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正一部
太平部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五行备足生灵寿域洞章第五
天地始分大道要妙三才运用五行灵蕴周
天气者六期为之大成终地纪者五岁为之
小成五行滋茂瑞气平正人无夭伤得全天
年所为吉昌正宫正徵为太一少宫少徵为

太素五行平正则阴阳无尅阳法顺施则长
生不死元化馥郁则生死出入羽化成仙默
合道体五星之晶感降真形运气备足至道
腾升五气之运补缺平腾续纪延年运极化
源知生之机得道之本五行昌泰数极子九
九化为一一化为九滋而成一无过不及金
木相生水火既济一气充盈 慧性
生源合和
四象九载登真出幽入寂化育生成五气安
镇永保升平高天澄清大地安荣心向至真
咸获登瀛存亡受庆十 (第 007a 页)
山至洪山谒主寺僧木阇老因与之讲究玄
寂之道喜木阇有 慧性
定力罄所得乡里酬
施金帛回施之八年随州旱祷雨弗应木阇
以真君灵异闻于郡郡委佐官躬往长森礼
请真君至郡 (第 002a 页)
脱汝等能含纯养素抱朴脩真于 慧性
中超
生乐土顾善恶因缘不可忽也稽首皈依无
极大道
 念回灵养素天尊
臣等伏闻长生大圣飞天神王当赤明之 (第 016a 页)
尽神逝魂沉六道魄役三涂无有休息可不
悲哉即使三官增罪七祖遭殃劫劫生生不
可穷尽汝能含纯养素抱朴修真于 慧性

超生乐土顾善恶因缘不可忽也更为亡灵
开通冥路智慧光生赞扬功德
   次念智慧颂
智慧生戒根真道戒 (第 011b 页)
是真君名号不可得闻凡有见闻能持念
者皆道心深重宿有善缘得闻持诵其功德
力莫可称量若正信男女值此真经智 慧性
圆道心开发出群迷径入希夷门归奉真宗
达生荣界于三元八节本命生辰北斗下日
严置坛场转经斋醮依仪行道其福 (第 005b 页)
 得遇经之庆幸乃宿生奉斗之善因凡人
 得生圣世见闻妙经持念名号朝礼真形
 其功德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也
若正信男女值此真经智 慧性
圆道心开发
出群迷径入希夷门归奉真宗达生荣界
 人禀忠正诚信之资则具智慧圆明之性
 正则出群迷之径信 (第 012b 页)
 但得转回芳柳径自然现出碧烟岑
 行观岭畔山花放卧听山前野鸟吟
 此个幽栖非远路悟来端的不离心
若正信男女值此真经智 慧性
圆道心开发
出群迷径入希夷门归奉真宗达生荣界
 且夫或行于至道之门或涉于不善之径
 所在乎心智也心省 …… (第 017b 页)
 下手○大众谁可去曲邪而荡荡乎孰能
 饮道德而陶陶矣智者混俗世而慎非为
 愚者遇道真而不正信傥若有正信善智
 之人值此真经智 慧性
圆道心开发出群
 迷径入希夷门归奉真宗达生荣界矣又 (第 018a 页)
 乃智 慧性
圆者智者目视万物身在诸尘
 性不生乱心不有著乃为智也慧者二仪
 道用三昧真空无幽不烛无化不通是为
  (第 018b 页)
 无由知见矣所以见闻而能持诵者皆道
 心深重夙有善缘更能依经奉行功德不
 可思议
若正信男女值此真经智 慧性

 若有信奉之人遇此真经也是以先事而
 知遇事而烛此性圆动如环无端而不凝
 滞于物也
道心开发
  (第 020b 页)
   宣词
按如词言情深恳切臣闻一元委气心为善

恶之宗万品流形性靡阴阳之间锁妄云而
轮转五道乘昏雾而循环四生尘翳业山走
林中之峻坂光涵定水回川上之狂澜自非
上圣觉悟于良心曷俾下愚开发于 慧性

超实有即證虚无今斋主某俯轸幽魂旁矜
逝魄恶根落灭期免诸趣之往来善芽滋丰
顿悟一乘之终始天光内映地 (第 003b 页)
圆成 慧性
法水洗群迷之陋辞五浊泥香羞
充万劫之饥度三清岸陶丹陵之英粹开黑
郁之精华玉简昭宣俾遂千生之快乐金符 (第 004a 页)
妄业其诸情悃巳录奏闻今当肃款玄坛恭
邀清侣敷十华之盟信遵三箓之威仪异口
同音咸洁蠲于 慧性
调声正气均疏瀹于尘
襟洞朗玉章铺张琼范伏愿紫虚郁秀碧落
空歌开紫微典禁之藏容其啸咏启琼阙飞
天之卫许 (第 003b 页)
俾黎庶克享终之寿凡居陶冶孰外权衡以
今奉为斋主某今当清净尘根齐同 慧性

玄元之品格按灵宝之科条洁已朝真铺陈
丹笈检身礼圣契合玄穹香花璀璨于三成
旂葆翩翻于九奏伏愿某忏罪 (第 008a 页)
   闻经结经
仰惟三宝慈尊十华上圣俯垂洪造愿赐證
明以今奉为斋主某崇建
无上黄箓大斋乞于斋次升坛转诵
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上献
日宫月府五星四曜南辰六阙北极七元上
真道君紫微太微勾陈华盖天市大火帝座
星君五斗三台二十八宿周天分野列曜乾

象斋主本命元辰运气驿马旁临正照一切
真宰并巳周圆伏愿诸天纪名万真护善阳
昱昼阴昱夜体道施仁北注死南注生宪天
布惠赦多生之黑业蠲宿世之丹𡨚即使斋
主某千𡨚解悟万罪清夷日烁冰山廓业情
于觉地月涵定水融 慧性
于灵台玉杓转而
天禄鼎来银汉飞而帝釐常注五福攸萃三
寿作朋为如上缘志心称念万福护身天尊
和不可思议功 (第 011a 页)
   请称法位
具位奉行玄灵妙斋法事小兆(臣)某与临坛

官众等今故烧香愿以是功德上为天子王
侯土地官长七世父母九族姻亲(臣)等三师
四友系代学真天下兆庶以至蛮夷戎狄鳞
甲羽毛一切众生无边无量皈身皈神皈命
斗中大道九晨上真乞垂原赦积生今世宿
罪重过得免罹三灾四煞五行六害七伤八
难九星天罗地网二十四厄之中智 慧性

道心开发出群迷径入希夷门永脱轮回超
升成道逍遥云际升入金门与圣合真永不
翰转所启玄感上御 (第 003b 页)
   后序
夫人生受形既有成住不免坏空百岁光阴
过眼如梦命终之际情识昏迷则随其业习
沦入诸趣无有出期此所谓无常迅速生死
事大而归空之法有自来矣恪传以为达摩
禅师之作予观其文义讹舛不伦不类大乘
菩萨语句况达摩西来不立文字得非后人
所撰假大名以取信乎今因旧本参以异闻

正误删繁序为七言歌括一篇凡十四章章
四句以使记忆仍就每章附注务得其详有
缘遇者宝而秘之毋成轻泄急宜猛省识破
幼缘对境忘境广行方便多种善根于十二
时中四威仪内坚持戒定勿助勿忘真积力
行则本来 慧性
一旦开明直下承当自作主
宰时节到来把定玄关验其消息撒乎便行
斯乃大丈夫能事而归空之法不为无所济
矣抑 (第 007b 页)
火起夹脊如车轮
泥丸如汤浇口中常有甘露滴滴而来若能
不睡存神不绝不过两月馀得目生神光此
心明了也若有 慧性
此之验也得之者不可
便以为至道否则狂念一生遂成颠风至若
三月行火之馀时刻工夫不差则九窍光明
头有金轮 (第 015b 页)
起夹脊如车轮泥丸如汤浇口
中常有甘露滴滴而来若能不睡存神百念
俱绝不过两月馀日目生神光此心明了若
慧性
此其验也得之不可便以为至道否
则便成风颠至如三月行火之馀时时刻刻
工夫不差则七窍光明须有金光明如车轮 …… (第 008a 页)
   论六通诀
一心境通二神境通三天眼通四天耳通五

宿信通六他心通若行过不可着他进道之
士十二时中常似一时名为无间断静坐之
间志在调息绵绵体为性时时不昧湛然不
动是谓安心夜忽然满室如昼心似冰清玉
洁到此地面非为大事如井窥管见于天三
花聚鼎五气朝元乃是气候之所变也静坐
之间忽一性跳出形躯之外便嫌四大臭秽
若到此时 慧性
觉之乃心境通静功勿退或
居一室或居环堵不知户庭万事未来之时
自知犹如隔墙见针乃是静功所至名神境 (第 012b 页)
抵外修福行内固精神内外功深则仙阶可
进洞天可游矣古今成道者皆福慧相须慧
为灯火福为油灯火无油则不明 慧性
无福
则不生故达士宁损其身不损其福世之人 (第 017a 页)
   第六论合道伴
道人合伴本欲疾病相扶你死我埋我死你
埋然先择人而后合伴不可先合伴而后择
人不可相恋相恋则系其心不可不恋不恋
则情相离恋欲不恋得其中道可矣有三合
三不合明心有慧有志此三合也不明著外
境无智 慧性
愚浊无志气乾打鬨此三不合
也立身之本在丛林全凭心志不可顺人情
下可取相貌唯择高明者是上法也 (第 003a 页)
仙骨髓凝仙血
脉成真朝服元精五芽芝英漱满玉池津液
自生身得飞行过度三灾八难众恶之中千
凶万毒莫不消亡 慧性
疏明洞悟幽理神仙
降接与道合真使上不累三师九祖下可度
六道四生咸得光明俱无结縳某等未入道
之前既参真 (第 032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