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道家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正一部
太清部
太平部
續道藏
清代道教文獻
 为悦能而不自以有为德配天地之化育
 故无为而天下功神者妙万物富者畜万
 物天能神而不能富地能富而不能神帝
  王能
天能地而德充大于其间易所谓圣
 人成能者是巳此乘天地驰万物而用人
 群之道也形而上者道之本形而下者道 (第 014a 页)
 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德配天地道通

 三才莫大于帝王故曰王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御注自道而降则有方体故云域中静而
 圣动而 王能
贯三才而通之人道于是为
 至故与道同体天地同功而同谓之大王
 者人道之极也
 夫道未始有封而此言域中 (第 016b 页)
 以水喻道自然之理变易更盛犹复至乾消息相因

 如垢至坤故云终坤复始如循连环也帝王承御千
 载常存者若帝 王能
承御乾坤逆顺之道则千载之
 寿亦未为多若功崇行著白日升天亦分内申昔黄
 帝一世为民修世间福再世乃得为 (第 16a 页)
上山必伤足帝不从行数里石促指
折乃止但祠而返
淮南王好学才艺集天下道书招方士皆策
神气能云雨百姓传云 王能
致仙人与游处
变化无常或童子或老人王又能隐形飞行 (第 002b 页)
我今受汝化生天王大慧汝最不可思议善
能功德开发法相利益一切善哉大慧汝是
道子希有希有大慧童子真是医 王能
活诸 (第 009b 页)
言相则可见性不可见分别二途失真实道
我说此经名大医 王能
疗诸疾应病与药能
服之者无不差愈不能服者病则不瘳徒嗟
大医终无有损此经亦复如是众生颠倒不
信大乘而生 (第 010a 页)
 道离德故身毁辱也
天亦将知止

 河曰人能法道行德天亦将自知之
知止所以不殆
 明皇曰若侯 王能
制有名之物则夫有名
 之物亦将知依止于侯王知依止有道之
 君所以无危殆之事○河曰天知之则神
 灵祐助 (第 011a 页)
 王无以贞则是失道不能以自安而国家
 不可保矣虽然一非无也特外邪客气或
 有以蔽其正尔首言天者形之大也终言
 王者天地民物之主也惟 王能
全其一以
 为天下正则天地位而万物育矣○碧虚
 子曰会归戒于王侯是也 (第 006a 页)
 间辅成天地之宜以育万物天统地道统
 天莫大于四者
域中有四大而王处一焉
 御注曰自道而降则有方体故云域中静
 而圣动而 王能
贯三才而通之人道于是 (第 019a 页)
 有形而不碍于形虽曰有数而不制于数
 兹其所以为大欤
域中有四大而王处一焉
 徽宗注曰自道而降则有方体故云域中
 静而圣动而 王能
贯三才而通之人道于
 是为至故与道同体与天地同功而同谓
 之大
 疏义曰道之未降则合于浑沦而无分故 (第 008a 页)
   第六明而古而今为纲为纪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御注执古无为之道以御今有为之事则
 还反淳朴矣○御疏此明古先帝 王能

 无为道化以化人故戒令能执守古之所
 行无为之化以御理今之有为之事则不
 言而化矣○河上公曰圣人 …… (第 017a 页)
 御注群物乐推如天之覆则与天合德也
 ○御疏惟天为大惟王则之其德同天而
 无不覆故曰王乃天○河上公曰 王能

 合神明乃与天通也○荣曰无心广覆运行
 以时○成疏既作法王化主为物所归复
 荫覆含灵同于旻昊
(第 033b 页)
 大能覆地大能载王大能法地则天行道
 故云亦大也○御疏因强名道曰大而举
 所次大者故天能颠玄在上垂覆万物地
 能凝静于下厚载万物 王能
清静无为而
 化万物此三大也吾道一以贯之○河上
 公曰道大者无所不容包罗诸天地也天
 大者无不盖地大 (第 006b 页)
 物亦将知依止于侯王知依止有道之君
 所以无危殆之事○御疏殆危殆也侯王
 若以道而化万物自宾服则夫有名之物
 亦依止于侯 王能
依止有道之君所以无
 危殆之事矣故云知止所以不殆○河上
 公曰有名之法尽有情欲叛道离德故身
 致毁辱 (第 003b 页)
 世之材器既有名则为无名所役矣惟道
 之朴也万物之所系天地不能犯圣智不
 能干而天下岂能臣之乎为侯为 王能

 其朴则天下罔不治矣喻之于己侯王者
 本来赤子无相天君谓之元神守而勿失
 与神为一一之泰定万气朝 …… (第 007b 页)
 常也动静无端体用一源盖无为者道之

 常也而无不为者亦道之常也道无在而
 无不在侯 王能
守此道则道行于万物不
 期化而自化也○林氏曰此章与道常无
 名章句皆同无为而无不为自然而然也
 侯王 (第 024b 页)
 通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与江海
 道之在天下无所不遍上则清都紫府下
 则瓦甓稊稗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侯 王能
 守清静无为则上感和气下得民心本末
 相洽无不被其泽矣是犹川谷之流与江
 海源通顺之则浸润万物逆之则 (第 007b 页)
 者位天地之中而与天地参故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王处一焉

 自道而降则有方体故云域中静而圣动
 而 王能
贯三才而通之人道于是为王故
 与道同体与天地同功而同谓之大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谓王也天 (第 008a 页)
兵五千人
欲飞摄应赴天岳曲望台慈遇骑从交割果
州军州牌印讫日便为解救亦阴德也卿孺
曰当领王命所可疑者 王能
灭三坛行佛法
之人却不能杀钟真人乎王曰真人有三事 (第 014a 页)

知其心至乃谓曰吾已令弟子无上真人与
诸国王为师演说经戒刳心制形生得安稳
无有夭横死得灭度不堕恶趣 王能
敬奉获
福无量王曰唯唯老君曰善王可还宫焚香
作念于是真人应见化身于王宫殿坐宝莲 (第 017a 页)
 衍义曰鲛鱼沙鱼皮一等形稍异令人取
 皮饰鞍剑馀如经
   青鱼





青鱼味甘平无毒肉主脚气湿痹作鲊与服
石人相反眼晴 王能
夜视头中枕蒸取乾 (第 040a 页)
 此长生










 心元中君 王能
放赫灵光下交黄素合得
 遇正中央 (第 039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