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正一部
太清部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洪李淳风)
第三十八代 李淳(风淳风授四十人唯四人)
(系代而未传授二人者李道兴李靖后又)
(隐于房公之山一百年后出授张常存李)
(太虚李惠举同太师神等四人) 第三十九代李惠举张常存而各分代传授
皆称三十九代孙惠举授(三十人唯三人可)
(代李保真白玄中李太 (第 016b 页)
第三十八代 李淳(风淳风授四十人唯四人)
(系代而未传授二人者李道兴李靖后又)
(隐于房公之山一百年后出授张常存李)
(太虚李惠举同太师神等四人) 第三十九代李惠举张常存而各分代传授
皆称三十九代孙惠举授(三十人唯三人可)
(代李保真白玄中李太 (第 016b 页)
神姑
神姑者卢眉娘是也后魏北祖帝师卢景祚
之后生而眉长且绿因以为名永贞元年南
海太守以其奇巧而神异贡于京卢眉娘幼
而慧晤能以一丝析为三缕染彩于堂中结
为伞盖五重其中有十洲三岛天人玉女台
殿麟凤之像而外列执幢捧节仙童不啻千
数其阔一丈秤之无三数两自煎灵香膏傅
之则虬硬不断顺宗皇帝叹其巧妙二宫内
谓之神姑入内时方年十四每日但食胡麻
饭三二合至元和中 宪宗皇帝 嘉其聪慧因
赐金凤环以束其腕久之不愿在宫掖乃度
为女道士放归南海赐号曰逍遥数年不食
常有神人降会一旦 (第 011b 页)
神姑者卢眉娘是也后魏北祖帝师卢景祚
之后生而眉长且绿因以为名永贞元年南
海太守以其奇巧而神异贡于京卢眉娘幼
而慧晤能以一丝析为三缕染彩于堂中结
为伞盖五重其中有十洲三岛天人玉女台
殿麟凤之像而外列执幢捧节仙童不啻千
数其阔一丈秤之无三数两自煎灵香膏傅
之则虬硬不断顺宗皇帝叹其巧妙二宫内
谓之神姑入内时方年十四每日但食胡麻
饭三二合至元和中 宪宗皇帝 嘉其聪慧因
赐金凤环以束其腕久之不愿在宫掖乃度
为女道士放归南海赐号曰逍遥数年不食
常有神人降会一旦 (第 011b 页)
唐宪宗 顾宰臣曰神仙之事信乎李藩对曰
神仙之说出于道家道家所宗老子五千文
为本老子指归与经无异彼代好怪之流假 (第 021a 页)
托老子神仙之说故秦始皇汉武帝二主受
惑卒无所得上深然之(见旧唐书 宪宗 纪)
唐相陆希声著道德经传四卷其序略云夫
老氏之术道以为体名以为用无为无不为
而格于皇极者也杨朱宗老 (第 021a 页)
故谓之西方极乐所以云大都色相唯玆
实馀二非真谩度量耳佛自周末时入灭
数百年至汉明帝时遣使取得骨来复埋
在凤翔 唐宪宗 又掘出一胫骨岂知轩皇
驾龙升天之至道者欤
恍惚难求中有象杳冥莫测是真精有无由
此自相入未见如何想得 (第 037a 页)
实馀二非真谩度量耳佛自周末时入灭
数百年至汉明帝时遣使取得骨来复埋
在凤翔 唐宪宗 又掘出一胫骨岂知轩皇
驾龙升天之至道者欤
恍惚难求中有象杳冥莫测是真精有无由
此自相入未见如何想得 (第 037a 页)
薛季昌行诵不辍后潭州旱祈雨不应召
之使祷良逸但蓬头弊衣至郡无言而两
又久雨不止良逸但默然岸帻而坐两即
霁 唐宪宗 遣使召不起而尸解岂非因孝
致仙乎元蜀人姚文起性好善事母孝年
过五十而嗣未立居武昌而游仕婺州值
(第 013b 页)
之使祷良逸但蓬头弊衣至郡无言而两
又久雨不止良逸但默然岸帻而坐两即
霁 唐宪宗 遣使召不起而尸解岂非因孝
致仙乎元蜀人姚文起性好善事母孝年
过五十而嗣未立居武昌而游仕婺州值
(第 013b 页)
卢眉娘
唐顺宗朝南海贡卢眉娘称北祖帝师之裔
自大足中流落岭表幼而慧悟工巧无比能
于一尺绡上绣法华经字如粟米又作飞仙
盖以丝一缕为盖五重中有十洲三岛每日
食胡麻饭二三合 宪宗 嘉其聪慧而奇巧遂
赐金凤环以束其腕知眉娘不愿住禁中遂
度为黄冠放归南海仍赐号曰逍遥大师后
神迁香气满 (第 015a 页)
唐顺宗朝南海贡卢眉娘称北祖帝师之裔
自大足中流落岭表幼而慧悟工巧无比能
于一尺绡上绣法华经字如粟米又作飞仙
盖以丝一缕为盖五重中有十洲三岛每日
食胡麻饭二三合 宪宗 嘉其聪慧而奇巧遂
赐金凤环以束其腕知眉娘不愿住禁中遂
度为黄冠放归南海仍赐号曰逍遥大师后
神迁香气满 (第 015a 页)
伊祁玄解
伊祁玄解鬒发童颜气息香洁常乘一黄牝
马不啖刍粟不施缰勒唯以青毡藉其背常
游青兖间与人话千年事皆如目击 唐宪宗
闻其异遂召入宫处九华之室设紫茭席饮
龙膏酒每日亲自访问颇加敬仰而玄解鲁
朴未尝闻人臣之礼上因问先生年 (第 007b 页)
伊祁玄解鬒发童颜气息香洁常乘一黄牝
马不啖刍粟不施缰勒唯以青毡藉其背常
游青兖间与人话千年事皆如目击 唐宪宗
闻其异遂召入宫处九华之室设紫茭席饮
龙膏酒每日亲自访问颇加敬仰而玄解鲁
朴未尝闻人臣之礼上因问先生年 (第 007b 页)
田虚应
道士田虚应者字良逸齐国人为性朴拙吐
露无忌讳隋文帝开皇中侍亲于攸县以喧
究迁南岳躬耕于紫盖峰以尽子职凡五十
馀年母既去世乃游五峰放志自适唐高宗
龙朔中州牧田侯于岳观构降真堂以居之
田千乘赞以粉壁所授上清大洞秘法自正
一先生传薛季昌季昌传虚应既承道要涉
历云水为友善者惟蒋含洪而已时吕渭杨
冯皆使湖南尝就访高论潭州旱祈之久不
获召虚应虚应髼发弊衣至郡无言而雨自
降又尝久雨不止郡守建坛于岳观亦默然
岸帻而坐洎升坛即霁宪宗元和中东入天
台不复出 宪宗 诏不起有欧阳平者道学亦
高尝兄事之一夕梦三神人各持金炉自天
而降若有所召密谓人曰二先生不久去矣
我必 …… (第 002b 页)
冯惟良
道士冯惟良字云翼相人也修道于衡岳中
宫与徐灵府陈寡言为烟萝友香火之外瑟
酒自娱久之就降真堂师田虚应授三洞秘
诀唐宪宗元和中东入天台会稽廉访使元
稹闻其风而悦之常造请方外事桐柏观自
正一先生完葺以来湮废之久惟良乃再缔
构作上清阁降真堂白云亭翛闲院复正一
先生之迹以三洞之道行于江表 宪宗 诏不
赴即华林谷创栖瑶隐居以止桃源金陵常
翛然独往累月一归忽一日命汤沐浴冠简
降庭若有所对召须臾升阶 (第 003a 页)
道士田虚应者字良逸齐国人为性朴拙吐
露无忌讳隋文帝开皇中侍亲于攸县以喧
究迁南岳躬耕于紫盖峰以尽子职凡五十
馀年母既去世乃游五峰放志自适唐高宗
龙朔中州牧田侯于岳观构降真堂以居之
田千乘赞以粉壁所授上清大洞秘法自正
一先生传薛季昌季昌传虚应既承道要涉
历云水为友善者惟蒋含洪而已时吕渭杨
冯皆使湖南尝就访高论潭州旱祈之久不
获召虚应虚应髼发弊衣至郡无言而雨自
降又尝久雨不止郡守建坛于岳观亦默然
岸帻而坐洎升坛即霁宪宗元和中东入天
台不复出 宪宗 诏不起有欧阳平者道学亦
高尝兄事之一夕梦三神人各持金炉自天
而降若有所召密谓人曰二先生不久去矣
我必 …… (第 002b 页)
冯惟良
道士冯惟良字云翼相人也修道于衡岳中
宫与徐灵府陈寡言为烟萝友香火之外瑟
酒自娱久之就降真堂师田虚应授三洞秘
诀唐宪宗元和中东入天台会稽廉访使元
稹闻其风而悦之常造请方外事桐柏观自
正一先生完葺以来湮废之久惟良乃再缔
构作上清阁降真堂白云亭翛闲院复正一
先生之迹以三洞之道行于江表 宪宗 诏不
赴即华林谷创栖瑶隐居以止桃源金陵常
翛然独往累月一归忽一日命汤沐浴冠简
降庭若有所对召须臾升阶 (第 003a 页)
绝学无忧章第二十(河上本/作异俗)
唯(陆遗癸切旧/云维水切)阿(李乌/何切)善之与恶相去何若
(陆去欺虑切/苏无此二句)享(李享与飨同陆/音烹今不取)如春登台(司/马)
(五注叶邵并/作如春登台)怕兮(陆作廓苦郭切河上作怕/普白切林音薄静也纂微)
(一作魄清/源怕作泊)乘乘兮(陆作傫傫兮力追切一本/曰损益也败也欺也说文)
(音雷古河上作乘乘兮李乘乘食陵/切运动相适貌纂微一作魁魁兮)我独若
遗(司马苏曹陈上有而/字叶我下有欲字)纯纯(陆王弼作沌沌/又作忳忳损切)
(又徒门切简文音顿 李纯 纯如/字质朴无欲之称纂微作沌沌)昭昭(陆章遥/切一作)
(照)我独若昏(陈作/昏昏)闷闷(陆如字李莫 (第 005b 页)
唯(陆遗癸切旧/云维水切)阿(李乌/何切)善之与恶相去何若
(陆去欺虑切/苏无此二句)享(李享与飨同陆/音烹今不取)如春登台(司/马)
(五注叶邵并/作如春登台)怕兮(陆作廓苦郭切河上作怕/普白切林音薄静也纂微)
(一作魄清/源怕作泊)乘乘兮(陆作傫傫兮力追切一本/曰损益也败也欺也说文)
(音雷古河上作乘乘兮李乘乘食陵/切运动相适貌纂微一作魁魁兮)我独若
遗(司马苏曹陈上有而/字叶我下有欲字)纯纯(陆王弼作沌沌/又作忳忳损切)
(又徒门切简文音顿 李纯 纯如/字质朴无欲之称纂微作沌沌)昭昭(陆章遥/切一作)
(照)我独若昏(陈作/昏昏)闷闷(陆如字李莫 (第 005b 页)
等勿学也见旧唐书本传 唐宪宗
顾宰臣曰神仙之事信乎李藩对曰
神仙之说出于道家道家所宗老子五千
文为本老子指归与经无异后代好怪之 (第 005a 页)
流假托老子神仙之说故秦始皇汉武帝
二主受惑卒无所得上深然之(见旧唐书 宪宗 纪)
仲长子光字不曜开皇末结庵河渚间守令
谒者辞以瘖人有请道者则书老易二字
示之文中子比之虞仲夷 (第 005a 页)
神仙之说出于道家道家所宗老子五千
文为本老子指归与经无异后代好怪之 (第 005a 页)
流假托老子神仙之说故秦始皇汉武帝
二主受惑卒无所得上深然之(见旧唐书 宪宗 纪)
仲长子光字不曜开皇末结庵河渚间守令
谒者辞以瘖人有请道者则书老易二字
示之文中子比之虞仲夷 (第 005a 页)
宅沿溯江湖
之上往来苕霅之间即野夫之幸矣其诙谐
辩捷皆此类也好画山水酒酣或击鼓吹笛
舞笔飞墨应节而成 宪宗 图其渔歌求之不
能致为御史李萼写图幛千变万化观者愕
眙在坐六十馀人各署姓名爵里于其下志
和悉以两言目 (第 027a 页)
之上往来苕霅之间即野夫之幸矣其诙谐
辩捷皆此类也好画山水酒酣或击鼓吹笛
舞笔飞墨应节而成 宪宗 图其渔歌求之不
能致为御史李萼写图幛千变万化观者愕
眙在坐六十馀人各署姓名爵里于其下志
和悉以两言目 (第 027a 页)
府元和中东入天台山随方宣教 宪宗皇帝
诏徵不起广成先生刘君犹居岳下武宗皇
帝徵为天师入国传道今江浙三洞之法以
先生田君为祖师焉
赞曰 …… (第 003b 页)
我身弥静 欻驾飙车 飞翔八景
籍师天台山桐柏观上清大洞三徵君冯君
讳惟良长乐人也修道于衡岳中宫与方瀛
徐君香林陈君为烟萝之友各葺静室于中
宫之侧相去二三里焉其后于降真堂诣先
生田君师禀真诀三洞幽奥咸得参授元和
中东入天台山弘宣大教会稽廉察河南元
稹闻其风而悦之叙恳缄词望云臻敬执弟
子之礼时桐柏观自贞一先生缮修之后绵
历岁年华殿层楼榛芜翳荟三君记元戎之
力再加兴构作上清阁降真堂白云亭翛闲
院以复贞一先生之迹以贞一田君旧传三
洞之道行于江南 宪宗 敬宗叠降徵诏蒲轮
鹤书竟不能屈即于华林谷创栖瑶隐居以
止焉于是履策寻幽遍讨奇趣灵墟华顶琼
室石桥天姥 (第 004b 页)
诏徵不起广成先生刘君犹居岳下武宗皇
帝徵为天师入国传道今江浙三洞之法以
先生田君为祖师焉
赞曰 …… (第 003b 页)
我身弥静 欻驾飙车 飞翔八景
籍师天台山桐柏观上清大洞三徵君冯君
讳惟良长乐人也修道于衡岳中宫与方瀛
徐君香林陈君为烟萝之友各葺静室于中
宫之侧相去二三里焉其后于降真堂诣先
生田君师禀真诀三洞幽奥咸得参授元和
中东入天台山弘宣大教会稽廉察河南元
稹闻其风而悦之叙恳缄词望云臻敬执弟
子之礼时桐柏观自贞一先生缮修之后绵
历岁年华殿层楼榛芜翳荟三君记元戎之
力再加兴构作上清阁降真堂白云亭翛闲
院以复贞一先生之迹以贞一田君旧传三
洞之道行于江南 宪宗 敬宗叠降徵诏蒲轮
鹤书竟不能屈即于华林谷创栖瑶隐居以
止焉于是履策寻幽遍讨奇趣灵墟华顶琼
室石桥天姥 (第 004b 页)
晋郭璞游仙诗曰漆园有傲吏莱氏有逸
妻注云庄子尝为漆园吏楚威王使厚币
迎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曰亟去无汗
我漆园傲吏
渔歌记 宪宗 求访玄真子渔歌李德裕为
润州刺史乃获之玄真子张志和也自号
烟波钓徒歌曰西塞山边白鸟飞桃花流 (第 001a 页)
妻注云庄子尝为漆园吏楚威王使厚币
迎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曰亟去无汗
我漆园傲吏
渔歌记 宪宗 求访玄真子渔歌李德裕为
润州刺史乃获之玄真子张志和也自号
烟波钓徒歌曰西塞山边白鸟飞桃花流 (第 001a 页)
复梦一神谢曰蒙君再显吾名无以相报
请作水陆大醮普告万灵庶得三官举名
可以證道许君如戒修之后果得道蔡州
既平 宪宗 命道士至境设醮于紫极宫宫
本吴少诚生祠裴晋公废以为宫设醮之
日霹雳大震韩公所作平准西碑其石本
(第 003a 页)
请作水陆大醮普告万灵庶得三官举名
可以證道许君如戒修之后果得道蔡州
既平 宪宗 命道士至境设醮于紫极宫宫
本吴少诚生祠裴晋公废以为宫设醮之
日霹雳大震韩公所作平准西碑其石本
(第 003a 页)
登真捷径
颐庵詹公者兴化贤宰也仁风及物心目临
民虽混迹于红尘实存心于玄境真所谓居
尘出尘之士也一日访予于蟾窟请益于予
略举工夫则语扣之其应对不俗不容缄默
故撰此命基九事而赠之以合九还之理其
中所述金丹造化以襌宗奥旨引證观是书
而熟玩其味曲求其旨自然绝物我之殊无
异同之见也若夫登真蹑境之要无出乎此
故以登真捷径而名之焉都梁清庵莹蟾子 李纯 素撰
一下手知时
欲炼金丹先明下手处若不知下手工夫万 (第 010b 页)
颐庵詹公者兴化贤宰也仁风及物心目临
民虽混迹于红尘实存心于玄境真所谓居
尘出尘之士也一日访予于蟾窟请益于予
略举工夫则语扣之其应对不俗不容缄默
故撰此命基九事而赠之以合九还之理其
中所述金丹造化以襌宗奥旨引證观是书
而熟玩其味曲求其旨自然绝物我之殊无
异同之见也若夫登真蹑境之要无出乎此
故以登真捷径而名之焉都梁清庵莹蟾子 李纯 素撰
一下手知时
欲炼金丹先明下手处若不知下手工夫万 (第 010b 页)
经辰之酉二千二百四十二
甲午二十五
乙未二十六
丙申二十七
丁酉二十八
戊戌二十九
己亥三十
庚子魏文帝
辛丑二(黄/初)蜀先帝
壬寅三二 (章/武) 吴大帝
癸卯四蜀(后主/建兴)二(黄/武)
甲辰五二三
乙巳六三四
丙午七四五
丁未魏明帝(太/和) (第 015b 页)
甲午二十五
乙未二十六
丙申二十七
丁酉二十八
戊戌二十九
己亥三十
庚子魏文帝
辛丑二(黄/初)蜀先帝
壬寅三二 (章/武) 吴大帝
癸卯四蜀(后主/建兴)二(黄/武)
甲辰五二三
乙巳六三四
丙午七四五
丁未魏明帝(太/和) (第 015b 页)
经辰之辰二千二百六十一
甲子五(兴元)
乙丑六(贞元)
丙寅七
丁卯八
戊辰九
己巳十
庚午十一
辛未十二
壬申十三
癸酉十四
甲戌十五
乙亥十六
丙子十七
丁丑十八
戊寅十九
己卯二十
庚辰二十一
辛巳二十二
壬午二十三
癸未二十四
甲申二十五
乙酉二十六(顺宗不及年)
丙戌 唐宪宗(元和) 丁亥二
戊子三
己丑四
庚寅五
辛卯六
壬辰七 (第 008b 页)
甲子五(兴元)
乙丑六(贞元)
丙寅七
丁卯八
戊辰九
己巳十
庚午十一
辛未十二
壬申十三
癸酉十四
甲戌十五
乙亥十六
丙子十七
丁丑十八
戊寅十九
己卯二十
庚辰二十一
辛巳二十二
壬午二十三
癸未二十四
甲申二十五
乙酉二十六(顺宗不及年)
丙戌 唐宪宗(元和) 丁亥二
戊子三
己丑四
庚寅五
辛卯六
壬辰七 (第 008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