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道部
上九当艮止而不知止者为之耳九曰包蒙
安肯如此益为之止寇则下皆 顺之若
寇之
则上已自不顺矣安能使上下皆顺而为大 (第 034a 页)
顺之
至乎呜呼不顺于蒙何以成圣不顺以
养何以养正故圣人以此顺天下则笃恭而
天下平不待赏而民劝与今观其击初之 …… (第 034a 页)
  附录
杨简曰伊尹之于太甲其始不可谓之亨及
太甲翻然而悟诚然改过则伊尹之志于是

方行故为亨天未大雷电以风成王未执书
以泣则周公之志终不可谓之行终不可谓
小畜之亨六四至柔又巽体畜君而柔巽故
君臣相信而和无伤无惕无咎阴阳自有相
得之象也夫人臣进言于君所以至于乖忤
者往往由臣未能无私或好名好己胜不与
上合志故乖忤也书云尔有嘉谋嘉猷则入
告尔后于内尔乃 顺之
于外曰斯谋斯猷唯
我后之德臣畜君如此何乖忤之有象曰上
合志也者旨哉言乎 …… (第 054a 页)
地无不载故六二独以包容承 顺之
道而亨
否然泰虽以包荒处世而实以艰贞自处故
曰艰贞无咎所谓文王之自朝至于日中昃
不遑暇食是已否虽以包 …… (第 065a 页)
上三
爻皆告以撝去其谦利用征伐之事焉总之
非以其邻之富而兴师苟有不服者安得不
伐若汤之征葛是已上六谦 顺之
极若犹和 …… (第 079b 页)
 象曰敦临之吉志在内也
地泽临

卦以二阳来临四阴为临元亨利贞四字专
赞二阳之长八月有凶六字复虑二阳之消
方长而即虑消赞之未已而惧凶复继之圣
人扶阳之心何如哉是故卦辞与传言临如
此初九咸临谓临四也初说四顺以感临也
四即至而临泽与初为臣则初以一阳来临
亦临之以感应之道而已故曰咸临然则初
虽阳也而感以贞四虽阴也而应以正咸临
贞吉不亦宜乎九二与五不但说而顺又且
刚中而应是故亦曰咸临亦曰吉而更曰无

不利者应之者六五知临之大君也又岂四
之所得比也夫既无不利矣而象反言其未
顺命者何曰五居坤 顺之
中唯知听顺于二
也故于二则无不利二以阳德临之唯未必
一一顺命于五也故于五得大君之宜然则
五以顺受二以 …… (第 094b 页)
 象曰维用伐邑道未光也
火地晋
明出地上其道大明晋明之时也今不曰晋
明而曰晋进者以六五一柔进而上行居离
之中当五之位以大明乎天下故谓之进又
坤体三阴皆安国之侯亦顺而汇进以丽乎
大明之君是以亦谓之进焉以此而进是以
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也三接即三阴
今观六五以文明柔中之主广大地之度顺

遍照之容当时诸侯凡有失得皆一切勿恤
而不与校矣此群下所以毕见其忱而往吉
无不利与以阴居阳宜有悔居离之中其德
大明而下皆顺从则其悔亡初六方晋如而
即若摧如则是不以晋视晋而以摧视晋矣
六二既晋如而反若愁如则是反以愁视晋
而不以晋视晋矣夫处柔 顺之
地当晋明之
世何摧而又何愁然初六居下一旦上进若
有所摧于其上而不敢益以见其为卑巽之
至耳是初之贞且吉 …… (第 156b 页)
居中当晋而进然进虽可喜而中实不喜
亦可以见其外顺而中虚是二之贞且吉也
受兹介福于其王母不亦宜邪六三则 顺之
所极同升咸孚而其志上行矣犹然不宜遽
进必众允之然后进亦以进为悔机恐其未
免于悔故也夫初也二也三也皆顺 …… (第 157a 页)
  附录
杨简曰介大也祖母曰王母王者之母亦曰
王母鼫鼠陆明德云五技鼠也本草蝼蛄一
名鼫鼠许慎说文云鼫五技鼠能飞不能过
屋能缘不能穷木能游不能渡谷能穴不能
掩身能走不能先人荀子曰鼫鼠五技而穷
杨倞所注本说文吾乡楼尚书亦注说文云
异乎诗之硕鼠

杨廷秀曰六二以柔 顺之
德逢文明之君当
亨进之位能居中守正以进为忧而不以进
为喜若此可以得吉矣可以受庶马三接之
大福于其君矣 …… (第 159a 页)
虞仲翔曰得位应初顺五乘三比据三阳故
富家大吉
敬仲又曰六与四皆阴柔而又巽体柔 顺之
至也顺则和和则富谚云十人十心无财市
针十人一心有财市金信矣
金汝白曰二得中爻故曰顺应五巽体故曰
巽谓 (第 167a 页)
能以顺道与五相入也又曰六四阴虚
与泰六四同彼言不富而此言富何也盖富
在四所以富在五也五中正居尊四能 顺之
以保其有家故曰顺在位 …… (第 167a 页)
  从君也
泽火革
方时之革不患之事不可轻也而况变革之
大事乎如商君非不变革也非不顷令奏疆
然行之期年而秦民之言不便者以千数至
于刑其传黥其师卒致车裂而民不哀则以
民心未孚而遽欲变革以惊其民民且惊矣
谁其信之故曰己曰乃孚革而信之言己日

乃孚已革乃信也则未孚而遽欲变革人其
不惊乎盖民可使由不可使知可与乐成不
可与虑始虽圣人亦不能不 顺之
也既顺而
孚是以可革及其已革自然乃孚孚之者孚
圣人之非喜革也孚其不得已而革之当也
思之审筹之熟元亨而 …… (第 215a 页)
 象曰涣其血远害也
风水涣
内卦坤也而乾之一阳来居其中遂生水而
成坎水生而不穷故曰刚来而不穷外卦乾
也而坤之一阴得位乎外遂成风而生巽以
上同于五故曰柔得位乎外而上同乾坤交

错而风水生风水相生而大号作所以涣汗
其大号者非君其谁而九五居中其风不动
翕聚精神以假有庙曷敢号也而况大号与
则所以涣汗其大号者四实为之夫君者出
令者也风声之所自树也而使臣代之安得
无咎然此一臣也乃大禹声教讫于四海之
臣也有臣如禹而又可以恭己南面无为而
治为舜咎邪故曰王假有庙王乃在中也夫
曰王乃在中则是若北辰之居其所矣而号
令四出民皆 顺之
则以涉大川而作舟楫者 (第 252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