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類
道家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正一部
續道藏
太玄部
太平部
清代道教文獻
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
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
谓之 道枢 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是亦一
无穷非亦一无穷也故曰莫若以明
郭象注今夫知者不知所以知而自知生
者不 …… (第 017b 页)
为是彼之与此各有一是一非庄子欲明
其无彼是而不定其所以然故托以果且
有无之语既忘彼是又忘其所以彼是彼
是不得与我为偶此谓 道枢 枢者运转开 …… (第 021a 页)
亦犹方生者贵生方死者乐死是以圣人
照之于天不由于人亦不得谓无因是也
彼是各一是非而求其果且有无归于忘
言之极则莫得其偶谓之 道枢 枢者中空
转而不滞户枢之用要在环中以应无穷 (第 024a 页)
若乃道之枢则以理转物虽天地之大万
物之多无有能对 道枢 之妙者矣
虚斋注芒即役役而不知所归则不芒矣
成心即子思所谓诚者自成也此本然之
性能尽其性则无所 (第 024b 页)
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
谓之 道枢 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是亦一
无穷非亦一无穷也故曰莫若以明
郭象注今夫知者不知所以知而自知生
者不 …… (第 017b 页)
为是彼之与此各有一是一非庄子欲明
其无彼是而不定其所以然故托以果且
有无之语既忘彼是又忘其所以彼是彼
是不得与我为偶此谓 道枢 枢者运转开 …… (第 021a 页)
亦犹方生者贵生方死者乐死是以圣人
照之于天不由于人亦不得谓无因是也
彼是各一是非而求其果且有无归于忘
言之极则莫得其偶谓之 道枢 枢者中空
转而不滞户枢之用要在环中以应无穷 (第 024a 页)
若乃道之枢则以理转物虽天地之大万
物之多无有能对 道枢 之妙者矣
虚斋注芒即役役而不知所归则不芒矣
成心即子思所谓诚者自成也此本然之
性能尽其性则无所 (第 024b 页)
乎土壤萌然无虑故曰天文振动则为生
止静则冥寂故曰不动不止也
政和见怪则非常湿灰则不复然古之至
人运 道枢 于无穷则彼是莫得其偶杜德
几而不发则嗒焉似丧其耦故示之以地
文而见吾杜德几则谓弗活也地与阴同
(第 024b 页)
止静则冥寂故曰不动不止也
政和见怪则非常湿灰则不复然古之至
人运 道枢 于无穷则彼是莫得其偶杜德
几而不发则嗒焉似丧其耦故示之以地
文而见吾杜德几则谓弗活也地与阴同
(第 024b 页)
者亦以为是如此则此尽以彼为是而此
自认其非彼亦尽以此为是而彼自认其
非彼此各有一是非矣果何分于彼是乎
哉
彼是莫得其偶谓之 道枢 枢始得其环中以
应无穷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
彼是不对立则无是非矣此谓 (第 015a 页)
道枢 又 (第 015a 页)
自认其非彼亦尽以此为是而彼自认其
非彼此各有一是非矣果何分于彼是乎
哉
彼是莫得其偶谓之 道枢 枢始得其环中以
应无穷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
彼是不对立则无是非矣此谓 (第 015a 页)
道枢 又 (第 015a 页)
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
谓之 道枢 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是亦一
无穷非亦一无穷也故曰莫若以明
郭注今夫知者皆不知所以知而自知矣生
者皆 …… (第 020a 页)
别乎彼此匹偶之相求之了不可得而道
枢在此矣几物奇圆而偶方环则终始无
端中虚无物得 道枢 者似之故曰得其环
中以应无穷盖行乎是非无穷之涂而其
无是无非者自若非照之以天者不能所
谓莫若以 (第 023b 页)
谓之 道枢 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是亦一
无穷非亦一无穷也故曰莫若以明
郭注今夫知者皆不知所以知而自知矣生
者皆 …… (第 020a 页)
别乎彼此匹偶之相求之了不可得而道
枢在此矣几物奇圆而偶方环则终始无
端中虚无物得 道枢 者似之故曰得其环
中以应无穷盖行乎是非无穷之涂而其
无是无非者自若非照之以天者不能所
谓莫若以 (第 023b 页)
诗送玄静先生归广陵并序
鍊师气远江山神清虚白道高八景而学兼
九流每发挥玄宗启迪仙箓延我玉皇之祚
保我以金丹之期敬焉重焉深借仳别因赋
诗以饯行云耳
默受王倪道逾深尹喜师欣同八景会更叶
九丹时鸾鹤遥烟境江山渺别思当迁洞府
日留念上京期
尊师以 道枢 弘济以真宗启迪来致玄妙去
还云山诗以见怀用彰借别也所谢知
肃宗赐玄静先生敕书
敕李含光师久契真 (第 010a 页)
鍊师气远江山神清虚白道高八景而学兼
九流每发挥玄宗启迪仙箓延我玉皇之祚
保我以金丹之期敬焉重焉深借仳别因赋
诗以饯行云耳
默受王倪道逾深尹喜师欣同八景会更叶
九丹时鸾鹤遥烟境江山渺别思当迁洞府
日留念上京期
尊师以 道枢 弘济以真宗启迪来致玄妙去
还云山诗以见怀用彰借别也所谢知
肃宗赐玄静先生敕书
敕李含光师久契真 (第 010a 页)
之客胥来华阳之
人间出矣道士韦崇询主修斋醮祭俯仰节
度道士朱惠明掌法箓经书修真秘诀法师
上编仙箓旁契 道枢 神含混元德与纯粹诱
进群动感通众灵邈然非寰宇之间超然在
风尘之表至如身缠世故迹混俗尘发忠孝 (第 010b 页)
人间出矣道士韦崇询主修斋醮祭俯仰节
度道士朱惠明掌法箓经书修真秘诀法师
上编仙箓旁契 道枢 神含混元德与纯粹诱
进群动感通众灵邈然非寰宇之间超然在
风尘之表至如身缠世故迹混俗尘发忠孝 (第 010b 页)
壹气孔神兮于中夜存虚以待之兮无为
之先与此同旨紫阳朱子注云盖广成子
之告黄帝不过如此实神仙之要诀也
水者 道枢 其数名一阴阳之始玄含黄芽五
金之主北方河车故铅外黑内怀金华被褐
怀玉外为狂夫
水者道之枢阴阳之始也 (第 002b 页)
之先与此同旨紫阳朱子注云盖广成子
之告黄帝不过如此实神仙之要诀也
水者 道枢 其数名一阴阳之始玄含黄芽五
金之主北方河车故铅外黑内怀金华被褐
怀玉外为狂夫
水者道之枢阴阳之始也 (第 002b 页)
神不知不神之所以神是以役于阴阳囿于
变化恣睢转徙曾莫之悟又岂知冥冥之中
倏然吻合者哉此西王母所以阐扬 道枢 丁
宁详复为黄帝言之也然而圣人之言隐而
显曲而中定观诸妙冥参真有汎观诸徼默
造深玄以此退藏何泥于虚以 (第 001b 页)
变化恣睢转徙曾莫之悟又岂知冥冥之中
倏然吻合者哉此西王母所以阐扬 道枢 丁
宁详复为黄帝言之也然而圣人之言隐而
显曲而中定观诸妙冥参真有汎观诸徼默
造深玄以此退藏何泥于虚以 (第 001b 页)
小大之辨岂气也哉
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
解曰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复命曰常知常
曰明凡丽乎出入之机者往来不穷是谓
道枢 在卦之体则艮居东北是也故能终
万物始万物附本旁出木恃以止而位非
正北焉
恩生于害害生于恩
解曰 (第 019b 页)
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
解曰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复命曰常知常
曰明凡丽乎出入之机者往来不穷是谓
道枢 在卦之体则艮居东北是也故能终
万物始万物附本旁出木恃以止而位非
正北焉
恩生于害害生于恩
解曰 (第 019b 页)
院下讵曰恒州张果先生游方之外者也迹
先高尚心入杳冥是混光尘应召至阙莫知
甲子之数且谓羲皇上人问以 道枢 尽会宗
极今则将行朝礼爰升宠命可银青光禄大
夫号通玄先生果屡陈老病乞归恒州赐绢
三百疋随从弟子二人给 (第 006b 页)
先高尚心入杳冥是混光尘应召至阙莫知
甲子之数且谓羲皇上人问以 道枢 尽会宗
极今则将行朝礼爰升宠命可银青光禄大
夫号通玄先生果屡陈老病乞归恒州赐绢
三百疋随从弟子二人给 (第 006b 页)
辩惑论
修真之旨金丹而已金丹即铅火也铅火即
金木也金木即情性也静者为性动者为情
参同契曰金来归性初乃得称还丹明情复
乎性性归太易也性归太易则命全矣若止
明此一性不修乎命则曰孤脩如望后之月
日减一日不见其明及其晦也则犹人之遽
逝人之遽逝性则依然但命断物坏性不能
驻而自迁耳东坡诗引惮宗喻云犹如寒月
附清昼空有孤光留故躔假饶心地上徵理
得明白亦只是守一个顽空若能彻底无瑕
可以直超佛地心经所谓不增不减不垢不
净不生不灭还你本来面日或渗漏未尽则
又再出头来不失人身幸矣缘为命上不了
故也昔刘海蟾有歌曰真个佛法便是道一
个孩儿两个抱紫阳真人曰释氏教人脩极
乐亦缘极乐是金方岂知夫所谓金方哉参
同契曰白者金精黑者水基水者 道枢 其数 (第 008b 页)
修真之旨金丹而已金丹即铅火也铅火即
金木也金木即情性也静者为性动者为情
参同契曰金来归性初乃得称还丹明情复
乎性性归太易也性归太易则命全矣若止
明此一性不修乎命则曰孤脩如望后之月
日减一日不见其明及其晦也则犹人之遽
逝人之遽逝性则依然但命断物坏性不能
驻而自迁耳东坡诗引惮宗喻云犹如寒月
附清昼空有孤光留故躔假饶心地上徵理
得明白亦只是守一个顽空若能彻底无瑕
可以直超佛地心经所谓不增不减不垢不
净不生不灭还你本来面日或渗漏未尽则
又再出头来不失人身幸矣缘为命上不了
故也昔刘海蟾有歌曰真个佛法便是道一
个孩儿两个抱紫阳真人曰释氏教人脩极
乐亦缘极乐是金方岂知夫所谓金方哉参
同契曰白者金精黑者水基水者 道枢 其数 (第 008b 页)
之于天亦因是也
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
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
莫得其偶谓之 道枢 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
穷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故曰莫若以
明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
指也以马 (第 008b 页)
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
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
莫得其偶谓之 道枢 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
穷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故曰莫若以
明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
指也以马 (第 008b 页)
只言因是省文也
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
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
莫得其偶谓之 道枢 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
穷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故曰莫若以
明
若以是非而论则它之说一是非也我之
说 (第 003a 页)
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
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
莫得其偶谓之 道枢 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
穷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故曰莫若以
明
若以是非而论则它之说一是非也我之
说 (第 003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