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道家類
洞神部
續道藏
 而终退反速者)故君子远使之而观其忠近使之而观其敬烦使之

而观其能卒焉问焉而观其知急与之期而观其信委之以财
而观其仁告之以危而观其节醉之以酒而观其则杂之以处
而观其色九徵至不肖人得矣(凡此九徵者皆南华之绪馀土苴也君能仿此以用人而天下
 不足平矣)
正考父(音甫宋之公族孔子十世祖)
一命(士也)而伛(曲背)再命(大夫)而偻(曲腰)
三命(卿也)而俯(身伏)循墙而走(不敢当路考父之谦 …… (第 5p059a 页)
 可知醉之以酒人之所不暇检点人而有法则者自不淆离

 之以色尤人之所不能强制者也而有道气者自不乱九徵
 至则人之贤不肖得矣 正考父
爵弥高而弥下一命而伛再
 命而偻人犹或可能也至三命而俯循墙而走非甚盛德不
 可及也其孰敢不轨亦宜矣如 (第 5p063b 页)
  而得贤不肖之情固善矣然而已亦劳

  只不若当事物之来示之以虚而徐观
  其眼目定动如见肺肝况又言而信之
  安可逃于衡鉴耶 正考父
一命而伛再命而偻三命而俯循墙
而走孰敢不轨如而夫者一命而吕钜再命
而于车上舞三命而名诸父孰协唐许贼莫 …… (第 004a 页)
 以无崖伤其内怯而静乃厚其身耳仁义
 者天下皆望其爱爱有不周故多责傀然
 大恬解肖释散也随者泯然与化俱达者
 每在节上住乃悟也
 吕注 正考父
至孰协唐许言器度大小有 …… (第 005a 页)
 达生达知达命是也遭者犹有得失委命

 之心随则听之而无容心矣所言六府后
 以命字䌷绎为两句结之此文法也
   正考父
孔子十代祖宋大夫也此段犹
  是哀公与颜阖问答曼术馀意盖谓圣
  贤处世不以穷达累其心三命而循墙
  (第 008b 页)
 虽坚确而缦回虽迟缓而刻急
故其就义若渴者其去义若热故君子远使

之而观其忠近使之而观其敬烦使之而观
其能卒然问焉而观其知急与之期而观其
信委之以财而观其仁告之以危而观其节
醉之以酒而观其则杂之以处而观其色九
徵至不肖人得矣 正考父
一命而再命而偻三命而俯循墙
而走孰敢不轨如而夫者一命而吕再命
而于车上舞三命而名诸父孰协唐许
  (第 016a 页)
正考父
事见春秋传而夫指世俗之人车
 上舞乘车而轩舞也名诸父呼诸父之名 (第 016a 页)
 也
孔子曰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天犹有
春秋冬夏旦暮之期人者厚貌深情故有貌
愿而益有长若不肖有顺(一作/慎)獧狷而达有
坚而缦有缓而釬旱故其就义若渴者其去
义若热故君子远使之而观其忠近使之而
观其敬烦使之而观其能卒猝然问焉而观
其知急与之期而观其信委之以财而观其
仁告之以危而观其节醉之以酒而观其则
杂之以处而观其色九徵至不肖人得矣

郭注险于山川至去义若热言人情貌之反
 有如此者夫君子易观不肖难明然视其
 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搜之有涂亦可
 知也 正考父
一命而伛再命而偻三命而府循墙
而走孰敢不轨如而夫者一命而吕钜再命
而于车上舞三命而名诸父孰恊唐许贼莫 (第 008a 页)
 荣也下辱也众人乃宠其辱操之则栗舍
 之则悲
 得之本有失之本无乌能有惊若以得失
 之际有若惊之心是以辱也柳下惠为士
 师三黜而不去 正考父
三命循墙而走则 (第 016b 页)
75; Fang Yong 866; Chen Guying i45
正考父
一命
而伛,
再命
而偻,
三命
而俯,
循墙而走,
孰敢不轨! (第 7a 页)
 以观之也观之而不伪则小人固可以别

 矣故曰九徵至不肖人得矣 正考父
一命而伛再命而偻三命而俯循墙
而走孰敢不轨如而夫者一命而吕钜再命
而于车上舞三命而名诸父孰协唐许
  (第 016a 页)
曾子再仕而心再化 正考父
三命而身愈
 恭盖曾子以禄秩虽厚而不足以为贵考
 父知轩冕傥来而不足以为荣汝曾子谓
 之心化而考父可 (第 016a 页)
(易观不肖难明然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搜之/有涂亦可知也○则或作侧不正也谓醉者喜倾侧冠)
(也/) 正考父
一命而伛再命而偻三命而俯循墙而走孰
敢不轨(言人不敢以不轨之事侮之○ (第 14a 页)
正考父
宋湣公/之玄孙弗父何之曾孙伛红矩反偻力矩反三) (第 14a 页)
 疏君子易观不肖难明然视其所以观其
 所由察其所安搜之有涂亦可知也
 疏九事徵验小人君子厚貌深情必无所
 避 正考父
一命而伛再命而偻三命而俯循墙
而走孰敢不轨 (第 021a 页)
 注言人不敢以不轨之事侮之
 疏考成也父大也有考成大德而履正道
 故号 正考父
则孔子十代祖宋大夫也士
 一命大夫二命卿三命也伛曲循墙并敬
 容极恭卑退若此谁敢将不轨之事而侮
 之 (第 021b 页)
 悦其去不可圉故至人不以失为忧今寄
 去则不乐受则喜之是得失累乎心能勿
 惊乎柳下惠为士师三黜而不去 正考父
 三命循墙而走则异于是
 臣义曰宠辱生于得失得失至而心为之
 累神为之惊是惊于得失而为宠辱也无
 得 (第 002b 页)
 为悦其去不可圉故至人不以失为忧今

 寄去则不乐受而喜之是以得失累乎其
 心能勿惊乎柳下惠为士师三黜而不去
  正考父
三命循墙而走则异于此
 疏义曰至贵在我足以并国爵则轩冕在
 身非性命之理也外物不可必而求无益
 于得 …… (第 021a 页)
 陨穫于贫贱受而喜之或充诎于富贵得
 失交战于胸中灵台且为之窒其不惊者
 几希柳下惠为士师三黜而不去 正考父
 三命循墙而走岂以得失累其心哉
何谓贵大患若身
 徽宗注曰据利势擅赏罚作福威天下畏
 之如神明尊之如 (第 021b 页)
   察行
貌愿音愿广雅云谨悫也有长丁丈切若不
肖外如长者内不似也有顺或本作㥧古顺
字殊闰切理也王本并江南古藏本并作慎

一本作循懁音环三苍云急腹也王云研辩
也外慎研辩常务质讷缦或半切李云内实
坚外如缦也釬胡旦切又音干急也一云情
貌相反卒然寸忽切其则法则也或作侧不
正也一云谓醉者喜倾侧冠也九徵索也索
其人情
   真德 正考父
宋湣公之远孙弗父何之曾孙成云
则孔子十八代祖宋大夫也而伛纡矩切而
偻力矩切三命士一命大夫再命乡三命也 (第 007a 页)
 者而验之则贤与不贤可见矣此一段议

 论其正乃借为孔子之言可知庄子非不
 敬孔子也 正考父
一命而伛再命而偻三命而俯循墙
而走孰敢不轨如而夫者一命而吕钜再命
而于车上舞三命而名诸父孰协唐许
  (第 021b 页)
 (去而辞气雍容如此可谓知矣然其不能/枉道之意则有确乎其不可投者是则所)
 (谓必以其道而/不自失焉者也)
 衍义云 正考父
三命循墙而走则无若惊
 之心矣 (第 001b 页)
 钞庄子杂篇列御寇第三十二 正考父(宋/湣)
 (公之玄孙弗/父何之曾孙)
一命而伛再命而偻(力炬/切)
 命而俯循墙而走孰敢不轨(疏考成也父/大也有考成)
 (大德而履正道 (第 002a 页)
故号 正考父
则孔子上代/祖宋大夫也士一命大夫二命卿三命也)
 (伛曲循墙并敬容极恭卑退若/此谁敢将不轨之事而侮之 (第 002a 页)
 寄之来不可拒故至人不以得为悦其去
 不可圉故至人不以失为忧今寄去则不
 乐受而喜之是以得失累乎其心能勿惊
 乎柳下惠为士师三黜而不去 正考父

 命循墙而走则异于此
伺谓贵大患若身
 据利势擅赏罚作福威天下畏之如神明
 尊之如上帝可谓贵矣圣 (第 024b 页)
 之曰纣无道周武王起兵灭之封其庶兄
 微子之子启于宋宋闵公有子弗父何长
 而当立让其弟厉公何生宋父周周生胜
 胜生 正考父
考三命为宋正卿故其鼎铭
 云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 …… (第 008b 页)
 能礼者从之二十四年僖子将死召其大
 夫曰礼者人之干也无礼无以立吾闻将
 有达者曰孔丘圣人之后也而灭于宋其
 祖弗父何以有宋而授厉公及 正考父
(第 009b 页)
(以豉反搜/所求反) 正考父
一命而伛再命而偻三命
而俯循墙而走孰敢不⬤(言人不敢以不⬤/之事侮之〇 (第 20b 页)
正考)
(父
音甫宋湣公之玄孙弗父何之曾孙伛红/矩反偻力矩反三命公士一命大夫再命卿)
(三/命)如而夫者一命而吕钜 (第 20b 页)
   孔子间礼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
且夫有生知之性非圣人其谁宜当之老聃
之与孔子其为圣一也然孔子涉世之道靡
不尽之矣至于离名数超遥乎独见之妙必
期于参同故自鲁而适周见聃而退有犹龙
之叹斯圣人推崇于道而有授受之迹起教
之端莫大于此而况世之学者涉猎剽窃以
自多不亦愧欤孔子家语云孔子谓南官敬

叔曰吾闻老聃博古知今通礼乐之原明道
德之归则吾师也今将往矣对曰谨受命遂
言于鲁君曰臣受先臣之命云孔子圣人之
后也灭于宋其祖弗父何始有国而受厉公
正考父
佐戴武宣三命慈益恭故其鼎铭
曰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
亦莫余敢侮饘于是粥于是以糊其口其恭 (第 010a 页)
 遇祈禳例降御前视版遣郡官诣观行礼
敬王十七年戊戌孔子谓南宫敬叔曰吾闻
老聃博古该今通礼乐之原明道德之归则
吾师也今将往焉敬叔曰谨受命乃言于鲁

君曰臣受先君之命云孔子圣人之后灭于
宋其祖弗父何始有国而授厉公及 正考父
佐戴武宣三命益恭载诸鼎铭臧孙讫有言
圣人之君若有当世则必有明达焉孔子少
而好礼其将在矣属臣必师之今孔 (第 013a 页)
 亦略而不书非其至矣此录之不可无也
孔子年十九娶于宋之开官氏一岁而生伯
鱼鲁昭公使人遗之鲤鱼孔子荣君之贶故

名曰鲤而字伯鱼伯鱼生伋字子思作中庸
 录曰商自契以来而至于汤又自汤以降
 而封于宋历千有馀年而后孔氏兴又自
  正考父
佐戴武宣历数世而后孔子出孔
 子复娶于宋之开官氏而生伯鱼伯鱼复
 生伋而后道统之传得其宗天为万世之 (第 014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