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库 道部
仲达之恶止是空有其念尚至一旦损尽
合作宰相之福况本自獧薄而又多直犯
者乎于此益知一念起处信为祸福之门
也是故 赵康靖公 槩尝置瓶豆二物于几
案间每一念起必随善恶以豆别之善则
投一曰豆于白瓶中恶则投一黑豆于黑
瓶中初 (第 002a 页)
合作宰相之福况本自獧薄而又多直犯
者乎于此益知一念起处信为祸福之门
也是故 赵康靖公 槩尝置瓶豆二物于几
案间每一念起必随善恶以豆别之善则
投一曰豆于白瓶中恶则投一黑豆于黑
瓶中初 (第 002a 页)
不然乎天之休命本如此我今于物亦如
此岂非顺天休命乎中庸曰舜其大智也
与隐恶而扬善舜尚如此况馀人乎是故
赵康靖公 槩专以掩恶扬善为务邵康节
公雍乐道人之善不及人之恶此皆得夫
遏恶扬善之说者也惜人不知成人败人 (第 006b 页)
此岂非顺天休命乎中庸曰舜其大智也
与隐恶而扬善舜尚如此况馀人乎是故
赵康靖公 槩专以掩恶扬善为务邵康节
公雍乐道人之善不及人之恶此皆得夫
遏恶扬善之说者也惜人不知成人败人 (第 006b 页)
恶形于言发于事人得而知
之但萌于心发于虑鬼神得而知之是以君子于起念之际常切检点检点既纯斯有善无恶矣昔 赵康靖公 常置瓶豆于几
案间每一念起必随善恶以豆别之善则投一白豆于瓶恶则投一黑豆于瓶初则黑豆甚多既而渐少久而善 (第 1p067b 页)
之但萌于心发于虑鬼神得而知之是以君子于起念之际常切检点检点既纯斯有善无恶矣昔 赵康靖公 常置瓶豆于几
案间每一念起必随善恶以豆别之善则投一白豆于瓶恶则投一黑豆于瓶初则黑豆甚多既而渐少久而善 (第 1p067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