗椎义损己六者不嗔凶怒凌人
七者不诈谄贼害善八者不骄傲忽至真
九者不二奉戒专一
右给付受度亡过某等魂勿忘
圣训谨奉 戒言
故牒
  年 月 日 时牒
具位    姓(某)(第 027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