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術數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正一部
太平部
太玄部
 未形后天阳动于中为复在一日则子中
 在一年则冬至在一元则太极之始以卦
 气论复又为先天欲观万古一元是也冬
 至者天之 元一之
一春分者物之元二之
 一一者元之体二者元之用先闭后开者
 春也纯开者夏先开后闭者秋也冬则闭
 而无声 (第 011b 页)
 元梵之气而成天境
 碧霄太虚真极天泛广灵太华上阳元真
 灵一之气而成天境
 玉霄玉灵素华天泛玉灵素华纯阳至真  元一之
气而成天境 (第 003a 页)
 太霄太灵真元夭泛太灵洞华三阳九真
 太 一之
气而成天境
 琅霄素灵皓元天泛素灵皓华六阳洞真
 至 (第 003b 页)
一之
气而成天境
 紫霄元灵上极天泛元灵紫华清阳妙真
 天 (第 003b 页)
一之
气而成天境
 景霄妙灵宝华天泛妙灵宝华景阳精真
 虚 (第 003b 页)
一之
气而成天境
 青霄玉华无极天泛青灵玉华元阳天真
  (第 003b 页)
一之
气而成天境 …… (第 003b 页)
 本有之性继种于坤宫两肾之间即先天

 虚无自然纯精真 一之
气阴阳妙化自此
 发生详见于丹旨混洞赤文元始祖劫注
 夫天地之间万物先有本而后有根若果
 之有核是其 …… (第 005b 页)
 气不能弥罗一身

周回十方
 内象丹旨曰此先天纯精真 一之
气藏于
 坤宫两肾之间者也妙化发生上至乾宫
 阳极阴生下降还元升降循环流行不息
 故曰周回十方也梵气 (第 011b 页)
 右四十八字篆文
中央黄帝灵宝赤书玉篇上四十字书太玄

玉宝玄台主神仙玉简宿名总归仙气其下
四十字主摄星官正天度数其下十六字主
摄北帝正天气检鬼精其下四十八字主摄
中海水帝四泉之水洪灾涌溢之数召水神
及蛟龙事此文皆题玄都之台四壁也合一
百四十四字皆中央玉宝元灵元老君自然
之书也一名宝劫洞清九天灵书一名黄神
大咒一名黄帝威灵策文
中央黄帝符灵宝一气天文化生白帝气







元一之
气化生少阴七气素天主小劫申
大劫酉大运交会洪灾扫天白帝行佩此文
得过太阳九白书黄缯三寸佩身
中央玉宝 (第 020b 页)
白而用玄牝服天气而
传精神饵仙药以制伏阴魄鍊神丹以点化
阳魂纳二景七元之爽挹八宏五纬之和于
是存真一 元一之
气辨初九上九之爻故得
丹成于中巳而行完于外如诸君昔者皆鍊
神鍊气鍊形鍊质饮饵匪疑学炎帝之文调
摄有理 …… (第 008b 页)
既启命元邃明
有无妙 一之

雌雄元一气变生神真帝太始玄源化烟细
入妙有巨处乾坤郁和圣君保真真灵阴晨
泰始阳华气尊光浮梵瑞隆游 (第 014a 页)
 气运行之所至也以况至人虚心无情气
 莲自动而诸欲莫干也上清洞真品云人
 之生也禀天地之气为神为形受 元一之

 气为液为精天气减耗神将散矣地气减
 耗形将病矣元气减耗命将竭矣故帝一
 回元之道溯流百脉上补泥丸脑 …… (第 018a 页)
 而万物服精之至也
 程大昌曰握固峻作非知而为之也真淳
 未散不知其然而然
终日号而嗌不嗄和之至也
 御注曰致 一之
谓精精则德全而神不亏
 冲气以为和和则气全而嗌不嗄人之生 (第 019b 页)
   (明二仪万象/从道而生)
   第一明慈悲救物反圣同凡(夫寂然/不动常)
   (凝大赤之中妙矣难名回亘始青之/上合 元一之
气布三才之功判天地)
   (之刚柔运阴阳之亭育使龙首为德/独载虞强虎兕为威行随董奉天书)
   ( …… (第 027b 页)
 无而系生死形神合而见相故言生于有

 形神散而无体故言生于无○成疏有其
 应道所谓 元一之
气也无为妙本所谓冥
 寂之地也言天地万物皆从应道有法而
 生即此应道从妙本而起元乎妙本即至
 无也 (第 031a 页)
元一之
气故曰本元是父一点真精传神
受气气随神而行承母一点真气二气相乘
方成于道故曰一阴一阳之谓道道生一一 (第 009b 页)
不修元气不足便得真理而行
亦不能达也谓内气不足与外气不贯串相
合故其为道难得达也问曰上文阳消阴补
元一之
气一者是父之一点真精传神受
气乘母之一点真气二气相乘乃成于形只
如二气相乘即是凝珠一颗精从何处造化 (第 001a 页)

能遇也又非猛烈忠孝之者孰能持也且持
法之一端实修真之捷径非神全者岂能驱
策鬼神以救沉痾是故祖师以 元一之
真气 (第 005b 页)
 鍊真證仙品
韩君丈人告学仙之士曰真王受命抚御中
区玉帝降灵齐兴道化开七阶之秘箓列三
品之禁经威镇万天功超群品受传之法各
有修鍊之功未易殚举夫高上神霄秘箓者
实元始之妙蕴为众圣之指归昔在开皇授
自东储之府建于历劫不传下士之人严紫
玉以为缄秘青琳之上馆大以保制天地微
以摄召神灵一切真司悉遵妙范惟天启于

昌运当世遇于高真悯恻苍生沉迷异习乃
发高天之秘密用恢大教之渊源随念有缘
度人无量既仰膺于宝训宜力慕于清修由
神霄 元一之
阶度绿罗大千之境往修厥志
毋怠初心信受奉行克遵灵感况乎三官秉
笔五帝执符司善恶以无差纪功过而不失
(第 001b 页)
   三气
无极无量梵气雷霆至真(居始青/元华宫)
清虚真皇清气雷霆至真(居清虚/清灵宫)
虚混玄一景气雷霆至真(居高虚/景曜宫)
   九霄
神霄上灵天萧阳清真 元一之

琅霄素灵天明阳洞真 (第 011a 页)
一之
(第 011a 页)
景霄妙灵天景阳真精虚 一之

太霄玄灵天玉阳明真正 (第 011b 页)
一之

紫霄真灵天太阳灵真天 (第 011b 页)
一之

青霄始灵天元阳天真纯一之气
碧霄广灵天上阳元真太 (第 011b 页)
一之

丹霄元灵天洞阳至真 (第 011b 页)
一之

玉霄皓灵天纯阳正真 (第 011b 页)
一之

   三师
洞阳帝君(居枢雷/机霆宫)
洞灵帝君(居东/华宫) (第 011b 页)
 洞阳景真元梵之气而成天境碧霄太虚真
 极天泛广灵太华上阳元真灵一之气而成
 天境玉霄玉灵素华天泛玉灵素华纯阳至
 真 元一之
气而成天境太霄太灵真元天泛
 太灵洞华三阳九真太 (第 001b 页)
一之
气而成又境
 琅霄素灵皓元天泛素灵皓华六阳洞真至
  (第 001b 页)
一之
气而成天境紫霄无灵上极天泛元灵
 紫华清阳妙真 (第 001b 页)
一之
气而成天境景霄妙 (第 001b 页)
 灵宝华天泛妙灵宝华景阳真精虚 一之

 而成天境青霄玉华元极天泛青灵玉华
 元阳天真纯一之气而成天境此九霄九天
 皆混洞赤文之所开化明 (第 002a 页)
   太极妙化混洞赤文





























玄师曰太极妙化神灵混洞赤文章书天真
皇人降玉隆腾胜天授虚皇天尊灵宝大法
谓东华上卿洞神大夫领下元生籍左官及
诸仙官曰九霄总梵八帝治天非混洞赤文
不能摄化九阳而明天度是以
神霄玉清虚皇天泛上灵景华九阳清真虚
梵之气而成天境丹霄南极玉文天泛丹灵

妙宰洞阳景真元梵之气而成天境碧霄太
虚真极天泛广灵太华上阳元真灵一之气
而成天境玉霄玉灵素华天泛玉灵素华纯
阳至真 元一之
气而成天境太霄太虚真元
天泛太灵洞华三阳九真太 (第 023a 页)
一之
气而成天
境琅霄素灵皓元天泛素灵皓华六阳洞真
(第 023a 页)
一之
气而成天境紫霄玄灵上极天泛元
灵紫华清阳妙真天 (第 023a 页)
一之
气而成天境景霄
妙灵宝华天泛妙灵宝华景阳精真 (第 023a 页)
一之
气而成天境青霄玉华无极天泛青灵玉华 (第 023a 页)
一真/王之至下一真王之妙天皇得上成皇极地)
(皇得至上成一人皇/得妙上成众妙之居)涓子授(苏林守三真 元/一之
道告林我)
(被帝君召补中黄四司大夫领北海公后留/一纸书云五斗三一太帝所秘精思二十年)
(三一相见授 (第 027a 页)
   体道颐神至德章中
有象之相即非真相无神之神乃曰真神神
之圣也则在昭清觉静慧之乡神之昏也则
居恐怒喜思忧之境若能破此有象而成无
神之神者则长生久视之道几哉
   二相昭清理法章下
无神非真而名其鬼真辅无神抱阳曰仙真
元一之
晶善辅于神也神为无始之宗藉
晶而全也渊哉释有为之梦归无相之身即 (第 001b 页)
皆题玄都
之台四壁
合一百四十四字皆中央玉宝元灵元老君
自然之书
中央黄帝符灵宝一气天文化生黄帝气 元一之
气化生少阴七气素天主小劫申大 (第 003a 页)
   𥉋奕翏伴章第四
𥉋奕翏伴其道不为忧也𨶅然通之曪然入
之大矣哉其体旷然无𢆶矣曰子炰敏邪耳

能𥋞而目能𥆐之非乎由□瞀之至其惟圣
人乎不为明𦖢至于神化者故无用无不用
者也    元一之
肁章第五
(第 005b 页)
一之
肁玄坒中央神□䢦化诩集𧖧方曰
䚃不空之空瞴不有之有神明焉道生焉撩
于虚实者昛乎有无之理也曰魜制深渊 (第 005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