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正一部
太玄部
太平部
清代道教文獻
天道第二
静而圣动而王无为也而尊朴素而天下莫
能与之争美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之谓
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与人
和者也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
天乐庄子曰吾师乎吾师乎𩐒万物而不为
戾泽及万世而不为仁长于上古而不为寿
覆载天地刻雕众形而不为巧此之谓天乐
故曰知天乐者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静
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故知天乐者无
天怨无人非无物累无鬼责故曰其动也天
其静也地一心定而王天下其鬼不崇其魂
不疲一心定而万物服言以虚静推于天地
通于万物此谓天乐天乐者圣人之心以畜
天下也
郭注时行则行时止则止自然为物所尊
故美配天者唯朴素也天地以无为为德
明其 宗本 则与天地无逆顺天所以应人 (第 001b 页)
静而圣动而王无为也而尊朴素而天下莫
能与之争美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之谓
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与人
和者也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
天乐庄子曰吾师乎吾师乎𩐒万物而不为
戾泽及万世而不为仁长于上古而不为寿
覆载天地刻雕众形而不为巧此之谓天乐
故曰知天乐者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静
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故知天乐者无
天怨无人非无物累无鬼责故曰其动也天
其静也地一心定而王天下其鬼不崇其魂
不疲一心定而万物服言以虚静推于天地
通于万物此谓天乐天乐者圣人之心以畜
天下也
郭注时行则行时止则止自然为物所尊
故美配天者唯朴素也天地以无为为德
明其 宗本 则与天地无逆顺天所以应人 (第 001b 页)
一阴一阳之谓道成之者性也又曰自诚
明谓之性性犹命也书曰克明峻德德性
也释教所谓福德性 宗本 坚确
孝道成明王
语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
为仁之本欤仁者人也亲亲为大昔虞舜
时太上下 (第 012b 页)
明谓之性性犹命也书曰克明峻德德性
也释教所谓福德性 宗本 坚确
孝道成明王
语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
为仁之本欤仁者人也亲亲为大昔虞舜
时太上下 (第 012b 页)
老子曰吾言简直甚易知无所作为甚易
行天下之人以情识测度欲见欲闻欲为
欲得故莫能知莫能行此书言理有 宗本
论事有君(主/也)意夫惟无(不/也)知言之宗事之
主老子曰是以不知吾也知我道者稀叹
曰则我道 (第 012b 页)
行天下之人以情识测度欲见欲闻欲为
欲得故莫能知莫能行此书言理有 宗本
论事有君(主/也)意夫惟无(不/也)知言之宗事之
主老子曰是以不知吾也知我道者稀叹
曰则我道 (第 012b 页)
事有君臣上下世人不知者非我之无德
与我反○荣曰 宗本 也君主也以道德为
本其实易知以无为为主其实易行失本
逐末者多矣不体真宗放情违性者众焉
宁知君主 (第 010b 页)
与我反○荣曰 宗本 也君主也以道德为
本其实易知以无为为主其实易行失本
逐末者多矣不体真宗放情违性者众焉
宁知君主 (第 010b 页)
徼多惑于有为好攻乎异端不能除垢止
念静心守一至于虚无之道黮闇而不知
茫然而莫行也
言有宗事有君
此释易知易行所由也 宗本 也君主也夫
百家之言言虽殊途而同归于理得理者
忘言故言以不言为 (第 016a 页)
宗本 矣万绪之事事
虽异趣而同会于功成功而遣事故事以 (第 016a 页)
念静心守一至于虚无之道黮闇而不知
茫然而莫行也
言有宗事有君
此释易知易行所由也 宗本 也君主也夫
百家之言言虽殊途而同归于理得理者
忘言故言以不言为 (第 016a 页)
宗本 矣万绪之事事
虽异趣而同会于功成功而遣事故事以 (第 016a 页)
精要不必定名于上下也
题曰此经以重玄为宗自然为体道德为用
其要在乎治身治国治国则我无为而民自
化我无欲而民自朴治身则寒其兑闭其门
谷神不死少私寡欲此其要旨可得而言也
若夫视之不见听之不闻玄之又玄众妙之
门殆不可得而言传也故游其廊庑者自以
谓升堂睹奥及其研精覃思然后于道知其
秋毫之端万分未得处一焉
疏曰此第十九门明道德二经之宗本治
国治身之大旨以遗后学尔就此门中又
分为二其一明道德之 宗本 其二明
治国治身之大旨其一明道德之 (第 011b 页)
宗本
者题曰此经以重玄为宗自然为体道德
为用夫重玄为宗者经云同谓之玄玄之
又玄众妙之门又云损之又损以 (第 011b 页)
题曰此经以重玄为宗自然为体道德为用
其要在乎治身治国治国则我无为而民自
化我无欲而民自朴治身则寒其兑闭其门
谷神不死少私寡欲此其要旨可得而言也
若夫视之不见听之不闻玄之又玄众妙之
门殆不可得而言传也故游其廊庑者自以
谓升堂睹奥及其研精覃思然后于道知其
秋毫之端万分未得处一焉
疏曰此第十九门明道德二经之宗本治
国治身之大旨以遗后学尔就此门中又
分为二其一明道德之 宗本 其二明
治国治身之大旨其一明道德之 (第 011b 页)
宗本
者题曰此经以重玄为宗自然为体道德
为用夫重玄为宗者经云同谓之玄玄之
又玄众妙之门又云损之又损以 (第 011b 页)
精之能纯形之未正耳非其形正而能感化
于物者未之有也
老子曰言有宗事有本言有立教之宗事有
制作之本失其 宗本 伎能虽多不若寡言既
丧 (第 020a 页)
宗本 则蒡衍为害固不及保其静也害众
者倕而使断其指以明大巧之不可为也班
咈之巧有为也则名著而指断造化之巧无 (第 020a 页)
于物者未之有也
老子曰言有宗事有本言有立教之宗事有
制作之本失其 宗本 伎能虽多不若寡言既
丧 (第 020a 页)
宗本 则蒡衍为害固不及保其静也害众
者倕而使断其指以明大巧之不可为也班
咈之巧有为也则名著而指断造化之巧无 (第 020a 页)
乎道体方成德用大之根两仪 宗本
福之门
安静之由万物待之而生待之而成待之而
宁皆假无以为耳夫道无为无形不为事先
不为物迹内以修身外以 …… (第 003a 页)
位而为己
惠者非王者之仁也可谓一矣备此三者乃
谓执一一也者无适之道也万物之本也清
静守一动而不知万物 宗本 不出于是君数
易法国数易君数易法度民不堪命国之无
本君能久乎人以其位达其好憎下之径衢
不可胜理天子恃 (第 010b 页)
安静之由万物待之而生待之而成待之而
宁皆假无以为耳夫道无为无形不为事先
不为物迹内以修身外以 …… (第 003a 页)
位而为己
惠者非王者之仁也可谓一矣备此三者乃
谓执一一也者无适之道也万物之本也清
静守一动而不知万物 宗本 不出于是君数
易法国数易君数易法度民不堪命国之无
本君能久乎人以其位达其好憎下之径衢
不可胜理天子恃 (第 010b 页)
商周代为至
人世存奇躅此神变之德也言乘飙驭往陟
清都总治群仙宣布和气此裁成之功也至
于希夷之指清静之 宗本 于自然臻于至妙
用之为政政协于大中用之治身身跻于难
老施于天下天下可以还淳渐于生民生民
由其介福所谓 (第 013b 页)
人世存奇躅此神变之德也言乘飙驭往陟
清都总治群仙宣布和气此裁成之功也至
于希夷之指清静之 宗本 于自然臻于至妙
用之为政政协于大中用之治身身跻于难
老施于天下天下可以还淳渐于生民生民
由其介福所谓 (第 013b 页)
商周代为至人世存奇
躅此神变之德也言乘飙驭往陟清都总治
群仙宣布和气此裁成之功也至于希夷之
旨清静之 宗本 于自然臻于至妙用之为政
政协于大中用之治身身跻于难老施于天
下天下可以还淳渐于生民生民由其介福
所谓 (第 036a 页)
躅此神变之德也言乘飙驭往陟清都总治
群仙宣布和气此裁成之功也至于希夷之
旨清静之 宗本 于自然臻于至妙用之为政
政协于大中用之治身身跻于难老施于天
下天下可以还淳渐于生民生民由其介福
所谓 (第 036a 页)
天师为主与古斋灵宝本科不同后之洞
玄法师奉行古法乃亦取此咒杂入其中
或再诣师前分光悉为失格兼斋法自有
宗本 不可混同轻用兼灵宝旧法中只有 …… (第 007b 页)
后世镂版之书于内度人经一卷其来至
古不容差谬灵宝大法以度人一经为宗
本存念之要青黄白三色之气为根源设
醮修斋自背灵宝之 宗本 乃旁引曲證不
可行也杜君斋科世间遵用已四五百年
后人不可更易者乃以其卷帙尚全非若
陆科历时悠久 (第 037b 页)
玄法师奉行古法乃亦取此咒杂入其中
或再诣师前分光悉为失格兼斋法自有
宗本 不可混同轻用兼灵宝旧法中只有 …… (第 007b 页)
后世镂版之书于内度人经一卷其来至
古不容差谬灵宝大法以度人一经为宗
本存念之要青黄白三色之气为根源设
醮修斋自背灵宝之 宗本 乃旁引曲證不
可行也杜君斋科世间遵用已四五百年
后人不可更易者乃以其卷帙尚全非若
陆科历时悠久 (第 037b 页)
曰大道且气乃万气之宗祖天地之根源
至尊无上也及其形而上者谓之天天既
有象天岂无主故昊天上帝天之主也斋
诚所格 宗本 于大道而主宰于昊天故曰
速达径御至真无极大道昊天玉皇上帝
御前所谓并总根源莫不备尽近又有人
增 (第 017a 页)
至尊无上也及其形而上者谓之天天既
有象天岂无主故昊天上帝天之主也斋
诚所格 宗本 于大道而主宰于昊天故曰
速达径御至真无极大道昊天玉皇上帝
御前所谓并总根源莫不备尽近又有人
增 (第 017a 页)
何人功对此千日满神灵
其二八曰窈窕风流二八颜夫妻喜跃共团
圆屯蒙中析阴阳位卯酉平分上下弦白兽
晦初同虎寝青虹月望伴龙眠(原缺/二句)
其神水曰明君理化万邦清一派黄河接杳
冥万法主张由列帝三才 宗本 在东溟玄珠
制伏冲和殿赤水循环太乙庭不悟百年能
几日甘随五贼恣身形
其原道曰立天之道定人身不离铅砂汞 …… (第 016b 页)
含万化一气贯三清雨水山头降云霞海面
生金丹分九品灵感自圆成
其华池曰圣母驾河车经游梵释家徘徊双
凤起宛转五云遮地轴从秋石天轮辗彩霞
不能知此理何处觅黄芽
其指道曰有无元是坎离精真使黄家道便
成万物祖因坤地出三千 宗本 丙家生南边
凤隐青中白北畔龙眠黑内明但了阴阳昭
造化自然凡体得轻清
其畅道曰自有田园种麦麻更凭意马下 (第 020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