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道家類
洞神部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庸非刑哉适来时自生也适去理当死也
 夫哀乐生于失得也今玄通合变之士无
 时而不安无顺而不处冥然与造化为一
 则无往而非我矣将何得 何失
孰死孰生
 哉故任其所受而哀乐无所错其间矣以
 有系者为县则无系者县解也县解而性
 命之情得矣此养生 (第 051b 页)
 旦宅之日新耳其情不以为死也夫常觉
 者无往而有逆故人哭亦哭所以其所宜
 也死生变化吾皆吾之既皆同吾吾 何失
 哉未始失吾吾何忧哉无赊故人哭亦哭
 无忧故哭而不哀靡所开吾也故玄同外
 内弥贯古今与化日新岂知吾之 …… (第 065a 页)
 其以形教自亏残而不能复游夫自 得之
 场无系之涂也游其藩言不敢求涉中道
 也且愿游其藩傍而已天下之物未必皆
 自成也自然之理亦有须冶煅而 …… (第 066b 页)
 必作为经式义度以拂乱其常性哉
天根游于殷阳至蓼了水之上适遭无名人
而问焉曰请问为天下无名人曰去汝鄙人
也何问之不豫也予方将与造物者为人厌
则又乘夫莽眇之鸟以出六极之外而游无
何有之乡以处圹垠之野汝又何帠诣以治
天下感予之心为又复问无名人曰汝游心

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
下治矣
郭注问为天下则非超于太初止于玄冥也
 与造化者为人则任人之自为莽渺群碎
 之谓耳乘群碎驰万物故能出处常通放
 毋自 得之
场不治而自治也游心于淡任
 其性而无所饰也合气于漠漠然静于性
 而止也顺物无私而天下治言任性自生
  (第 071a 页)
 与化俱也古无所尊今无所卑而学者尊
 古而卑今失其原矣随时因物乃平泯也
 至人当时应务所在为正故曰游于世而
 不僻本无我我 何失
焉故曰顺人而不失 (第 056a 页)
于苛缴刻急王 何失
老氏之道而流于虚无
放诞此六子者皆老氏之罪人也乃为述传
以畅宗旨又云昔伏羲氏画八卦象万物穷
性命之理 …… (第 021b 页)
道在乎尚宽
简务俭素不眩聪察不役智能而已盖善用
之者虽一邑一郡一国至于天下皆可以致
清静之理焉昔宓贱 得之
故不下堂而单父
之人化汲 (第 023a 页)
得之
故不出阁而东海之政成 …… (第 023a 页)
曹参 得之
故狱市勿扰齐国大和汉文 (第 023b 页)
得之
故刑罚不用而天下大理其故无他清静之
所致耳(见白氏/长庆集)
张荐明少以儒学游河朔后去为道士通老
子 …… (第 023b 页)
刹四方游僧聚
焉有道全者往黄蘖山南公之孙也行高而
心通喜从予游尝与予谈道予告之曰子所
谈者予于儒书已 得之
矣全曰此佛法也儒
者何 (第 027b 页)
得之
予曰不然予忝闻道儒者之所 …… (第 027b 页)

之高才博洽而至于是乎以臣观之不然彼
实有见而发耳孟子曰仁者人也合而言之
道也杨子亦曰道以导之德以 得之
仁以人
之义以宜之礼以体之天也合则浑离则散
盖道德者仁义礼之大全而仁羲者道德之
一偏黄老之学贵合而贱 …… (第 033b 页)
蹈之乎曰愿闻其旨曰闻之无乎不在之谓
道自其所 得之
谓德道者人之所共由德者
人之所自得也试以水为喻夫湖海之涵浸
与坳堂之所畜固不同也其为水有异乎江
河之 (第 044b 页)
 守则治而不知其治为而不见其为矣圣
 人察夫事之所败超于有为不为则何败
 之有意之所失失有所执不执则 何失

 有治身有为则形劳神役心灵疲葡有执
 则偏滞方隅不离众有去道远矣曾未尝
 无为无执天真纯粹故亘万 (第 003b 页)
劫而无败无
 象可执 何失
之有○何氏曰圣人作事谋
 始善始善终曾不敢轻于有为执其所见 (第 003b 页)
 盖怀微妙抱朴质不敢超天下之争心循
 理而举事吾何为因时而立功吾何执名
 各自命事由自然吾何败 何失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
败事
 吕氏曰世人虽务于善事摩不有初鲜克
 有终皆初勤而后惰始乐 …… (第 004a 页)
 败之○何氏曰凡民好为者以因循为无
 能好执者以通变为无守所以事败于垂
 成此言不能慎终如始而为有初鲜终之
 戒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 得之
货学不学复
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吕氏曰至人非无欲也欲人之所不欲不
 以物易性则难 (第 004b 页)
得之
货又奚贵之有非无
 学也学人之所不学不以抟溺为心凡众
 人之所过吾得以复之故曰是以圣人欲 (第 004b 页)
 不欲不贵难 得之
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
 过以至不益生不助长顺物自然无容私
 焉道可以为亲德可以为友以道德辅佐
 其体触 (第 005a 页)
事莫非自然而然曷敢有所为也
 ○吴氏曰圣人之欲以不欲为欲圣人之
 学以不学为学难 得之
货人所欲者不贵
 重之是不欲其所可欲也故曰欲不欲众
 人之所趋者我则不趋众人掉臂过之而
 不愿者我则 …… (第 005a 页)
 方且为绪使方且为物骇内多机智徒事
 誇大而实不知道弊精神役思虑以文灭
 质以博溺心而强辩饰说以为知之是德
 之病也至士达道明真 得之
固穷钳口结
 舌保而秘藏不敢宣泄常若不知而况不
 知其道而乃肆高雄之辩辩者不善知者 (第 025a 页)
 其徼者道之用而体用每寓之于恍惚有
 无精粗微妙之间固不可以智知不可以
 识识以至视听迎随皆不可得云 何得之
 有学而知之者未有不学而知之者也易
 曰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
 下之故杨子曰耕道而得道猎德 (第 023b 页)
而得德
 孟子曰自 得之
(第 023b 页)
得之
则左右逢其原为
 学至于左右逢原之后则何所往而不将
 而所 (第 023b 页)
得之
者得此者也于戏道之妙足 …… (第 023b 页)
 仿此之妙而与之为明也论自有书契以
 来圣智仁义之机发于易而孚乎五三六
 经之治自始及今天下赖以为命如五谷
 布帛 得之
则生不得则死决无可以易而
 他之之理老氏则设一教必欲绝弃圣智
 仁义而复诸结绳之始世之以六经为业
  (第 034b 页)
 性觉照常居象帝之先朗朗分明处乃曰
 真得正丹家所谓不见中亲见见中不见
 不闻中亲闻闻中不闻透得这个破参学
 事毕 何得之




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一/以) …… (第 016b 页)
 有利器之人闻吾此说直下悟见即得顿
 脱根尘唯道为身向我道中参究不怠勤
 而行之乃曰为化众生名为得道 得之

 言本无所得但为他人说此得字诱众人
 必是将心想道而不忘也道德经曰善人 …… (第 017a 页)
 此承上云因眼见于色神即领受在心心
 既领受遂起妄念本身元神化为识神神
 随境乱意逐情迷道德云所谓驰骋田猎
 令人心发狂难 得之
货令人行妨是以即
 惊其神也皆因心君不能为主被色相眩
 惑耗散其真道则梦寐亦不安宁也



既惊其神 (第 022a 页)
 (者喜于作也有作必有辍恶能久乎即飘风骤雨之/不能久亦可见也从事于道者不然从事于道则自)
 (然矣自然则本无可得亦复 何失
无得无失而随世/之得失故得丧穷达皆信其自至而无容心焉无不)
 (同亦无不乐也不知道者信道不笃因其失而 (第 20b 页)
黄帝内经灵枢略业一
黄帝问曰夫人之始生也何筑为基何立为
何失
而死何得而生岐伯曰以母为基以
父为顺失神者死得神者生黄帝曰何者为
神岐伯曰血气和合荣卫已通五藏已成神 (第 001a 页)
丁解牛迎刃而解
自有官止神行之妙进此工夫则何居不安何行不舒何服不
美何食不甘何人不亲何事不可何得非失 何失
非得何乐非
苦何苦非乐何损非益何益非损子之见悟得到此是名神识
已开也以此神识略吐露于时艺之末自然无往 …… (第 9p035b 页)
指日成真是之谓大
成不必有心于济生而所济者大不必有心于度死而所度者
广矣
苏真人曰静明宝光流散十方能 得之
者三气发芒寂淡玄宗
洞开性天能见之者五蕴生毫毫末月呈元珠灿洁真风遐著
大道丕昌
三气之中首曰祖气次曰 (第 9p061a 页)
 存养
存养二字原不相离若不能存养个甚么存其心便是养其性
未发要存养己发要省察私意要克治克治毕又要存养三者
递相为用一刻不可间断存心非是用力把持只要清净寡欲

便是存心须知此心觉即来不觉即去必如之何而能常觉常
不去乎只在熟之而己矣尝见养山禽非家中物也只为养底
熟了放之亦不肯去况心是我心中故物养之果熟岂尚有肯
去之理乎朱子曰涵养本原之功诚易间断然才觉间断便是
接续处只要常自提撕分寸积累将去久之自然接续打成一
片耳精气神得其所养而长者生失其所养而消者死试察一
日之间得其所养而长者几 何失
其所养而消者几何则生死
可以自知而无用卜为也学道之功要一日密似一日一时密
似一时久之自熟与道合一矣 (第 3p041b 页)
其风花入于眼不有其花造化递转
芸芸纷纷贵贱同机无有二门识神太过流落其真心胸扰扰
梦寐乖形收归太虚何得 何失
嘻嘻其天浩浩其心是曰生基
子记之
道人开教只以身心为主身又以心为主不务空名不尚虚文
不计小效不及世间 …… (第 1p113b 页)
之得与利虽极富贵不过如石火如电光如朝花如云影随生
随息倏过倏灭于我无与也若心上有得澈上澈下澈始澈终 得之
一日者可守之终身 (第 1p114a 页)
得之
一念者可贞之万虑在在有把
握处处有执持方为有用其要在打破生死关参透事物理一
毫无蔽一丝弗挂一尘不染自 …… (第 1p114a 页)
上说法惟愿人截诸众缘反乎胎息胎息者非徒凝气调息而
已也此息是父母未生前一点太极父母既生后一点真灵性 得之
而有体心得之而有用在天为枢在地为轴甚不可轻视 (第 1p116b 页)
  大静禅师
夜间閒坐心念纷飞却将纷飞之心以究纷
飞之处究之无处则纷飞之念何存返究究
心则能究之心安在
能照之智本空所缘之境亦寂寂而非寂者

盖无能寂之人也照而无照者盖无所照之
境也境智俱寂心虑安然此乃还源之要道

见物便见心无物心不现十分通塞中真心
无不遍若心知识解却成颠倒见睹境能无
心始见菩提固
  永嘉禅师
心与空相应则讥毁赞誉何忧何喜身与空
相应则刀割香涂何苦何乐报与空相应则
施与劫夺何得 何失

心不是有心不是无心不非有心不非无是
有是无即堕是非有非无非堕非
绝学无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无明实 (第 012a 页)
出舍必为除之朗朗灵灵无缘无因外内悉平以耳为
目以目作耳纵极声色不见不闻一过去觉贞吉悔吝情随境
忘何得 何失
何弱何强彼昏不知多事纠⬤㤐㤐懘懘心莫宁
(音赧)混混懮懮(音幼)无事而妄为之颠狂以此体道如汎杯船航 (第 3p053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