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集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正一部
太平部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贺鹤鸣化枯树再生表
臣某伏睹邛州团练使张敬周奏大邑县鹤
呜化玄一大师郭昭美申当化有古柏树内
有七株枯多年今再生枝叶郁茂异常州司
差人覆验有实者仙山表贶嘉树呈祥符睿
德之感通彰神功之茂育臣某诚欢诚抃顿
首顿首臣按瑞图云帝王德及草木政致升
平则松柏常生木有桢异伏惟陛下▲图启
运握纪承天修文化而服遐荒▲武威而平
九有恩周草木惠及蚳蝝穷蕃解辫以 归仁
犷俗梯山而纳赆由是涵濡异𩔖感动殊伦
雪兔霜禽栖翔接影应龙神蔡表见为常今
者玉洞云峰灵墟古化当炎汉理 (第 012b 页)
臣某伏睹邛州团练使张敬周奏大邑县鹤
呜化玄一大师郭昭美申当化有古柏树内
有七株枯多年今再生枝叶郁茂异常州司
差人覆验有实者仙山表贶嘉树呈祥符睿
德之感通彰神功之茂育臣某诚欢诚抃顿
首顿首臣按瑞图云帝王德及草木政致升
平则松柏常生木有桢异伏惟陛下▲图启
运握纪承天修文化而服遐荒▲武威而平
九有恩周草木惠及蚳蝝穷蕃解辫以 归仁
雪兔霜禽栖翔接影应龙神蔡表见为常今
者玉洞云峰灵墟古化当炎汉理 (第 012b 页)
皇太子青城山修斋词
臣闻灵宝陈规斋戒感希夷之兆真文设教
行藏通修鍊之功莫不启之于心弘之于道
上可以虔祈穹昊昭达玄微次可以宣布情
诚祗延福祐永言清信敢荐虔恭伏以皇帝
划地开基法天垂覆定祸乱而爰承土德阐
真明而克应金行翼翼小心弘朽索薄冰之
惧乾乾夕惕有栉风沐雨之劳备历岁时益
勤祗敬是致年丰𡻕稔国富兵强定蜀汉之
疆圻扼黔巫之襟带允文允武咸序彝伦至
公至平式崇治本四方慕义万里 归仁 梯航
无隔于高深书轨尽同于风教盖九霄之灵
荫信大道之冥扶是使帝图聿昌宸算永言
戴仰弥切兢持近者以星象 …… (第 007a 页)
野延福祥于梁益之墟九榖无虞五兵斯戢
螟蝗水旱无肆沴于农功疫疠凶荒靡非灾
于闾里幽关舒泰品类滋荣海岳 归仁 寰区
禀化至有立功将士往逝都头绩著勤王忠
推致命每因斋荐皆为忏祈必离冥漠之乡
更遂逍遥之适或幽阴尚滞 (第 011a 页)
臣闻灵宝陈规斋戒感希夷之兆真文设教
行藏通修鍊之功莫不启之于心弘之于道
上可以虔祈穹昊昭达玄微次可以宣布情
诚祗延福祐永言清信敢荐虔恭伏以皇帝
划地开基法天垂覆定祸乱而爰承土德阐
真明而克应金行翼翼小心弘朽索薄冰之
惧乾乾夕惕有栉风沐雨之劳备历岁时益
勤祗敬是致年丰𡻕稔国富兵强定蜀汉之
疆圻扼黔巫之襟带允文允武咸序彝伦至
公至平式崇治本四方慕义万里 归仁 梯航
无隔于高深书轨尽同于风教盖九霄之灵
荫信大道之冥扶是使帝图聿昌宸算永言
戴仰弥切兢持近者以星象 …… (第 007a 页)
野延福祥于梁益之墟九榖无虞五兵斯戢
螟蝗水旱无肆沴于农功疫疠凶荒靡非灾
于闾里幽关舒泰品类滋荣海岳 归仁 寰区
禀化至有立功将士往逝都头绩著勤王忠
推致命每因斋荐皆为忏祈必离冥漠之乡
更遂逍遥之适或幽阴尚滞 (第 011a 页)
皇太子醮仙居山词
伏以日阙霞房为天中之都会瑶坛桂殿乃
人世之福庭或真圣之所宴游或神仙之所
窟宅莫不藏奇韫秀演贶流祥济祐人天幽
赞邦国惟兹古观果显殊祯得天宝真符出
老君秘记金文鸟印篆字虬蟠分明而瑞迹
如新拂拭而苔痕尚在几千年之前定圣主
开图二百岁之昌期吾皇享国御名国姓生
日年辰一一指陈重重符验继书薄德备列
姓名载详图箓之文益切兢营之恳遐瞻烟
岫仰感灵恩辄因醮酌之筵遥寘焚修之念
上愿洪基克固比溟渤以无涯圣寿增延并
岷峨而更峻九围顺化万宇 归仁 誓虔忠孝
之诚以副真灵之祐不任
广成集卷之十三 (第 013a 页)
伏以日阙霞房为天中之都会瑶坛桂殿乃
人世之福庭或真圣之所宴游或神仙之所
窟宅莫不藏奇韫秀演贶流祥济祐人天幽
赞邦国惟兹古观果显殊祯得天宝真符出
老君秘记金文鸟印篆字虬蟠分明而瑞迹
如新拂拭而苔痕尚在几千年之前定圣主
开图二百岁之昌期吾皇享国御名国姓生
日年辰一一指陈重重符验继书薄德备列
姓名载详图箓之文益切兢营之恳遐瞻烟
岫仰感灵恩辄因醮酌之筵遥寘焚修之念
上愿洪基克固比溟渤以无涯圣寿增延并
岷峨而更峻九围顺化万宇 归仁 誓虔忠孝
之诚以副真灵之祐不任
广成集卷之十三 (第 013a 页)
洋州令公生日拜章词
伏以三天布化正一垂文焕启玄功广济群
品欲使天光下烛阴关息幽翳之悲凡恳上
陈阳景遂宣通之愿由是敷二十四箓命千
二百官统领人伦主张真籍腾心灵为骑吏
飘香穗为驿龙积思而感契可期拯护而诚
明必达古今宗奉惠渥昭彰(臣)夙慕正真常
叨荫祐将坛相印未申报国之劳洁己澄心
每切修生之愿今则虔膺纶诏暂抚远边爰
属生辰辄祈灵贶恭陈醮礼精备章文伏惟
大道延慈天师鉴祐降兵官将覆祐护持俾
其戍遏成功烽烟罢警殊方革面咸襁负以 归仁 犷俗悛心尽梯山而向化伫清寰海永
致雍熙(臣)禄算增延灾凶殄息道运宁泰将
吏辑和普及幽明俱承玄祐不任归 (第 009b 页)
伏以三天布化正一垂文焕启玄功广济群
品欲使天光下烛阴关息幽翳之悲凡恳上
陈阳景遂宣通之愿由是敷二十四箓命千
二百官统领人伦主张真籍腾心灵为骑吏
飘香穗为驿龙积思而感契可期拯护而诚
明必达古今宗奉惠渥昭彰(臣)夙慕正真常
叨荫祐将坛相印未申报国之劳洁己澄心
每切修生之愿今则虔膺纶诏暂抚远边爰
属生辰辄祈灵贶恭陈醮礼精备章文伏惟
大道延慈天师鉴祐降兵官将覆祐护持俾
其戍遏成功烽烟罢警殊方革面咸襁负以 归仁 犷俗悛心尽梯山而向化伫清寰海永
致雍熙(臣)禄算增延灾凶殄息道运宁泰将
吏辑和普及幽明俱承玄祐不任归 (第 009b 页)
又玄众妙之门孔子云一日克己复礼天
下 归仁 焉如斯之谓也颂曰天性人心理
一同机关动静道相通乾坤上下君臣合
万国民安乐岁丰
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 (第 007b 页)
下 归仁 焉如斯之谓也颂曰天性人心理
一同机关动静道相通乾坤上下君臣合
万国民安乐岁丰
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 (第 007b 页)
所有库藏一切财宝尽将散施穷乏困苦鳏
寡孤独无所依怙饥馑癃残一切众生仁爱
和逊歌谣有道化及遐方天下仰从 归仁 太
子父王加庆当尔之后王忽告崩太子治政
俯念浮生告敕大臣嗣位有道遂舍其国于
普明香严山中修道功成超度 (第 006a 页)
寡孤独无所依怙饥馑癃残一切众生仁爱
和逊歌谣有道化及遐方天下仰从 归仁 太
子父王加庆当尔之后王忽告崩太子治政
俯念浮生告敕大臣嗣位有道遂舍其国于
普明香严山中修道功成超度 (第 006a 页)
又积者也
重积德则无不克
明皇曰圣人积德四海 归仁 则无有不能
制服者矣克能也○河曰克胜也重积德
于己则无不胜○雱曰尽性之人盖将生
天生地宰制造化 (第 029a 页)
重积德则无不克
明皇曰圣人积德四海 归仁 则无有不能
制服者矣克能也○河曰克胜也重积德
于己则无不胜○雱曰尽性之人盖将生
天生地宰制造化 (第 029a 页)
复礼知常容乃公公生明自知者明也吉
凶者贞胜者也至于以强凌弱以众暴寡
胜人者有力也一日克己复礼天下 归仁
焉自胜者强也富莫大于知足祸莫大于
不知足贵莫大于知止殆莫大于不知止
知足者富也君子以自强不息有 (第 029a 页)
凶者贞胜者也至于以强凌弱以众暴寡
胜人者有力也一日克己复礼天下 归仁
不知足贵莫大于知止殆莫大于不知止
知足者富也君子以自强不息有 (第 029a 页)
故能取天下者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
以取天下
道曰日知其所不足月无忘其所能为学
日益也一日克巳复礼天下 归仁 焉为道
日损也学之与道虽不相离相去甚远为
道必须为学而后可入不学则不知其道
也故曰为学日益及至 (第 022a 页)
以取天下
道曰日知其所不足月无忘其所能为学
日益也一日克巳复礼天下 归仁 焉为道
日损也学之与道虽不相离相去甚远为
道必须为学而后可入不学则不知其道
也故曰为学日益及至 (第 022a 页)
仲弓之持敬渐颜子之克已复礼顿也不
然何以曰一日克已复礼天下 归仁 焉仁
何物也一日而得之非顿悟而何看此数
语先提起一句曰克己复礼为仁乃曰一
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 (第 010b 页)
然何以曰一日克已复礼天下 归仁 焉仁
何物也一日而得之非顿悟而何看此数
语先提起一句曰克己复礼为仁乃曰一
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 (第 010b 页)
钞曰此论语颜渊篇云颜渊问仁子曰克
己复礼为仁(克己约身也复反也/身能反礼则为仁矣一)日克
己复礼天下 归仁 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
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
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 (第 034b 页)
己复礼为仁(克己约身也复反也/身能反礼则为仁矣一)日克
己复礼天下 归仁 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
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
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 (第 034b 页)
注侯王若能守道精一无为而化则万物
将自宾服矣
疏言王侯若能抱守妙本精一无为无事
则八埏仰化四海 归仁 沐德饮和将自宾
服矣
义曰王者四海之尊侯者五等之二周设
五等之爵公侯伯子男也先王制法则有
天 (第 003a 页)
将自宾服矣
疏言王侯若能抱守妙本精一无为无事
则八埏仰化四海 归仁 沐德饮和将自宾
服矣
义曰王者四海之尊侯者五等之二周设
五等之爵公侯伯子男也先王制法则有
天 (第 003a 页)
义曰道以至柔无乎不在贯通万物流注
群形得之则生失之则死故保养道存则
生全而柔弱驰骋气散则枯槁而坚强理
国有道则襁负而 归仁 无道则萧墙搆敌
矣染著代尘者谓六根起于六识六识恣
于六情六情生于六欲六欲谓之六尘六 (第 001b 页)
群形得之则生失之则死故保养道存则
生全而柔弱驰骋气散则枯槁而坚强理
国有道则襁负而 归仁 无道则萧墙搆敌
矣染著代尘者谓六根起于六识六识恣
于六情六情生于六欲六欲谓之六尘六 (第 001b 页)
而悦随何可脱离也且夫乐饵所在过客
犹止况夫道德有进于此乎以之御物为
物所归固其宜也
义曰圣人乘时立极任物为心四海 归仁
万方顺化国之基不可以倾拔人之心不
可以脱离昔周大王绍古公亶父之德始 (第 010b 页)
犹止况夫道德有进于此乎以之御物为
物所归固其宜也
义曰圣人乘时立极任物为心四海 归仁
万方顺化国之基不可以倾拔人之心不
可以脱离昔周大王绍古公亶父之德始 (第 010b 页)
(故大国下叙大小各得所欲后故大/国者偏戒大国特宜用谦○义曰谦)
(乃德基下为贵本大国以谦为用则/小国 归仁 巨海以下为资则百川朝)
(会故喻牝以柔胜政以静彰故大国/以谦下聚人小国以卑顺奉上各安)
(第 001a 页)
(乃德基下为贵本大国以谦为用则/小国 归仁 巨海以下为资则百川朝)
(会故喻牝以柔胜政以静彰故大国/以谦下聚人小国以卑顺奉上各安)
(第 001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