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易類
道家類
洞真部
正一部
太玄部
太平部
清代道教文獻
   第十五神仙
经曰五城真人者五方五帝之神名也东方
之神名曰句芒子号曰文始洪崖先生东方
苍帝东海君也南方之神名曰祝融子号曰
赤精成子南方赤帝南海君也西方之神名
曰蓐收子号曰夏里黄公西方白帝西海君

也北方之神名曰禺强子号曰玄冥子昌北
方黑帝北海君也此皆后神也天地人神等
耳风伯神名吒君号曰长育雨师神名冯修
号曰树德诸神常当存念之令与司命君司
录君共削去某死籍既为真人长生矣不与
相知存念之即为疾风暴雨雷电霹雳持子
远去杀子之身埋子深山投子深渊或为毒
气所中众鬼害人子欲为道宜致敬之此神
能害人王者之治不可不知也中央之神名
黄裳
子号曰黄神彭祖中央黄帝君也与 …… (第 012a 页)
   第二十神仙
经曰胃为太仓三皇五帝之厨府也房心为
天子之宫诸神皆就太仓中饮食故胃为太
仓日月三道之所行也又为大海中有神龟
神龟上有七星北斗正在中央其龟黄色状
如黄金盘左右日月照之故脐下为地中中
有五岳四渎水泉交通昆崙弱水沈沈滉滉
玄冥之渊也日月之行故天昼日照于地下

万神皆得其明人亦法之昼日下在脐中照
于丹田脐中万神皆得其明也夜日在胃中
上照于胸中万神行游嬉戏相与言语故令
人有梦也天不掩人不备故召其神问善恶
吉凶之事令贤者自慎也夜月在脐中下照
于万神昼月在胃中上照胸中万神更相上
下无有休息故胃中神十二人谏议大夫名
黄裳
子黄腾子中黄子主傅相太子玄光
玉女主取金液神丹芝草玉液松脯诸可饮
食者立至矣 (第 015b 页)
   第四十五神仙

经曰元阳赤人太一也元阳道君中太一也
元阳子丹巳吾身也元阳玄光玉女道之母
也元阳皇人太一王也元阳丹田藏精宫也
师曰元者气也阳者日也当思心中有日日
有赤人著赤帻大冠衣绛单衣次思胆中有
太白明星三光耀而相照星上各有一人衣
绛朱衣冠九德之冠道君在中央左有老子
仲成子右有太和曲文子凡五人是一也次
念脾上正黄中有日日中有三人道母玄光
玉女在中央左有 黄裳
子右有中黄直次念 …… (第 013a 页)
   第四十七神仙
经曰常思念胃中正自如凝脂中有黄气填
满太仓上至口中咽之即饱师日胃者太仓
也诸神皆就太仓中饮食中黄金釜金甑玉
女小童主给使之故呼曰 黄裳
子致行厨矣
   第四十八神仙 (第 014a 页)
   澡秽除凶七房祝法第二十
凡道士沐身及洗手之时先临水啄齿三通
乃微祝曰
四大开朗天地为常玄水澡秽辟除不祥双
皇守门七灵安房云津炼灌万气混康内外
利贞保兹 黄裳
咒毕又叩齿三通乃洗沐手
面此名为澡秽除凶七房咒法常能行之者
使人神明血净解诸凶气
   除六天隐咒第 (第 012b 页)
     吉也小数二十七日
     开开门应生门斗建戌攴应辰
     其月终阴生一百六十两时象
     六五 黄裳元吉
此药物文而自
     美亨之极也小数三十日后日
     月亦寄此也 (第 015a 页)
骇虚难可称焉或坐
宝堂大殿光明七宝之帐朱华罗网垂覆其
上仙真列侍神丁卫轩幡幢旌节骑乘满空
或金容玉姿 黄裳
绣帔凭几振拂为物祛尘
或玄冠素服白马朱鬃仙童夹侍神光洞玄
夫妙相不可具图学上道之子宜识真形真
形不测 (第 004b 页)
 也(知进退存亡之正)
☷☷(坤下坤上)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

北丧朋安贞吉 彖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
物德合旡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马地类行地旡疆柔顺利
贞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顺得常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
朋乃终有庆安贞之吉应地旡疆 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
载物 初六履霜坚冰至 象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
道至坚冰也 六二直方大不习旡不利 象曰六二之动直
以方也不习旡不利地道光也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旡
成有终 象曰含章可贞以时发也或从王事知光大也 六
四括囊旡咎旡誉 象曰括囊旡咎慎不害也 六五 黄裳元
吉 
(第 6p012b 页)
黄裳元吉
文在中也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 (第 6p012b 页)
 大者乾元资始之气发见于坤而洪纤高下飞潜动植无所

 回隐无所错乱也此非坤之能自大也惟其体乾之大以大
 也体乾之大以为大夫岂待习而始利耶五之曰 黄裳元吉
 
温恭抑抑不与阳争浑浑穆穆通中之条理而畅于四肢亦
 犹是也然诸卦之五皆为尊位而坤独安于下者配乾之用
  (第 6p015a 页)
 同契以明大丹之旨而寓其言而矣也

否泰交则阴阳或升或降屯蒙作则动静在
朝在昏坎离为男女水火震兑乃龙虎魂魄
守中则 黄裳元吉
遇亢则无位而尊既未慎
万物之终始复媾昭二气之归奔月亏盈应
精神之衰盛日出没合荣卫之寒温本立言
以明象 …… (第 006a 页)
 当而言之无过比喻真阴真阳之二物也

 以此二物合气于中宫黄道之室而鍊成
 丹故曰守中则 黄裳元吉
也既得丹饵非
 真火无以育其圣胎是以运元阳之气为
 火火无定位周流六虚故曰遇亢则无位
 而尊也夫天一 (第 007a 页)
   读周易参同契
大丹妙用法乾坤乾坤运兮五行分五行分
兮常道有生有灭五行逆兮丹体常灵常存
一自虚无质兆两仪因一开根四象不离二
体八卦互为祖孙万物生乎变动吉凶悔吝
兹分百姓日用不知圣人能究本源顾易道

妙尽乾坤之理遂托象于斯文否泰交则阴
阳或升或降屯蒙作动静在朝在昏坎离男
女水火震兑乃龙虎魄魂守中则 黄裳元吉
遇亢则无位无尊既未慎万物之终始复媚
昭二气之归奔月亏盈应精神之衰旺日出
没合荣卫之寒温本立言以明象既 …… (第 001b 页)
 女也情性也触斯类而长之则不可胜言
 也原至当而言之无过比喻真阴真阳二
 物而已以此二物合气于中宫黄道之室
 而为丹故曰守中则 黄裳元吉
也言外药 …… (第 004b 页)
 疏曰自虚无止日用而不知言道也自圣
 人止造化体用言易也自魏伯阳止寓言
 而已言参同契也自修丹至要止 元吉

 外药矣自既得丹饵无止位而尊言内药 (第 007a 页)
 谓也

守中则 黄裳元吉
 守中则无过不及也退符之时至坤六五
 守中行下则无过不及之患故曰 (第 004b 页)
黄裳

 吉
遇亢则无位而尊
 亢谓乾上九亢龙有悔也进火至上九要
 识持盈不识持盈前功俱废
既未慎万物之 (第 004b 页)
 至当而言之无过比喻真阴真阳之二物

 也以此二物合气于中宫黄道之室而成
 丹故曰守中则 黄裳元吉
也既得丹饵非
 真火无以育其圣胎是以运元阳之气为
 火火无定位周流六虚故曰遇亢则无位
 而尊也夫日出 (第 018b 页)
 白雪凝黄芽生牢爱护莫驰情(收)阳炉固
 济含章可贞
括囊无咎
 汞要飞铅要走至斯时宜谨守(嗄)把没底
 囊括结其口 黄裳元吉
 群阴尽丹道毕至精凝元气息(咄)收拾归 (第 002b 页)
黄裳元吉

龙战于野
 阴既藏阳再生到这里再堤防(小心)若逢
 野战其血玄黄
温养灵胎
 虚其心实其腹守安静待阳 (第 002b 页)
卿道成得为东西二台仙官
长吏九宫真宰之任其法服玉清云台宝冠
紫灵翠玉之簪飞云郁霭绿光之帔三十六
条褐 黄裳
飞青之裙朱阳之履洞灵碧瑶之
圭三气交晖玉佩震耀消魔之剑长三尺六
寸蹑九气之坛若三阶之中或得上经中经 (第 006b 页)
   老子理身守一法
夫欲食之时先𥨸咒曰
某甲建身为道身为天府道父道毋真人神
人仙人道人圣人合而为道俱共饮食长生
无极

凡欲饮水先三嘘毕咒曰
乾元亨利贞身为日国王神水入腹五藏清
凉每欲饮水皆先咒而后饮
王君曰勿临食时及合和一切药物烧鍊药
不得说死亡及不祥事切忌
夫服药常向本命上服毕勿言死亡事犯伤
胎神徒劳服药物终无益也
   老子理身守一法
每吃一切饭食及服一切药皆先诵此咒曰 黄裳
子三呼之为我取肥脯美酒粳粮黍臛 (第 005b 页)
太一千乘万骑罗列卤薄屯军住臣妾等
前后直斋功曹住立四方直斋使者住立中
央直斋羽衣使者仙童玉女干佐小吏 黄裳
羽服冠带垂缨擎持玉按住立臣前衔受口
中辞语此间某州郡乡亭里域四面真官注 (第 015b 页)
卦辞皆曰元亨而屯变于初故
之比屯之初爻辞曰盘桓利居贞利建侯于
是立元南蒯之将叛也枚筮之遇坤之比
 曰 黄裳元吉
以为大吉示子服惠伯曰即 (第 011b 页)
而藏
诸正心脩身之学躬行践履之间凛然如在
左右吾党之士当泚颡而深愧之矣中黄貌
和而心正论直而行方易曰 黄裳元吉
文在 …… (第 004a 页)
十年前玉真刘先生隐西山复得是传其徒 黄君元吉
汇所闻平时语为书刻布之至治
癸亥巽申宫太史繇黄君获观焉乃叹曰此
书行世将人人知惩忿窒欲明理充其忠孝 (第 005b 页)
净明忠孝全书卷之一
    净明传教法师 黄元吉
编集
    嗣法弟子徐慧校正
   净明道师旌阳许真君传
真君姓许氏名逊字敬之曾祖琰祖玉父肃
世为 …… (第 001a 页)
十二月庚
申王真定方公成胡次由辈同集先生之舍
先生曰有一士缘重当不召而至是夕雪大
作初更时玉隆宫法子 黄元吉
忽至先生曰
天寒岁晚远来何为 (第 022a 页)
元吉
曰夜来梦胡天师
告曰刘玉真家有盛事汝可速往故来先生
于是与诸弟子明燎爇薰至诚以俟夜将半
先生凝望虚空 …… (第 022a 页)
出奇隐真洞真靖庐次第兴建诸品秘要相
继授受至大戊申正月丁卯投乌晶于洪井
曰缘重者得之即以传教之任付 黄元吉

曰吾此生为大教初机而来异时再出当与 …… (第 024b 页)
旨凡一百三十七品云
   中黄先生碑铭 黄君元吉
宇希文豫章丰城名族父良俊母
吴氏年十二入玉隆万寿宫事清逸堂朱尊
师朱殁其师王月航尊师爱而教之王尊师 (第 025b 页)
净明忠孝全书卷之二
    净明传教法师 黄元吉
编集
    嗣派弟子徐慧校正
   玉真灵宝坛记许逊撰
钟陵之灵钟大宝于西山厥维西山萃古今
精气实 (第 001a 页)
净明忠孝全书卷之三奉六
    净明传教法师 黄元吉
编集
    嗣派弟子徐慧校正
   玉真先生语录内集
或问古今之法门多矣何以此教独名净明
忠孝先生 (第 001a 页)
净明忠孝全书卷之四奉七
    净明传教法师 黄元吉
编集
    嗣派弟子徐慧校正
   玉真先生语录外集
先生曰入吾忠孝大道之门者皆当祝
国寿报亲恩为 (第 001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