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道家類
洞神部
太平部
太玄部
續道藏

生天地天地生父母父母生我身夫情性形
命禀自元气性则同包命则异类性不可离
于元气命随类而化生是知道 德仁
义礼此 …… (第 003b 页)
五者不可斯须暂离可离者非道 德仁
义礼
也道则信也故尊于中宫曰黄帝之道德则
智也故尊于北方曰黑帝之 (第 004a 页)
德仁
则人也故
尊于东方曰青帝之仁义则时也故尊于西
方曰白帝之义礼则法也故尊于南方曰赤
帝之礼然三皇称曰大 (第 004a 页)
临赤子斯积善 德仁
爱之施矣后遇陈留黄
泰告君曰闻君好道阴德流行用思微妙诚
感于我是以相诣吾是中岳仙人须林字子
玄也本卫 (第 009b 页)
 水之任器可左可右随方随圆不滞于常

 物来斯应鉴物斯广不均应用之心利物
 虽多不矜兼济之 德仁
逮蠢动未始为私
 众善归宗不为之主是能彰非小非大之
 德无自专自伐之称可以契全真之大道
 矣
 朴虽 (第 026a 页)
测曰神)
(纯素不杂曰真通达无碍曰道/心洞玄微曰至智周万物曰圣)次五有德人
贤人智人善人辩人(含畜曰 德仁
爱曰贤明/慈曰智柔和曰善能知)
(曰/辩)中五有公人忠人信人义人礼人(无私曰/公奉君) (第 014a 页)
 此尊大也修身之士汎然无著若云之无
 心水之任器可左可右随方随圆不滞于
 常物来斯应鉴物斯广不伐应用之心利
 物虽多不矜兼济之 德仁
逮蠢动未始为
 私众善归宗不为之主是能彰非小非大
 之德无自尊自伐之称可以契全真之大
 道矣(大道汎 (第 012b 页)
    有无

以形而言有无则自未为天地以上皆可名
以无既为天地矣不以人物事为器具则皆
当名以有也此以其形而命有无者也世人
闻老氏贵无而疑其表里之皆无形体也则
固不适于用矣岂知老氏之谓有无也者道
器交相输载而不可泛以形求也哉且夫混
成也玄也又玄也其深至于不可见闻搏执
则其为无也极矣而天若地方且由之以生
则此之一无岂不槩函万有也哉及其出而
为有也天地之产是为人物而人物皆蕴元

气也大道之派是为 德仁
义礼而 (第 004a 页)
德仁
义礼
皆函大道也则凡云万有者又皆分载混成
之一无也于此致察而后始见有无之本末
也是故易之肇言大道也亦 (第 004a 页)
 为有者乃能常其无也有之能生物而不
 自为物者乃能常其有也何者未著形体
 中无间断故可常也若夫因造化而得形
 质出大道而为 德仁
义礼则皆物也此之
 为物常凝不散则可名以有散之则无矣
 故自有已为物之后则凡其尝著形体者
 则皆不能 (第 030b 页)
 第十尽十八章明礼德从第十九尽二十

 七章明义德从第二十八至三十六章明
 智德从三十七尽四十五章明信 德仁

 履虚抱一礼以不恃不宰义以柔弱和同
 智以无识不肖信以执契不争其大旨亦
 以玄虚恢廓冲寂希微为宗 (第 014a 页)
 于大不终于细不遗故物备矣广乎其无

 不容也渊乎其不可测也形 德仁
义神之
 末也非至仁其孰能定之此言天地形之
 大者也秋毫形之小者也物之至大道复
 大之其大无极故不终 (第 009a 页)
 林非欲于飞鸟虎狼茂盛深密飞鸟虎狼
 自来归之江湖非欲于鱼鳖蛟龙广大渺
 漫鱼鳖蛟龙自来归之王侯非欲于有名
 之物道 德仁
惠有名之物自来归之修身
 非欲于道虚无冲寂道自归之万物感致 (第 006b 页)
 故能此尊大理身之士汎然无著若云之

 无心水之任器可左可右随方随圆不滞
 于常物来斯鉴物虽广不拘应用之心利
 物虽多不矜利济之 德仁
逮蠢动未始为
 私众善归宗不为之主是能彰非小非大
 之德无自尊自伐之称可以𢍆全真之大
 道矣
   (第 007b 页)
该清道难通幽达妙难穷许侯其人也曜灵
方升丘腾跃晖霞外身飞九天中作则群真
归金阙抚种人
   其一
德仁
以融其教整以和可谓天秀标韵为
后民崇养形静东岑七神自相通风尘有忧
哀殒我白鬓翁长冥遗叹仰恨不早逸踪 (第 007a 页)
尸民陆地之神欲得善
人各施禁忌上通于天为恶犯之自致不存
吏无大小民本因缘宜明其事勿为民所患
殊能好道 德仁
惠与天合理与地同意与中
和有意思以善神灵相睹各自有信莫欺愚
者无犯天禁无犯地刑奉顺四时无有杀名
五行 (第 021b 页)
闭不通一物不养一德
不修治一德不成一仁不行欲自知有道德
与仁否颧物可自知矣五者帝王君父师欲
深自知道 德仁
优劣但观此故理之第一善
者莫若乐生其次善者乐养其次善者乐施
故生者象天养者象地施者象仁此三者天
地人 …… (第 004b 页)
详念吾之言皇天自有常法为人君上者当
象天而行乃以道 德仁
为行三统君上乐欲
无事者朝常念道昼常念德暮常念仁即无
一事矣愿闻朝何故念道昼何故念德暮何
故念仁然天 …… (第 015a 页)
角气不知肝脉
不动角簇不利清音不应此即天不悦不语
言也古者圣王见此即思惟得失之理以反
之然王气所居乃 得仁
助其理也此二气共
生成于此也乃反休废凶气至来助其理此
乃三气小人之气反见于是无统天位故象
小人天见照 …… (第 016b 页)
幽隐道人德人仁人以反复其气立相应
矣故王者御天道以民臣为股肱为御不良
则乱其道矣古者圣人将御天道索道 德仁
贤明共御之乃居安也故道人属天德人属
地仁人属中和故三统不和三贤理之故太
平气至万物皆理矣
问曰万民何 …… (第 017a 页)
物尽养知其真德也见万物
尽成知其真仁也夫理真道者但有生心理
真德者但有养心理仁者但有施心非此三
统道 德仁
非谓太平之君矣天上之士乃生
天上受委气无形而生知天上之士何所不 (第 017b 页)
   海鱼

海鱼有吐黑水上庇其身而游者人因黑而
渔之夫智者多屈辩者多辱明者多蔽勇者
多死扃鐍固贼盗喜忌讳严敌国幸禁可以
越者号也兵可以夺者符也蜀败于山𣈆败
于马夫大人之机道 德仁
义而已矣
   神弓
誉人者人誉之谤人者人谤之是以君子能
罪巳斯罪人也不报怨斯报怨也所谓神弓
鬼矢不 (第 003b 页)
  海鱼
海鱼有吐黑水上庇其身而游者人因黑而

渔之夫智者多屈辩者多辱明者多蔽勇者
多死扃鐍固贼盗喜忌讳严敌国幸禁可以
越者号也兵可以夺者符也蜀败于山晋败
于马夫大人之机道 德仁
义而已矣
  神弓
誉人者人誉之谤人者人谤之是以君子能
罪己斯罪人也不报怨斯报怨也所谓神弓
鬼矢不张 (第 003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