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道家類
洞真部
洞玄部
洞神部
正一部
續道藏
太平部
清代道教文獻
 (此经五老上真仙都受圣君命授青童君青童君以/傅远游使下教骨相玄名有仙籍之人应受此文者)
洞神八帝妙精经(一卷有符/)
 (持斋八 戒法
小丹法拘魂法抱朴密言三皇/三一经九皇图三皇符西城要诀三皇天文)
太上老君内观经
 (内观之要在静神照 (第 3b 页)
 (言受道经戒佩/服箓文行大旨)

太上洞玄灵宝三洞经诫箓择日历
 (三洞弟子清都观/道士张万福撰)
传授三洞经 戒法
箓略说(二卷/)
 (言披持三洞经文/各有规戒条目)
正一法文法箓部仪(有符/) (授箓授法授识信法 (第 52a 页)
   五戒文
经云帝昊英告黄帝曰吾受太上老君众经
要戒勤行之报得有今日法应流布劝化将
来不得闭塞杜绝后生子心精鍊方与长生
宜广宣戒以成兼济之功矣黄帝稽首再拜
奉旨遵行
第一戒者目不贪五色誓止杀学长生
第二戒者耳不贪五音愿闻善从无惑

第三戒者鼻不贪五气用法香遣俗秽
第四戒者口不贪五味习胎息绝恶言
第五戒者身不贪五䌽履勤劳以顺道
 右五戒五老帝君各遣二十五神防护受
 持者身免脱灾害延年寿命安国宁家救
 度一切受授之时依如三 戒法
三戒招玄
 元始三气五戒延仁礼信义智五气三五
 为八周有遍无鍊而精之洪纤毕备
   八戒文
太上曰凡 (第 003b 页)
与化
形尸解之道又生下世妙喜王家更建功德
白日升天为太极真人凡生死转变一百八
身或短或长三万馀岁广施 戒法
果證成真
昔胜喜天王慈念众生统摄王化三十三年
投身饿虎即便转形应得生国十六年中便
登王位二十六年割肉 (第 015a 页)
因以经指之
各反本形拱手恭敬道士因为说法受戒后
三百年山精等转为善神将此华果来献昌
明说昔因缘求更受 戒法
昌明乃为忏悔受
戒一百年中化生清梵国大富家作女形容
端正聪明智慧爱乐经法大建功德身作女
冠四十七年勤 (第 014a 页)
微妙要品皆是大梵若有见闻悉皆利益而
况持诵授诸 戒法
及广劝众生均受妙法得
大圆满具足法性六欲不生三毒皆灭神识
俱清成大通智慧转转教人以是功德无有
限量是 …… (第 031b 页)
   集仙经灵符







太清境集仙经(终)


太清境洞渊经(第四)
大洞太清经中宝云玉座五色祥云遍满虚
空无有穷尽诸天大圣及诸仙众会集其中
洞明奥理时有天童天女奉宝来献供养正
真愿请大慈广垂方便讲说诸经散布道流
乃至千经万论总是妙义能令一切皆得解

天尊是时遂为众曰凡道士女𠜍出家之后
须持经 戒法
箓诣师参受当竭至诚得经之
后不敢怨道咎师泄慢灵文殃及七祖受考 (第 073a 页)
别演说田有四种
云何为四一者不净田二者净田三者亦净
亦不净田四者亦净净田云何不净田善男
子若施主具持 戒法
知有慧施如水归流受
者毁戒著于邪见无施无报以是因缘是名 (第 022b 页)
建功德
常怀忍辱四者善事明师修学正道五者善
能方便咨请良友此五善者中士之业当合
中乘进升道境复次有九 戒法
何谓九戒一
者戒身身不妄杀爱育群生二者戒意意不
妄贪无犯诸恶三者戒足足不妄践无伤害
命四者戒手手不妄 (第 007a 页)
洞神八帝妙精经伤七
   斋持八 戒法
帝君曰一切动静去来云为善恶之数要申
三五名同事异前后互行更相统摄终归一
源一源窈冥深邃眇邈难可卒至缘 (第 001a 页)
   宋尚书右仆射赵普进经表
(臣)闻天之可度则覆物必广人之有奇则建

功不难设当时天运之亨必际风云之会臣
某始随陛下收复诸国未尝不失图书于秘
府功须不及汉之萧相其志则无异也且诸
秘阁所藏之书可谓秘矣如太白阴经驱雷
兵三十六府气运图起风云十二 戒法
缩水
龟典拔木神经若此秘文不可胜数然究其
实不亦难乎其义渺茫其辞枝蔓或受戒之
后终身不饮有法之后举族 (第 008b 页)
 己未老君降于天台山授仙人葛玄上清

 灵宝大洞等经三箓九品斋法劝 戒法

 入定等经
晋安帝隆安元年丁酉后凡一改元元兴元
 年壬寅姚秦洪始五年老君降按行山岳
 敕仙人成公 (第 012a 页)
老君将陵朝
礼玉晨于是敕青童付陵天师印绶使按千
二百官仍赐雌雄二剑二仪交泰冠驱邪帔
鱼鬣服符箓契令经 戒法
律使助国扶命养
生制恶陵拜毕复还
建康元年甲申天师徙居阆州云台山十月
十五日老君再降授以正一盟威经三 (第 001b 页)
 乃至成道莫不由之又明为道必修集众
 善乃得成真故以法明道以真明人者也
尹喜再拜曰敢问受持之法
 受当为授 戒法
既备次问授持之仪也更
 起咨端故再拜而请
老君曰若男子女人闻法生信归身三宝
 此直云男子女人者总谓始 (第 020b 页)
发心也法谓
  戒法
也三宝亦曰三尊亦曰三师谓太上
 之法太上之法传太上之法是为三也故 (第 020b 页)
重犯罪十过天地弗赦身死为验
非可复攺补者矣以此求道无所复索也养
生有如水火之交耳得其益则白日升天犯 戒法
则身没三泉也又其日尤重于七节赵
伯玄所谓生死门户者也 (第 004b 页)
 太上玄一真人说三途五苦劝戒经


太上洞玄灵宝上品戒经
尔时
天尊以开皇元年七月一日午时于西那玉
国郁察山中浮罗之境香桑林所授太上道
君智慧上品大 戒法
文于时道君受戒首体 (第 001a 页)
如斯之罪罪之莫大不自身犯不得教令
于人摄意持戒终身奉行是吾太上太上太
一第九戒也十戒者有五定志云度十 戒法
法师居南弟子向师三礼礼毕请曰愿见成
就授以十戒当终身奉行誓不敢有违于是长
跪心存见十方大圣在于上方乃 (第 009a 页)
牵终归沦坠故千真万圣皆
以戒而堤防之俾免堕邪途常行正路洗气
质之情复天地之性也蕊笈琅函金科玉律
具严 戒法
条目星罗今者坛列虚皇斋崇灵
宝按科宣演惟当以九真妙戒为先在昔清
微法王虚皇教主因黑灵之请问发金口之 (第 006b 页)
九戒宣传一心谛受由兹以往行住坐卧不
离戒律出入起居勿离 戒法
自然等罪往于
虚玄付转轮于空洞今生受福异日蒙禧非
虚谕也更有元始金箓白简救苦真符长生
灵符今当依准真 (第 009a 页)
   宣词
按如词言备殚衷素(臣)闻女青玉律囊中昭
授受之仪大赤金科肘后纪参传之格三品
道严于空洞十 戒法
畅于飞玄曰希曰微虽 (第 012b 页)
    念太一救苦慈尊(于此行炼/度符法)
   传戒
道言戒者止也所以止人非心归于正定故
戒生定儒者亦谓知止而后有定但三洞众
经四辅秘典演说 戒法
种种不同惟无上洞
玄灵宝九真妙戒者诸戒之首天人共仰幽
显咸遵无上之上洞玄中玄万神之灵一气
之宝妙贯三 (第 018b 页)
才戒制六情数定于阳故分为
九修而不伪故名为真仙凡仰之以为城郭
幽显资之以为梯航灵魂受之以为法药然

受戒之法静默为先持戒之法勤拳为上法
众皈依同诚赞咏
   按人各恭敬
夫三皈依者即是皈依道皈依经皈依师也
是故众魂皆当信礼
   三皈依
皈依既毕 戒法
将传幽壤豁若春回𡨚对涣
然冰释罪花凋落功果圆成法众皈依当传
九戒
 第一戒者克勤忠于 (第 019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