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道家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正一部
續道藏
太平部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化虚室仍存代剑未飞阴丘尚闭道尊 德贵
终古不渝披文相质乃今无睹朝代累革山
世转睽未怀仙烈久增诚慨子微将归衡岳
暂憩茅山与诸法义聚谋刻石邵陵 (第 020a 页)
 贵若可任天下之寄以爱身为天下爱若

 可任天下之托贵言其位爱言其 德贵

 故可寄爱德故可托然知位可去德不可
 去则宠辱者轻吾何患焉
经曰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 (第 014b 页)
 审其辞而又嗟叹之故致数舆无舆言德

 贵自隐 德贵
自隐则在我所得者众一有
 表襮之心则寡矣如舆之为物本具全体
 不可数轮辕辐辙而求为之舆者数而求
 之 (第 004a 页)
室何得有人语往复不见何也
答曰我独语尔叔平见安世不复食但饮水
止息别位疑非常人自知失贤乃叹曰夫道
德贵
不在年齿父母生我然非师莫能使
我长生也先闻道者则为师矣乃自执弟子
之礼朝夕拜事安世为之洒扫安世道成白 …… (第 009b 页)
   河上公
河上公莫知其姓名也亦号河上丈人汉文
帝时结草为庐于河之滨常读老子道德经
文帝好老子之言诏命诸王公大臣州牧二
千石皆令诵之有所不解者数句时天下莫
能通者闻侍郎裴楷说河上公读老子乃遣

使赍所不了义问之公曰道尊 德贵
非可遥
问也文帝即驾从诣之帝曰普天之下莫非
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域中四大王居其
一也子虽有道犹朕民也 (第 013b 页)

玄都紫微宫中元格灵宝真文见众真修斋
奉戒朝礼天文有一十二念一念精进苦行
不犯经戒每事尊法二念道尊 德贵
法化高
大心所希愿三念悔谢众罪无所隐匿整心 (第 012a 页)
 而敛故曰德畜之然德即道也
道之尊德之贵莫之命而常自然
 人之尊贵必或命之天子之尊以上帝命
 之而后尊诸侯之贵天子命之而后贵道
 尊 德贵
则非有命之者而万物常自如此 (第 019a 页)
 (手不动干/戈定太平)
道者万物之奥(无所/不容)善人之宝(至尊/至贵)不善人
之所保(皆赖/道荫)美言可以市(足以/悦众)尊行可以加
(行去声○/足以出众)人之不善(我亦/善之)何弃之有(亦可/使之)
(反/善)故立天子置三公(作之君/作之师)虽有拱璧以先
驷马(非宝/非贵)不如坐进此道(道尊 德贵)
古之所以贵
此道者(善人/之宝)不日求以得(见成/有底)有罪以免耶
(不贵/于人)故为天下贵(善贷 (第 014a 页)
地)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
不尊道而贵德(万物赖道生德畜形立/身成故尊道而贵德)道尊 德贵
夫莫之爵而常自然(道德自然非因/爵赏而称尊贵)
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 (第 005b 页)
 大者无不盖地大者无不载王大者无不

 制也○荣曰道尊 德贵
弥罗无外天能广
 覆无隔于贵贱地能厚载不择于妍蚩帝
 王控制通贯于远近字育普均于贫富用
 各有主历言 (第 007a 页)
 曰天下皆以我大不肖夫唯大故不肖若

 肖久矣其细也夫老君道尊 德贵
诚可以
 为大也然则晦迹同尘隐显不测不似于
 智不似于愚故言不肖不肖不似也唯当
 大圣之人故无所似也 (第 023a 页)
 已上五家系旁證
  赞老子
 大哉混元超乎形气先天地生
 而生天地五千玄文立教垂世
 万劫长存道尊 德贵
老子序说
    (凝远大师常德路玄妙观提/点观事月屋刘惟永编集)
    (前朝奉大夫行太府寺簿兼 …… (第 012b 页)
   葛仙翁序
老子体自然而然生乎太无之先起乎无因
经历天地终始不可称载终乎无终穷乎无
穷极乎无极故无极也与大道而伦化为天
地而立根布气于十方抱道德之至淳浩浩
荡荡不可名也焕乎其有文章巍巍乎其有

成功渊乎其不可量堂堂乎为神明之宗三
光持以朗照天地禀以得生乾坤运以吐精
高而无民贵而无位覆载无穷是教八方诸
天普弘大道开辟以前复下为国师代代不
休人莫能知之匠成万物不言我为玄之德
也故众圣所共尊道尊 德贵
夫莫之命而常
自然惟老氏乎周时复托神李母剖左腋而
生生即皓然号曰老子老子之号因玄而出
在天地之先无衰 (第 014b 页)
道德经注序丝一
道尊 德贵
天地覆载无穷古圣先贤经典注
释良多出生入死名为修身之法无为而化
深乃治世之方明心见性之人乃知谷神不 (第 001a 页)
出散关飞升昆崙秦时降陕河之
滨号河上丈人亦曰河上公授遭安期生前
汉文帝好老子之旨遣使诏问之公曰道尊 德贵
非可遥问帝即驾从诣之帝曰普天之
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域中有四
大王居一也子虽有遭犹朕民也不能屈 (第 065b 页)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妙经纂图解注
    混然子王玠道渊纂图解注
 太者无大可谓之太也上者无极可极谓
 之上也老者道尊 德贵
亘古今也君者主
 也一灵为万物之主宰也说者开化也常
 者真常之道不变不易也清者至虚无体
 也静者至洁 (第 003a 页)
   亚献宣进状

臣闻太初太易无象无形大道莫穷其宗祖
生天生地神鬼神帝玄功靡得而名言惟古
今道术杂出于百家而儒释黄老并列于三
教虽礼乐非名法兵权之比然未如无为自
化之尤高虽禅空异坚白同异之辞然岂若
不言善应之为愈况灵宝真一之旨洎金丹
性命之方大者可以致神仙小者犹能芘家
国道尊 德贵
是宜超上古而独存巧妙功深
以故非中人之能识纷纷曲士往往危辞或
目以异端或毁为外道且自然至理于兹又 (第 018a 页)
   回向
月惟春仲风光巳及于花辰寿与天齐道德
斯临于仙旦诸天同庆三界均欢伏愿玉几

高明丹扄通彻国家宁一遵道德之常经天
地后先超形名而独立各谐清净共底雍熙
伏愿道尊 德贵
林泉永乐于升平日富月昌
雨露均沾于化育
   高真降诞(三月/三日)
三月三日正兰亭修楔之辰一德一心 (第 008b 页)
会狮座中临黍珠开郁勃之音
骞翠振琳琅之句上无复祖存亡承开泰之
恩中有度人动殖被裁成之德故诵之者道
德贵
感诸天之下观咏之者灾消害禳致
上帝之遥唱无文不度有感斯通以今伏为 (第 006a 页)
   十方灵宝天尊
伏以灭尸斥累列曹宏锡于匡扶受气书符
八事具严于禳辟惟身心之邪氛既灭则仙
真之正法堪传向来奉为弟子某遵依宝诀
肃立瑶坛灭恶道之崄巇度苦门之崇峻形
神受炼阴阳攸平斥疾病以处山林禳魔试
而居僻绝统摄神吏裁制真灵功德周圆科
仪具足伏愿天和赫奕人伪断除跻仙秩之
崇尊日膺九赉佩真经之炜烨时锡五成下

伏御于魔灵上斥禳于毒害道尊 德贵
起居
清静之乡行圆功成游宴灵虚之界凡居品
𩔖悉赖生成为如上缘念
   普天證果天尊
   念善 (第 014a 页)
   师接誓状付侍职对大道前宣读
信誓旦旦天听昭昭可谓精进求师真寔参
法既巳对圣宣读切勿自负盟言惟灵宝飞

天妙书具智慧上品十戒登真之士宜先受
持今当依科宣扬子盍澄心谛听夫戒者所
以防非止过检妄断情也守戒则道尊 德贵
天人钦承破戒则身灭职黜鬼神窥笑惟当
省躬祗佩励志绅书恭肃端庄稽首听受
   师传十戒(见补/职科) (第 009b 页)
 神仙传云河上公者莫知其姓名也汉孝
 文帝时结草为庵于河上常读老子经文
 帝好老子之言遣人赍不解之义问之公
 曰道尊 德贵
非可遥问也帝即驾乘而从
 之乃下车稽首问其奥义公曰常以百姓
 心为心也
 云笈七签任生隐于嵩山读书一 (第 001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