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库 道部
阴丹慎守诀
叙曰世上之人率多嗜欲伤生伐命今古共
同然不自防悔将无及仙经曰夫人临终而
思迁善病成而方求药天纲已发何可追之
故贤哲上士惜未危之命惧未来之祸理未
病之病遂拂衣人寰摄心归道道者气也气
者身之主主者精也精者命之根故爱根重
气然后知几乎生矣黄庭经曰方寸之中谨
盖藏三神还精老复壮养子玉树命如杖急
固子精以自偿又曰长生至慎房中急何为
死作令神泣若当决海百渎倾叶去树枯失
青青长生久视未有不爱精保气而能致之
也阴丹百御之道世莫得知虽务于气而不
绝欲者亦未免殆哉故曰人常失道非道失
人人常去生非生去人修养君子深宜自省
也
大还心镜 寒山子 至诀云但悟铅真药必自神但记汞
正药如自圣修之合圣天地同庆得因师传 (第 012a 页)
叙曰世上之人率多嗜欲伤生伐命今古共
同然不自防悔将无及仙经曰夫人临终而
思迁善病成而方求药天纲已发何可追之
故贤哲上士惜未危之命惧未来之祸理未
病之病遂拂衣人寰摄心归道道者气也气
者身之主主者精也精者命之根故爱根重
气然后知几乎生矣黄庭经曰方寸之中谨
盖藏三神还精老复壮养子玉树命如杖急
固子精以自偿又曰长生至慎房中急何为
死作令神泣若当决海百渎倾叶去树枯失
青青长生久视未有不爱精保气而能致之
也阴丹百御之道世莫得知虽务于气而不
绝欲者亦未免殆哉故曰人常失道非道失
人人常去生非生去人修养君子深宜自省
也
大还心镜 寒山子 至诀云但悟铅真药必自神但记汞
正药如自圣修之合圣天地同庆得因师传 (第 012a 页)
画出枉劳君指点异时游到尽堪看
余初未达此理后到此田地始信师言之不
我欺也今以师不言之者并言之夫五行之
用不可缺一故绵绵若存之顷脾气与胃气
相接而归于心缕肝气与胆气相接后大小
肠接于肾缕肺气伏心气而通于鼻是气也
皆静定之馀元气周流自东而西自南而北
之气也西南乃气之会也气合而归于此却
自夹脊直透上中丹田而降于肾腑两肾中
间有治命桥一带故 寒山子 曰上有接神窟
横安治命桥者此也气降至于此阳气与精
气盛而上冲与此气相接于一则固围于鼎
器之外日用之则 (第 011b 页)
余初未达此理后到此田地始信师言之不
我欺也今以师不言之者并言之夫五行之
用不可缺一故绵绵若存之顷脾气与胃气
相接而归于心缕肝气与胆气相接后大小
肠接于肾缕肺气伏心气而通于鼻是气也
皆静定之馀元气周流自东而西自南而北
之气也西南乃气之会也气合而归于此却
自夹脊直透上中丹田而降于肾腑两肾中
间有治命桥一带故 寒山子 曰上有接神窟
横安治命桥者此也气降至于此阳气与精
气盛而上冲与此气相接于一则固围于鼎
器之外日用之则 (第 011b 页)
方者能天天能地地能生生能死死也学
者识认得真体会得实然后知不可以名
言不可以形似昔人谓非心非物离性离
相 寒山子 谓之天中之天亦强名也何可
云谓哉
关尹子曰死胎中者死卵中者亦人亦物天
地虽大彼固不知计天地者皆我区 (第 004b 页)
者识认得真体会得实然后知不可以名
言不可以形似昔人谓非心非物离性离
相 寒山子 谓之天中之天亦强名也何可
云谓哉
关尹子曰死胎中者死卵中者亦人亦物天
地虽大彼固不知计天地者皆我区 (第 004b 页)
欺心不叛师而直述其所自来此其所以
为佛也双林傅大士世称弥勒佛也犹以
道为尊而释次之故冠道冠而披袈裟天
台 寒山子 文殊之化身也文殊乃七佛之
师有颂曰家住绿岩下庭芜更不芟仙书
一两卷树下读喃喃又云寒山一裸虫身 (第 015b 页)
为佛也双林傅大士世称弥勒佛也犹以
道为尊而释次之故冠道冠而披袈裟天
台 寒山子 文殊之化身也文殊乃七佛之
师有颂曰家住绿岩下庭芜更不芟仙书
一两卷树下读喃喃又云寒山一裸虫身 (第 015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