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道部
   醉冲节仪第七十化
帝君游巴陵韨太守陈甫出犯节前驱执太
守置诸狱令书款目迨晡无一辞吏趣之洞
宾曰须我醉醒吏云汝不能忧罪尚以酒为
解耶言未竟俄失之但遗幅纸曰暂别蓬莱
海上游偶逢太守问踪由身居北斗魁罡下

剑挂南箕月角头道我醉时真是醉不知愁
是怎生愁相逢何事不相认却驾白云归去
休太守曰此吕公也夙兴焚香谢过一曰方
赎水盆中见焉亟召画史图之与滕子京绝
类也
 诗彖和光混世乐天游不自由时也自由
 火息灵宫冲妙徼水潜 慧海
彻源头壶中
 自有全真乐心上都无半点愁太守遇真
 如感悟好当勇退死心休
   度施肩吾第七十一化 (第 014a 页)
众生宜依教敕
尔时众真稽首奉行而说颂曰
正一法王 无为教主 含阴吐阳 天地父母
九九化生 万物宗祖  慧海
渊澄 法源广大
威制万天 垂通三界 品汇荷恩 群动有赖 (第 009a 页)
相无憎无爱无
憎爱相无贪无欲无贪欲相无修无习无修
习相无因无果无因果相善男子若能如是
是则名为修习定 慧海
空之藏善男子若能
破坏一切众生贪欲等相是则名为修行智
慧以修习故得坏疑心为修习道修习道故
得见道性见 (第 008a 页)
来真
本真非有相 非有亦非无 兆能通此理
方悟摄尘珠
玄空之中月光之内玉婴演教天上天下一
时皆闻莫不 慧海
湛然业山摧毁反观内照
永契道真仰望圣光拜礼而去敬信奉持
玉清无上内景真经 (第 002b 页)
得乎(声色之/娱滋味)
(之美金玉之音惑眩情性昏翳精神相发监/觞浸成巨壑非夫至人安能奋翅冲霄扬鬐) (慧海/
也)今盆水若清之经日乃能见眉睫浊之
不过一挠即不能见方圆也人之精神难清 (第 010a 页)
 空迷方者仰之以云蒸确乎执有或复但
 为上机则略而不备苟存小识则繁而未
 简遂使此经一部注有百家薰犹乱警于
 仙风泾渭混流于 慧海
佐时导俗时有辟
 于玄关彻有洞空乍未开于虚钥臣荣迹 (第 002a 页)
   第十一则
太上云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不敢臣心本
无迹道常无名朴虽至小若微尘神用无方
含造化端居万象之先所以天下不敢臣也
故得此道者顿超物表性象太空周流六虚
动静无碍是以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
海泛兮其可左右微兮其可色声瞻之在前

忽焉在后虽然如是诚能万缘顿息一念归
中方知道元来自有不必他来大众还会否
颂曰
 心即道兮道即心 不劳思想别追寻
 利名雪化灵台莹 恩爱冰消 慧海

 风捲尘清金虎伏 云收雾散玉龙吟
 天清皎日光圆朗 万籁寂鸣息大音
   第十二则
太上云反者道 (第 009b 页)
   赞诸法眷
了蟾颂曰心月圆明性天朗耀迸出了蟾乾

坤普照
嘿庵颂曰嘿庵境界无内无外广纳包容含
弘光大
丹蟾颂曰丹为蟾用蟾为丹体丹成蟾蜕功
齐元始
一蟾颂曰禅天莹静 慧海
澄清一蟾突出普
照无情咄乾坤百拶碎独露大光明
颐庵颂曰颐庵境界无挂无碍九转功成灵
胎脱蜕咦顶门放大光 (第 003a 页)
迷时犹隔水而求鱼众生悟时犹水涸而鱼
鳖自现是 慧海
云凡夫见性即非凡夫以能
顿悟上乘超凡入圣佛子若迷即非佛子以
其论凡论圣终为下鬼悟人超越生死涅槃
迷人 (第 013a 页)
悲功莫名天尊
大悲慈隐天尊
大悲独觉光天尊
大悲普大光天尊
大悲觉无迹天尊
大悲宗元祖浑梵天自在无量 慧海
天尊
大悲梵混天尊 (第 1p018a 页)
所为也末耶华言传送也阿赖耶华言海藏也即 慧海
藏识此
识一通可以照见五蕴洞观天上地下神鬼未来皆能知之故
入道者不修此净识则元慧不现不得此元慧则真道 (第 3p020b 页)
本来真 本真非有相 非有亦非无
兆能通此理 方悟摄尘珠
玄空之中月光之内玉婴演教天上天下一时皆闻莫不 慧海
湛然业山摧毁反观内照永契道真仰望圣光作礼而去敬信
奉持
玉清旡上内景真经终
大道守一宝章(衡岳真子传 (第 1p113b 页)
 土母亦无挠
 惟见山川静
 无烦龙虎跑
 永镇元风遍
 常见玉烛调
 鼓荡任安驱
  慧海
绝狂涛
#+END_VERSE
至尊既说洞章已又宣秘咒曰
#+BEGIN_VERSE
 婆弥婆弥 (第 1p064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