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類
道家類
小說家類
術數類
洞真部
洞玄部
洞神部
正一部
太平部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第二十四神仙
经曰东方之神女名曰青腰玉女南方之神
女名曰赤圭玉女中央之神女名曰黄素玉
女西方之神女名曰白素玉女北方之神女
名曰玄光玉女左为常阳右为承翼此皆玉
女之名也五行之 道常 以所胜好者为妻假
令今日甲乙木木胜土则甲以巳为妻故言 (第 019b 页)
经曰东方之神女名曰青腰玉女南方之神
女名曰赤圭玉女中央之神女名曰黄素玉
女西方之神女名曰白素玉女北方之神女
名曰玄光玉女左为常阳右为承翼此皆玉
女之名也五行之 道常 以所胜好者为妻假
令今日甲乙木木胜土则甲以巳为妻故言 (第 019b 页)
本命日第十九
夫本命日可转度人经一两过即魂神澄正
万气长存不经苦恼身有光明三界侍卫五
帝司迎功满德就名书上清本命日早朝焚
香向本命位叩齿三通心存再拜而微祝曰
太一镇生三气合真室胎上景母玄父元生
我五藏摄我精神下灌玉液上朝泥丸夕练
七魄朝和三魂右命玉华左啸金晨令我神
仙役灵使神常保利贞飞行十天毕叩齿三
通咽液三过心礼四拜此名太上祝生隐朝
胎元之 道常 能行之令人魂魄保守长生神
仙此法不用入靖室可坐所但少静无人即
为之出真诰第三
入室对席第二十 (第 014b 页)
夫本命日可转度人经一两过即魂神澄正
万气长存不经苦恼身有光明三界侍卫五
帝司迎功满德就名书上清本命日早朝焚
香向本命位叩齿三通心存再拜而微祝曰
太一镇生三气合真室胎上景母玄父元生
我五藏摄我精神下灌玉液上朝泥丸夕练
七魄朝和三魂右命玉华左啸金晨令我神
仙役灵使神常保利贞飞行十天毕叩齿三
通咽液三过心礼四拜此名太上祝生隐朝
胎元之 道常 能行之令人魂魄保守长生神
仙此法不用入靖室可坐所但少静无人即
为之出真诰第三
入室对席第二十 (第 014b 页)
初出时向月再拜毕心
祝曰
太阴玄精明月夫人初生流光照我三宫神
仙上飞高游八方所向所愿皆与福会守一
之 道常 存七星覆头上柄指前如此百邪之
不干凶气之灭亡要诀也
守一人忌食五辛猪犬肉履产妇家甲子日 (第 017a 页)
祝曰
太阴玄精明月夫人初生流光照我三宫神
仙上飞高游八方所向所愿皆与福会守一
之 道常 存七星覆头上柄指前如此百邪之
不干凶气之灭亡要诀也
守一人忌食五辛猪犬肉履产妇家甲子日 (第 017a 页)
甘草(三两/炙)
右并捣以密绢筛令极细内诸煎中又内熟
巨胜杏仁屑三升白蜜二升搅令稠重汤煮
搅勿令住手令如膏便调强为佳冷凝捣数
千杵密器贮固之少出充服每早晨以一丸
如李核大含消咽之日再三此药宜八月九
月合至三月已来服之若三月二月中更煮
一度令稠硬则经夏不复坏
慎忌论第六
夫气之为理也纳而难固吐而易竭难固须
保而使全易竭须惜而勿泄真人曰学 道常
如忆朝餐未有不得之者惜气常如惜面未
有不全之者又曰若使惜气常如一身之先
急吾少见于枯悴矣其于接言笑务 (第 018a 页)
右并捣以密绢筛令极细内诸煎中又内熟
巨胜杏仁屑三升白蜜二升搅令稠重汤煮
搅勿令住手令如膏便调强为佳冷凝捣数
千杵密器贮固之少出充服每早晨以一丸
如李核大含消咽之日再三此药宜八月九
月合至三月已来服之若三月二月中更煮
一度令稠硬则经夏不复坏
慎忌论第六
夫气之为理也纳而难固吐而易竭难固须
保而使全易竭须惜而勿泄真人曰学 道常
如忆朝餐未有不得之者惜气常如惜面未
有不全之者又曰若使惜气常如一身之先
急吾少见于枯悴矣其于接言笑务 (第 018a 页)
之秘旨
功成之后不思而自成不呼而自至言通雅
正语合幽微至道无为了然总会一至于此
吾道成焉论曰夫达士悟 道常 畏于身故吾
有大患为吾有身故有其患患在毁伤形体 …… (第 013a 页)
不出不入自然常住(神之与气在母腹)
(中本是一体之物及生下为外境爱欲所牵)
(未尝一息暂归于本人知此 道常 泯绝情念)
(勿使神之出入去来能行不忘久而习之神)
(自住之矣)勤而行之是真道路(修真之道备)
(尽 (第 028b 页)
功成之后不思而自成不呼而自至言通雅
正语合幽微至道无为了然总会一至于此
吾道成焉论曰夫达士悟 道常 畏于身故吾
有大患为吾有身故有其患患在毁伤形体 …… (第 013a 页)
不出不入自然常住(神之与气在母腹)
(中本是一体之物及生下为外境爱欲所牵)
(未尝一息暂归于本人知此 道常 泯绝情念)
(勿使神之出入去来能行不忘久而习之神)
(自住之矣)勤而行之是真道路(修真之道备)
(尽 (第 028b 页)
五经六籍治世之法治民之术尽在此矣世
虽讽诵多不依从若口诵而心随心随而事
应仁义信行礼智之 道常 存于怀岂惟正其
人事长生久视之理亦何远矣守真又尝启
请云终南山中赤谷神祠者近乡之人多所
祈祀屠牛击豕 (第 014a 页)
虽讽诵多不依从若口诵而心随心随而事
应仁义信行礼智之 道常 存于怀岂惟正其
人事长生久视之理亦何远矣守真又尝启
请云终南山中赤谷神祠者近乡之人多所
祈祀屠牛击豕 (第 014a 页)
真仙信非虚矣汾生而慕 道常
愧积习及长
游历宦途周游寰宇凡接高尚所说或览传
记兼复闻见皆铭于心而书于牍又以国史
不书事散于野矧当 …… (第 002a 页)
樵者犹见之曰我刘郎中也莫
知所止盖巳为地仙矣
刘𥋋
刘𥋋(音/僭)小字宜哥兄瞻也𥋋家贫好 道常 有
道士经其居见𥋋异之问知道否曰知然𥋋
性饶俗气业应未净遽可强学道士曰能相
师乎𥋋曰何敢于是师 (第 025b 页)
游历宦途周游寰宇凡接高尚所说或览传
记兼复闻见皆铭于心而书于牍又以国史
不书事散于野矧当 …… (第 002a 页)
樵者犹见之曰我刘郎中也莫
知所止盖巳为地仙矣
刘𥋋
刘𥋋(音/僭)小字宜哥兄瞻也𥋋家贫好 道常 有
道士经其居见𥋋异之问知道否曰知然𥋋
性饶俗气业应未净遽可强学道士曰能相
师乎𥋋曰何敢于是师 (第 025b 页)
严遵曰可道之道道德彰而非自然也今
之行者昼不操烛为日明也夫日明者不
道之 道常 也操烛者可道之道彰也夫著
于竹帛镂于金石可传于人者可道之道
也若乃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
(第 001b 页)
之行者昼不操烛为日明也夫日明者不
道之 道常 也操烛者可道之道彰也夫著
于竹帛镂于金石可传于人者可道之道
也若乃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
(第 001b 页)
览而
絙笮朽绝已积岁年里中有言曰欲知修续
者脚下自生毛如此相传久矣咸通中有道
士毛意欢山下居人幼而为 道常 持五千言
诵不辍口著弊布褐日于市诵经乞酒醉而
登山攀缘峭险以绝道为桥焉山顶多白松
树以绳系之横亘中顶 (第 006a 页)
絙笮朽绝已积岁年里中有言曰欲知修续
者脚下自生毛如此相传久矣咸通中有道
士毛意欢山下居人幼而为 道常 持五千言
诵不辍口著弊布褐日于市诵经乞酒醉而
登山攀缘峭险以绝道为桥焉山顶多白松
树以绳系之横亘中顶 (第 006a 页)
致虚极章第十六
臣真述曰夫天之 道常 清虚太极无私于覆
焘地之 (第 013a 页)
道常 沉静博厚无私于亭毒则是阴
阳各得其恒故人与万物俱得尽其生成之
理故曰万物并作复者其见天地之心故曰
吾 (第 013a 页)
臣真述曰夫天之 道常 清虚太极无私于覆
焘地之 (第 013a 页)
道常 沉静博厚无私于亭毒则是阴
阳各得其恒故人与万物俱得尽其生成之
理故曰万物并作复者其见天地之心故曰
吾 (第 013a 页)
示人于外终有败绩之辱岂不慎哉
道常 无为章第三十七
臣真述曰夫常道者谓无名之始 (第 013a 页)
道常 者谓
有名之初故本初无字乃为一气之宗亦既
有名为万物之始又道法自然天地阴阳皆
自然和合无所云为故曰无 (第 013a 页)
道常 无为章第三十七
臣真述曰夫常道者谓无名之始 (第 013a 页)
道常 者谓
有名之初故本初无字乃为一气之宗亦既
有名为万物之始又道法自然天地阴阳皆
自然和合无所云为故曰无 (第 013a 页)
华盖院
华盖院昔华盖君修行处不显名氏或云古
太清观也去庙东北十五里自元阳宫陟上
清宫而至昔谭峭岩字景升居终南山久著
化书过东吴见宋齐丘游庐阜泛潇湘鍊丹
于此又默希子不知何氏居此著通元经开
皇中有道士吴涵虚字合灵居之风狂未尝
下山终日沈湎亦无烟火之具俗呼为吴猱
好睡经旬不食常言之若要闲即须懒如勤
即不闲也素不攻文忽作上升歌云玉皇有
诏登仙职龙吐云兮风著力眼前蓦地见楼
台异草奇花不可识我向大罗观世界世界
只如指掌大当时不为上升忙一时提向瀛
洲卖后于清泰二年上升又有荆台隐士铁
冠先生樊氏慕合灵之 道常 骑白牛访之楚
王马希范尝师之后马希声嗣位先生不知
所之
上清宫
上清宫去庙东北七里吴人徐灵期真 (第 006a 页)
华盖院昔华盖君修行处不显名氏或云古
太清观也去庙东北十五里自元阳宫陟上
清宫而至昔谭峭岩字景升居终南山久著
化书过东吴见宋齐丘游庐阜泛潇湘鍊丹
于此又默希子不知何氏居此著通元经开
皇中有道士吴涵虚字合灵居之风狂未尝
下山终日沈湎亦无烟火之具俗呼为吴猱
好睡经旬不食常言之若要闲即须懒如勤
即不闲也素不攻文忽作上升歌云玉皇有
诏登仙职龙吐云兮风著力眼前蓦地见楼
台异草奇花不可识我向大罗观世界世界
只如指掌大当时不为上升忙一时提向瀛
洲卖后于清泰二年上升又有荆台隐士铁
冠先生樊氏慕合灵之 道常 骑白牛访之楚
王马希范尝师之后马希声嗣位先生不知
所之
上清宫
上清宫去庙东北七里吴人徐灵期真 (第 006a 页)
乾坤二策亦然是为天数之正过此则盈
不及则缩盈则阳道常饶故日行周天之
度为一岁于三百六十日之外而岁常馀
五日强缩则阴 道常 亏故月行周天之度
为一月而常不足于三十日此所以有小
月而岁馀五日强积而成岁所谓十一日
弱者是也 (第 002b 页)
不及则缩盈则阳道常饶故日行周天之
度为一岁于三百六十日之外而岁常馀
五日强缩则阴 道常 亏故月行周天之度
为一月而常不足于三十日此所以有小
月而岁馀五日强积而成岁所谓十一日
弱者是也 (第 002b 页)
妄造故覆障其真性道命事业既是虚妄
即可除遣若习学诸圣灵书即植神灵照
明妄想自尽如明灯照闇还将闇作明今
灵慧明还将事业作 道常 道之命本定未
曾改也妙经其事业命度成灵妙故曰度
命妙经也就此卷大开为三第一一章序
经法缘起问系 (第 002a 页)
即可除遣若习学诸圣灵书即植神灵照
明妄想自尽如明灯照闇还将闇作明今
灵慧明还将事业作 道常 道之命本定未
曾改也妙经其事业命度成灵妙故曰度
命妙经也就此卷大开为三第一一章序
经法缘起问系 (第 002a 页)
人道甚微眇而易失仙道甚莽大而难證
鬼道乐兮当人生门
鬼道喜耽欲乐阻当学人长生之门也
天道贵生鬼道贵终
天道尚升故贵乎生鬼道尚坠故贵乎终
仙 道常 自吉鬼 (第 034a 页)
道常 自凶
升入仙道则多吉庆沦坠鬼道则多凶害
高上清灵爽悲歌朗太空
诸上高真钟灵秀之气者每悲哀此界天 …… (第 034a 页)
此中无量大神皆我魔身化现也洞章即
此歌也天人读之万遍立證仙真矣
仙道贵度鬼道相连
仙尚超度鬼尚坠落仙道鬼 道常 相连属
进则仙退则鬼学仙道者宜谨之
天地眇莽秽气纷纷
眇莽者言天地广大眇茫莽荡也秽气者
色尘也 (第 036a 页)
鬼道乐兮当人生门
鬼道喜耽欲乐阻当学人长生之门也
天道贵生鬼道贵终
天道尚升故贵乎生鬼道尚坠故贵乎终
仙 道常 自吉鬼 (第 034a 页)
道常 自凶
升入仙道则多吉庆沦坠鬼道则多凶害
高上清灵爽悲歌朗太空
诸上高真钟灵秀之气者每悲哀此界天 …… (第 034a 页)
此中无量大神皆我魔身化现也洞章即
此歌也天人读之万遍立證仙真矣
仙道贵度鬼道相连
仙尚超度鬼尚坠落仙道鬼 道常 相连属
进则仙退则鬼学仙道者宜谨之
天地眇莽秽气纷纷
眇莽者言天地广大眇茫莽荡也秽气者
色尘也 (第 036a 页)
东曰贵好也天道好生鬼道好杀也○幽
栖曰神仙之道在于长生久视湛然长存
邪鬼之道务欲人归太阴悉在终灭也
仙 道常 自吉鬼 (第 026a 页)
道常 自凶
东曰好生者吉好杀者凶○幽栖曰仙道
既生故吉祥自兆鬼道既死故凶祸自应
○少微曰人道三界以下 (第 026a 页)
栖曰神仙之道在于长生久视湛然长存
邪鬼之道务欲人归太阴悉在终灭也
仙 道常 自吉鬼 (第 026a 页)
道常 自凶
东曰好生者吉好杀者凶○幽栖曰仙道
既生故吉祥自兆鬼道既死故凶祸自应
○少微曰人道三界以下 (第 026a 页)
和付之气人能保精爱神护气内则保身
长生外则致国太平又曰人臣之行当上
爱其君欲其长生为人子者当念父母畏
其将死风化其意使之入 道常 为求索奇
方殊术以奉君亲为人弟子者当念录师
恩夫人生于父母成道德于师得尊荣于
君每念君父师将老 (第 011b 页)
长生外则致国太平又曰人臣之行当上
爱其君欲其长生为人子者当念父母畏
其将死风化其意使之入 道常 为求索奇
方殊术以奉君亲为人弟子者当念录师
恩夫人生于父母成道德于师得尊荣于
君每念君父师将老 (第 011b 页)
十善功上生欲界六天
人道眇眇(轻/浮)仙道莽莽(难/明)鬼道乐兮当人生
门(邪僻/趋死)天道贵生(欲人/长生)鬼道贵终(欲人/终死)仙道
常自吉(知常明/故吉也)鬼 道常 自凶(妄作是/以凶也)高上清
灵爽悲歌朗太空唯愿仙道成不欲人道穷
内义曰谓明则高真上圣幽则清灵精爽 (第 017b 页)
人道眇眇(轻/浮)仙道莽莽(难/明)鬼道乐兮当人生
门(邪僻/趋死)天道贵生(欲人/长生)鬼道贵终(欲人/终死)仙道
常自吉(知常明/故吉也)鬼 道常 自凶(妄作是/以凶也)高上清
灵爽悲歌朗太空唯愿仙道成不欲人道穷
内义曰谓明则高真上圣幽则清灵精爽 (第 017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