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库 道部
曰有物混成此未有知其生者盖湛然常
存而天地生于其中耳
陈象古曰混成大道之喻也道无定象天
地有形因道而生故先天地之 义昭 矣
叶梦得曰易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则生
两仪者易也然不直言易而设为太极于
中者盖言易之生物不可以 (第 017b 页)
存而天地生于其中耳
陈象古曰混成大道之喻也道无定象天
地有形因道而生故先天地之 义昭 矣
叶梦得曰易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则生
两仪者易也然不直言易而设为太极于
中者盖言易之生物不可以 (第 017b 页)
恶之况有道者哉故曰
有道者不处也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混成大
道之喻也道无定象天地有形因道而生故
先天地之 义昭 矣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
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混成之时也母取
其始生万物也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
之名 (第 017b 页)
有道者不处也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混成大
道之喻也道无定象天地有形因道而生故
先天地之 义昭 矣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
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混成之时也母取
其始生万物也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
之名 (第 017b 页)
之下文补法呼尽内针静以久留此段写
法吸则内针又静以久留然呼尽则次其
吸吸至则不兼呼内针之候既同久留之
理复一则先补之 义昭 然可知针经云写
曰迎之迎之意必持而内之放而出之排
阳出针疾气得泄补曰随之随之意若忘
之若行若悔 (第 013b 页)
法吸则内针又静以久留然呼尽则次其
吸吸至则不兼呼内针之候既同久留之
理复一则先补之 义昭 然可知针经云写
曰迎之迎之意必持而内之放而出之排
阳出针疾气得泄补曰随之随之意若忘
之若行若悔 (第 013b 页)
尔便是长生不夜乡
绥天下也仁思镇之
绥安也天下宇宙也爱人利物谓之仁思
者仁思仁志在思在念镇伏也
固天下也孝 义昭 之
固坚也报亲曰孝守中曰 (第 003b 页)
义昭 明也言人
君安于天下当用此仁爱之心在思在念
以伏天下之心欲坚固守其天下当用此
孝义之德以明天下 (第 003b 页)
绥天下也仁思镇之
绥安也天下宇宙也爱人利物谓之仁思
者仁思仁志在思在念镇伏也
固天下也孝 义昭 之
固坚也报亲曰孝守中曰 (第 003b 页)
义昭 明也言人
君安于天下当用此仁爱之心在思在念
以伏天下之心欲坚固守其天下当用此
孝义之德以明天下 (第 003b 页)
其道则同其用则
异盖以秉性不同形体有别故同一性命之道而行持
大有不同也
玄天上帝曰易曰乾父坤母阴阳之 义昭 昭可考有天
地然后有男女则阴阳之道又不言而喻则是天地之
不可无男女明矣男受乾坤之变化而成其象女亦秉 (第 5p023a 页)
异盖以秉性不同形体有别故同一性命之道而行持
大有不同也
玄天上帝曰易曰乾父坤母阴阳之 义昭 昭可考有天
地然后有男女则阴阳之道又不言而喻则是天地之
不可无男女明矣男受乾坤之变化而成其象女亦秉 (第 5p023a 页)
吉祥自生 作善修德 犹谷传声
忠义经序
关寿亭侯忠义经十九章皆侯自制也晋陈寿演俗通义似近
鄙亵兹宋学士孙奭编述南渡中丞张守订梓相传五百馀年
漫无可稽世人亦不知有是经也维侯忠 义昭 宇宙功烈垂史
册祠祀遍天下黄发稚齿极海穷边靡不崇重而侯之随在著
灵威英显赫千载一日博幸生同侯乡藉侯庇 (第 1p092b 页)
忠义经序
关寿亭侯忠义经十九章皆侯自制也晋陈寿演俗通义似近
鄙亵兹宋学士孙奭编述南渡中丞张守订梓相传五百馀年
漫无可稽世人亦不知有是经也维侯忠 义昭 宇宙功烈垂史
册祠祀遍天下黄发稚齿极海穷边靡不崇重而侯之随在著
灵威英显赫千载一日博幸生同侯乡藉侯庇 (第 1p092b 页)